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讓英國再次偉大

“我作爲出訪蘇聯的隨行人員?這不合適吧?”艾倫威爾遜愣愣的自語,讓外交部常務次長伊斯梅微微皺眉,怎麼這種加加擔子的行程,好像還不受歡迎?

艾倫威爾遜第一次回到歐洲,在波茨坦會議中和蘇聯暗箱操作的時候,伊斯梅還在英屬印度做秘書長,並不知道這件事,自然也不知道這個部下爲什麼不上進,直接反問道,“有什麼不合適。”

“伊斯梅爵士,我是波士頓領事,最近我正在準備回美國繼續工作。”艾倫威爾遜組織着語言,“如果出現在出訪蘇聯的隨行人員當中?總覺得有些怪怪的!”

“沒什麼奇怪的!”伊斯梅一聽平淡的開口道,“緩和局勢對本屆政府來說是頭等大事,爲國工作不能用挑剔的心態,不能因爲美國的條件好就開心,蘇聯的條件差就抱怨。”

一通大道理灌入耳朵,艾倫威爾遜一臉的認可,似乎一下子主人翁精神爆發。隨時就要爲了大英帝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於是接過來了準備提案,研究本次訪蘇的行程,其中有一條提案倫敦非常重視。就是能在德國境內做出緩和態度,適當的減少駐德軍隊的規模。

其實這是對蘇聯的要求,因爲駐德蘇軍的規模在三國佔領區的駐軍數量之上。倫敦希望建立起來一個溝通機制,保持各佔區的透明度。

艾倫威爾遜認爲這一點蘇聯其實並不吃虧,美國種種要組建軍事同盟的言論,蘇聯應該是知道的,考慮到倫敦也有劍橋五傑那樣的人,莫斯科也應該知道倫敦無意於急匆匆的開始對抗,丘吉爾的鐵幕演說那只是他的個人言論。

現在的丘吉爾不過是一個著名的下議院噴子,在野黨有的時候,就和參謀不帶長差不多。

“提案有建立佔領區軍隊透明機制。調停某大國內戰?”艾倫威爾遜一挑眉,直接把這一份提案抽出來,找到了曾經在酒會上見過面的外交部副秘書長,把這一份材料交給了對方。

作爲一個大英帝國的公務員,艾倫威爾遜關鍵時刻還是要避嫌的。最重要的是,這一份提案比關於佔領區軍隊的議案難度還高,他不能讓不可能辦成的事情砸手裡面。

所以比較高難度的議案艾倫威爾遜不辭勞苦就自己留着,把簡單容易達成的目的的議案讓給別人。

對此他的同事還表達感謝,可能現在白廳除了艾倫威爾遜自己,都認爲駐德軍隊的議案更加簡單,中國不過是一個遙遠邊緣的角落,有什麼值得關心的地方?

因爲隨行要出訪莫斯科,艾倫威爾遜必須和外交大臣歐內斯特·貝文請示一下,本次訪問的準備。

“哦,艾倫,可能對這一次的莫斯科之行有些手足無措,但是沒有關係。這不會耽誤你的工作。”歐內斯特·貝文伸手讓艾倫威爾遜坐下,然後道,“關於和蘇聯的關係,你的看法是什麼?”

“我們遲早會和蘇聯翻臉,不過如果以目前的情況開始對抗,就必須從屬於美國。當然這是保守黨的想法,我對黨派之間的看法是否有分歧不做評論。”艾倫威爾遜說到這話鋒一轉道,“當前大英帝國面對的情況十分的矛盾,以歐洲的局勢來說,我們應該堅決的站在美國一邊,但在海外領地的問題上,美國又比蘇聯的威脅更大。這就非常的尷尬了!”

“是啊,相信這兩天荷蘭事情的結果就會傳來了。”歐內斯特·貝文淡然的道,“這樣我們就能看出來,美國對殖民地問題上到底是什麼態度了。如同你所說,英國在面對不同問題上,必須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這就非常的矛盾。”

其實從戰後剛剛開始的英國就開始迫切的邀請美國,保護歐洲。歐內斯特·貝文作爲外交大臣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但戰爭剛剛結束,美國對和蘇聯對抗還不是很感興趣。一直到英屬印度獨立之前,美國都沒有明顯要對抗蘇聯的意思。這和近兩年的熱心是完全不一樣的!

而英屬印度獨立前兩年,十萬英屬印度公務員齊心協力,帶動全部殖民地搜刮出來十二億英鎊的財富,解決了倫敦很大的財政問題。以及通過各種渠道,英國大概確認了蘇聯在人力上的損失,確實是實現了丘吉爾在手術檯上的言論。

這種情況下英國對抗的心又不這麼迫切了,而美國則不像是戰爭剛結束時候那麼淡定。現在英國和美國對蘇聯的態度,和戰後頭兩年正好反過來。

本屆工黨政府面對的問題還遠不止於此,歐內斯特·貝文和艾德禮其實想要和歐洲更近一點。

然而,貝文企圖積極推動關稅同盟實現的行爲,總是遭到英國政府中左右對歐經濟政策的那些經濟部門的強烈反對,它們所祭出的法寶就是歐洲經濟一體化必然會損害英國與英聯邦國家之間的貿易。

反對者認爲,工黨政府作出削弱英聯邦的聯繫而與羸弱動盪的歐洲實行一體化的選擇幾無可能。因此,認爲工黨政府放棄對歐洲聯合領導權的觀點是不正確的,因爲貝文出於私衷確乎曾試圖領導歐洲的聯合。

