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6章 英德特殊關係

第1676章 英德特殊關係

撒切爾夫人對埃裡希·昂納克的來訪也表達了熱烈歡迎,如果是按照從前的性格,少不了要說一些人權之類的廢話。

不過老布什的重擊看來還是有用的,而且艾倫威爾遜也告知了英國方面的訴求,這一次鐵娘子的說教並不多。

在撒切爾夫人表達對埃裡希·昂納克到來歡迎的同時,艾倫威爾遜仍然在制定私有化的計劃,這不是臨時抱佛腳,本來按照英國私有化的經驗,這一次民主德國私有化的計劃都已經制定完了。

但偶然間無上權威想起來了,英國和民主德國還是不同的,後者是社會主義國家。

比如在剝離不良資產這一部分當中,就存在兩國不同的地方,像是民主德國的企業,存在企業辦社會的現象,除了生產部分,還有一堆學校、附屬企業之類的,這些都是變相的福利,需要補貼大量的生產利潤來維持。

在英國生活的時間長,艾倫威爾遜竟然把這件事給忘記了,不斷被臨時加上了類似的條款。

至於埃裡希·昂納克剛剛走下飛機,接受英國媒體採訪的時候,就直言不諱的指出,本次對西歐的訪問,就是要學習撒切爾夫人任內的私有化改革,還忘不記對地圖頭吹捧一番,表示這也是受到莫斯科支持的。

富有遠見,來英國學習先進經驗的民主德國領導人埃裡希·昂納克,得到了英國媒體的高度好評,各界人士都認爲埃裡希·昂納克是一個具有魄力的國家領袖,是另外一個世界的道德標杆,要堅定的踏出勇敢的一步。

特瑞彭斯來尋找艾倫威爾遜,商量民主德國要參觀英國的企業,然後詢問,“秘書長,你認爲我們能夠在他身上取得想要的麼?”

“特瑞,我認爲沒問題。”艾倫威爾遜用篤定的口吻回答道,“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在我們的幫忙下,民主德國會出現劇烈的變化。”

民主德國有自己的競爭力,不然不會成爲人們印象當中的十大工業國之一,但蘇聯那一套體制絕對不是人間天堂,不過就是劃定了一個底線罷了。

集體經濟就是這樣的,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車開,人人能度假,人人能看劇,但是糧食的質量如何,能不能吃飽,滿足營養需求,車的質量如何,假期能否真正帶來身心放鬆,戲劇或電影有沒有起到娛樂作用,都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肯定是有人喜歡這樣的國家的,當一個人受不了劇烈的競爭,喜歡按部就班的工作,本身又沒有什麼大的慾望,就適合民主德國。

躺平青年其實就很適合民主德國,像是英國目前被撒切爾夫人私有化弄出來的失業人口,說不定就很想要生活在民主德國。

所以首先不能讓這些被拋棄的失業者知道蘇聯那邊的情況,下一步比較重要,把蘇聯那邊的國家變得和自由世界一樣,這樣想跑都沒地方,不滿的人也就老實了。

“肯定是有利可圖的,而且我們不會讓民主德國的公民吃虧,很多蠅頭小利可以讓我們收買他們。”艾倫威爾遜拍着財政部公務員首腦的肩膀,表達了自己的信心,其實公民也是好收買的。

英國得到了民主德國的銀行、重大企業和培養的人才,不代表民主德國的人就什麼都得不到。

在民主德國,百分之一百的家庭擁有一臺洗衣機和一臺電冰箱,百分之九十六的家庭擁有電視機,但僅有百分之五十的家庭有彩色電視機,百分之五十的家庭擁有輛小轎車。

彩電又不是多麼難以攻克的技術,事實上這對香江都不是難度,英國完全可以調配資源,在第一年把民主德國家庭的黑白電視機都換掉,這不就能讓普通人感到劇變了麼?

