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已經不多了,但是剩下的硫依然還存在於焦炭之中。”
“這個時候,就需要往高爐之中加生石灰了。”
“煅燒後的硫,變成了一種氣體。而生石灰極易和這種氣體,發生化學變化。”
“生成一種叫亞硫酸鈣的東西。”
“這種東西對煉出的鐵,沒有任何好處,也沒有任何的壞處,會直接留在礦渣之中。”
“這樣一來,所有的硫都會被除去,即便還剩下一些,也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對鐵料質量的影響幾乎可以說是沒有。”
“一爐好鐵,就這樣煉成。”
“好!”
聽了李淳風的一番話,李世民像是喝醉了酒一樣,激動的滿臉通紅。
這一番解釋,就算是黔首也能大概弄個七八分明白,更何況,他已經是專研了九年級化學的高人。
對於用石炭鍊鐵這件事兒,心中再無半點質疑,眼中全是希冀。
希冀着親眼看到第一爐好鐵出爐。
而旁邊的齊元,卻“噗通”一聲,直接跌坐在地上,半點也不想起來。
化學,化學。
到老了,這大唐,竟然又出現了這麼一門化學。
直接將他的所有經驗,全都掃到了塵土之中。
看皇上如今這麼高興,肯定十分重視,這新出的鍊鐵化學。
自己也是讀過聖賢書的。
有一句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皇上既然這麼看好,下面的人肯定是一窩蜂的全都涌去學這新的化學。
不出幾年,大唐上下,將都是這種新學。
自己的手藝,將徹底的變得,一點用都沒有。
那個時候,自己到應該怎麼辦?
灰溜溜的滾出軍器監,還是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學徒一個一個的都爬到自己的頭上?
回頭瞅了一眼幾個學徒,看着幾人褲子上的痕跡,齊元打了一個冷顫。
到時候,穿溼褲子的人,豈不是成了自己?
這還不如直接殺了自己呢。
齊元哀嚎一聲,連滾帶爬的撲到了李淳風的腳下,嚎啕大哭着說道。
“求李道長收老朽爲徒。”
“教一教老朽,這個鍊鐵的化學。”
“老朽下輩子結草銜環,一定好好報答道長的大恩大德!”
見向來高傲的齊大匠,竟然如此卑微的哀求,曾經他看不上的一個年輕人。
這讓一起跟過來的,軍器監的幾人五味陳雜。
這種厚臉皮,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夠學的來的。
李淳風也看着齊元涕泗橫流的一張老臉,哭笑不得。
鋼廠正在籌建當中,自己正缺人手。
這齊大匠雖然是經驗派,不是科學派。可拋除鍊鐵之後,對其他的項目應該是異常熟悉。
譬如如何造高爐,他肯定是比自己要強,甚至是強上不少。
更何況他在軍器監之中,還頗有威望,能輕鬆指揮的動,軍器監過來的人。
當下,李淳風沉吟一聲,搖了搖頭說道。
“這鍊鐵的化學,我可以教你,只要你願意學就成。”
“弟子的事兒,還是算了。”
“我自己都還沒有出師呢,再收弟子,豈不是誤人子弟?”
“齊大匠,還是請起!”
......
找到了煤,找到了鐵,藍田鋼鐵廠的建設,再無任何阻礙。
秦嶺深處,一座鐵礦正在選址。
韓城之外,一座煤礦已經開始建設。
而藍田之外的灞河邊緣,鋼鐵廠,已經開始建造地基。
一切的工作,有條不紊的正在進行,而藍田的主人,卻不在這三個地方。
河谷,一座高爐拔地而起,大火,在其中熾熱的燃燒。
水流帶動風箱,讓火勢更加的旺盛。
幾人舉着手中的望遠鏡,眯縫着眼睛,小心翼翼的觀察着下方的高爐,
這座高爐,只是一座簡易的高爐。並不是鋼鐵廠最終要用的那種。
那種大爐造價極高。全部都要用耐火的黏土建造。一旦起好,爐火就不能熄滅,否則,就要花費極大的代價,重新更換內襯。
再怎麼家大業大,也經不起這種經常更換。
一年大概只能檢修一次。
這次的小爐,是臨時的。
皇帝想要親眼看看,用石炭究竟能不能煉出好鐵。
雖然李淳風說的天花亂墜,可是沒有見到實物之前,誰也不敢保證。
所以,才建造了這樣一個小爐子。
伴隨着鼓風的吹動,爐火劇烈的燃燒,上方監視的工匠終於給出了信號。
這次是臨時的小爐,不用掏出爐渣,重新填料。只要砸開出鐵口就行。
守在下方下方的工匠一錘子下去,耐火黏土築成的爐底,立刻裂出了一個大口。
通紅的鐵水直接流了出來,落在下方早就準備好的一個巨大的坩堝之中。
一旁,早有準備的工匠,擡着這個坩堝,迅速的挪到了旁邊的爐子當中。
開始伸出手中的鐵棍,不斷的翻拌半融的鐵料。
李世民只是知道一些化學反應,並不懂鍊鐵。
他舉着望遠鏡,處有些詫異的問道。
“這不是已經出鐵了嗎?”
“還在做什麼?”
守在一邊的李淳風,放下手中的望遠鏡,連忙回答道。
“回稟皇上。”
“你莫要忘了,這高爐中的料,除了鐵礦,最多的,還是石炭啊!”
“不管是什麼樣的礦石,不管是木炭,還是石炭,只要第一次出鐵,全都是生鐵。”
“因爲這種鐵裡面,含的炭太多,用處不大。”
“哦!原來如此。”
李世民點了點頭。在秘境之中,仙長曾經給他科普過。鋼材之中,炭的含量,超過兩分,就是生鐵。沒有,就是熟鐵。介於中間的纔是鋼。
而真正打造兵器的好鋼,就是要卡在一分五,這個節點以上。
他看着下方不斷翻拌的工匠,突然眼前一亮,恍然大悟的說道。
“這不斷的翻拌,像是在翻炒一樣,怪不得叫炒鋼。”
“這樣一來,融化在鐵水之中的雜質,在翻拌之中,不斷的和空氣中的氧氣結合,跑了出去。”
“最後只留下純鐵。”
“是不是這樣?我說的對嗎?”
聽皇上說完,李淳風馬上回答道。
“正是如此,皇上。”
“您的化學,越來越精湛了。”
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怪不得軍器監中,出鋼那麼少,全看運氣。”
“誰知道這雜質什麼時候留多少,什麼時候又會跑光。”
看了一會兒之後,李世民忽然又問道。
“這炒鋼,朕已經明白了。可灌鋼,到底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