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

英國不可能憑空變出來比肩波斯灣的石油資源,能供出口的石油當然只是少數,不管是北海石油還是還是馬來亞包括文萊的石油,大頭肯定要供應自己使用,憑空造牌是不行的,但可以進行供應鏈優化。

在英國手中捏着一部分石油,而且沒有被阿拉伯世界制裁的情況下,進行供應鏈優化也不是沒有餘力幫助遭受制裁的自由世界。

進口波斯灣的石油自用,把北海和南海的石油分別供應歐洲和日韓不就行了麼?

當然大英帝國絕對不會向某些養駱駝的國家低頭,變通一下,百分之五十一的民主石油和百分之四十九的封建主石油混合,這不就是民主石油了麼?

這樣也無損於和阿拉伯世界的關係,阿拉伯聯盟尤其是沙特願意配合美國漲價,本質上是爲了漲價,不是爲了真的石油禁運。

不然沙特人吃什麼呢?砂子沙特肯定有的是,但那不能解決問題。真的高呼真主至大不出口,一定要和工業國對着幹,沙特很可能會革命。

在聯合國不知道第多少次呼籲雙方停火的大會召開之時,香江總督接到了來自倫敦的電話,

港督麥理浩正開口滔滔不絕,準備就建立廉政公署,扭轉香江的廣泛治安問題進行彙報,“秘書長,你在聽麼?”

“克勞福德,我當然很關心香江的治安,但是你也知道香江作爲一箇中轉港,人口也堪稱密集,石油危機會不會對香江造成影響?”艾倫威爾遜總要表現一下對香江的關心,哪怕他並不關心。

“只有當天出現了一絲恐慌,但英國並不在制裁範圍之列。”麥理浩表示沒有問題,現在的香江一切正常。

“大英帝國對亞洲的利益從來都極爲看重,香江作爲一箇中轉港的重要性,我不說你也很明白。”艾倫威爾遜拿捏着官腔道,“誠然日韓兩國一定會受到石油危機的影響,所以看在美國的份上,英國肯定會提供一定的幫助,衆所周知英國和日本的關係也相當好,這都是應該做的。”

面不改色的艾倫威爾遜,謊話連篇的闡述者英國和日本的關係,不知道的人還以爲是新時代英日同盟再現。其實就把香江多年走私鍛煉出來的隊伍,在這一次的石油危機應用在應該用的地方。

毫無疑問這一次石油危機,大英帝國將是日本的堅強後盾,區區一幫養駱駝的封建主,還敢威脅強大的工業國,真是不自量力。

日本根本不需要怕,堅定地和美國站在一起就行了,阿拉伯聯盟當中又不是沒有英國的傳統友好國家,只要日本敢嘴硬一句,科威特就會摔杯爲號讓日本感受一下荷蘭的待遇。

不知道日本有沒有荷蘭,企業有殼牌、資源有北海石油的底蘊。

麥理浩作爲港督,同時也是一個資深外交官,現在英國這麼忙,不管是首相還是外交大臣,都在忙活當前的熱點事件,確實是沒有時間。外交大臣的行程都排到智利了。

至於一體兩面,卑微的社會公器同時也是無上權威,那不是接待國外貴客麼?

顯然在出訪日本和接待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們之間,還是後者比較重要,勞煩麥理浩走一趟去日本轉一圈,表達英國對日本的堅決支持。

艾倫威爾遜並非不關心工作,正在開會討論關於世界經濟走勢和應對的若干問題,這一次的石油危機爆發,伴隨着超發美元的兩相作用,英國應該如何抉擇,首先例行公事的表示英國的形勢不是小好而是大好,然後便開始討論其他國家遇到的問題。

美國之所以連同自己都制裁,也是不破不立的扭轉當前的困局,實際上美國在戰後的繁榮也就維持了十幾年,在六十年代之前美國人的生活那真是無憂無慮的,山巔之城一點也不是擴張。

肯尼迪時期和約翰遜政府長期奉行凱恩斯主義,不斷拉昇通脹水平。六十年代開始,美國產業競爭力不斷下降,全球出口份額由百分之二十大幅回落至百分之十三。

肯尼迪總統奉行凱恩斯主義,實行赤字財政政策,不斷擴大政府支出以刺激增長、增加就業。

艾倫威爾遜倒不是指責美國的舉動,因爲英國也是這麼做的,只不過兩國國情不同,英國是在殖民地開大建,一旦發現通脹出現?

