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牙癢癢

自古以來,軍隊打仗,依靠的都是士氣,而影響士氣的,從來都是後勤爲先。

如官渡之戰,袁紹的糧倉被毀,以及近代以來的獨輪車上的淮海戰役,空投的袁大頭,不及一塊幹餅。

當兵吃糧,當這項最基礎的東西滿足不了時,軍隊只有潰敗一途,餓着肚子是打不了仗的,只是送死。

糧食危機最緊要的是蜀地,陳倉道難行,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淮南、荊南來說,糧食的壓力反而是最小的。

萬里長江,就是補給線。

長江水師,數百艘船,來來回回運送糧草,充當優秀的搬運工,民夫們。只要將糧食運到港口,再進行搬卸就可以了,勞損大大降低。

而勞損的降低,對於民夫的損害也小,所謂的徭役,可是要人命的玩意,能少一點勞損就讓民間保存民力。

所以,一場戰爭,歸根結底還是對於整體國力的考量。

如民夫的組織力,糧食的存糧,官僚的效率,以及軍隊的作戰持久力等,對於這一切,李嘉完全可以保證,這幾年來,官僚的效力是眼見的增長的。

這多虧了長期巡邏的王寧,不畏艱難地進行監察,還有每年一輪的罷黜使,也是不斷地進行鞭策。

官僚這東西,就屬驢的,不打不動,甚至還會蹬鼻子上臉,反腐雖然治標不治本,但短期來看着,效果是極爲不錯的。

“戶部還有多少存糧?”李嘉扭頭問道。

“如今數十萬大軍齊出,除了地方支應的糧食外,戶部每月都會支出百萬石糧食,其他的兵械,戎袍,物資等不算,也有近五十萬貫。”

孫釗聞言,立馬就站出來,一臉心疼地說道:“目前來說,戶部還有錢一千五百萬貫,糧,兩千萬石,若是加上各地方的糧食,足夠三十萬人,支用一年左右。”

“不要忘了,夏收也不遠了。”

聽到這番數字,李嘉瞬間就心滿意足了,他歪着頭,笑道:“待幾個月後,夏糧與秋糧到了,如果北宋能堅持到那裡的話,咱們至少還能堅持三四個月。”

“咱們這般大手筆,怕是北宋就難以爲繼了。”趙誠笑着奉承道:

“陛下精心治國,纔有這般府庫充盈的局面,北宋卻是地方殘破,內憂外患,能支持半年,也算不錯了。”

“此話有理。”孫光憲也捋着鬍鬚笑道:“咱們動用三十萬大軍,所需要的民夫,就有近二十萬,影響上百萬人,北宋也不得短與這個數,咱們能撐住,他們可難咯!”

“就是這般道理。”

李嘉大笑,看着宰相們,心中滿意至極:“咱們沒有藩鎮,甚少貪官,又新檢地度田了,禁軍操練有素,哪怕是循規蹈矩的打,都能活活耗死他們。”

幾個宰相們也識趣地說了幾句,待氣氛越發的融洽時,皇帝這才問道:“王寧現在在何處了?”

“回稟陛下,若是不出意外,應該就西川了。”趙誠輕聲道。

“西川——”李嘉面露沉思,這位潛邸中就跟隨自己的功臣,如今依舊不辭辛苦地巡查四方,權雖重,但辛苦卻是極大的。

“讓他主持興元府、西川的糧食運轉,如今這個時候,關中地方糧食吃緊,須得能臣主持。”

其他宰相們則盡皆默然,顯然,他們知曉,皇帝心中的這股氣,終於還是消了,甚至還得讓其戴罪立功,好獲得功勳後回到中央。

“這政事堂的格局,看來還是要動了……”趙誠心中緊張,他雖然做了幾年首相,但哪比得了王寧的聖眷,權力危機感頓生。

其他人也不例外,權力就那麼多,多一人分食,其他人就少一口,緊張感瞬間就起來了。

李嘉不知自己一席話造就了政事堂的緊張氣氛,他尤爲精神地說道:“水陸並進,長江爲補給線,水師運糧,掩護步騎,從而一舉囊括淮南。”

“去告訴李信,揚州城必須拿下來,火炮與投石車也不要吝嗇,只要拿下東京,一切的損失都是值得的。”

