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

“沒什麼,見到幾位紳士如此的融洽,我非常開心。”艾倫威爾遜一臉溫和的笑容,表示自己實在是不願意,打擾眼前的美好願景,實際上只不過是他什麼都沒有聽進去,想說話也不知道從哪說起。

關於紐芬蘭和馬來亞能夠互相取長補短,艾倫威爾遜當然是樂見其成。實際上這也是各自殖民地專員被召回來目的。

從賬面上,雖然失去了英屬印度、緬甸和錫蘭四百多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但英國現在手中留存的殖民地,仍然有近千萬平方公里,只要能夠好好整合,還是非常有價值的。

艾倫威爾遜當然知道獨立浪潮早晚會來,指望攥着這些殖民地天長地久是不太可能。

但英國還是可以搶救搶救的,現在還遠不到認命的時候。

客套一下緩解了尷尬,又聽了幾句對話,艾倫威爾遜纔算是加入到了暢談當中。

想着是不是什麼時候和蒙巴頓聊聊,翁婿之間還是要建立一下感情的。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時間上是否還來得及,兩艘馬耳他級航空母艦,是否可以進行改進,而首先他現在要找到那個應用過斜角甲板的丹尼斯.坎貝爾。

他還知道蒸汽彈射器其實也是英國首先發明並且應用的,但是這幾天沒有找到相關的記錄,說明蒸汽彈射器還沒有問世。

簡單來說,蒸汽彈射器就是由一個很長的動作筒構成,在筒頂上開一個槽,和航母飛行甲板持平,槽縫用動作筒內的彈射器罩密封。把一根繩索的一端固定在可自由運動的滑梭上,另一端連接在被彈射的飛機上。

來自航母鍋爐的高壓蒸汽注入動作筒進而推動活塞,使其以很高的速度在筒體內運動。彈性罩允許繩索沿着筒長方向運動,一旦活塞和繩索通過一定的點,蒸汽的高壓又把彈性罩封住。

動作筒的末端是開口的,滑梭就可以彈出筒外。繩索也可以脫離正在加速的飛機,和梭子衝出大海,而飛機則直入雲霄。

二戰時的飛機彈射器,可謂是五花八門,比如通過液壓或是壓縮空氣,但是這些在噴氣式戰機身上不行,飛機重量增大,失速速度快,在很短的距離內通過液壓或炸彈彈射給飛機提供足夠的加速度,是非常困難的。

爛船還有三寸釘,英國皇家海軍橫行世界幾百年,在海軍運用上還是不差的。問題就是國力不行了,幾十年後提到航空母艦,人們想到的都是美國。很少有人知道,現代航母的很多標準都是英國定下的,卻全被美國發揚光大。

關於海軍的問題,他也只能找蒙巴頓,誰讓他就認識這麼一個在海軍說的算的人呢。

雖然過往的經歷表明,這位岳父大人的建議大多數都不靠譜。但現在不同了,艾倫威爾遜沒見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最關鍵的是過往的不靠譜,從來就沒耽誤過蒙巴頓的仕途,如果按照歷史來參考,明年也就是朝鮮戰爭爆發之前,蒙巴頓就要回國擔任海軍第四大臣了。

海軍大臣是選舉出來的,所以蒙巴頓那個海軍第四大臣可以算是海軍的三號人物。再考慮到皇家海軍在英國軍隊中的核心地位,可以判斷最遲明年,蒙巴頓就可以晉身爲英國軍方的大佬。

自從戰爭結束之後,馬耳他級航母雖然最終保留下來,工期卻也受到了影響,能夠按照原定計劃在明年完工都是一個未知數。

不過比起歷史上直接被拆解的命運,能夠保留下來兩艘重型航空母艦已經算是燒高香了。

這樣加上兩艘鷹級航空母艦,至少未來二十年,皇家海軍還有四艘重型航空母艦可以使用,手中的牌已經遠好於歷史同期。

在這完成作陪工作之後,艾倫威爾遜就去給蒙巴頓發電報了,不能因爲未婚妻不在身邊,就忽略了和岳父的感情,不然就顯得過於功利了。

在電報往來當中,蒙巴頓透漏一個消息,那就是王儲丈夫菲利普親王,將會在本次出訪之後,進入地中海艦隊服役。

艾倫威爾遜則回電,“這可並非一個好差事,我曾經見過菲利普親王,這個人並不像是表面上這麼容易相處,不知道是不是大婚之後的原因。將軍還是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結婚之前的菲利普親王,充其量算是一個流亡貴族,別說不是希臘排名靠前的繼承人,就算是,在英國也要夾着尾巴做人。

