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

眼看着費雯麗興趣缺缺的樣子,艾倫威爾遜心中嘆息,大英國寶還不知道兩人的關係,已經被美國的聯邦調查局知曉了。

這固然不是什麼好事,不過艾倫威爾遜也不覺得多麼令人畏懼,一個堂堂的情報部門還管男女關係的事?僅僅因爲男女關係這件事,他對聯邦調查局的畏懼十分有限,又不是被蘇聯內務部盯上。

現代情報部門,真說氣吞山河還得是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也就是後來的克格勃。十幾個總局各管一灘,軍事、交通、邊防、內衛、科技、民防消防乃至於幹部療養。

但克格勃只是內務部分拆之後的部分權力部門,真要說立在那就讓人畏懼的,還是貝利亞親自管理的蘇聯內務部,這是完全體內務部,具有獨立審判權。後來的克格勃所具有的權力,只不過是現在內務部下屬部門的正在做的事。

在克格勃時期,蘇聯也是有內務部存在的,之所以看起來沒有克格勃強力,那是因爲赫魯曉夫時期,蘇聯內務部的權力被下放到了加盟共和國,而克格勃的權力仍在莫斯科,才造成了克格勃權力的後來居上。

總之能把艾倫威爾遜嚇尿的部門,並不在美國,他也並不擔心聯邦調查局會因爲這件事,就對他怎麼樣。

在洛杉磯的艾倫威爾遜,無非就是沒事摸摸費雯麗的肚子,體驗一下孩子的茁壯成長。然後就是找幾個熟悉的朋友,最近他找寶蓮高黛挺勤的,畢竟是有丞相之才的領事,沒事找卓別林的前妻聊聊,再正常不過。

印度首都新德里上空陰雲密佈,細雨霏霏。瀰漫升騰的水汽猶如濃厚的暮藹,籠罩着整座城市。國際機場上的各色信號燈,也失去了往日的絢麗光彩,遠遠望去,好似一篷篷朦隴的光暈。

印度總理兼外交部長尼赫魯,站在貴賓廳寬大的落地窗前,久久地凝視着窗外的停機坪。他身着長袍,棕色的臉龐上嵌着一對黑亮而靈變的眸子,微微翕動的嘴脣不知在自語些什麼。他步伐穩健,精神矍鑠,除了那一頭華髮和脣間黑白相雜的鬍鬚。

“尼赫魯影響了世界。”印度人這麼說,世界上許許多多國家領導人都這樣評價過他。

尼赫魯從青年時代起就致力於印度的獨立解放事業,先後五次被捕入獄。憑着堅韌不拔的意志和超人的組織才能,他和聖雄甘地一道,將印度各黨派、各階層、各種宗教信仰的民族團結到一起,終於贏得了印度的獨立。

“每一個新生政權的最初的幾乎是本能的反應,就是緊緊保住遺留給他的那份領土。凡是殖民國家曾經統治過的地方,新興的國家就一定要統治。”

最初,他看到英國史學家貢納爾·米達爾這段後時,曾經加以譏笑。沒有想到,現在自己也品嚐到了此中的苦辣滋味。

然而此刻,他的心境卻如這陰雨的天氣,晦暗、沉鬱,大英帝國統治次大陸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不同於熱情高漲的印度公民,尼赫魯心裡明白,獨立只不過是剛剛開始,他所擁有的名望不能代表印度這個國家就已經擺脫了一切弊病。

尼赫魯希望藉由自己的名望推動和解,但是事與願違,還是不得不走到用武力解決問題的地步,但這又是一定要解決的。

如果說近年有什麼事情對尼赫魯形成了觸動,那就是印尼獨立的過程中,歐洲殖民國家聯合在一起,在聯合國強行把印尼拆分,拿走了這個羣島國家當中了兩個面積最大的島嶼,幾乎佔據了新生國家領土的一半。

印尼的遭遇讓尼赫魯,清楚的認識到,如果說印巴分治還有阿里真納堅持的原因。那麼從印巴分治之後,歐洲殖民國家已經發現了帶來的好處,並且把分治當成了一條可行性道路。

對於蘇加諾以及整個印尼的遭遇,尼赫魯心裡當然是同情,不過現階段他還有自己的事情,內部的衆多土邦,尤其是實力最強的海得拉巴土邦,其大君阿里汗一直抵抗新德里對整個印度的權力行使。

