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文關懷威爾遜

作爲殖民時代的最大得利者,英國該想的是保護當下的既得利益,艾倫威爾遜覺得,當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這句話,就很適合現在的英國。

而且英國國內是處在一腳維多利亞時代,一腳當前的大環境當中,不把國內的事情弄好,必然在政策執行上脫節,就是如同二十一世紀的美國兩黨,可能沒民主黨和共和黨斗的這麼明顯,可英國的國力和美國也不能比吶。

穩妥的保守態度,是英國最應該做的事情,所以把英屬馬來亞的駐軍,調到越南幫助法軍,這事想一下不是不可以,但絕對不能付之於行動。

艾倫威爾遜也不知道英屬馬來亞的英軍,到底屬於大英帝國軍隊的哪一部分。英國的軍隊衆所周知的是,上限和下限極大的軍隊。上限諾曼底主力,和德國的重兵集團有來有往,下限向二流貨色日軍投降。

萬一英屬馬來亞的英軍恰好是後者,那隻不過是越南戰場上多了一個老牌帝國主義丟人。

既然返回了吉隆坡,按照在巴黎見面的約定,艾倫威爾遜出於禮貌,給越南法軍總司令納瓦爾將軍發了電報,表示已經回來,正在監督供應法軍的軍需物資生產。

“今年法國人一定會大打出手的,各方面的開支也會激增。”艾倫威爾遜衝着馬來亞行政局的負責人理查德道,“這一份訂單,出於我們對法軍在越南行動的支持,不出意外是落到我們手裡,這是最後一顆法軍的大補丸了。我們要把握住這個機會!”

“專員,你回來之前,我已經安排好了,各方面的生產都在有序進行。”理查德一聽馬上就這個問題進行了彙報。

西馬專員愛麗莎女士,目前處在休假當中,其主要原因是,據悉有了其丈夫的寶寶。

以年齡來論,這也是十分正常的,在艾倫威爾遜回來之前,愛麗莎已經被批准休假,不過並沒有返回英國本土,和艾倫威爾遜常住澳大利亞的妻子一樣,選擇在澳大利亞和丈夫等待天使降臨。

畢竟是長期以來的可靠下屬,艾倫威爾遜當然要爲愛麗莎和其丈夫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大家都這麼熟了。

“法國人今年要拼命了,這對我們這裡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加上優勢產業製糖橡膠、錫礦,今年我們的財政收入要達到一億英鎊,能不能完全代替英屬印度,就看今年的需求了。”艾倫威爾遜起身爲自己點了一根雪茄,同時也給理查德一根。

這都是帕梅拉蒙巴頓從拉美購買的,爲自己的丈夫用來滿足個人愛好。

正常時期,英屬印度分擔的財政也就是一億英鎊,戰後英屬印度馬上要獨立,加上英國本土出現了問題,總督府才拼了命開始挖掘潛力。

能夠有一億英鎊收入的英屬馬來亞,至少在財政這一塊,已經代替了原來的英屬印度。

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艾倫威爾遜相信,憑藉這一塊戰略要地,能夠創造的財富還會更多,除了人口還比較不能和英屬印度相比之外,其他方面都沒問題。

“法國人對空軍給予厚望,對凝固汽油彈的訂單非常慷慨。”理查德提及了法國軍方的要求,他不知道這種幫忙是自己的頂頭上司主動提出的。

“這也正常,不過歸根究底還是要靠地面部隊。不知道法國人手裡的德國裝甲部隊,在越南有多大的作用。”艾倫威爾遜顯得憂心忡忡,他還是希望法國能給點力的。

當前法軍的裝甲部隊,主要來源於德國戰敗後的軍備遺存和戰爭法案中美國的援助。

作爲歐戰的主要戰場之一和參戰的重要力量,法國在戰後繳獲了大量德國的剩餘軍備,其中包括近百輛尚堪用的豹式坦克和龐大的容克運輸機部隊。

在戰後獲得的大量德制裝甲車輛同樣令法國人大喜過望。一是新生的法國陸軍爲面對已近在咫尺的蘇維埃鋼鐵洪流必須迅速擴充自己的裝甲部隊,二是因爲短時間內法國軍工企業缺乏成熟可靠的坦克設計方案,裝備已歷經考驗的豹式坦克可爲新一代的設計師們尋求靈感。