民主德國這邊生產汽車要排隊,自由世界的問題是生產過剩,大家取長補短,這纔是兩翼齊飛戰略的真諦。

“具體在什麼方面?”特瑞彭斯見到頂頭上司這麼有自信,顯然也是有些好奇的詢問,“我們如何能夠帶來快速的變化。”

“勤換殼子就能解決很大一部分的問題。”艾倫威爾遜呲着牙,“你沒看,蘇聯體制的國家不管哪一個,在審美觀上就好像二十年沒有變過。這就是我們的競爭力。”

就像是老頭樂,也是可以設計成路虎的外形,艾倫威爾遜的家鄉就有這種本質上沒多大改變,但是看着就順眼的多了的改變。

埃裡希·昂納克和撒切爾夫人進行商談之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白廳的了,英國和民主德國的差距是肉眼可見的,埃裡希·昂納克只需要看一眼,就知道兩國不在一個層次,在參觀彗星客機生產線的時候,埃裡希·昂納克不由得感嘆,“曾經我的國家也可以製作客機。”

埃裡希·昂納克並不是在撒謊,在戰後,因爲容克公司的生產線在東部,民主德國具備生產客機的能力,只不過後來被蘇聯扼殺了。

聽着埃裡希·昂納克的感嘆,艾倫威爾遜也把目光放在了彗星生產線上,心說其實在正常情況下,英國的命運和民主德國是一樣的。

只不過美國和蘇聯的使用手段不同,蘇聯用行政命令幹掉了民主德國的客機產業。

而美國高舉市場競爭大旗,然後封鎖了本國的客機訂單,憑藉本國的市場擠壓英國的競爭公司,最終導致德哈維蘭公司無以爲繼。

艾倫威爾遜想想都是一把辛酸淚,他記得彗星客機哪怕有女首富輸血,一直到五十年代中期才扭虧爲盈,在早期的訂單當中,英國出售彗星客機都是不賺錢的,對英聯邦國家近乎於半賣半送,只是維護大飛機產業的運轉這一個目的。

每一個殖民地獨立,英國都會把彗星客機留給獨立的國家,至少還能在後勤維護上賺一點,而且只要彗星客機留下,這些獨立的國家就不用買波音了,感懷了半天,艾倫威爾遜忽然開口問道,“民主德國的容克客機,我記得原型機就發生了空難。”

民主德國的客機名爲巴德152,它因項目首席設計師布魯諾夫·巴德而得名。這也是德國開發的首款噴氣式客機。一方面是有蘇聯的施壓,但是不得不承認民主德國在這方面,和英國可是一樣倒黴,也是被空難所影響導致聲勢一落千丈。

埃裡希·昂納克只是感懷一番,畢竟他不知道,其實英國原本也應該和民主德國差不多,從大飛機被美國打到支線客機,又被從支線客機打沒。現在他只看到了能和波音公司一較長短的彗星公司。

埃裡希·昂納克還是對參觀的公司留下了深刻印象,要知道英國算是大國當中生活水平最高的一批,不然也養不起世界第二大海軍。

至於詢問私有化的話題,聽到的自然是撒切爾夫人的私有化運動大獲成功,英國經濟重新煥發活力這類的話。

參觀的行程結束,最終到了最重要的談判,艾倫威爾遜拿出來了自己的誠意,一百二十家英國企業,共同出資十億英鎊作爲第一筆投資。這是針對民主德國企業的的收購,當然會留給民主德國的國有股份,進行重組之後在英國的技術和專利支持下,完成改造隨後重新投入生產。

“昂納克不要認爲你們吃虧,事實上在設備上兩國差距巨大,在這一十億英鎊的注資之後,更換新設備的資金這都沒有算。事實上這都是我個人到處祈求才湊齊的資金。”

自我表功了一番,艾倫威爾遜話鋒一轉道,“還有就是,爲了維護民主德國的金融穩定,英國決定向民主德國的各大銀行進行注資,防止出現金融風險波及改革,不過代價是民主德國的各大銀行,都要出售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給出資人。”

民主德國的國企當然是一塊大肥肉,但和民主德國的銀行相比,也不算特別的肥,當然了,按照波恩政府的說法,民主德國的銀行都是負資產,發出去的貸款都收不回來那不是負資產是什麼,至於被聯邦德國銀行吸收了,又能收回了,那是另外一個問題。

