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洗清嫌疑

“迪基,人們都說英屬印度的工作具有複雜性。”丘吉爾叫着蒙巴頓的小名,這樣顯得比較親密,迪基是俄語詞彙。因尼古拉斯是他的五個名字之一。

當沙皇一家來住時,叫尼基的小孩就太多了,因此,蒙巴頓的哥姐就叫他迪基做區分。

“是的,我一直都知道這一點,只是從來像是現在感受的這麼深刻。”對丘吉爾叫他小名這件事,蒙巴頓倒是沒什麼反感,丘吉爾是他上一輩的政治家,屬於亦師亦友的關係,對方完全有資格這麼叫。

“到了現在,我們甚至還沒有和土邦好好聊聊。”丘吉爾說到這話鋒一轉道,“不過好在,總督府沒有忘記這個工作。”

印巴分別獨立以後,這些王公土邦怎麼辦?倫敦的政治家們認爲,在印度的英國政府同王公土邦之間的關係是非常特殊的,只要英國在印度的統治一結束,英國對王公土邦擁有的權力和責任隨之告終。

土邦在大英帝國在次大陸的統治中有着重要作用,就拿海得拉巴來說,海得拉巴的軍隊參加多大英帝國的多次戰役,是一直以來的盟軍。

如果不考慮到土邦的利益,這就會是一種巨大的傷害。但是現在這種時候,英國人的意見明顯沒有之前這麼受到重視了。

有心無力的處境,丘吉爾也曾經感受過,不僅僅是從蘇聯人身上感受過,同樣也從美國人身上感受過,比如魁北克會議。

魁北克地處聖勞倫斯河與聖查爾斯河的匯流處。它雖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省會,但的人口僅十來萬,即使在加拿大也不算是個繁榮的城市。

然而,它卻因在戰爭期間英美政治和軍方領導人多次在此舉行會議,作出過許多重要決定,而在世界現代史上留下自己的一頁。

會議上丘吉爾仍向美國人大談其“巴爾幹戰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過,經過一番激烈爭論,英國方面還是終於同意通過了代號爲“霸王”的戰略計劃,規定盟軍於次年在諾曼底登陸。

因爲美國的反對,英國希望美國替英國在東歐阻止蘇聯的計劃破產。

同樣會議期間,羅斯福和丘吉爾簽署了英、美原子研究合作協定,英國本身進度更高的合金管計劃併入曼哈頓計劃當中,美國答應分享原子能研究的所有成果。

這一點甚至還在禁閉室的艾倫威爾遜都有話說,丘吉爾終止合金管計劃這一項,比艾德禮首相所有疑似親蘇舉動的加起來,對大英帝國傷害還要大。

當然丘吉爾肯定不會認爲自己是錯的,就如同一戰時期因爲兩艘戰列艦,把奧斯曼帝國推向同盟國陣營,導致帝俄處在同盟國的包圍中孤軍奮戰,間接造成了蘇聯的誕生。

丘吉爾不但是美諜,同樣也是蘇諜,根本就沒有在親蘇的問題上說艾德禮什麼。

不認爲自己錯誤,而是認爲有些事情是必然發生的丘吉爾,和蒙巴頓總督溝通的時候,倒是從這個角度,讓蒙巴頓做好心理準備,接受可能出現的惡劣後果,不要在認爲他作爲總督就能扭轉乾坤。

“我什麼都做不了?對一切的事情就只能看着麼?”蒙巴頓直勾勾的看着丘吉爾,帶着不甘的口氣道,“可這樣是不是辜負了陛下的信任?”

“我們現在甚至都失去了解決一百萬人歸屬的能力。”丘吉爾說的就是羅興亞人的問題。

當然在尼赫魯眼中這是印度人的問題,同樣在昂山的眼中,也是印度人的問題。是印度和緬甸的問題,如果蒙巴頓連這個問題都解決不了的話,怎麼說服更有實力的阿里真納呢?

