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

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

“確實如此,就是輿論上要辛苦一些。”約翰·亨特點頭,新聞的藝術在於不會編造,但要顛倒順序,一個女大學生經常去夜店兼職出臺,一個夜店的女生經常抽時間學習,靠自己完成學業。

前者至少受到一些聲音的譴責,後者簡直就是勵志典範。

本輪私有化,對英國人來說,就是一部分人認爲利益受損,另外一部分人彈冠相慶,國家基石社會公器需要的是,後者的聲音要大於前者。

“所以我們還要吹捧這個腦袋上長地圖的蘇聯人。”艾倫威爾遜打着哈欠,“我們的首相今年制定了相當多的外交行程,就是想要對國內的罷工眼不見心不煩,接待完蘇聯人,又要訪華了。”

“罷工方面確實令人鬧心。”約翰·亨特欲言又止,他並不知道爲什麼白廳也支持慢慢對付罷工,似乎對此並不迫切。

但艾倫威爾遜不說,約翰·亨特也不好問。其實又有什麼可問的呢,不該問的就不要問,三毛都知道的道理。

對於訪問的地圖頭夫婦來說,新聞的藝術也是實實在在的,英國輿論在撒切爾夫人上臺之後,一年到頭都在罵蘇聯,唯一的例外就地圖頭在這的這麼幾天。按照新聞所說,這位受過正規法律教育、英姿煥發的當時蘇聯第二號人物在倫敦受到了元首級的隆重禮遇。

貴賓們不僅在都鐸王宮參加了英國幾百名上流人士濟濟一堂的盛大而豪華的國宴,還應邀與撒切爾首相在其倫敦郊區別墅契克斯舉行了會談。

雙方的會談涉及軍備控制、東西方關係和太空問題,撒切爾夫人還提到蘇聯的人權問題。

此外,地圖頭和夫人賴莎在倫敦停留期間,參觀了英國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在那裡憑弔了達爾文和丘吉爾的墳墓,參觀了大英圖書館內當年馬克思創作《資本論》的圖書室。

戈氏夫婦還去了倫敦的約翰·布朗公司總部,該公司曾爲西伯利亞的天然氣管道提供渦輪機,並參與承建一家蘇聯塑料工廠的投標競爭。

在倫敦停留期間,賴莎等一行還逛了倫敦的大商場和首飾店,購買了資本主義世界的貴重珍玩,一時引爲輿論報道的熱點新聞。

無上權威對未來蘇聯第一夫人的購物還是很感興趣的,主要是看一看這位第一夫人,比起後來地圖頭猛烈抨擊的勃列日涅娃,到底節儉到哪去了?

經過幾天的就近觀察,這位未來第一夫人,似乎並不節儉,好像還更加的奢侈。

“如果蘇聯和他們的東方鄰國學習,我們是否應該對蘇聯進行投資?”地圖頭訪問英國,有着不同尋常的熱度,帕梅拉蒙巴頓當然也知道這件事,因爲有某大國例子在前,更加富強的蘇聯是不是一個好的投資對象。

投資蘇聯對自由世界並非是一個從來沒有過的選項,事實上各國或多或少都有一點,帕梅拉蒙巴頓詢問這個選項,也是當下的一種可行性。

“不考慮美國因素當然是可以的,就算是考慮美國因素,也可以這麼做。”艾倫威爾遜摟着女首富的身體贊成道,“我們也應該在蘇聯有着自己的代言人不是麼?說不定比首相接待的這個笨蛋,更加的可靠。”

“哪有這種人。”帕梅拉蒙巴頓輕錘了一下丈夫的胸口,她已經習慣了丈夫的樂觀,可這種話也未免太樂觀了。

“總是要爲之努力的。”艾倫威爾遜心說怎麼沒有,他就覺得自己的兒子纔是最可靠的人,比任何人都更加可靠。

隔了一天,艾倫威爾遜去白廳上班,手中拿着對蘇聯代表團評價的新聞報紙,上面是這麼說的,他們既十分自信,能言善辯,精力充沛,又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不乏溫文爾雅的幽默感和人情味;既機智靈活,精明幹練,又適可而止。

一年到頭,都找不到這麼對蘇聯的正面報道,艾倫威爾遜心想,是不是地圖頭與生俱來的愚蠢,真的到了被人一眼看穿的地步?