但結婚之後就不一樣了,現在的菲利普親王還會不會像是從前那麼尊重蒙巴頓,還是一個未知數。

當然尊貴的王儲夫婦,並不是艾倫威爾遜關注的重點,他給岳父推薦了一個人,就是在戰爭時期進行過斜角甲板應用的丹尼斯.坎貝爾,不知道這是不是涉及到濫用職權。

不過就蒙巴頓將軍的反應來看,大英龍傲天並不這麼認爲,覺得這並不是大事。

隨後艾倫威爾遜就給已經見過面的丹尼斯.坎貝爾打了一個電話,確認了對方即將調往地中海艦隊的事實。

至於和蒙巴頓將軍本人的相處,只要記住報喜不報憂就行了。艾倫威爾遜提醒丹尼斯.坎貝爾,自己的岳父是一個絕對具有冒險精神的人,丹尼斯.坎貝爾能夠爲皇家海軍做貢獻,希望全在蒙巴頓的身上。

各大殖民地專員都已經離開倫敦,準備去成立國有化企業了。但這不包括馬來亞高級專員傑拉德·愛德華,涉及到錫礦和橡膠出口的企業,本身就是英國當前重要的財源,根本不需要進行改組。

所以成立國有化企業是不包括馬來亞的,巴倫爵士也離開了,因爲當前以色列已經正式選舉,有了自己的總理和議會,巴倫爵士要去謀劃軍備競賽的事情。

艾倫威爾遜也有自己的事情,因爲三大戰役都已經打完了,關於東方的變故以及即將出現一個親蘇國家的事實,倫敦決策圈需要一個對東方比較瞭解的人,其實就是艾倫威爾遜。

“最近華盛頓有聲音,希望成立一個軍事組織抵禦蘇聯的入侵。”諾曼·布魯克問完關於中國的事情,詢問艾倫威爾遜道,“你怎麼看待這件事,如果你在波士頓的話,應該是你彙報這件事,而不是我來告訴你。當然這並不是指責,而是你認爲這件事怎麼看。”

北約?艾倫威爾遜腦海中一下子閃過這個詞,邊想邊道,“就目前而言,蘇聯的勢力明顯再往亞洲發展,如果成立軍事組織,會不會激化歐洲的矛盾?而且我們已經斷定了,蘇聯因爲在人力上的巨大損失,實際上是無法發動大規模入侵的。”

“這也是首相的看法!”諾曼·布魯克點點頭道,表示艾德禮首相目前就是這麼看的。

艾倫威爾遜輕呼一口氣,按下葫蘆浮起瓢,看來一九四九年還是諸事紛亂的一年。

諾曼·布魯克馬上證明艾倫威爾遜想的對,“我們已經決定和法國簽署煤鐵共同體條約了,還有三國佔領區合併的事情,美國人的意思是希望我們不要像是法國人這麼固執。只有將佔領區合併才能更好的抵禦蘇聯的進攻。”

“關於合併佔領區和軍事同盟條約的事情,我們只能答應一個。”艾倫威爾遜輕聲道,“現在美國明顯是要更大的利益,這和雅爾塔會議以及波茨坦會議中,分割的利益完全不一致,最關鍵的是美國人號召對抗蘇聯,那拿走的都是我們那一份。英佔區對國內的促進作用,就算是我不說,白廳上下也一清二楚,不能美國人一開口說拿走就拿走。如果沒有補償就答應的話?”

“關於這件事,我當然也清楚英佔區的作用。爲此也提出了一些建議。關於馬歇爾計劃當中的貸款,美國人會不會答應無償贈與?”諾曼·布魯克沉吟一下道,“如果美國人答應的話,這件事就有的談。不過還要儘量爭取屬於英國的利益。艾倫你有什麼想法!”

“合併之後,相信德國就會建立中央政府了,政府所在地必須在英佔區。”艾倫威爾遜想了一下道,“貿易委員會暫時不能撤銷,確保德國中央政府在駐德英軍的監管之下運行。”

諾曼·布魯克呵呵一笑,“你還想要讓三國佔領區,爲本土服務?美國人應該不至於這麼蠢,會答應這樣的條件。”

“那就繼續維持現狀,法國人其實很不願意德國統一,覺得現在的情況就挺好。”艾倫威爾遜輕笑一聲,“這件事美國要是獨自對巴黎施壓,估計是不會成功的。”

看來目前,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定律,也在當前的德國佔領區問題上出現了。

“如果能拖延下去的話,說不定美國和蘇聯會在亞洲那邊對抗,對於我們而言就好辦多了。”艾倫威爾遜搖着頭。

歸根究底,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想法,歷史上英國迫切需要美國的經濟援助和安全保證,自然而然就只被牽着鼻子走。

而目前則不同了,英國的短期債務已經清空,除非美國撕毀約定開始催債。不然英國不會在經濟上出現壓力。更加關鍵的是,倫敦決策圈根本就不相信蘇聯有發動戰爭的能力,至少近期沒有。

既然不相信蘇聯有發動世界大戰的能力,自然就對軍事同盟沒有這麼上心。有求於人的兩大因素都不存在了,自然也對成立什麼北約沒什麼想法。

關鍵的是已經有布魯塞爾條約組織了,英國在布魯塞爾條約組織當話事人當的還不錯。

在蘇聯不會入侵的前提下,英國當然沒有動力,主動拉着歐洲國家在自己的腦袋上立一個太上皇,環境變了想法變了,北約的出現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來醞釀。