青銅炮的使用是有次數限制的,這是炮管的限制,約莫百來次,就會炸膛,它並不是無限使用的,投石車也是如此,都會有損耗存在。

再加上攻城的青銅炮,動則數千斤,少則百來人運轉伺候,哪怕李嘉明知道其火力的強大,也不敢輕易地大肆造就,只弄了五十門進行攻城,揚州那裡有二十門。

反而是投石車較多,揚州那裡就約莫百架,光是這些技術人員,就有近五千人,足足佔據淮南部分的十分之一。 www ▪tt kan ▪¢ o

揚州城外。

作爲淮南節度使的治下,楊吳、南唐的東都所在,即使遭受了李重進以及趙匡胤的荼毒,但不到幾年功夫,憑藉着鹽業,以及淮南的富庶,就又恢復到了三十萬人。

所以,揚州城,又分爲兩部分,分爲羅城和子城,其中子城在東南方向,乃周世宗所建,又稱作“周小城”。

羅城又是主城,由外城和牙城組成,牙城是內城,乃是達官貴人所在,外城乃是商業區,南北糧草、鹽、錢、鐵的運輸都要經過揚州,僑居了許多客商,所以貿易繁榮。

“周小城”長不過四里,寬不過三裡,不出意外,雖然與揚州城互爲犄角,但再李信的指揮下,只耗費幾日功夫,就拿下,成爲了兵營。

揚州城擁有八座城門,面積是“周小城”的四倍有餘,而且,其中還有兩萬禁軍步騎,三萬地方團練兵。

而比較尷尬地在於,李信自己也才七萬人,其中還有一萬水師,還有一萬人去了舒州,兵力半斤八兩,圍三缺一都做不成,只能對峙在揚州城外,與宋軍營寨做來回爭奪。

火炮與投石車太過於笨重,只適合攻城,普通的對戰,輕易地就能被宋軍的騎兵搗毀。

所以,揚州城下,李信着實有些束手束腳。

“李處耘奸猾至極,周邊幾個州縣兵力都抽調去了揚州城,就連高郵、無爲、天長三軍也抽調近半——”

李信看着防守着密不透風的揚州城,恨得牙癢癢。

第六百二十章蜀國除、一分二第1220章名單第五百六十章劃分第四百六十七章林仁肇第三百六十三章長沙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九百零五章郭守文(月末,求票求訂閱)第1360章談話第四百八十五章漳泉(完)第1401章入祀第九百八十四章猶豫第八百三十七章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一百零四章極其荒唐第四百六十七章林仁肇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八百七十六章獻女第1346章教子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應對第九百一十六章第1336章鼓動第一千零六章第兩百七十章殺意盎然第三百三十章世家心思第1264章男當戰,女當運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五百九十三章落荒而逃第四百六十六章水賊第八百零四章邀名第九百一十四章對轟第七百四十五章朝貢第四百五十四章受爵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第1269章漠北第1347章巡查國子監第六百五十五章岳陽樓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1406章歲月第六百五十一章丈人第八百九十一章三面第三百六十三章長沙第1389章彩雲之南第八百三十一章踏腳石第1256章罷都護、設新府第兩百零三章賤業變樣第五百五十六章勃然大怒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錢第1144章後宮第八百零一章無言第1352章第1181章天可汗第五百一十二章虎頭蛇尾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六百六十七章化國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四百七十二章快活第八百二十九章第八百零八章宗廟第1356章第七十五章你來我往第八百九十四章第1198章烏樑素海第二十一章巡查探訪第兩百一十章仿製回回炮第一千零六十三章軍銜第五百六十章及時第一百四十八章話裡有話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錢荒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競價第四百二十四章無題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八百八十章第1224炭火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蕩第1409章崩第四百五十章勳爵第三百六十七章見識第1165章第四百七十二章快活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1204章第五百四十一章安民第1364章第八百三十章明修棧道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1147章兩人第八百三十八章玩鬧第1267章第六百零五章憤怒第1187章哼,女人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九百三十三章仇恨第四百一十三章靈渠第七百四十五章朝貢第四百三十二章腹心之疾第九百五十一章勉強第四百五十章勳爵
第六百二十章蜀國除、一分二第1220章名單第五百六十章劃分第四百六十七章林仁肇第三百六十三章長沙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九百零五章郭守文(月末,求票求訂閱)第1360章談話第四百八十五章漳泉(完)第1401章入祀第九百八十四章猶豫第八百三十七章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一百零四章極其荒唐第四百六十七章林仁肇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八百七十六章獻女第1346章教子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應對第九百一十六章第1336章鼓動第一千零六章第兩百七十章殺意盎然第三百三十章世家心思第1264章男當戰,女當運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五百九十三章落荒而逃第四百六十六章水賊第八百零四章邀名第九百一十四章對轟第七百四十五章朝貢第四百五十四章受爵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第1269章漠北第1347章巡查國子監第六百五十五章岳陽樓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1406章歲月第六百五十一章丈人第八百九十一章三面第三百六十三章長沙第1389章彩雲之南第八百三十一章踏腳石第1256章罷都護、設新府第兩百零三章賤業變樣第五百五十六章勃然大怒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錢第1144章後宮第八百零一章無言第1352章第1181章天可汗第五百一十二章虎頭蛇尾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六百六十七章化國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四百七十二章快活第八百二十九章第八百零八章宗廟第1356章第七十五章你來我往第八百九十四章第1198章烏樑素海第二十一章巡查探訪第兩百一十章仿製回回炮第一千零六十三章軍銜第五百六十章及時第一百四十八章話裡有話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錢荒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競價第四百二十四章無題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八百八十章第1224炭火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蕩第1409章崩第四百五十章勳爵第三百六十七章見識第1165章第四百七十二章快活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1204章第五百四十一章安民第1364章第八百三十章明修棧道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1147章兩人第八百三十八章玩鬧第1267章第六百零五章憤怒第1187章哼,女人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九百三十三章仇恨第四百一十三章靈渠第七百四十五章朝貢第四百三十二章腹心之疾第九百五十一章勉強第四百五十章勳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