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

練兵大營安排的訓練強度遠遠超過通常的標準,將士們每天的體力消耗都很巨大,因此胃口也就變得驚人。單靠大營調撥的糧食無論如何都不夠滿足需求,所以洞庭湖與湘江的魚肉魚湯,就派上了用場。

偶爾,還有一些去往山林打獵的兵卒弄來一些肉食,改善一下伙食,讓這些淮南兵們堅持下去。

五代時,軍人的地位雖然高,但那只是軍官,普通的兵卒日子並不好過,經常飢一餐飽一頓,肉羹更是難得,當第一次敞開吃米飯,無限提供魚湯的時候,許多淮南軍中悍勇的兵士,都忍不住哭泣起來。

若不是實在活不下去,誰會當兵呢?

而且,五代的武將以及朝廷認爲,對於士兵,平常不能喂的太飽,吃穿也不能太好,不然就會養尊處優,打仗時就是畏死,不敢向前。

所以,此時的打仗消耗其實微乎其微,甚至有的節度使乾脆就不發糧餉了,直接讓兵卒打獵捕魚,到了打仗時,就會大肆發放金錢,激發士氣,沒錢的,就會許下諾言,剽掠地方,軍紀極差。

李嘉這種放開手腳,讓士兵大肆吃食的,除了禁軍外,西北軍、淮南軍也是想不通的。

過了數日後,練兵大營的訓練強度也是不斷地提升,已經達到了禁軍的水準,在美食的誘惑下,淮南軍終於堅持下來。

而那些兵油子,貪圖享樂的,李嘉直接斬首示衆,練兵大營的轅門上,掛着數十刻腦袋,在這夏日,已然發臭。有人求情,想放了他們,李嘉不許,這夥兵油子已經不習農事,又憊懶,放走後必定爲禍地方,那些巡檢營還不一定奈何住他們,一定要斬首。

白日裡進行嚴酷的訓練,到了夜間,請來的教書先生則會進入軍營,讓這些大字不識一個的大頭兵們,讀書認字。

李嘉要求不高,只需認識一千字,就足以了,而且,這是軍官的提拔標準,都頭、營正,必須會書寫漢字,不然看不懂軍令就完蛋了。而隊正、夥長一類的,則只需要勇武,識字與否,並不重要。

練兵大營的訓練,無外乎左右轉向、跑步,正步,以及一些刀盾、長槍的用法,主要就是讓磨平這些淮南軍的菱角。

至於其他的陣列、軍旗、器械等,自有本來的章法在,穿越者對於軍隊的幫助除了獎賞與基本訓練外,其餘的地方需要將領們主持,其他的想法都是幼稚的,難以實行的。

自炎黃而至夏商周秦漢,每朝每代都誕生於戰火之中。中國古代史,幾乎就是一部戰爭史。無數血戰積累之下,自然會形成先進的軍事制度和軍事管理思想,唐朝的軍陣已然屬於大成。

可以這樣說,天下各國完施行軍法陣勢與唐朝相差無幾,而各國差距甚大,限制軍隊戰鬥力的,就是訓練力度,以及後勤支持。

一月一操能與三日一操,甚至一日一操的軍隊比擬嗎?

數日後,數千西北軍也加入了練兵大營,與淮南軍一起訓練,摻沙子一般,使之打散、重組。

一來,又發生了一件事,在嶺南練兵時未曾發生的——語言不通。

向左轉——

西本軍的將士們感受一下未穿鞋且涼爽的左腳,毅然決然的轉身向左。

淮南兵卒,也一臉迷茫,有往左的,有往右的,更多的是站在原地不動,迷茫的看着前方的後腦殼,似乎在幫他看看有沒有跳蚤——前幾天在湘江的大型洗刷現場,的確舒服。

淮揚話與嶺南話,差距甚遠,簡直雞同鴨講,沒有多少人會洛陽正音的。

所以到了夜間,士兵們不僅要識字,而且還要學習洛陽正音,這是唐朝時期的官方語言,讀書人都需要學習,不然見了皇帝,還要翻譯,豈不可笑?

於是這般磕磕碰碰,練兵大營不斷地發現問題,然後解決問題,總算維持下來。

一個月後,練兵進展順利,藉此,淮南軍除了五千餘名傷兵留在嶽州修養外其餘所有人加上剩餘的西北軍,都在練兵大營中休整訓練。

長沙城甚至有些不夠用,每天跑步的兵卒前頭都能碰到尾巴,甚至還吵鬧起來。

加上一些不足的禁軍回爐重造,湘江畔,待在練兵大營中的兵卒達到了三萬人,每個月的消耗,達到了三萬餘石,加上每天十萬斤的魚肉。

強度的訓練,糧食的消耗如同流水一般,令人心驚,哪怕有魚肉補充,但卻做不了主食,糧食只能支持半個月了,哪能到秋收之後?

