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波士頓客人

到了休息時間,一些華工嘴裡嚼着零食,其實就是紐芬蘭的特產,北極蝦曬乾之後的蝦仁,蝦仁已經成了不少華工結束勞作之後的下酒菜。

不遠處的密林當中,夏爾馬高大的體型帶着被鋸好的原木在穿行。

作爲世界上最大的馬種,剛剛到達紐芬蘭的夏爾馬一露面,就征服了不少華工的心。紛紛表示大英帝國縱橫世界,果然是有本錢的。

這讓艾倫威爾遜不由得莞爾,夏爾馬是挽馬,在英國起到的是黃牛的作用,用來耕地的。不過比起黃牛,夏爾馬可就厲害多了,龐大的體型絕對不是浪得虛名。

剛開始就連艾倫威爾遜都沒想起來,這種跟着大英帝國走遍世界的馬種,可以用來代替機械。

前世的林業生產中,在機械無法到達的山區,馬匹也是常用的畜力工具,可他家鄉哪有這種大傢伙,都是用普通馬匹代替的,不過也一樣能用。

這些從加拿大被帶回來的夏爾馬一經登陸,直接就證明了工業革命之前英國農業的重要倚重,絕對不是浪得虛名,拽着原木來回跑絲毫不費勁。

太小的島嶼,島上動物會侏儒化,而到了一定面積的島嶼則會相反,普通的動物在大島嶼則會變大。

作爲沒人比他更懂的紐芬蘭總督,艾倫威爾遜表示,如果這一次的務工要是非常成功的話,要是這些華工返回馬來亞需要,他可以做主讓華工帶回去一批夏爾馬,只要他們覺得可以養得起。

“那真是太好了,這種馬要是種地,可真是太厲害了。”田千秋十分高興的回答道。

“倒也不能說錯,不過養活耕牛成本會低一些,忘了,馬來亞是水牛。”艾倫威爾遜拍了拍自己腦袋,“像是你們這樣的人,如果一直保持現在的勤勞品質,哪怕是回到馬來亞,同樣可以迅速致富,畢竟當地的海運發達,還有英國本土的支持,未來可期。”

艾倫威爾遜跟着這些華工來亨伯河,一方面是真的在認真作秀。另一個目的就是在認真作秀的同時,給來到紐芬蘭的華工洗腦。

倒不是社會主義、資本主義那種話,現在英國執政的艾德禮首相就是真社會主義者。艾倫威爾遜提及這種方面的話,僅限於英國社會主義和蘇聯的區別。

主要是說一點實際的東西,幫助這些華工羣體開開眼界,提及了未來馬來亞可能會在英國本土的支持下,進行一番改革。

他肯定不會和馬來亞的土生華人說這些話,因爲土生華人幾乎和馬來人一樣,已經沒有溝通的必要,用大清律跟土生華人說話就行了,四種死刑裡面挑一個。

而剛到馬來亞的華人,還可以溝通溝通,提及的就是馬來亞的發展需要什麼?

沒事打打預防針,可以在未來避免衝突,落得一個日本的下場。

日本人就是不明白,日本的發展是美國縱容的結果,當然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國隨時可以掐斷這種發展趨勢,而日本沒有反抗能力。

套在馬來亞身上也是一樣的,英國目前要是真的奔着主導歐共體的路走,開放一些市場讓馬來亞進行初步工業化發展,那麼馬來亞毫無疑問會和日本差不多時間起步。

考慮到馬來亞的人口沒有這麼多,歐洲付出的代價要比美國小許多。只要調節的好,不至於像是八十年代那樣日本和美國,最終翻臉。

翻臉對於馬來亞是沒有好處的,技術支持和市場在歐洲、原材料有澳大利亞,上下游都被堵死,翻臉只會讓馬來亞成爲日本,如果能分工合作的持續下去,馬來亞的生活壓力還比日本小呢,做個亞洲燈塔不成問題。

最後的最後,艾倫威爾遜開了一張永遠不能兌現的空頭支票,“其實倫敦有部分聲音是這樣的,如果有一天美國從日本撤軍,英國就讓馬來亞獨立。”

這章空頭支票的無恥程度,只有艾倫威爾遜本人一清二楚,美國拉着日本一起死的可能性都更大一些,怎麼可能鬆開日本人脖頸上的鏈子?