前往唐寧街十號,撒切爾夫人絲毫不吝嗇的對地圖頭進行誇獎,“我感覺他身上具有某種妥協精神,這在其他蘇聯領導人身上不多見。”

“一個敵對國家的元首要是這麼誇獎英國首相,我都在考慮,是不是丘吉爾又做什麼了?”艾倫威爾遜嘴角抽動,在撒切爾夫人面前,表達對英國的戰爭英雄丘吉爾客觀評價。

“你怎麼能夠這麼說溫斯頓爵士。他是戰爭英雄。”撒切爾夫人臉色一變,丘吉爾對保守黨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招牌。

“是啊,美國一直盛讚丘吉爾的不妥協精神,就像是你剛剛誇獎蘇聯人一樣。”

艾倫威爾遜做出思考的樣子嘀咕,“畢竟像是丘吉爾那樣的人並不多,我覺得還是不要太樂觀。除非有人能夠複製兩艘戰列艦覆滅帝俄的光輝事蹟,不然我是不相信的。”

如果讓別人知道艾倫威爾遜是這麼評價丘吉爾,說不定會引起風波,可他怕麼?他的人都見過赫斯了,而且丘吉爾一戰導致帝俄崩盤,讓本來不至於這麼長時間的戰爭,生生的拖了好幾年是事實。

從語言上把撒切爾夫人壓下去,艾倫威爾遜道,“你好像見到我從來沒有笑的這麼燦爛,見到一個蘇聯人這麼高興。”

“伱別多想。”撒切爾夫人哭笑不得,這都是什麼和什麼?她只不過是頭一次見到可以隨意拿捏的新手政客,一時間高興的忘乎所以。

艾倫威爾遜絕對相信這是事實,在撒切爾夫人一邊用警察收拾罷工工人,還敢對蘇聯的人權問題指手畫腳,地圖頭竟然還沒反駁?還難能指望這個蘇聯這個被英國輿論一片讚美的人能做什麼?

不錯,蘇聯本身有沉重的壓力,蘇聯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財政,需要用來支撐農產品補貼和農莊工人福利;百分之十五的財政,需要用來維繫工廠的運營和工人福利。

這兩項加起來就已經佔據了蘇聯財政開支的近一半,美國財政都沒有這麼可怕的消耗。而蘇聯卻要背兩個巨大的包袱跟美國競爭,難度可想而知。

不過在過去的一年,蘇聯的工業產值超額完成了計劃,扭轉了多年來增長率持續下降的消沉局面。農業產值增長了百分之五,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百分之八點五。

職工報酬出現了明顯增長,各地商店貨架上總是缺貨的情況,得到了明顯改善。

總不能說安德羅波夫拖着病體都能做到的事情,換上被撒切爾夫人十分看好的地圖頭,馬上就急轉直下了吧?

撒切爾夫人顯然是要重拾英國的傳統外交,也就是離岸平衡,於是告知了艾倫威爾遜一件事,她向地圖頭建議和里根見一面,可以再這一次的洛杉磯奧運會上嘗試改善美國和蘇聯的關係,不過可惜的是,地圖頭還沒有迴應。

“他現在只是二號人物,一號人物是契爾年科,怎麼迴應你?”艾倫威爾遜笑着回答道,“不過說到奧運會,那可是一個和平的盛會。”

顯然這是一個紐芬蘭改善經濟的好機會,每隔兩年就有世界盃或者是奧運會,有這種助力難怪紐芬蘭的發展是如此的光明。

人均兩萬加的收入,要知道去年日本也就一萬出頭,瑞士也不過一萬七,廣場協議之後日元升值,才能和現在的紐芬蘭比一比。

洛杉磯奧運會和歷史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被蘇聯抵制,因爲之前的莫斯科奧運會也沒有被抵制,紐芬蘭的收入沒有被大國爭鬥所波及到。這羣現代海盜都應該感謝他這個戰後第一任行政長官。