在結束了和巴基斯坦關於克什米爾的戰爭之後,尼赫魯掉過頭來開始審視內部問題了。

克什米爾所引起的印巴戰爭,最終是以印度略佔優勢收場,克什米爾獨立已經不復存在,印度佔據了略多於一半的土地,而且更加肥沃人口更多,算是對國內有了一個交代。

對於想要繼續戰爭的部長們,尼赫魯則是以先解決內部問題的理由作爲安撫。內部問題也確實到了應該解決的時候,只不過這一次同樣不太順利。

阿里汗因爲有一個編外大臣,也就是正在美國做領事的艾倫威爾遜存在,可以說從二戰還沒有結束,就在以大英帝國退出次大陸的前提進行準備。

編外大臣艾倫威爾遜,爲了證明自己絕不是白領工資,可謂是盡心盡力,讓獨立後的印度在泥潭當中多掙扎掙扎。大批註定只能當廢鐵的德國武器,被兩翼齊飛帶到了次大陸。

同時一批德國軍人以教官的名義,幫助阿里汗訓練海得拉巴軍隊。當然到了今天,因爲德國的環境已經穩定,並且得到了馬歇爾計劃的支持,還在海得拉巴的德國軍人已經不多,大部分的德國軍人已經返回歐洲。

但剩下的德國軍官仍然起到重要的作用,指揮阿里汗的軍隊,使用着大批的德國陸空武器,再這一次的武裝衝突中,對進攻的印度軍隊進行狙擊。

海得拉巴的面積其實比克什米爾還要大,幾百年來作爲英國同盟的強大土邦遺產還是相當豐厚的,龐大的土邦面積,也給了德國人發揮的空間。

如果不是一九零三年,海得拉巴主動將北部的土地送給英屬印度直轄,現在的海得拉巴還要更大一些。

誠然,阿里汗軍隊的德國顧問連少將都沒有,但是一批經過戰火考驗,面對過全世界圍攻的校尉軍官,在次大陸這邊仍然遊刃有餘。

雖然剛開始面對印度軍隊的發難,海得拉巴反應不及時,但印度軍隊慢吞吞的行動,終於還是給海得拉巴做出了佈置的時間。

德國人首先確定,進攻的印度軍隊並不多,事實也正是如此。就連遠在美國的艾倫威爾遜,都能看出來印度還缺乏指揮大兵團的經驗,真和蘇聯紅軍打過仗的德國軍官,更是能夠輕而易舉的判斷出來。

做出了這個判斷,德國軍官便制定了依託德干高原進行抵禦,並且伺機反攻的佈置。

德干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熔岩臺地。是一個龐大的前寒武紀的古陸塊,它是構成次大陸的核心,雖然海拔不高,甚至都不如歐洲的山脈高,卻十分險峻,不高的德干高原十分支離破碎,也不利於大兵團的進攻。

海得拉巴規模在土邦中位居首位,阿里汗擁有自己的軍隊、宣傳系統、鐵路網,郵政系統和貨幣,還有一個被德國軍官注意到的有利條件,就是海得拉巴的鐵路是寬軌。

這是因爲阿里汗在建設鐵路的時候,被英屬印度總督府幹涉過,導致海得拉巴的鐵路網不能和印度大部分的鐵路連接。而現在,則被德國軍官利用上了,出現防禦戰爭的時候,這不但不是一個劣勢,還是一個優勢。

德干高原其間道路婉蜒曲折、陡峭狹窄,有些地方不過是些羊腸小道。若想把兵力單薄的部隊沿這樣遙遠的戰線分散配置,又要使他們不斷獲得糧食彈藥補給,或者讓他們堅決頂住一個差不多是依靠本國基地作戰的頑強敵人,確實是不容易。

不過有了海得拉巴自成體系的鐵路網,便開始利用這個優勢,海得拉巴的軍隊分成兩個部分推進。主力部隊沿着鐵路北上向北推進。少量但是更加精良的衛隊打算沿僅有的一條狹窄道路越過中部高原進抵克里希納河。