眼看着一座座林場村社被蓋起來了,艾倫威爾遜心裡明白,本次的紐芬蘭自救行動已經開始逐步走上正規,剩下的看,所謂的勤勞是否貨真價實了。

一天的勞作結束的時候,幾個華工正在爲艾倫威爾遜科普,公豬一定要閹,留着種豬傳宗接代就可以了,而且殺豬一定要放血。

誰知道話題是怎麼轉移到母豬的產後護理上面的!

“好像是這麼回事是吧?”艾倫威爾遜一邊走一邊道,“對了,你們覺得豬那部分好吃。”

“內臟、豬腳、有不能吃的地方?”幾個華工七嘴八舌,一下子就不困了,紛紛表示沒人比我更懂怎麼吃豬肉。

“這個問題,也許我可以幫你們解決!”艾倫威爾遜明白,魚不能當飯吃,哪怕是英國魚類的供應也只有肉類的一小部分。

這些華工雖然是一直沒有餓着,也沒怎麼抱怨,但肯定是饞壞了。

雖然早就忘了怎麼扯到吃豬肉上面,但他卻想起來,似乎西方傳統中是沒有吃內臟習慣的,先不包括英國,英國本土二戰期間連烏鴉都吃。

但北美這邊沒有受到世界大戰的影響,如果說有影響,那全都是正面影響,不管是加拿大還是美國,都應該還保持着一身臭毛病纔對。

在華工這裡接了一個採購員的職責,艾倫威爾遜離開採伐區,從科納布魯克登船,返回首府聖約翰斯,雖然不是閨蜜團成員來慰問令他略感失望,但談談避稅天堂的事情也可以說是重要,正好連同華工的飲食需要也一起辦了。

歐美主要吃牛肉,第一就是豬不閹割,如果不幸買到了公豬肉,那恭喜,一份腥味極重的豬肉到手了。第二:屠宰方式不同,這邊有些國家殺豬是不放血的,不放血的豬肉也不會好吃。

他這一次回來,主要就是問問來自於美國東海岸,準確來說是波士頓的客人,詢問一下北美這邊的豬肉一般都是怎麼弄的。

正好他也是有波士頓領事職位的,雖然只在那呆了一天,這一次也算是補補課。

像是艾倫威爾遜這種,一個人打兩份工,卻只拿一份工資的公務員,大英帝國要是多來上二十萬個,怎麼會落到今天這副田地?

波士頓當地的勢力,艾倫威爾遜覺得,應該就是波士頓財團了。

由於他們本身就有銀行業,因此跟花旗銀行算是競爭關係,同時波士頓當地的優勢產業,和輕工業密切相關,也涉及到食品加工業,和紐芬蘭的情況算是比較貼合。

至少艾倫威爾遜也是這麼想的,雖然他所謂的貼合論斷,十分的異想天開,因爲波士頓他第一個能想到的東西是波士頓龍蝦,龍蝦是海鮮,而紐芬蘭有天然漁場,所以貼合!

自認爲有理有據的艾倫威爾遜,正好知道波士頓食品加工也是重要產業,問問豬肉的行情,能不能解決華工的吃飯問題。

幾天後,頂着張長一些的頭髮,穿着帶着油漬的工作裝,甚至還拿着一個德國鋼盔的英屬紐芬蘭話事人,艾倫威爾遜重新回到了聖約翰斯。

史密斯·哈默四十多歲,對於一個成功人士來說,算是一個十分當年的黃金年齡。穿着考究,一絲不苟,見到艾倫威爾遜這個年輕但是不修邊幅的紐芬蘭行政長官之時,一下就被震驚了,“艾倫先生,你的打扮和迪克西人非常相似。”

“哦,美國南方人?”艾倫威爾遜一張嘴就是沒人比我更懂美國,表示自己知道迪克西人是美利堅聯盟國的後代,“鄉巴佬?紅脖子?”