見到蒙巴頓情緒低落,丘吉爾又轉而開始安慰起來道,“迪基,你是一個廣受各方愛戴的人,還記得麼,魁北克會議上,羅斯福對你讚不絕口,痛快的答應你作爲東南亞盟軍司令。”

羅斯福在英國高級將領中,他最喜歡蒙巴頓。還因此拒絕了丘吉爾提名的其他英國將領。

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當中,蒙巴頓幾乎就成了尼赫魯和昂山之間的看客,看着兩個未來的兩國領袖,盡情着指點江山。雖然知道這一天到晚要到來,可是一想到這心中未免酸楚。

就在這時候,從禁閉室出來的艾倫威爾遜推門進入了會議室,身上還帶着禁閉室的灰塵,“昂山將軍,好久不見,其實也沒有多久,歡迎你來到新德里,一路上可還愉快?”

說話的時候,艾倫威爾遜已經拽着一張椅子坐下來,很熟絡的和昂山將軍打招呼,“緬甸的貨幣改革是不是還算順利,已經清除了不利影響了吧。一切重新開始,難免要經歷一些陣痛,這種陣痛的時間長短與否,取決於緬甸民族本身所具有的意志力。”

尼赫魯微微皺眉,看到艾倫威爾遜和昂山似乎很熟悉,開口道,“艾倫助理似乎和昂山將軍關係不錯。”

“還可以,上次去了仰光見過幾面。”艾倫威爾遜不慌不忙的開口,一點也沒有重獲自由的感慨,就好像禁閉室不存在一樣,沒等尼赫魯再次開口直接道,“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是不是,還沒獨立呢,就這麼迫不及待要有聲有色了,嗯?”

他口中的話是尼赫魯在三年前,在英屬印度殖民政府牢房中寫的著作,印度的發展這本書中的名言。

此時先聲奪人的艾倫威爾遜,當然是帕梅拉蒙巴頓親自放出來的,現在帕梅拉正陪着海得拉巴專員愛麗莎,在總督府散步呢。

一心爲公的艾倫威爾遜當然是迫不及待的發揮鍵政本性,直接來到印度和緬甸的未來領導人面前裡挑外撅刷存在感,暫時沒空去想,愛麗莎是用什麼辦法,這麼快就幫助自己喜慶了嫌疑。

兒女私情的事情可以以後再問,但在兩國獨立領導人面前的機會可不多,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還是這邊的事情比較重要。

此時的總督府花園,帕梅拉蒙巴頓溫和的和愛麗莎閒聊,“海德巴拉的事情,現在都是你在處理吧,你真的很厲害。”

“有什麼厲害的,以前的專員也是這麼處理的。不過艾倫做專員的時候是一個轉折點,我們和阿里汗大君的關係有了明顯的提升。”愛麗莎一甩紅髮,笑眯眯的介紹道,“舉報信的一些內容確實是真實的,所以也不能說假的,不過大家都這麼幹,怎麼也不能說是一個錯誤吧。”

帕梅拉蒙巴頓點點頭,就聽到愛麗莎繼續道,“我覺得,可能是因爲我一個女人做地區專員,算是打破了慣例,所以因此心懷不滿進行栽贓。我差不多也知道是誰了,除了他不會有別人這麼閒。”

隨後帕梅拉蒙巴頓就聽到了,艾倫威爾遜去海得拉巴時候,有另外一個非常看重的部下。還是愛麗莎的追求者。

在艾倫威爾遜調回歐洲之後,出現了傷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極強的不給錢事件。在事態擴大之前,是阿里汗派人解決了這件事。

一失足成千古恨,不但失去了前途,還失去了愛情。海得拉巴新專員任命上,自然就不被考慮了,海得拉巴專員的位置就落在了愛麗莎身上。

“於是他就認爲你的任命是通過**交換來的,對不起,我知道你沒有這麼做,抱歉。”帕梅拉蒙巴頓帶着歉意道,“這人也太壞了。”

“羣衆裡面也有壞人。”愛麗莎說到這話鋒一轉道,“這個世界對女人太不公平了,我們想要做出來一點事情,就要承受這種惡意的猜測。”

