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共同市場共識

“但是毫無疑問,大英帝國對目前的歐洲有着領導作用,如果我們躲避這種領導歐洲的責任,那麼歐洲的領導國家就會變成法國。”

艾倫威爾遜說到這停頓了一下道,“在未來的幾十年說不定還有德國。只有我們主動參與進去,才能讓這個組織按照我們想要的方向發展,如果我們被排斥在外,那麼作爲一個島國的劣勢就會被放大。”

“如果我們主動加入的,我們的優勢還是很大的,尤其是在鋼鐵和煤炭兩個領域,不論是對法國還是對德國都有優勢。”

艾倫威爾遜並不是在撒謊,歷史上歐共體的聯合是以什麼爲基礎,歐洲鋼鐵和煤炭上的聯合,起德國和法國因爲邊界煤鐵資源的歸屬扯皮,煤和鐵。在法國和德國的交界處,兩次世界大戰都在這裡打響,經濟利益的爭奪巨大。

歐洲四大煤礦之一在德國的魯爾區,歐洲四大鐵礦之一在法國的洛林。煤和鐵是工業時代的象徵,法國和德國任何一方征服了另外一方,就可獨霸歐洲經濟。

英國同時擁有歐洲四大煤礦和四大鐵礦,不像是德國和法國,缺乏一個煤鐵當中有一個不夠,英國兩種資源都有。

歐洲的聯合起源於舒曼計劃——法德煤炭與鋼鐵生產聯合管理,這應該是歐洲一體化的先驅,這樣便使得歐洲最具能量的一些國家將最爲重要的資源聯合在了一起。

這帶給幾個國家的利益無疑是巨大的,嚐到了甜頭的他們終於開始在其他的領域也逐步的走到了一起,直到後面的政治、軍事、經濟的全面一體

英國在歐共體出現之後,才後知後覺的弄出來什麼歐洲自由貿易區的計劃。還是丘吉爾再次上臺主張的,但已經被法國領導的歐共體成員國,根本不把英國當回事。

然後就是喜聞樂見的,大英帝國曆史上最尷尬的一幕,美國逼着英國加入歐共體,法國說什麼都不讓英國加入,戴高樂表示英國只對分裂歐洲感興趣,一直到他死,英國才混進歐共體。

其實英國選民反對的理由,和幾十年後差不多,小商品業者害怕價格更低廉的產品衝擊,漁民不希望豐饒的英國漁區向歐洲開放等等。

不過早了十年終究有早十年的好處,布魯塞爾條約組織的參加國,好歹對殖民地事務還是上心的,有這麼一個願意聯合在一起的問題,就促成了此時的聯合。

什麼鋼鐵煤炭都可以以後再說,以後再談,談殖民地可是不能等的。連大英帝國的明珠英屬印度都開始崩塌了,再等就晚了。

放在殖民地這個大框架之下,其他問題可以等等再說,只要有這個框架在,英國就不太可能繼續被法國邊緣化了。

艾德禮首相也點頭,對艾倫威爾遜的言論表示認可。爲什麼會這樣呢,主要是艾倫威爾遜一個字都沒有談及聯合,談的都是殖民地,以殖民地的思維來看待這次聯合。

什麼鋼鐵煤炭誰多誰少的話題一個沒說,說的就是除了法國之外,目前布魯塞爾條約組織內的國家,都比英國還要小,像是這種組織從來都是強者吃肉,弱者喝湯。

比起法國,英國現在至少國力上還是高出法國一層的,那麼布魯塞爾條約組織的成員國,理所當然就是英國多吃,法國少吃,其他喝湯這麼一個情況。

現在德國是戰敗國待遇,英國單獨面對法國的環境更加有利,種種條件應該促成這個組織,朝着英國希望的方向去發展。

“總歸不是在漁業問題上讓步!”艾德禮首相鬆了一口氣,那可是會影響選票的。

電影行業總歸是沒有多少從業人員,就不會出現影響選票的問題。

首相認可了電影行業作爲本次會談的共識,艾倫威爾遜就扮演一個優秀工具人角色,開始談及電影問題,在隨後的一天就聽着法國代表大放厥詞,就如同談殖民地問題的自己。

“這個人原來是做什麼職業的?”聽着尼諾貝特朗在電影議題上,在布魯塞爾條約組織參加國,以及兩個觀察員國瑞典和丹麥面前,談及行業整合和共同市場的標準,艾倫威爾遜一臉的膩歪。