法國在戰後積極尋求重返殖民地並希望藉助廣大的殖民地重振自身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

作爲昔日第三帝國的重要運輸力量,容克運輸機在戰後也成爲了法國戰略力量全球投送的重要支撐。

比較巧合的是,已經覆滅的第三帝國軍備遺存,同樣是當前蘇聯支援各地革命武裝的重要來源,蘇聯總不能用自己的軍備吧。

於是當前的越南戰場就出現了很有意思的情況,使用德國軍備的法國人,面對的同樣是使用大批德國裝備的越南人。兩國正在比拼誰比較德國。

艾倫威爾遜還是認爲,法國人更加德國一些,因爲在戰後的一段時間之內,法國赫赫有名的外籍軍團主要兵源,就是德國人,法國外籍軍團有兩萬人正在越南境內。

不出意外的話,法國外籍軍團當中的德國老兵,將會是本次法國大規模進攻的主力部隊。

回到吉隆坡一天,艾倫威爾遜就已經重新適應了工作氛圍,並且一直工作到了下午兩點,剩下則是他本人的私人時間。

有賴於和常公萬里微操的共同愛好,他本人就算是回到倫敦,對這裡也算是瞭如指掌,並且他不是還一直扶持很多類似於蘇先生、田先生的大買辦麼?

英屬馬來亞的產業分配,簡單來說是這樣,自然資源在馬來人手中,加工業在華人手中,當然也沒有這麼涇渭分明,因爲類似於比較拳頭的產業,比如錫礦和橡膠,對英國的經濟有巨大作用,還不到放手給其他人的時候。

同理鋼鐵是讓一個國家是否強大的重要產業,還是英國自己把控比較放心。不管是給馬來人還是給華人,都存在把持不住的風險。

這些重要產業都放在沙撈越王國的境內,當然艾倫威爾遜也會對鄰居漠不關心。

比如加裡曼丹島的荷屬部分,比較於龐大的面積而言,哪怕是土地貧瘠一些,對人數不多的荷蘭人來說,也可以作爲重點經營的地方了。

最重要的是加裡曼丹島分數英國和荷蘭,可以相互有個照應。至於加裡曼丹島最大城市,目前來說還是沙撈越王國的首府古晉。

不算在越南作戰的法國人,目前東南亞還有二十萬歐洲殖民者的武裝力量,分屬於英國、荷蘭和葡萄牙,和駐軍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因爲荷蘭保留的領地最大,幾百年前的海上馬車伕,僅次於法國的東南亞殖民軍。

不過充滿了善良和人文主義精神的艾倫威爾遜,怎麼會關心罪惡的殖民問題。他正在和來自於北羅德西亞,妻子帕梅拉蒙巴頓的左膀右臂瑪麗娜,商量關於韓國戰爭遺孤的人道主義救助問題。

這是一個充滿了混亂和悲情的世界,不管怎麼說孩子是無辜的。這正是大發慈悲的好場合,必須要承認的是,艾倫威爾遜恰好是一個善良的人,他甚至有一把善良之槍,只是用完之後就丟掉了。

“李承晚那個蠢貨,不具備帶領韓國騰飛的能力。現在戰爭雖然結束,韓國處在長期貧困當中是大概率事件。”艾倫威爾遜衝着瑪麗娜吩咐道,“你們北羅德西亞最大的敵人是周圍龐大的黑人族羣,你們本人人口不多,我實在是不好意思讓你們離開北羅德西亞,幫着帕梅拉的產業居住各地。”