“是的,愛麗莎,找個地方喝一杯下午茶吧。”帕梅拉蒙巴頓主動邀請道,“如果不是這件事,根本不用你親自來一趟,耽誤了你在海得拉巴的工作,真是十分抱歉。”

“非常的榮幸,帕梅拉小姐。”愛麗莎痛快地接受了邀請,“這邊的設施比海得拉巴好太多了,在外工作確實有些困難。不過都是爲了大英帝國服務,這些不利我能夠克服。”

人家找個地方喝下午茶去了,艾倫威爾遜還在總督府吐沫橫飛的大放厥詞,使勁攪合印度和緬甸關於羅興亞人這件事的痛點。

開口都是朕一日不死,你們都是太子的口吻,總督出於風度可能不會有什麼盤外招,但他不同,拿着甘地的名言壓尼赫魯,直白的詢問,“是不是印度獨立之後,就會對周邊的小國,複製大英帝國之前在亞洲的擴張政策?”

“當然不會。”尼赫魯義正辭嚴的表示,但話鋒一轉也表示,“但也不能坐視印度裔的合法權益被侵犯而無動於衷。”

“哦?是這樣!想法是好的。”艾倫威爾遜呵呵一笑道,“展現了靈活的道德底線。看來我們的工作又要加重了,應該簽訂一個明確的條約,保護這些小國的安全。”

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系統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二章 海得拉巴專員第七百九十一章 軍事專家威爾遜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九百六十章 歐佩克設想第二十一章 葡屬果阿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新的航空市場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一千四百章 嚇唬基辛格第五百三十二章 命運的偏愛第二百六十二章 封鎖行動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什麼蘇德同盟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第二百五十四章 摩根士丹利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海上封鎖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編外部長威爾遜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河歸屬談判第九百零四章 四大建設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英國不養懶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諾切特第一百六十八章 紳士的國度第九百二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航天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諾德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六百五十五章 奧運代表團問題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1684章 驅逐出境第三百三十六章 副總理魚餌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沒有撬不開的嘴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不是越南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匡扶正義的印度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自由巡航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二百八十一章 信心滿滿的德里克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1631章 塔曼師第一百五十七章 友情會消失第五百五十章 農牧業革命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四百九十四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1647章 東芝事件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四百零二章 美國之行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優點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戰浪潮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學校沒教過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新黨魁撒切爾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1640章 制裁套餐第七百五十章 帝國主義兄弟第三百二十八章 其樂融融的關係第三百七十五章 巴勒斯坦問題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1716章 曾經也是盟友第九百九十四章 解散議會第五百六十八章 揚眉吐氣的美國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會議成果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軍介入的根源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英美不一樣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魚兩吃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注資路虎第1698章 科爾辭職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訂閱)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沒判斷失誤
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系統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二章 海得拉巴專員第七百九十一章 軍事專家威爾遜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九百六十章 歐佩克設想第二十一章 葡屬果阿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新的航空市場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一千四百章 嚇唬基辛格第五百三十二章 命運的偏愛第二百六十二章 封鎖行動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什麼蘇德同盟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第二百五十四章 摩根士丹利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海上封鎖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編外部長威爾遜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河歸屬談判第九百零四章 四大建設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英國不養懶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諾切特第一百六十八章 紳士的國度第九百二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航天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諾德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六百五十五章 奧運代表團問題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1684章 驅逐出境第三百三十六章 副總理魚餌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沒有撬不開的嘴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不是越南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匡扶正義的印度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自由巡航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二百八十一章 信心滿滿的德里克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1631章 塔曼師第一百五十七章 友情會消失第五百五十章 農牧業革命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四百九十四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1647章 東芝事件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四百零二章 美國之行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優點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戰浪潮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學校沒教過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新黨魁撒切爾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1640章 制裁套餐第七百五十章 帝國主義兄弟第三百二十八章 其樂融融的關係第三百七十五章 巴勒斯坦問題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1716章 曾經也是盟友第九百九十四章 解散議會第五百六十八章 揚眉吐氣的美國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會議成果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軍介入的根源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英美不一樣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魚兩吃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注資路虎第1698章 科爾辭職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訂閱)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沒判斷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