那也沒問題,通脹在發達工業國和一貧如洗的落後國家,忍受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

實在搞不定了,就讓大建的殖民地獨立,獨立之後把凱恩斯主義的後遺症全吞下去。

而美國那邊,到了尼克松時期,尼克松政府爲控制物價採取“新經濟政策”,實行工資、價格管制,停止用黃金兌付美元,使得信奉自由主義的美國國民深感震驚,出現了極爲罕見的搶購風潮。

無上權威一副我很懂經濟的樣子,搞得很像是一個權威經濟學家,實際上他多年來就是在地產興邦,管殺不管埋,英國拿好處,殖民地拿首府,然後首府變首都,這麼一套流程。

事實上這一次英國展現了這麼良心的胸懷,也是看上了六千萬勞動力的孟加拉國,通脹怎麼了?出現貧富差距又怎麼了?不比整個國家都窮的當褲子強?

目前美國的通脹率是百分之六,失業率是百分之五,英國這兩個數字都比美國低,說上一句形勢大好並不過分。

這一次石油危機開始,英國已經可以確定置身事外,對經濟的樂觀預測應該是沒問題的。

“事實上在石油危機之前,美國的待漲已經基本定型了。和越南戰爭的走勢非常一致。我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按照自己的節奏繼續發展。”

艾倫威爾遜對着各部門的常務次長道,“外交領域,採取緩和姿態,尤其是是對阿根廷,都可以談,馬島歸屬阿根廷也是有一定的道理。中東方面,我們和阿拉伯的傳統友好關係應該維護,但不反以色列。”

“良好的外部環境對以經濟也是有利的,遠東方向我們和東亞國家又沒什麼仇恨,善於利用香江的位置。香江金融中心的地位應該加強。和馬來亞進行融資和生產的分工應該確立下來。家電業可以嘗試轉移到香江,那裡比較方便。”

至於怎麼個方便,處於外交無小事的原則,艾倫威爾遜並沒有說,這一點參加會議的官員,自己心裡明白就行了。

香江當然很重要,現在還幫忙從西貢政府,把丟失的空空導彈送到其主人,交戰的阿拉伯聯盟手中呢。這種拾金不昧的精神應該得到讚揚。

同時還肩負着把西貢政權丟棄的美元物歸原主,不得不說南越太過於粗心,竟然把美元這麼好的東西丟到了中東沙漠。

如果不是英國這樣的紳士幫忙找回來,那不是白白承受損失了麼?砂勞越開發銀行和匯豐銀行,也經過這一次用你的錢辦你的事操作,和南越高層建立了非常良好的關係,一旦某一天北越的泥腿子南下,這些南越高層投奔自由世界也方便。

在英國這邊討論經濟發展的同時,麥理浩已經啓程開啓了對日本的訪問,當然這是在白廳和美國通氣之後纔開始的。

麥理浩做港督有段時間了,但還沒有忘記一個外交官應該具備的操守,到達東京之後,便和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名譽主席土光敏夫見面。

雖然看起來沒什麼,但這個團體絕不是明面上的不重要,日本的發展路線就是康采恩模式,也就是財閥路線。

整個日本的大中型企業處在一個團體當中,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是與日本商工會議所、經濟同友會並稱的日本“經濟三團體”之一,和日本議會的議員們緊密集合,構成了相當穩定的一九五五體制。

日本和美國的依附關係是世人皆知的,不像是英國還有歐洲,英國的體量在歐洲也不是小國。

日本這邊,某大國完全是另外一個經濟體系,難道去和韓國臥龍鳳雛報團取暖?