無奈,李嘉厚着臉皮,向湖南的土豪、地主借糧,沒想到,他低估了這時代,地方豪族的力量,不消幾日,光是長沙府,就借來了三萬石糧食,大軍一個月的口糧。

如果加上湖南其餘州縣的借糧,足以撐到了十月份,到時候秋糧入庫,足以維持了。

兵卒們在訓練,軍官們自然不例外,也是爲了讓軍官離開兵卒,方便訓練整合。

淮南軍的數百軍官,在隨軍學堂中也在努力學習軍紀軍規,瞭解大唐軍隊的情況,如特殊的輜重營、憲兵司,當然還有重要的識字量,沒有三千字,無法畢業。

如,在射術比賽,一個名喚沈北的將士脫穎而出,可謂是神射手,百步內,百發百中,目力極佳,其他同比的也不差,直接讓李嘉將這近百人聚攏一起,組建神射都,作爲一特別部隊,戰場上有大用。

還有一人,力大無窮,摔跤無人能比,名號張無敵,真名卻忘了,那個田常,只能屈居第二。

第一百六十六章一石二鳥第四百二十四章無題第1230章出宮第兩百八十六章又來不及了,先發一張待會再替補第四百五十七章武魂殿第1169章第六百六十八章威風第六百零三章吃肉第一百二十七章坐鎮番禺(中)第八百六十六章第六百四十九章修史第二十四章山水田園第四百二十六章使團第六百零四章行動第1296章南詔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六十八章跳到前面去了,沒事求個收藏及票票第八百五十一章人心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廟第四百零五章科舉第1397章一步到位第1257章安南府第1352章第七百六十九章第1329章契丹突襲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八百零三章動靜第六百六十八章威風第四百二十三章杯酒釋兵權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1278章拉薩第六百五十七章答問第七百五十章第兩百五十八章獨斷專行第兩百七十八章皇帝大婚第1360章談話第1290章軟肋第1235章第1385章分以四國第七百七十章謀算第七百六十二章潘美第1314章凜然第九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八百三十一章踏腳石第1256章罷都護、設新府第六百六十三章閬州城下第1147章兩人第三百一十四章野有遺賢第1198章烏樑素海第二章不速之客第八百八十五章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七百三十二章心疼第九百五十五章藩鎮第五百四十八章孟昶心太慌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六百九十八章第九百零四章連雲棧道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八百零一章無言第四百六十九傳播第1225章隱情第1261章涼意第1355章山民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一千零六十三章軍銜第1229章戰略第六百六十二章嘗試第八百九十七章三趙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戰慄(2)第九百三十九章所得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1211章第1337章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1262章陽妃谷第兩百一十章淮南節度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定難軍第五百五十四章打探第一千零九章漕運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萊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七百二十七章夏糧第八百二十二章太原第十三章江南國主第八百五十章進士科第五百九十章驚美第1296章南詔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領第1410章危機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五百六十六章國土人口統計第八百五十五章影響
第一百六十六章一石二鳥第四百二十四章無題第1230章出宮第兩百八十六章又來不及了,先發一張待會再替補第四百五十七章武魂殿第1169章第六百六十八章威風第六百零三章吃肉第一百二十七章坐鎮番禺(中)第八百六十六章第六百四十九章修史第二十四章山水田園第四百二十六章使團第六百零四章行動第1296章南詔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六十八章跳到前面去了,沒事求個收藏及票票第八百五十一章人心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廟第四百零五章科舉第1397章一步到位第1257章安南府第1352章第七百六十九章第1329章契丹突襲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八百零三章動靜第六百六十八章威風第四百二十三章杯酒釋兵權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1278章拉薩第六百五十七章答問第七百五十章第兩百五十八章獨斷專行第兩百七十八章皇帝大婚第1360章談話第1290章軟肋第1235章第1385章分以四國第七百七十章謀算第七百六十二章潘美第1314章凜然第九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八百三十一章踏腳石第1256章罷都護、設新府第六百六十三章閬州城下第1147章兩人第三百一十四章野有遺賢第1198章烏樑素海第二章不速之客第八百八十五章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七百三十二章心疼第九百五十五章藩鎮第五百四十八章孟昶心太慌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六百九十八章第九百零四章連雲棧道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八百零一章無言第四百六十九傳播第1225章隱情第1261章涼意第1355章山民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一千零六十三章軍銜第1229章戰略第六百六十二章嘗試第八百九十七章三趙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戰慄(2)第九百三十九章所得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1211章第1337章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1262章陽妃谷第兩百一十章淮南節度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定難軍第五百五十四章打探第一千零九章漕運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萊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七百二十七章夏糧第八百二十二章太原第十三章江南國主第八百五十章進士科第五百九十章驚美第1296章南詔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領第1410章危機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五百六十六章國土人口統計第八百五十五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