兩支部隊最終抓住了一支最深入海得拉巴的印度軍隊,規模有一個團,是剛從克什米爾戰場上撤離的王牌部隊,來到海得拉巴的目的也簡單,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戰鬥持續了一整天,不時發生近戰,其激烈程度是以往戰爭中所沒有的。

夜晚來臨之前,不少印度部隊的士兵發覺彈藥幾乎告罄。

直到接到撤退的命令,印度人才發覺退路巳被切斷。一支很強的海得拉巴部隊在交戰之前就封鎖了主要道路。他們牢牢地控制着陣地,使爲把他們趕在以便前來增援印度軍隊之前進行準備,讓印度的增援部隊發起的多次進攻未能成功。

明白形勢不利的印度部隊開始撤退,但在主要道路上遭到伏擊。結果,那裡很快就塞滿了毀壞的車輛,戰車乘員和步兵在慌亂中四散奔逃。

在失去突然性之後,新德里的進攻就步入了克什米爾模式的戰鬥軌道,戰爭可以說是每天都在進行,但是曠日持久,變成了互相炮擊,互相襲擊的樣子。

這個時間還沒有治安戰這麼一說,但實際上印度的軍事行動已經變成了治安戰的模式。

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極盡昇華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廉政建設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級外交第六百八十六章 駐德大使伯吉斯第七百五十一章 精神建設工作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國情在此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阿拉伯聯盟會議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義第五百零三章 戛納的邀請函第七百七十六章 感人肺腑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一百六十七章 文化交流酒會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二百六十四章 芭比娃娃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獨立浪潮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第一百零九章 男孩降生第七百三十章 利益均沾第三百三十二章 羅德西亞問題第二十七章 孟買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秘書長和黨魁第三百三十六章 副總理魚餌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駕臨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試探首相第二百四十章 三方會談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訂閱)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四百四十七章 聲東擊西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二百四十四章 凱瑟琳赫本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爸爸愛你第二十七章 孟買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1687章 掐斷油氣管道第八百六十六章 怨仇級的軍售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業我拯救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結束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舊日支配者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四百三十八章 上帝的旨意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艱難處境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應對方案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從錫蘭開始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九百零四章 四大建設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跡第1735章 地圖頭的自信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八百九十九章 再苦一苦殖民地第九十章 暗箱操作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六百四十二章 走私是不存在的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安德羅波夫第一百七十二章 幼年版鐵娘子第七百九十八章 出訪HSD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一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1748章 聽天由命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九百八十五章 救民先救官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1738章 動手的理由第二章 海得拉巴專員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訛詐帕特爾第一百零一十三章 南極條約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廳和國防部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自由巡航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
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極盡昇華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廉政建設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級外交第六百八十六章 駐德大使伯吉斯第七百五十一章 精神建設工作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國情在此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阿拉伯聯盟會議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義第五百零三章 戛納的邀請函第七百七十六章 感人肺腑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一百六十七章 文化交流酒會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二百六十四章 芭比娃娃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獨立浪潮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第一百零九章 男孩降生第七百三十章 利益均沾第三百三十二章 羅德西亞問題第二十七章 孟買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秘書長和黨魁第三百三十六章 副總理魚餌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駕臨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試探首相第二百四十章 三方會談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訂閱)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四百四十七章 聲東擊西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二百四十四章 凱瑟琳赫本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爸爸愛你第二十七章 孟買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1687章 掐斷油氣管道第八百六十六章 怨仇級的軍售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業我拯救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結束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舊日支配者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四百三十八章 上帝的旨意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艱難處境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應對方案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從錫蘭開始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九百零四章 四大建設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跡第1735章 地圖頭的自信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八百九十九章 再苦一苦殖民地第九十章 暗箱操作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六百四十二章 走私是不存在的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安德羅波夫第一百七十二章 幼年版鐵娘子第七百九十八章 出訪HSD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一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1748章 聽天由命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九百八十五章 救民先救官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1738章 動手的理由第二章 海得拉巴專員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訛詐帕特爾第一百零一十三章 南極條約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廳和國防部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自由巡航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