他現在只有點頭附和的份,如果費雯麗在就好了,他至少可以有一個懂電影的人進行參謀,這一天的會議結束之後,艾倫威爾遜就往海得拉巴發了一封電報,讓愛麗莎和在美國的費雯麗聯繫,給自己補補課。

電報當中提及了對費雯麗的想念,以關切的口吻詢問費雯麗的結核病是否痊癒。

隨後就是不加掩飾的找外援正題,表示他現在正談一項處在絕密的談判,涉及到歐洲電影市場的整合,希望大英國寶趕緊給自己補補課,省的在正式會議上聽着法國人大放厥詞,自己只能從一邊附和。

時間已經到了冬季,費雯麗在美國買下的房產中,英格麗·褒曼也在,費雯麗纔來美國沒有多久,其實對電影行業的一系列標準,以及好萊塢的從業規範也一頭霧水。

正好英格麗·褒曼也在,費雯麗先讓英格麗·褒曼保密之後,才提及了這件事,看看能不能幫上忙。

“整合歐洲電影市場?”英格麗·褒曼眼睛一亮,她記得好像在新德里,兩人歡好的時候,艾倫威爾遜確實提過歐洲電影市場要整合,才能提高電影演員待遇。

這個男人還真的做到做到呢,英格麗·褒曼忍不住心中喜悅,但考慮費雯麗的心情,在喜悅的同時還開口道,“太好了,如果這件事能成,歐洲電影的演員們待遇就能提高不少。”

“是啊,如果各國都封閉自己的電影市場,那確實是沒法和美國電影市場相比的。”費雯麗點頭,現在的費雯麗也只是把歐洲電影市場整合,和美國電影市場做對比。

她現在還想不到,過幾年美國電影市場就會迎來一波重創,還和他的好弟弟艾倫有關。

兩個外援馬上在保密的情況下,開始把一些標準寫進電報發出去,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則詢問在業內的朋友,尤其是凱瑟琳赫本,作爲最資深的女演員,對好萊塢的各種情況都非常瞭解,自然是重點的請教對象。

其實也不能說是請外援吧,費雯麗是英國人,英格麗·褒曼是瑞典人,兩個人都是歐洲人,涉及歐洲電影市場整合的事情,怎麼能夠說是外援呢,內援纔對。

在費雯麗和英格麗·褒曼沒有回信之前,艾倫威爾遜也在抓耳撓腮,力圖證明自己也懂電影,至少懂一部分。

“不能什麼電影都放出來,我們都知道任何行業,最爲精品那部分都是少數。不能所有成員國任何一部電影出來,都放在院線當中讓各國的公民來看。”另闢蹊徑的艾倫威爾遜,表示不能放所有電影投入市場。

“這樣看來英國的意思是進行電影審查制度?”尼諾貝特朗皺着眉頭反問道。

“審查是獨裁國家做的事情,我們英國的態度是避免爛片充斥市場。而且每一部電影都投入院線根本不現實。”艾倫威爾遜矢口否認要建立審查制度,雖然實際上就是,“我們考慮是否頒佈許可證制度,必須是正規電影公司製作精良的影片,纔有進入院線的資格。”

現在艾倫威爾遜才發現,在印度出現的那套許可證制度真是一個好東西,還可以用在電影行業上面。投入院線的電影所在公司,必須先通過市場證明公司的實力。

這一天艾倫威爾遜總算是,通過許可證話題和尼諾貝特朗做到有來有回。

之後大英國寶和北歐女王的外援電報就到了,艾倫威爾遜用了好幾個小時的挑剔目光,找到了一條可以內涵美國,又可以裝專家的內容。

在最後關於電影市場整合的會議上,艾倫威爾遜火炮全開,義正辭嚴的道,“歐洲的電影市場必須具備包容性,絕對不能和美國的電影市場一樣,出現垂直整合的情況。那就是壟斷,不利於歐洲各國的文化交流,我們明白法國是電影強國,但是也要給像是丹麥、瑞典這樣國家的電影人一個公平的機會。”