美國現在硬頂着制裁支持以色列,日本正常來講應該是體現一把寧可站着死,可日本又是一個除了勞動力一無是處的國家。

麥理浩此時就帶着英國滿滿的善意開啓了這一次的訪問,對於英國沒有受到阿拉伯聯盟制裁,他自然是不能多談。

日本也不可能學習英國,日本連軍隊都沒有,怎麼做阿拉伯聯盟至少是一部分的後盾?

麥理浩表達英國還是站在自由世界的一邊,國內有聲音希望對阿拉伯世界採取強硬政策,來之前也和美國表達了溝通,可以確定的是美國絕對不會妥協,並且英美兩國在這件事的分歧還在。

日本在遠東極爲重要,是遏制蘇聯集團的橋頭堡,在這個時候更要表達對自由世界堅定不移的忠誠,當然這也包括韓國。

“尊敬的總督,那麼英國能夠幫助什麼呢?”土光敏夫看着眼皮底下的茶杯,心中懷疑是不是美國不願意出面,希望英國做這個惡人,告誡日本不能妥協,人家兩國畢竟都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

“英國願意就殖民地的石油資源和日本進行貿易,讓這一次的禁運不至於對日本產生過大的影響。當初印度被石油禁運,就是通過南蘇丹的石油管道解決的。”麥理浩義正詞嚴,就如同促成英日同盟的英國外交大臣蘭斯頓提。

第七百二十六章 我問心無愧第二百二十一章 後繼人選第六百二十一章 聯邦德國成立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報價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東京灣事件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一百三十四章 學長和學弟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五百零七章 產業轉移報告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場信息自由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國可以談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想成真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第九百八十七章 這是德國的機會第五百五十四章 軍方和白廳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顯著成果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沒判斷失誤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親臨前線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譯英第1638章 大赦天下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場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諾言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國第八十六章 美國的要求第二十七章 孟買第1713章 亂有亂的辦法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派陸軍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九章 親臨閱兵式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八百零三章 敵在國會山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九百七十一章 白人的命也是命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生導師艾倫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八百五十四章 統治者會議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改組內閣第三百七十二章 共同市場共識第六百二十八章 這裡面水太深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倫敦論鍵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派陸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夕陽產業第1639章 斷交風波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南亞消息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爾遜第1589章 一盤大棋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廉政建設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1569章 總有新熱點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翹首以盼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請第六百二十七章 蘇聯吞併北海道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六百一十三章 準備結婚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七百六十三章 福禍相依第三百零七章 偉大的前首相第二百一十四章 麥克林全都要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聯蘇抗美第三十一章 工作安排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艾倫模仿秀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七百九十章 念頭通達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任命港督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國可以談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
第七百二十六章 我問心無愧第二百二十一章 後繼人選第六百二十一章 聯邦德國成立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報價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東京灣事件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一百三十四章 學長和學弟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五百零七章 產業轉移報告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場信息自由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國可以談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想成真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第九百八十七章 這是德國的機會第五百五十四章 軍方和白廳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顯著成果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沒判斷失誤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親臨前線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譯英第1638章 大赦天下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場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諾言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國第八十六章 美國的要求第二十七章 孟買第1713章 亂有亂的辦法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派陸軍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九章 親臨閱兵式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八百零三章 敵在國會山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九百七十一章 白人的命也是命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生導師艾倫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八百五十四章 統治者會議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改組內閣第三百七十二章 共同市場共識第六百二十八章 這裡面水太深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倫敦論鍵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派陸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夕陽產業第1639章 斷交風波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南亞消息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爾遜第1589章 一盤大棋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廉政建設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1569章 總有新熱點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翹首以盼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請第六百二十七章 蘇聯吞併北海道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六百一十三章 準備結婚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七百六十三章 福禍相依第三百零七章 偉大的前首相第二百一十四章 麥克林全都要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聯蘇抗美第三十一章 工作安排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艾倫模仿秀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七百九十章 念頭通達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任命港督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國可以談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