諾曼·布魯克心中一動,他也知道艾德禮首相其實很不願意這麼快就和蘇聯對抗。

“歸根究底,我們手中沒有核彈,現在和誰談判都矮一頭。”艾倫威爾遜表示這纔是最關鍵的因素。

諾曼·布魯克自從當上內閣秘書,已經知道艾德禮內閣在秘密重啓合金管計劃的事情了,貌似無意的問道,“你的意思,只有手中有核彈,纔會讓美國人相對平等的和我們談。”

“這是當然的,尊敬的諾曼爵士。”艾倫威爾遜苦笑道,“現在我們還要依仗美國抵抗蘇聯的地面力量,如果我們手中有核彈,還用怕蘇聯的陸軍麼?直接往德國境內埋核地雷就行了,正好把德國和蘇聯一起消滅,對英國不是什麼損失。”

最根本的原因英國現在說話就是不硬氣,哪怕是情況比歷史上好很多,面對手中握有核彈的美國,氣勢上也不自覺的矮了一頭。

“這就是艾倫的看法!”到達首相辦公室的諾曼·布魯克,把艾倫威爾遜比比叨的話重複了一遍,“雖然剛開始說的是中國的事情,但其實我同意他的一些言論,如果我們手中有核彈,再和美國談論佔領區合併,以及軍事同盟條約的事情都會容易的多。”

“核彈的進度,艾倫的級別還是不適合知道。我比較關心的是遠東方面的變故,艾倫的意思絕對不是結束而是開始?”艾德禮首相皺着眉頭道,“能不能利用上?”

“這正是我想要說的,這是艾倫的計劃。”諾曼·布魯克拿出來了一個報告,這一份報告簡單來說就是多米諾骨牌理論,在中國內戰有了結局之後,周邊國家會相繼受到影響,包括朝鮮半島和法軍所在的越南。

“如果這一份報告所說的結果成功,能夠把美國和蘇聯的注意力轉移到遠東,那就可以爲我們的核彈出現爭取時間。”艾德禮看着這一份報告,謀算着道,“關鍵是美國人對事情的判斷,我們還不算是特別瞭解華盛頓的態度。”

諾曼·布魯克早有準備,又拿出來了一份報告,同樣是艾倫威爾遜縮寫,關於共和黨和民主黨對中國看法的不同。

艾德禮首相一臉的意外,顯然被接二連三的報告所驚訝,一邊看一邊和當前的局勢進行驗證,最後道,“看來在我們的核彈出現之前,還是要儘量拖時間。”

第三百九十三章 艾德禮三環外交第六十章 平靜下的暗潮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國忠犬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首相也有兒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九百八十二章 借力打力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人一定要靠自己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體系改革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八百七十八章 ****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獨立浪潮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黨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國可以談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新移民法第七百六十二章 民族自決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1746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父慈子孝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會議成果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英美不一樣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諾切特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爭吵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丹錫金尼泊爾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養姐妹花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1640章 制裁套餐第二百六十五章 女神的饋贈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友邦驚異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副秘書長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揮拳第1557章 一小時二十二分鐘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人一定要靠自己第六百四十二章 走私是不存在的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尼加拉瓜局勢第一百八十二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三百八十五章 英法是盟友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國可以談第1662章 捲款跑路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七百零九章 任何人都有價格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七百三十九章 當然是原諒她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世界很現實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六百二十七章 蘇聯吞併北海道第五百三十九章 電氣化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美國力挺德國第1655章 布政司司長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國受到了壓力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第四百二十一章 鮑中堂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九百三十二章 世界第三美國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諾言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葡友誼第1610章 教育一下美國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葡密約討論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來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
第三百九十三章 艾德禮三環外交第六十章 平靜下的暗潮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國忠犬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首相也有兒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九百八十二章 借力打力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人一定要靠自己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體系改革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八百七十八章 ****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獨立浪潮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黨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國可以談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新移民法第七百六十二章 民族自決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1746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父慈子孝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會議成果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英美不一樣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諾切特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爭吵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丹錫金尼泊爾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養姐妹花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1640章 制裁套餐第二百六十五章 女神的饋贈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友邦驚異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副秘書長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揮拳第1557章 一小時二十二分鐘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人一定要靠自己第六百四十二章 走私是不存在的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尼加拉瓜局勢第一百八十二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三百八十五章 英法是盟友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國可以談第1662章 捲款跑路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七百零九章 任何人都有價格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七百三十九章 當然是原諒她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世界很現實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六百二十七章 蘇聯吞併北海道第五百三十九章 電氣化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美國力挺德國第1655章 布政司司長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國受到了壓力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第四百二十一章 鮑中堂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九百三十二章 世界第三美國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諾言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葡友誼第1610章 教育一下美國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葡密約討論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來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