這種負資產,艾倫威爾遜一個親德派是萬萬不敢讓聯邦德國吃虧的,他畢竟還有兩個龍騎兵在那住,而且龍騎兵並沒有吃虧,收購民主德國銀行的錢其中有一部分,是他管龍騎兵姐妹借的。

埃裡希·昂納克顯然也知道金融主權的重要性,想要在這件事上爭取爭取,艾倫威爾遜能夠理解對方的心理,不過他不能給這個機會,“想一想,難道聯邦德國能開出來更加優厚的條件麼?至少英國是善意,只是想要牟利,波恩方面就不一定了,說不定想要清算伱和你的黨派。”

“總計三十億英鎊,涉及金融和私有化企業的資金,這絕對不少了。可能還不是全部,後續投入可能還會有。”艾倫威爾遜覺得英國很有誠意,“這個合作協議一旦簽署,民主德國馬上就會迎來翻天毒地的變化,全世界都會爲這種變化歡呼。”

埃裡希·昂納克沉默良久,最終拿出來了鋼筆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回到柏林他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自我褒獎帶來了偉大勝利。

在場的英國人起身鼓掌,爲兩國關係中新的篇章開啓而歡呼,民主德國的私有化改革,要開始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 貿易委員會會議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有煙無傷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八百四十二章 沒難做的生意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第二百五十章 兩封電報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三百零五章 要親民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里根要動真格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團結的法國第六百二十四章 蘇聯全都要第1634章 比如羅馬尼亞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四百七十章 整合和分工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秣兵歷馬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八百九十四章 建立駐澳英軍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集體主義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一章 是,總督!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彈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箱和暗戰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壟斷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給美國幾個建議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變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1540章 世紀婚禮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新移民法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產房傳喜訊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極盡昇華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誼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1658章 見好就收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友邦驚異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一百零四章 海峽不設防公告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罰款福特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二百五十章 兩封電報第二百五十四章 摩根士丹利第1634章 比如羅馬尼亞第九百七十六章 借鑑對手的長處第七百七十二章 轉移財產我熟啊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五百八十九章 是,專員!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家都知道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一百三十七章 菸草利益分配第八百一十九章 黑人之友威爾遜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攻堅克難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八百八十五章 亞丁會議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1539章 美國病第一千零八章 各有各的外交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決定性勝利?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阿拉伯鬥士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二十六章 調離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七十章 漢堡第一百二十一章 秀色可餐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劊子手威爾遜第1746章 黃雀在後第1555章 皇家海軍出擊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系統第五百九十九章 蒙巴頓的催婚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緬懷肯尼迪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注資路虎第三百二十二章 洗清嫌疑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事成雙
第一百二十四章 貿易委員會會議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有煙無傷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八百四十二章 沒難做的生意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第二百五十章 兩封電報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三百零五章 要親民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里根要動真格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團結的法國第六百二十四章 蘇聯全都要第1634章 比如羅馬尼亞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四百七十章 整合和分工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秣兵歷馬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八百九十四章 建立駐澳英軍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集體主義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一章 是,總督!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彈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箱和暗戰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壟斷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給美國幾個建議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變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1540章 世紀婚禮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新移民法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產房傳喜訊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極盡昇華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誼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1658章 見好就收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友邦驚異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一百零四章 海峽不設防公告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罰款福特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二百五十章 兩封電報第二百五十四章 摩根士丹利第1634章 比如羅馬尼亞第九百七十六章 借鑑對手的長處第七百七十二章 轉移財產我熟啊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五百八十九章 是,專員!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家都知道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一百三十七章 菸草利益分配第八百一十九章 黑人之友威爾遜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攻堅克難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八百八十五章 亞丁會議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1539章 美國病第一千零八章 各有各的外交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決定性勝利?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阿拉伯鬥士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二十六章 調離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七十章 漢堡第一百二十一章 秀色可餐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劊子手威爾遜第1746章 黃雀在後第1555章 皇家海軍出擊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系統第五百九十九章 蒙巴頓的催婚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緬懷肯尼迪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注資路虎第三百二十二章 洗清嫌疑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事成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