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隆會議

對於納賽爾來說,從頭再來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離開了埃及的他不再是一個高級軍官。

處在異國他鄉的他,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拉扯起來的反抗者,比起當初埃及軍隊的支持者相差甚遠,而且在這裡,當地人顯然不如埃及的居民勇敢,對法國人更加懼怕。

唯一值得藉慰的是,阿爾及利亞的環境比埃及強一些,哪怕只是強的有限。

這一支隊伍最信賴的朋友是駱駝,可惜飽受草場缺乏之苦。水也同樣缺乏,池塘裡的最後一滴水也幹了,土地是由泥土和非常不利於植被生長的沙子混合而成的,下雨積下的雨水滲進沙層中,很快從這些覆蓋着大量砂岩、不能保存任何一粒液體分子的地層中消失了。

不僅土地,連空氣都是如此乾燥,以至暴露於空氣中的鐵質物品都不會生鏽。

更加寬廣的地區是沙漠,不僅僅由於乾燥,還因爲幾乎沒有活物來此冒險。

納賽爾的隊伍,走在火熱的太陽底下,穿過不含一粒水氣的空氣,明顯地感到疲乏。

他們儲備的水盛放在被酷暑加熱的羊皮袋裡,在逐漸減少,他們已經不得不限制使用了,這種限制使他們非常難受。

很顯然,缺水馬上會成爲無法克服的困難,他們必須停止向北前進,要麼往回走。

往回走是不可能的,他們不可能像是之前被法國軍隊追擊就一直躲在沙漠當中。

阿爾及利亞的面積雖然廣大,但環境不足以讓納賽爾只依靠沙子就能做出一番事業。

他們必須接近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才能建立長久反抗殖民者的根據地。

出身正統軍人的納賽爾,現在經過了一段時間,對敵進我退的生活方式也有心得起來了。

大夥儘量節省體力,減少身體本身的消耗,值得慶幸的是,白天即將過去,在晚上行動,不會有白天這麼痛苦。

休息了片刻,他們重新上路了。納賽爾上校利用地面情況,設置一些不需要頻繁設置標杆的大三角形。因爲他們多是一些晴朗的夜晚進行躁作,在戈壁中標誌十分清晰。

這既能節省時間又能減少疲勞,應當承認,無論是對於這些立志於反抗殖民者的抗爭者,還是對於習慣在可怕氣候下生活的本地人,都是一個必備技能。

終於這一支隊伍,度過了幾天來的種種考驗,看見了一處沙漠邊緣的小村子。

這一次艱難的旅途,終於讓他們尋找到了容身之地,可以真正的休息一下了。

卸下了一身疲憊的納賽爾,很快就睡着了,在夢中他彷彿回到了開羅,成爲了受人尊敬的領導者,帶領埃及走向了光榮之路。

在喀土穆的艾倫威爾遜,當然不知道第三世界赫赫有名的領袖,正在阿爾及利亞的戈壁飽經風霜,他多忙啊,在伸手不見五指的環境中,艱苦程度一點都不比納賽爾差。

最終,一直腦袋從黑袍中鑽出來,艾倫威爾遜大口喘息,滿滿都是我無法呼吸的疲憊。

海蒂·拉瑪的雙眸在月光下,彷彿指路明燈,責怪的看着作怪的男人,意味莫名的道,“一個帝國高官,天天就把心思放在這上面。”

“我就是一個普通的男人,只會把心思放在這上面。”艾倫威爾遜心滿意足的嘆息,解釋道,“我不是怕你孤單麼?你總是呆在房間中,也沒什麼娛樂項目。”

“我看你是把我當成娛樂項目了。”海蒂·拉瑪撇嘴,一句話直指問題的本質。

她知道男人說的也是事實,她這樣的臉確實是太現眼了,就算是船上阿拉伯女人的服裝出去也要小心,因爲兩人是住在一起的,可能會被撞見。

考慮到艾倫威爾遜的工作,她只能儘量呆在房間中,專心做好後勤保障。

對於影后的犧牲,艾倫威爾遜心中非常感激,儘可能的也呆在房間中,不到處亂跑。

足不出戶便可遊覽大千世界,到處跑什麼?這就已經比世界上很多人幸福了!