當歐洲的聯合是指歐洲一體化運動時,它基本上是正確的,因爲無論何種原因,貝文的“第三種力量”構想難以逾越國家性質的界線。

這件事經過了三環外交一包裝,總算是糊弄過去了,讓工黨扛過衆多的反對者,完成了主導歐洲的一步,從這一點來說,這位外交大臣應該感謝艾倫威爾遜。

英國之前的攤子太大,而經過了世界大戰卻實力不夠,導致了英國面對不同的問題,可能會出現不同的對手,有時候不得不隨風搖擺。

一九四七年之前,一直想方設法要拉着美國對抗蘇聯的外交大臣,現在又必須和蘇聯談談消除敵意的事情,完全就是相反的立場,也是難爲他了。

當前工黨政府對某大國內戰的看法,嘗試以不干涉的態度坐看。

最主要就是離得遠,沒有關注的心情。而離得近的希臘內戰,也正是眼前這位外交大臣,以春天來了第一顆蘋果落地的例子,表示一旦第一顆蘋果落地,整個蘋果樹的蘋果就都會落地,這種近似於多米諾骨牌倒塌的理論,要求美國接手支援希臘和土耳其抵抗蘇聯的施壓。

其實現在的亞洲局勢也符合歐內斯特·貝文那個時候,對華盛頓呼籲的干涉希臘的環境。

但此時的歐內斯特·貝文,卻完全沒有當初對蘇聯敵視的想法。一個時間有一個時間的想法,歐內斯特·貝文和兩年前的自己想法也不一樣了。

“其實,艾倫,不考慮以後在適當的時候,做個大臣什麼的麼?你們白廳的第一個內閣秘書,就在卸任之後辭職,最後做了大臣。”歐內斯特·貝文笑着發問。

“這不是要隨時準備競選,那我想想什麼樣的口號合適?”這是外交大臣的問題,艾倫威爾遜當然不能給對方的一個死亡凝視,從心的開口道,“讓英國重新偉大怎麼樣,絕對適合現在這個時間英國面對的局勢。”

歐內斯特·貝文的臉色一變,其實這個口號真的可以,簡單易懂,也符合當前英國所面對的紛亂局勢,並不是不可以採用。

距離一九四五年工黨擊敗保守黨執政,已經過去快四年了。由於英國首相就是議會的首領,這也就意味着英國首相的任期和議會的任期是一致的。

而每一屆議會的任期一般是五年的時間,但也有可能臨時被解散的,所以說它的具體任期是不確定的。同時也說明英國首相的任期是不能夠可定的,但每一屆不會超過五年。

現在工黨已經執政四年了,明年就執政期滿之前必須要選舉。這涉及到工黨是否真的能夠和長久以來執政的保守黨分庭抗禮,而不是就這麼曇花一現的上臺。

對於這一次的能夠連任,作爲工黨二號人物的歐內斯特·貝文,和首相艾德禮一樣重視。

“讓英國再次偉大!”歐內斯特·貝文嘟噥着,連艾倫威爾遜已經離開都沒有發覺。

歐內斯特·貝文回過神,當前還是要考慮訪問蘇聯的問題,如果能夠成功達成目的,再次偉大也不遲。

在訪問蘇聯之前,當前外交領域最大問題,不在於倫敦不在於莫斯科。而是在於聯合國大會上以及阿姆斯特丹。

荷蘭政府正式宣佈不在繼續強力維持在東印度羣島的統治,並且馬上拿出來方案。這是荷蘭在幾次對印尼的軍事行動,治標不治本的消耗之後,第一次表示可以對東印度羣島的未來可以商量。

荷蘭態度的改變,不但引起了印尼本體獨立者的關注,同樣也讓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時、以及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關注,歐洲各國的首都,各國的外交官在進行秘密溝通。

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肯尼迪的老朋友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三百四十四章 盡善盡美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軍方的態度第七百三十九章 當然是原諒她第1678章 只要一個承諾第二百五十一章 興奮的德里克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試探首相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跡第三百零九章 嚇一嚇真納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四百一十九章 印度獨立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來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1559章 存在艦隊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不如種玉米第二百零八章 均攤風險建議第1748章 聽天由命第二百零二章 有需要找艾倫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肯尼迪的老朋友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赫斯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羅德西亞來客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自殺式威脅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1700章 要調轉槍口?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膽的想法第八百零四章 伸張正義的專員第七百五十章 帝國主義兄弟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一百五十九章 學校沒教過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八百五十四章 統治者會議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諾德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起學習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1571章 不似人君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千萬美元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請第六百九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國防大臣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里根總統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洛克菲勒要什麼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三十章 軍情六局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六百一十六章 蒸汽彈射器上馬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阿拉伯的威爾遜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國可以談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年願望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661章 布什總統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請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三十章 軍情六局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拖延戰術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箱和暗戰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朕的錢!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1677章 奧迪爭奪戰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
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肯尼迪的老朋友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三百四十四章 盡善盡美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軍方的態度第七百三十九章 當然是原諒她第1678章 只要一個承諾第二百五十一章 興奮的德里克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試探首相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跡第三百零九章 嚇一嚇真納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四百一十九章 印度獨立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來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1559章 存在艦隊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不如種玉米第二百零八章 均攤風險建議第1748章 聽天由命第二百零二章 有需要找艾倫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肯尼迪的老朋友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赫斯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羅德西亞來客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自殺式威脅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1700章 要調轉槍口?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膽的想法第八百零四章 伸張正義的專員第七百五十章 帝國主義兄弟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一百五十九章 學校沒教過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八百五十四章 統治者會議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諾德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起學習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1571章 不似人君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千萬美元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請第六百九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國防大臣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里根總統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洛克菲勒要什麼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三十章 軍情六局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六百一十六章 蒸汽彈射器上馬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阿拉伯的威爾遜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國可以談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年願望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661章 布什總統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請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三十章 軍情六局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拖延戰術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箱和暗戰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朕的錢!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1677章 奧迪爭奪戰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