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穫

巴黎統籌委員會是一個心照不宣的組織,就連發起的美國也知道這種暗箱操作不是什麼光榮的事情,既不是官方也不存在什麼條約,就連商量也是在美國大使館進行的。

在第一次的談判當中,基本上沒有成果,唯一的成果就是確定了封鎖的國家都有誰,目前包括蘇聯以及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但不包括剛剛站起來的中國。

這和艾倫威爾遜的記憶是吻合的,直白一點說剛成立的中國幾乎沒有封鎖的必要,連英屬印度還被提及了一兩句,談論是否可能出現倒向蘇聯的可能,中國連提都沒被提。

可見經過了黃金十年的肆虐後,可以說是任何和重工業沾邊的東西,毛都沒剩下。連提及都不被提及了。

他記得巴黎統籌委員會出現中國的身影,主要是因爲朝鮮戰爭美國丟了一把大人。美國才臨時在朝鮮戰爭還沒結束的時候,把中國也加入了進去。

關於遠東的局勢,英國和美國的利益不同,艾倫威爾遜也沒有必要提醒美國人,是美國支持炮黨打內戰的,英國可沒有支持,艾德禮首相還勸說美國人承認現實,是美國人自己不聽。

再者說,英國憑什麼提醒美國,在華總計二點五億英鎊的資產在那擺着,被沒收了美國人補嘛?二點五億英鎊可不是小數。

雖然在三大戰役之後,英國想要讓美國接盤在華企業,可美國人也不蠢,怎麼會在這種危險的時候接盤,自然而然,英資企業沒脫手成功。

雖然沒什麼成果,艾倫威爾遜和其他歐洲國家的代表也明白,任何談判都沒這麼容易達成目的,經過了一番交流意見之後,大家還是持樂觀態度。

當前歐洲國家需要美國是不錯,可這種需要是相互的,不能一方無條件答應另外一方的所有要求。

比起大使館的供應,艾倫威爾遜還是更加期望啄木鳥影業的生活。還可以討論一下聯美影業的歸屬問題。

在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時候,英格麗·褒曼作爲半個東道主接待了卓別林,那時候卓別林被美國驅逐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歐洲,遠離美國的環境中,不少參加電影節的明星也不用在刻意疏遠卓別林。

英格麗·褒曼還專門聞了一下卓別林以後的想法,美國是回不去了,有什麼打算。

“卓別林是絕對不會回到美國了,這一點我可以保證,失去了卓別林聯美影業的業績會大大下滑,美國不會在允許卓別林那種諷刺電影壯大。”艾倫威爾遜用肯定的口氣說道,“其實我想通過薇薇安,把卓別林在聯美影業的股票買下來,這樣不但對她好,對你也是如此,歐洲和北美兩邊互相照應,基礎會更好一些。”

這話倒也不全對,美國其實允許異化的諷刺電影出現,比如民風淳樸的哥譚市。但是更多側重於非思想層面,敢像是卓別林這樣抓住各種矛盾不斷髮揮是不行的。

“你對薇薇安可真好啊!”英格麗·褒曼的口中有些酸味,就連她自己都沒有發現這一點,“那可是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之一,卓別林一生的心血。”

“他一生的心血註定是保不住的,你以爲什麼人都能碰政治麼?別說是一個喜劇大師,影響力更大也一定會碰的頭破血流。”艾倫威爾遜摸着英格麗·褒曼的手趁機表功道,“不過英格麗,我一定會保護你們的,在我眼中你們都是墜落凡間的女神。”

“現在墜落凡間的女神都要魔鬼保護麼?”英格麗·褒曼撇開頭,彷彿沒有看到男人富有侵略性的目光,“你是一個很惡劣的壞蛋,但又無時不刻爲喜歡的人着想,真是一個矛盾的人。”

“我那叫屹立黑暗守護光明,不過以你所在的環境,很難理解這句話。”艾倫威爾遜挺直腰板,“爲了芸芸衆生,我這個本該是普通人的人犧牲了太多。”

反正英格麗·褒曼只需要知道聯美影業,應該處在勢在必得的規劃中就行了。在等下一次大電影公司出現危機,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

