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

要說哪件事比較重要,當然還是石油,帕梅拉蒙巴頓只是讓助手瑪麗娜關注一下婦女運動就可以,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布倫特油田上面。

當務之急是確定布倫特石油的品質,這需要英國科學和工業研究部來做,下轄的國家燃料研究所,可以從油品和成本上,給三大石油公司一個定心丸。

英國科學和工業研究部其中有二十個行業的工業研究協會,成立於一九一七年。可以說要是英國科學和工業研究部不看好,那麼布倫特石油的未來就會出現波折。

倫敦英國石油公司總部,菲兒·布朗的親自下來,迎接帕梅拉蒙巴頓,以及殼牌石油公司的總裁艾克伯格,殼牌石油公司成立於一八九零年,並獲得荷蘭女王特別授權,因此被命名爲荷蘭皇家石油公司。

爲了與當時最大的石油公司美國的標準石油競爭,公司實行兩總部控股制,其中荷蘭資本佔百分之六十,英國佔百分之四十,兩總部分別設在荷蘭鹿特丹和英國倫敦。

所以對英國來說,殼牌石油公司當然也是自己人,三人互相打招呼,就走進了英國石油公司總部。

“帕梅拉,有段時間沒見了,你還是這樣的風采照人。”菲兒·布朗邊走邊道,“你的商業嗅覺,是全世界的典範,就連在大西洋對岸的美國,也有你的商業故事。”

“菲兒先生太客氣了,和兩位在商業領域幾十年的先生相比,我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帕梅拉蒙巴頓禮貌的迴應,表示她對英國石油公司和殼牌都報以很大的尊重。

“感謝艾倫在伊朗石油危機時候的幫忙,爲我們公司爭取到了不錯的結果。”菲兒·布朗開口表達感謝。

雙方之前其實結了一份善緣,英國石油公司其實就是之前的英伊石油公司。

兩年前伊朗石油危機的時候,是艾倫威爾遜前往中東去談判,最終讓事情平穩落地。

英國雖然爲英國石油公司撐腰,但伊朗石油危機的一年時間,英國石油公司也確實是損失慘重,只要對抗開始,就肯定要付出代價。

和已經改名爲英國石油公司和殼牌兩個石油巨頭相比,蒙巴頓石油公司的歷史短暫的可怕,算一算還不到五年的時間。但這短短的時間,在其他人眼中是完全不可理解的。

帕梅拉蒙巴頓先是在利比亞發現了石油,然後趁着伊朗石油危機期間,擠到了波斯灣,之前還在阿爾及利亞發現了高品質石油。

這還是菲兒·布朗和艾克伯格熟悉的石油領域,誰都不會忘記,蒙巴頓集團之前發現了西澳大利亞鐵礦的事。如果蒙巴頓集團的出現可以用幸運解釋,這也太幸運了。

進入會議室三人落座,商量如何分配布倫特石油的利益。

“我們都知道,石油資源對國家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歐洲而言。”帕梅拉蒙巴頓輕聲解釋道,“實話實說,以目前的消息來說,政府想要把重要產業國有化,並不是一個秘密。”

菲兒·布朗和艾克伯格都點頭,艾德禮首相那套把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優點結合起來的宣言,對任何人都不陌生。

而且自從布倫特石油發現之後,工黨政府聲稱這是英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工黨這麼熱忱,還難不令人擔憂,是不是要把布倫特石油國有化,畢竟很多產業都已經國有化過了。

“我們當然希望的是,把兩種制度的優點結合起來。”菲兒·布朗意味深長的道,“帕梅拉,相信你也是這麼想的。”

上一輪英國對重大產業國有化,並沒有損害大衆的利益,工黨的國有化是拿錢買的,累計投入了二十億英鎊,才把上一輪國有化產業完成。

如果是這樣的話,三個人都不會反對,要知道北海海況複雜額外成本相當高。前幾年的風暴潮可把倫敦和荷蘭折騰夠嗆。

在菲兒·布朗和艾克伯格的眼中,國有化是國家購買石油股份做股東,將一些私人無法承擔的艱難任務完成,到時候分錢的時候,他們這些人都一英鎊不少,這才叫把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優點結合起來。