“抱歉,我不是這個意思。”史密斯·哈默有些歉意的開口,表示他本人絕無冒犯之意,相反還非常尊重眼前的紐芬蘭話事人,認爲艾倫威爾遜是英國公務員的典範。

“史密斯先生請坐。”艾倫威爾遜唸叨着對方的名字,不知道史密斯在美國是不是一個普遍的名字,是不是都無所謂,他對於這個名字最大的印象是一個叫史密斯夫婦的電影,當然了,他沒有看過正版,看的是成年人版的,主角凱登·克羅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出意外,史密斯·哈默的目的和艾倫威爾遜下達的行政令有關,在波士頓財團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敏銳的就認識到了,這是一處避稅天堂。

類似的操作美國也出現過,當年杜邦家族出現困難,於是收買了特拉華州議會,對州法進行了修改,減免了特拉華州的的稅務。

其實特拉華州當時重大的企業只有杜邦家族,這個法案主要受益者就是杜邦家族。

法案修改之後,特拉華州稅率大減,但因此將總部設立在特拉華州的企業迅速膨脹,反而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可聽說是聽說,波士頓對於紐芬蘭這麼極端的措施也是沒想到的,根據艾倫威爾遜想行政令,一個公司只抽取一年五十英鎊的管理費,這可比當年的特拉華州狠多了。

第一百五十三章 彰顯團結第五百零一章 炮轟好萊塢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一百七十二章 幼年版鐵娘子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公投第二百七十六章 艾中堂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1722章 聲援立陶宛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二十五章 還得找蒙巴頓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一百零七章 內政大於外交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歐洲再平衡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請第七十九章 突發事件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來首相的視察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運的後果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勝國待遇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我一點都不意外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爾辭職第四百四十章 堅強的杜魯門第二十七章 孟買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黨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黃金換食品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古巴導彈危機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單挑德美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亞上空的幽靈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六百三十二章 我大英天下無敵啊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開條件第三百七十章 內閣秘書的震驚第六百九十二章 母女平安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斷別人的腿第五十三章 指一條明路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業我拯救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抄底南越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三百四十九章 批判的心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密謀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鍋的藝術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爾遜夫婦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1578章 首腦會議和連任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七百四十七章 蘇聯加入北約的建議第五百三十章 三位一體核戰略第二百零二章 有需要找艾倫第一百零八章 內閣秘書的認可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第三百三十八掌 我們的總督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歧很大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六百二十七章 蘇聯吞併北海道第四百零四章 關鍵的一年第一千零六章 因爲美國會反對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1750章 直面問題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六百九十二章 母女平安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公投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機會第三百八十五章 英法是盟友第九百九十三章 飛行棺材第四百四十二章 歡迎王儲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1574章 空中組合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密謀第1617章 雅科夫列夫第一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七十九章 匡扶正義的公主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
第一百五十三章 彰顯團結第五百零一章 炮轟好萊塢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一百七十二章 幼年版鐵娘子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公投第二百七十六章 艾中堂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1722章 聲援立陶宛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二十五章 還得找蒙巴頓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一百零七章 內政大於外交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歐洲再平衡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請第七十九章 突發事件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來首相的視察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運的後果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勝國待遇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我一點都不意外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爾辭職第四百四十章 堅強的杜魯門第二十七章 孟買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黨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黃金換食品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古巴導彈危機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單挑德美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亞上空的幽靈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六百三十二章 我大英天下無敵啊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開條件第三百七十章 內閣秘書的震驚第六百九十二章 母女平安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斷別人的腿第五十三章 指一條明路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業我拯救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抄底南越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三百四十九章 批判的心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密謀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鍋的藝術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爾遜夫婦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1578章 首腦會議和連任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七百四十七章 蘇聯加入北約的建議第五百三十章 三位一體核戰略第二百零二章 有需要找艾倫第一百零八章 內閣秘書的認可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第三百三十八掌 我們的總督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歧很大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六百二十七章 蘇聯吞併北海道第四百零四章 關鍵的一年第一千零六章 因爲美國會反對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1750章 直面問題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六百九十二章 母女平安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公投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機會第三百八十五章 英法是盟友第九百九十三章 飛行棺材第四百四十二章 歡迎王儲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1574章 空中組合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密謀第1617章 雅科夫列夫第一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七十九章 匡扶正義的公主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