要不他親自去找伊麗莎白泰勒,把二十世紀福克斯弄破產?可伊麗莎白泰勒才十七歲。

身爲一個卓越的時間管理大師,艾倫威爾遜在啄木鳥影業和英國駐法國大使館之間來回穿梭,還不忘記盯緊帕梅拉蒙巴頓的動靜。

所幸最近帕梅拉蒙巴頓因爲羅馬帝國寶藏的事情,對他的信任處在一個極高的程度,如果用數字表示的話,絕對的好感度一百。

對於自己的未婚夫,帕梅拉蒙巴頓沒有什麼隱瞞的,一般都會把行程制定出來一個表,如果能夠聯繫上艾倫威爾遜就會發過來。

這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艾倫威爾遜一個白廳公務員沒事就寫報告,導致帕梅拉蒙巴頓也有樣學樣,把生活規劃的非常仔細。

這樣最大的好處就是避免誤會,艾倫威爾遜對未婚妻這種保持透明度的行爲十分感激。

挾發現澳大利亞鐵礦餘威的帕梅拉蒙巴頓,帶着鋼鐵女王的光環,取得成果的速度可比艾倫威爾遜快多了,畢竟一羣法國貴族和美國的國家機器相比,真的不難對付。

帕梅拉蒙巴頓返回英國大使館之前,艾倫威爾遜已經搶先回來等待着未婚妻的降臨,聽着對方關於在法國貴族羣體中受到衆星捧月的感覺,時不時的拍上一記彩虹屁。

聽完帕梅拉蒙巴頓關於募資的願景,艾倫威爾遜則道,“最好是換成英鎊來計算,親愛的,你也要知道,法郎可貶值過三次了。”

法國的情況和英國是一樣的,就是國力不行了,無法支撐貨幣的價值。非要說的話,其實比英國的情況還要嚴重,戰後英鎊貶值了一次,從一英鎊換四美元,變成了一英鎊換二點八美元。

法郎的走勢比英鎊還令人揪心,戰爭結束的當年十二月發生法郎戰後的第一次危機,法郎對美元貶值百分之五十八,腰斬!去年一月又貶值百分之四十四,接近腰斬!今年九月貶值百分之三十八點五,比前兩次好一些,但也是很可怕的數字。

英鎊肯定是不如美元穩定,但和法郎一比較就穩定太多了,萬一帕梅拉蒙巴頓弄了一堆法郎去利比亞,法郎要是出點什麼事,那可虧死了。

本來就是本着國際主義精神,帶着法國的沒落貴族發家致富,這就已經很國際主義了,別到了最後帕梅拉蒙巴頓再虧了,這可不行。

“說的有道理啊!”帕梅拉蒙巴頓一聽也認可道,“我提出讓這些股東兌換成英鎊,這個要求不過分吧。”

“非常的不過分!”艾倫威爾遜義正辭嚴,他是英國人又不是法國人,這有什麼過分的。

實際上法郎的波動遠比英鎊巨大,所以不要看法國在非洲弄出來一個非洲法郎爲法郎背書,那都沒有用,一直到二十一世紀法郎在國際上的地位從來沒有超過英鎊,截止到歐元出現爲止之前都是這樣的。

“我都聽你的!”帕梅拉蒙巴頓滿臉的乖巧,“要是按照本次的募資,我只要拿一百萬英鎊才能佔據多數。”

經過了三次近乎於腰斬的貶值之後,法郎和美元的兌換從二戰之前的一美元換一百二十四琺琅,變成了現在的近四百。而英鎊兌換美元是一比二點八。也就是說帕梅拉蒙巴頓如果出資一百萬英鎊,相當於法郎一億多。

那麼這一次從法國貴族手中募資的數字,就是不到一億法郎左右。

簡單換算之後,帕梅拉蒙巴頓點點頭,表示自己的男人推測正確。

“也還好吧,這樣你佔據多數股份,就可以主導石油勘探工作了。壓住反對聲音和利比亞王國談,就像是我之前說的那樣,錢可以給利比亞人,但是必須派出監管人員監視資金的流向,不能讓利比亞王室有處理這筆錢的權利,就算是給利比亞人發福利,也應該你來發。還有就是,談判的時候必須讓利比亞人用英鎊結算。”