“可有些事情總要有人做,打着慈善的名義收攏戰爭遺孤,進行教育之後使用,就是一個可行性的選擇了。現在韓國的經濟已經被打爛,英國在戰爭中沒幫上什麼忙,就做一些讓我們心安的事情。”

艾倫威爾遜簡直就被人文主義所籠罩,只是他剛剛想起來一件事,好像?似乎?大概,他曾經是在妻子和小姨子面前大放厥詞過,說一定要讓那個抨擊倫敦的李承晚死全家……

男子漢大丈夫要做到言出必行,說讓李承晚死全家,就要讓他死全家。

關於這個無恥且無能的韓國第一個總統,死在韓國遺孤的手中,是非常順理成章的。

“專員,救助多少人?”瑪麗娜點了點頭,她已經明白了老闆丈夫的意思,開口詢問這一次的人道主義關懷,要多少戰爭遺孤。

“萬把人應該足夠了,以後說不定還有別的機會。”艾倫威爾遜擺弄着手指,計算了英屬馬來亞兩大族羣的出生率,思考下一次的再平衡戰略實行時間。

所謂別的機會,自然是美國在越南跪了之後的難民,英屬馬來亞一定會接收的,明面上可以在這種無傷大雅的事情上幫助美國,更大的好處是繼續保持對馬來人的相對人口優勢。

因爲華人相對於東南亞土著而言,算是樂於經商的族羣,南越被攻佔後,大批難民都是華人,可以繼續爲英國的統治爭取一些時間。

第七百三十九章 當然是原諒她第四百九十九章 國際局勢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蘇黎世的地精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魚兩吃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先簽個密約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誼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一百九十九章 巴倫的教導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國沒受到壓力第一千零七十章 狐疑的法國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1589章 一盤大棋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千萬美元第八百九十三章 圖靈團隊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一百四十一章 跨國通婚的徵兆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母子團聚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1564章 佔領總統府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八百五十八章 安卡拉條約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獨立承諾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反向軍購第1645章 連任和陰謀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和平呼籲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九百零五章 先軍政策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廠辯論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該出重拳了第六百零九章 博採衆長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機宜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五百四十一章 本土的訂單第七百二十五章 煩惱的日本人第1709章 歐美貿易戰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破窗效應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受威脅的法國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英國水務公司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任命港督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財富密碼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商引資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汝勿慮也第1598章 平衡的價值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達卡陷落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1718章 遺憾的刺殺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沒有撬不開的嘴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軍七成論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1574章 空中組合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三百零五章 要親民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六百一十一章 鳩山的發難第一百零二章 三個問題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六百七十七章 鎮壓自由軍官組織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文關懷威爾遜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石油禁運第四百七十九章 讓英國再次偉大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里根要動真格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
第七百三十九章 當然是原諒她第四百九十九章 國際局勢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蘇黎世的地精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魚兩吃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先簽個密約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誼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一百九十九章 巴倫的教導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國沒受到壓力第一千零七十章 狐疑的法國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1589章 一盤大棋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千萬美元第八百九十三章 圖靈團隊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一百四十一章 跨國通婚的徵兆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母子團聚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1564章 佔領總統府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八百五十八章 安卡拉條約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獨立承諾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反向軍購第1645章 連任和陰謀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和平呼籲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九百零五章 先軍政策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廠辯論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該出重拳了第六百零九章 博採衆長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機宜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五百四十一章 本土的訂單第七百二十五章 煩惱的日本人第1709章 歐美貿易戰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破窗效應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受威脅的法國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英國水務公司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任命港督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財富密碼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商引資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汝勿慮也第1598章 平衡的價值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達卡陷落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1718章 遺憾的刺殺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沒有撬不開的嘴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軍七成論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1574章 空中組合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三百零五章 要親民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六百一十一章 鳩山的發難第一百零二章 三個問題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六百七十七章 鎮壓自由軍官組織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文關懷威爾遜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石油禁運第四百七十九章 讓英國再次偉大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里根要動真格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