“我們三家公司必須以一個立場來應對政府。”艾克伯格不緊不慢的道,“只有這樣才能保全最大的利益,而且先期的投入,最好是國家撥款來進行。”

帕梅拉蒙巴頓、菲兒·布朗都點頭認可,這是兩人都希望出現的結果。讓國家把最艱難的事情都做完了,大家在一擁而上把利益拿到手。

其實帕梅拉蒙巴頓想的更多,布倫特石油除了供應英國之外,還可以服務於歐洲。藉此加大對歐洲的經濟影響力。

艾倫威爾遜要是在這的話,肯定會很欣慰,那個被一把鑽石砸暈頭轉向的小姑娘,已經長大了。

可惜他正在朱巴和病魔做鬥爭,按照他的想法,這種小感冒吃點鎮痛藥出點汗就完事了。事情確實這麼發展的,但過程沒有這麼快。

格雷斯帶着一羣切特尼克到達朱巴之後,艾倫威爾遜仍然在房子裡面挺屍,腦袋枕着海蒂·拉瑪的長腿上,躺着對格雷斯的到來表達感謝。

“威爾遜先生,和我想象的差別還是很大的,我實在不覺得嚴重到哪去。”格雷斯見過海蒂·拉瑪,不會因爲對方穿着阿拉伯長袍都認不出來。

“哦,我的朋友,你這樣真令人心痛,我對斯拉夫人還不錯吧。不敢說有恩惠,但一直幫忙。”艾倫威爾遜伸手摸着還有些發熱的額頭道,“以我們之間的親密關係,讓你過來一趟幫忙,並不算過分。”

“這種解決獨立運動的事,你當然是在行了。”格雷斯點點頭道,“不過這和我們好像沒關係,我們好好待在北羅德西亞。”

“怎麼沒關係,以後英國對非洲的影響力保持,就需要通過你們北羅德西亞來完成。”艾倫威爾遜反駁道,“不管是王室領地還是自治領,你一個白人爲主的地方,處在一片黑人國家當中,政治上就不正確。但是通過維護黑人,挑撥黑人和阿拉伯人,基督教和和平教的矛盾,說不定就對處在包圍中的北羅德西亞是一個改觀。”

格雷斯撇嘴,他不認爲艾倫威爾遜的話會實現,這只不過是讓他幫忙的一個藉口,直奔主題道,“艾倫,你知道的。我可是很忙的。”

“還真有一件事讓你幫忙,關於印度的事情。”艾倫威爾遜想了想道,“雖然萬隆會議讓倫敦和華盛頓都很不滿意,但是當前對印度,自由世界還是以拉攏爲主。但你也瞭解,工黨政府傾向於花小錢辦大事。”

“所以要做什麼?”格雷斯眉頭微皺,回想一下,不覺得兩個地方有什麼聯繫。

“農業革命,帕梅拉最近在農業領域發力,而且據我們的情報,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之後,印度的農業發展並沒有改觀。尼赫魯的國家發展方略,主要是在工業當中。現在的印度仍然時有饑荒發生。在這個領域幫助印度,可以輸出英國的農業技術,從種子上挾持印度。”

就算是在非洲,艾倫威爾遜仍然惦記印度人民能不能吃飽飯的問題。殖民者做到這份上,簡直感天動地。

在尼赫魯主持萬隆會議召開的同時,印度正在大量進口美國糧食維持印度人的需求。

這對英國來說不是好事,印度的進出口以英鎊結算,和美國的聯繫變得緊密,會削弱英鎊、增加美元的流通份額。

對艾倫威爾遜來說,他纔剛剛讓妻子在農業領域加大投入,現在正需要一個試驗田。而和蒙巴頓家族關係甚佳的印度更爲合適。

尼赫魯時期,印度時不時就出現饑荒,其女兒英迪拉·甘地接任印度總理,面對印度的糧食危機,她一改其父重工輕農的思想和政策措施,接受了農業專家和世界銀行的意見,確立了在印度實施農業的“綠色革命”的方針政策。