七十年代之後蘇聯明顯在奧運會上更高一籌,美國則佔據主場優勢,這注定是一場龍爭虎鬥。越是無法預測,紐芬蘭的收入則可能會更高。

這一次洛杉磯奧運會開啓多項創新,尤伯羅斯領導這個委員會白手起家,廣開財源,採取瞭如下主要措施:與企業集團訂立資助協議;出售電視廣播權和比賽門票;壓縮各項開支。

充分利用現有設施,儘量不修建體育場館;不新蓋奧林匹克村,租借加州兩座大學宿舍供運動員、官員住宿;招募志願人員爲大會義務工作等。

蘇聯參加對於其他國家影響也是有的,比如某大國可能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成績不會這麼亮眼,畢竟都是一個師傅教的,破不了招啊。某大國的很多強項,其實也是蘇聯的體育強項。

艾倫威爾遜就在家觀看了奧運會轉播,爲這一和平盛會鼓掌,然後再次投入到了自己的事情當中,從八月份開始,契爾年科進入了神隱階段,長時間沒有露面,顯然這比奧運會重要多了。

撒切爾夫人在接待了地圖頭之後,則開始自己訪華之旅,很快,關於香江衆所周知也但不能多說的聯合聲明出爐了。選擇在外交領域刷存在感是一步好棋,隨着外交領域鐵娘子的出現頻率大大提升,罷工越發的沒人關注。

爲了維持烈度,好大兒阿諾德當仁不讓,製造了一起工人和警察羣毆的事件,維持着罷工的熱度,下一次就要開槍了。

我在想什麼時候完本。

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巴頓退休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會建堵牆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時代的和平第三百六十五章 身兼重任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勞蘇聯費心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膽的想法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隔離罷工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倫佐夫斯基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1962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廠辯論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喜憂參半第1311章 芬蘭的重要性第1688章 英德友誼萬歲第1637章 艾倫真討厭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我一點都不意外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運動的後果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八百九十二章 捲起來了第七百八十六章 麥卡錫來訪第八百一十五章 殖民後遺症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國病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1662章 捲款跑路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第四百七十八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葡友誼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機會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國第1652章 中導條約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1738章 動手的理由第1684章 驅逐出境第1637章 艾倫真討厭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岳父的支持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第四百三十六章 帝國需要我的胃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三十三章 第二個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合縱長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七百七十六章 感人肺腑第三百二十章 舉報信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合縱長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六百三十七章 英國考慮躺平第五十三章 指一條明路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1689章 搞定蘇聯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日元沒資格第七百零二章 斯大林病逝第八百六十五章 未來的常務次長第九百零九章 導彈競賽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爾遜第九百六十章 歐佩克設想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獨立年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中法建交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要做好事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五月風暴第一百零二章 三個問題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裡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
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巴頓退休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會建堵牆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時代的和平第三百六十五章 身兼重任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勞蘇聯費心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膽的想法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隔離罷工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倫佐夫斯基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1962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廠辯論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喜憂參半第1311章 芬蘭的重要性第1688章 英德友誼萬歲第1637章 艾倫真討厭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我一點都不意外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運動的後果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八百九十二章 捲起來了第七百八十六章 麥卡錫來訪第八百一十五章 殖民後遺症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國病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1662章 捲款跑路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第四百七十八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葡友誼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機會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國第1652章 中導條約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1738章 動手的理由第1684章 驅逐出境第1637章 艾倫真討厭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岳父的支持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第四百三十六章 帝國需要我的胃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三十三章 第二個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合縱長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七百七十六章 感人肺腑第三百二十章 舉報信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合縱長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六百三十七章 英國考慮躺平第五十三章 指一條明路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1689章 搞定蘇聯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日元沒資格第七百零二章 斯大林病逝第八百六十五章 未來的常務次長第九百零九章 導彈競賽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爾遜第九百六十章 歐佩克設想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獨立年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中法建交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要做好事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五月風暴第一百零二章 三個問題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裡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