艾倫威爾遜不知道,他現在尤其比本該是埃及偉人的阿拉伯雄獅納賽爾幸福。

比起經常東躲西藏的天降偉人,他對目前的環境根本沒有挑剔的資格。

法國大規模增兵阿爾及利亞,要強力鎮壓反抗的舉動,已經被完美的利用上,用來對蘇丹獨立的領袖們進行威嚇,正好時間對上,不利用一下就可惜了。

雖然拉踩法國可能有些不厚道,但宣揚一下法國在殖民地的態度,有助於讓蘇丹幾個迫不及待想要當家做主人的領袖清醒一點,別想都不想就莽過來。

對於蘇丹獨立的事情,艾倫威爾遜的既定方針是,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既要也要的精神是解決問題的初衷,所以他要和埃塞俄比亞的特使見一面,同樣也要接待法魯克一世的大臣,蘇丹獨立是一件大事。

英國的精神是,希望整個過程都很和平,避免印度獨立後的悲劇。所以要傾聽埃及和埃塞俄比亞兩個大國的合理意見。

就連美國人都同意這一點,事實上在戰後,美國就已經在喀土穆設立了代表處,其包藏禍心就可見一斑,英國殖民地的首府,現在就存在肩負大使館職責的代表處。在暗處看着英國,到底要怎麼處理蘇丹的獨立。

英國的態度是大度的,約翰沒事就去美國人的代表處,經營着英美特殊關係。保持着盟友之間的透明度,滿滿都是對逆子的愛。

“這些美國人,表面上什麼都沒做,但現在最想要到處伸手的就是他們。”約翰一臉的反感道,“不止一次,他們詢問我們到底是準備了什麼方案。”

“只要你別告訴他們分治方案,剩下的都不重要。”艾倫威爾遜一臉嫌棄的拿着一根象牙,這種東西對他而言沒什麼用,難道用來做麻將?

“我們什麼時候和兩個黨派的領導人見面?”約翰不像是艾倫威爾遜這麼悠閒,這裡畢竟是他管理的殖民地,從職責上來說,他的責任更重一些。

“按照流程的話,還要一段時間。我們和南方的黑人把事情談好,才輪到阿拉伯人。”艾倫威爾遜放下象牙,不鹹不淡的道,“當初在印度是沒辦法,我們沒法削弱印度和巴基斯坦中的任何一個。巴基斯坦東西包圍印度,印度又比巴基斯坦國力強大,處在一個微妙的平衡狀態,削弱巴基斯坦會讓印度做大。削弱印度又不現實。這一次不同了。”

“至少埃及和埃塞俄比亞,應該是會選擇代理人進行扶持的。就算是埃及和埃塞俄比亞兩國,國力也談不上多強。會讓獨立後的蘇丹處在低強度的對抗中,這就別想有所發展。”

並不能僅僅考慮蘇丹本身,也要考慮蘇丹獨立後,和周圍鄰國的關係。畢竟處在英國的角度上,前殖民地獨立後發展的不好,對英國來說就很好。

至於蘇丹人怎麼想,能今年獨立就行唄?其他的要求就別提了,不管什麼要求,艾倫威爾遜都覺得很過分。

蘇丹處在窒息的安靜中同時,那一場從開始籌備就被很多國家矚目的會議已經召開。

印度尼西亞萬隆,這裡成了本月最爲熱鬧的地方,亞非接到尼赫魯和蘇加諾邀請的各國濟濟一堂,來到這裡共襄盛舉。

包括阿富汗、柬埔寨、中國、埃及、埃塞俄比亞、伊朗、伊拉克、日本、約旦、老撾、黎巴嫩、利比里亞、利比亞、尼泊爾、菲律賓、沙特阿拉伯、敘利亞、泰國、土耳其、越南民主共和國、越南國、也門等國的領導人,讓這一之前不太知名的地方,成了全球矚目的焦點。

會議從開始就非常的熱鬧,利比里亞、菲律賓、日本等一些美國的馬仔。就對尼赫魯進行了發難,而英國保持着關係的伊拉克、埃及等國,則處在事不關己的狀態,看着秉承美國意志的國家發難,尼赫魯到底怎麼應對。