勘探之後的收益,可以和法國人分享,也可以更加良心的讓利比亞王國得到利潤,但用英鎊結算這件事是一定要做到的。就算是大家一起賺錢,賺得也必須是英鎊。

什麼都可以談,只有這一點要堅持,現在英國需要一切支撐英鎊價值的東西。澳大利亞鐵礦是這樣,這一次也是這樣。

正在和未婚妻暢想美好未來的時候,大使館的工作人員進來報告,“是美國大使館的人,他們想要找威爾遜先生談談。”

“哦!”艾倫威爾遜楞了一下,但馬上知道怎麼回事了,衝着帕梅拉蒙巴頓努努嘴,“肯定是進出口管制的事情。恭喜石油女王的話我等會再說,先去應付美國人。”

他猜的一點錯都沒有,美國人來的目的就是這個,唯一讓他新鮮的就是,最近都是他在談英美特殊關係這件事,忽然一個美國人開口就英美特殊關係,聽着非常的新鮮。

“威爾遜先生,我們美國和英國的利益是一致的。這件事需要英國的幫助!”美國大使館負責巴黎統籌委員會談判的代表,話裡話外都是我們是一家人。

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匆匆一年半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合併馬拉維第一百三十六章 善意的謊言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場信息自由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安德羅波夫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難民營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二百三十一章 這討厭的話術第1311章 芬蘭的重要性第四十四章 德國投降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禮計劃第一百五十四章 今日辱英第三百三十六章 副總理魚餌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爾笑話第1571章 不似人君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禮計劃第七百八十三章 兩個反賊第八百六十八章 埃及的中興之主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走茶涼第二百四十六章 美國鋼鐵公司第1655章 布政司司長第1564章 佔領總統府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世界和平我挽救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局爲重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達卡陷落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兩宮王太后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1611章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二十八章 勝利曙光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車戰略第八百八十三章 武裝直升機試飛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明牌開打第七百零六章 柏林危機結束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五百三十九章 電氣化第七百一十六章 消失的貝利亞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1601章 新思維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的任命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七百六十二章 民族自決第五百三十三章 空降馬來亞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一百零七章 內政大於外交第五百零一章 炮轟好萊塢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合部計劃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1589章 一盤大棋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家都知道了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阿富汗政變第六百二十七章 蘇聯吞併北海道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二百一十三章 從錫蘭開始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三百七十二章 共同市場共識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爾遜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箱和暗戰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業的威脅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簡又沒精簡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呼喚緬因號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優柔寡斷的巴列維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八百八十章 旋轉門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準備和磨合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英國不養懶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羅德西亞問題第一百三十六章 善意的謊言第五百五十二章 韓戰爆發第三百九十一章 互相拆臺的會議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集體主義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時代的和平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
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匆匆一年半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合併馬拉維第一百三十六章 善意的謊言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場信息自由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安德羅波夫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難民營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二百三十一章 這討厭的話術第1311章 芬蘭的重要性第四十四章 德國投降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禮計劃第一百五十四章 今日辱英第三百三十六章 副總理魚餌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爾笑話第1571章 不似人君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禮計劃第七百八十三章 兩個反賊第八百六十八章 埃及的中興之主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走茶涼第二百四十六章 美國鋼鐵公司第1655章 布政司司長第1564章 佔領總統府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世界和平我挽救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局爲重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達卡陷落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兩宮王太后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1611章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二十八章 勝利曙光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車戰略第八百八十三章 武裝直升機試飛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明牌開打第七百零六章 柏林危機結束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五百三十九章 電氣化第七百一十六章 消失的貝利亞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1601章 新思維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的任命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七百六十二章 民族自決第五百三十三章 空降馬來亞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一百零七章 內政大於外交第五百零一章 炮轟好萊塢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合部計劃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1589章 一盤大棋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家都知道了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阿富汗政變第六百二十七章 蘇聯吞併北海道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二百一十三章 從錫蘭開始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三百七十二章 共同市場共識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爾遜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箱和暗戰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業的威脅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簡又沒精簡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呼喚緬因號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優柔寡斷的巴列維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八百八十章 旋轉門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準備和磨合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英國不養懶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羅德西亞問題第一百三十六章 善意的謊言第五百五十二章 韓戰爆發第三百九十一章 互相拆臺的會議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集體主義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時代的和平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