如向世界各國大量引進高產糧種,大面積採取科學種田的措施,加強對農業水利灌溉系統的投資和建設,還在全印度設立各種名目的獎勵措施,全力支持農民用現代農業的新技術提高糧食產量和農作物的積極性。

帕梅拉蒙巴頓的糧商之路,克拉地峽僅僅是一個開始,北羅德西亞也不是重點。他希望妻子的糧商之路能夠通到印度。

“好吧!”格雷斯思考了片刻道,“其實我們和羅德西亞那邊,也正在努力發展農業。帕梅拉如果有興趣合作,我們可以互惠互利。”

“絕對的互惠互利,說起來你可能不相信,整個非洲我最相信的就是你們。”艾倫威爾遜精神了少許,繼續道,“我們要把兩種優點都結合起來。”

終於,在海蒂·拉瑪的細心照顧下,艾倫威爾遜的病好了,可以和約瑟夫·阿古深談一次南蘇丹的未來了,在他生病這段時間,相信約瑟夫·阿古應該想了很多,他有預感,這一次會有成果出現。

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五百零三章 戛納的邀請函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第九百一十二章 非洲在我筆下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艱難處境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東京灣事件第一百三十二章 勞動和口糧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起學習第十三章 如何處理印奸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一百三十七章 菸草利益分配第六百三十七章 英國考慮躺平第八百零一章 美國軍界的朋友們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時代的和平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鐵晚點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書立說威爾遜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朕的錢!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一顆人造衛星第六百二十八章 這裡面水太深第四百二十五章 提醒美國(蘇聯)人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一百二十四章 貿易委員會會議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1720章 父愛如山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派陸軍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六百六十一章 除掉他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1311章 芬蘭的重要性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達卡陷落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軍的未來第二十八章 勝利曙光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四百三十七章 牽線搭橋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戴高樂病逝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國的戰略定力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卡拉漢出訪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應對總罷工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歧很大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1582章 敗則懷恨在心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發展良好的日本第九百一十二章 非洲在我筆下第1309章 自由世界有內鬼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罰款福特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國光刻機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抄底南越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八百九十四章 建立駐澳英軍第七百零七章 舊識艾福爾第1580章 對內閣出重拳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醜聞第一千零六章 因爲美國會反對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倫佐夫斯基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設想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廠辯論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英美不一樣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1589章 一盤大棋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九十四章 第一條共識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敗女人
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五百零三章 戛納的邀請函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第九百一十二章 非洲在我筆下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艱難處境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東京灣事件第一百三十二章 勞動和口糧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起學習第十三章 如何處理印奸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一百三十七章 菸草利益分配第六百三十七章 英國考慮躺平第八百零一章 美國軍界的朋友們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時代的和平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鐵晚點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書立說威爾遜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朕的錢!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一顆人造衛星第六百二十八章 這裡面水太深第四百二十五章 提醒美國(蘇聯)人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一百二十四章 貿易委員會會議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1720章 父愛如山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派陸軍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六百六十一章 除掉他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1311章 芬蘭的重要性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達卡陷落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軍的未來第二十八章 勝利曙光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四百三十七章 牽線搭橋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戴高樂病逝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國的戰略定力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卡拉漢出訪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應對總罷工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歧很大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1582章 敗則懷恨在心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發展良好的日本第九百一十二章 非洲在我筆下第1309章 自由世界有內鬼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罰款福特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國光刻機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抄底南越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八百九十四章 建立駐澳英軍第七百零七章 舊識艾福爾第1580章 對內閣出重拳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醜聞第一千零六章 因爲美國會反對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倫佐夫斯基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設想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廠辯論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英美不一樣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1589章 一盤大棋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九十四章 第一條共識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敗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