美英法蘇雖然不在,但是在萬隆會議上卻無處不在,只不過交鋒是通過別的國家進行的。

處在美國的角度,當然是希望本次會議沒有任何的結果。但尼赫魯顯然不是省油的燈,而且還有蘇加諾的支持,加上印度自從獨立之後,一直很有威望,連美國都不願意得罪,這些僕從國的發難,更不會動搖尼赫魯的決心。

雖然經過種種難題,尼赫魯還是把會議的走向牢牢握在手中,而印度各界對於總理在萬隆會議的表現,也給予了熱烈的支持。

尼赫魯最終主導萬隆會議各國,提出了萬隆會議十項原則,這裡麪包括但不限於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爲萬隆會議的最後公報,以亞非會議最後公報被宣佈。

四月下旬,萬隆會議閉幕,躊躇滿志的尼赫魯,在蘇加諾的送別下,躊躇滿志的返回印度首都新德里,受到印度各界的一直歡迎,無數人涌向街頭,高舉着尼赫魯的照片,表達着自己的愛戴。

毫無疑問,此時的尼赫魯,已經在整個印度達到了個人威望的巔峰,誰反對尼赫魯,誰就是印度的敵人。

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粗綜複雜的關係網第1563章 登陸作戰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軍介入的根源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積白銀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公主的婚禮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資源多嘛?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賺他兩個億第二百五十三章 鼠疫可以爆發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自由巡航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該扛白旗!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合併馬拉維第六百五十八章 殖民地巡查第三十九章 法國女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產業發展計劃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二百五十章 兩封電報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沒準有這麼一天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七百八十九章 愛國者惺惺相惜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鐵晚點第三百七十四章 艾倫的專業性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九百零四章 四大建設第五百二十五章 誰的王位?第一百八十二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1622章 好大兒的求助第七百一十章 善良之槍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臺風第五百四十九章 帕梅拉的保證第二百六十章 安達曼暴動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會建堵牆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議閉幕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六百八十六章 駐德大使伯吉斯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穫第五百三十八章 帕梅拉女王第三百六十六章 租借戰列艦?第六百一十七章 把機會讓給法國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四百一十五章 殫精竭慮的總督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七百二十五章 煩惱的日本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熱鬧的一年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勝國待遇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二十二章 四階戰術第九百七十五章 慶典和陰謀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內瓦會議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儀式感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爾辭職第六百八十七章 對印尼的謀劃第1547章 阿拉伯盟主第四百三十八章 上帝的旨意第七百三十二章 親自微操第四百五十一章 提交方案第三百一十九章 信得過的富豪第八百九十六章 救火隊員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三百二十八章 其樂融融的關係第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決戰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
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粗綜複雜的關係網第1563章 登陸作戰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軍介入的根源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積白銀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公主的婚禮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資源多嘛?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賺他兩個億第二百五十三章 鼠疫可以爆發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自由巡航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該扛白旗!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合併馬拉維第六百五十八章 殖民地巡查第三十九章 法國女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產業發展計劃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二百五十章 兩封電報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沒準有這麼一天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七百八十九章 愛國者惺惺相惜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鐵晚點第三百七十四章 艾倫的專業性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九百零四章 四大建設第五百二十五章 誰的王位?第一百八十二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1622章 好大兒的求助第七百一十章 善良之槍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臺風第五百四十九章 帕梅拉的保證第二百六十章 安達曼暴動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會建堵牆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議閉幕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六百八十六章 駐德大使伯吉斯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穫第五百三十八章 帕梅拉女王第三百六十六章 租借戰列艦?第六百一十七章 把機會讓給法國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四百一十五章 殫精竭慮的總督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七百二十五章 煩惱的日本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熱鬧的一年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勝國待遇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二十二章 四階戰術第九百七十五章 慶典和陰謀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內瓦會議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儀式感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爾辭職第六百八十七章 對印尼的謀劃第1547章 阿拉伯盟主第四百三十八章 上帝的旨意第七百三十二章 親自微操第四百五十一章 提交方案第三百一十九章 信得過的富豪第八百九十六章 救火隊員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三百二十八章 其樂融融的關係第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決戰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