現在美國各大電影公司掌管各地影院,這種經營方式被稱爲垂直整合,比如米高梅和聯藝都有自己的影院,或者華納與哥倫比亞聯合開辦影院,但只放這兩家公司的影片。

此話一出,被點名的瑞典和丹麥代表都點頭,似乎在感激英國人幫助他們國家說話。

尼諾貝特朗和巴黎聯繫了之後,也認可了英國人的意見,反正法國是電影行業的起源,到現在也是歐洲的電影強國,就算是答應了英國人的意見,也不會對法國強勢的電影產業造成衝擊。

英法兩國在整合電影市場的問題上達成了共識,其他國家自然是沒有理由反對。

本次布魯塞爾會議終於是有成果了,雖然在殖民地問題上成果更大,但卻不能公佈,用電影行業的整合來掩蓋殖民地問題,對各國公民都有個交代。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四百二十二章 官僚本能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督的手藝第四百一十六章 紐芬蘭總泄密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要的是貨幣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請第一百六十七章 文化交流酒會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二十五章 還得找蒙巴頓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說服葡萄牙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大事接踵而至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1626章 文化沙皇的期待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編外部長威爾遜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四百七十九章 讓英國再次偉大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美元危機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師的薇薇安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六百八十五章 啓程第七百四十三章 夢露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友邦驚異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難民營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時代的和平第1750章 直面問題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改組內閣第三百七十章 內閣秘書的震驚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1693章 緊跟美國腳步第1591章 愛國華僑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八百八十章 旋轉門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四百三十七章 牽線搭橋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國參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三百一十九章 信得過的富豪第1730章 英斯防務協定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二百六十七章 夢迴二戰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事都想着美國第1582章 敗則懷恨在心第一千零七十章 狐疑的法國人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聯合情報委員會第六百一十三章 準備結婚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五百三十六章 盡力恐怕是不夠!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爭相示好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科茲洛夫第五百四十九章 帕梅拉的保證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八百八十一章 上帝叫我上帝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開條件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東方的國際巨星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八百一十八章 此生巔峰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軍演和邀請函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伽利略系統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邊府打響第1592章 德日有危險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一百零一十三章 南極條約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顯著成果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四百四十一章 王儲的出行第八百零九章 軍政暢通第三百四十四章 盡善盡美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1560章 奪島作戰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四百二十二章 官僚本能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督的手藝第四百一十六章 紐芬蘭總泄密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要的是貨幣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請第一百六十七章 文化交流酒會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二十五章 還得找蒙巴頓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說服葡萄牙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大事接踵而至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1626章 文化沙皇的期待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編外部長威爾遜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四百七十九章 讓英國再次偉大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美元危機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師的薇薇安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六百八十五章 啓程第七百四十三章 夢露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友邦驚異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難民營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時代的和平第1750章 直面問題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改組內閣第三百七十章 內閣秘書的震驚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1693章 緊跟美國腳步第1591章 愛國華僑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八百八十章 旋轉門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四百三十七章 牽線搭橋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國參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三百一十九章 信得過的富豪第1730章 英斯防務協定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二百六十七章 夢迴二戰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事都想着美國第1582章 敗則懷恨在心第一千零七十章 狐疑的法國人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聯合情報委員會第六百一十三章 準備結婚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五百三十六章 盡力恐怕是不夠!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爭相示好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科茲洛夫第五百四十九章 帕梅拉的保證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八百八十一章 上帝叫我上帝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開條件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東方的國際巨星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八百一十八章 此生巔峰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軍演和邀請函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伽利略系統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邊府打響第1592章 德日有危險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一百零一十三章 南極條約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顯著成果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四百四十一章 王儲的出行第八百零九章 軍政暢通第三百四十四章 盡善盡美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1560章 奪島作戰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