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

“如果不是親眼見到,我絕對不會相信這波濤浩瀚的大洋居然也會像人的呼吸一樣起伏漲落。也許我註定和大海有所聯繫,波斯商人們告訴我,除去東方的大海,西方也有一片寬闊的大洋。我希望蒙古帝國疆域的範圍,是從海到海。”望着遠處的大海,鐵木真說。

在深沉的夜色當中,蒙古軍一往無前,而在他們對面的海灘上已經點起了點點火光——太平軍也準備就緒,他們似乎早就料到了蒙古人的做法,已經在海灘上面修建了用砂土夯築的泥牆。

這點並不出乎蒙古人的意料,漲潮落潮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蒙古人趁着落潮進攻,也應該在太平軍的考慮範圍內。

但是他們就算知道又能如何?數千蒙古士兵沿着這條鋪好的路向東海島上前進,而守軍也不過是四個旗的兵力而已。

賀萬歲與唐太平帶領部隊守在海灘上,他們已經完全知曉計劃的原委,得到的任務是在這裡堅守,讓蒙古人在進攻路上吃吃苦頭,隨後一步一步的撤退,一點一點的讓出糧倉。

此時,蘇日月和熊開國正在檢查艦隊,雖然落潮了,但是小型的戰船還是可以開出來,配合上修羅火以及拍杆,足以破壞蒙古人的浮橋。他們將起到一個控制器的作用,保證蒙古人登島不會太快太多。

儘管事前已經制定好了連戰連敗的計劃,但是四人私下商議一下,總覺得還是要讓蒙古人吃吃苦頭,見識見識他們的厲害。

太平軍萬箭齊發,最前面的敵軍立刻死傷連連,而後面的人卻前赴後繼,一點點的將道路鋪平到沙灘上。

“跟我前進!”唐太平大刀一揮,率領數百名軍兵結陣向前衝向剛剛登上島嶼的敵軍,蒙古人猝不及防,就與唐太平短兵相接,一下子連連敗退。

但是蒙古人沒有氣餒,他們又一次頑強地鋪平了路,蒙古輕騎兵們不乏神射手,在黑夜中,他們沉穩的拉着弓,挨個點名土牆後面的太平軍。

雙方的短兵交戰在灘頭激烈的進行着,而蒙古士兵們又在這條渡海通道上鋪設了木板,終於使其堅實到可以容納騎兵通過,狂呼亂叫的蒙古騎兵們高喊戰號,從大陸出發,沿着這條生命之路衝向東海島。

騎兵的加入迅速改變了戰局,唐太平連戰連退,賀萬歲也無法再堅守土牆,兩軍先是退出樹林,隨後又向東海縣城方向車去。

成吉思汗騎着一匹白色的駿馬,和他的士兵們一起通過這條鋪設的道路,他高聲激勵蒙古將士繼續努力,而他則會爲士兵們準備豐厚的犒賞。

就在這個時候,有傳令兵過來告訴鐵木真,就在他們後方,高俊也發動了襲擊,雖然蒙古人早有預料,但卻無力抵擋,已經從各處海灘上逐漸收縮,撤回大營方向。

“士兵們所做的行動符合我的心意,我不會懲處他們的後撤。現在高俊就算想,也很難支援東海島了。讓留守在老營的蒙古騎兵們纏住他!”

留守海灘的蒙古人損失很大,他們不太擅長堅守某個地方,在太平軍的攻勢傷亡慘重,不得不從各處海灘收縮,在這期間被太平軍分段打擊,殲滅了數百人。

高俊的表現就像是發狂一樣,急着要往海邊拱,這更讓鐵木真加深了判斷,派出蒙古騎兵纏住對手,而高俊也不含糊,死死地釘在海灘,等待着遠處的艦隊前來。

看着海上的船隊,蒙古騎兵們一陣緊張,他們接到了鐵木真的命令,無論如何不能讓敵軍登船增援東海島,衝上去攪擾對手!

高俊其實就根本不打算上船,他也不用關心東海縣的狀況,只是用這番姿態來迫使蒙古人沒有擾亂太平軍陣型的情況下就提前發動衝鋒。

“爲了全軍統一的目標,不惜犧牲自己,拖住敵軍的增援部隊,讓友軍得以在海島上完成他們的作戰任務,蒙古人不愧是天下強軍。”在臨時搭建的瞭望臺上,高俊登高遠望,敵軍毫無懼色的成片成片的衝上來,這時候,如果高俊是真的急着支援東海縣的話,一定已經哭天搶地了。

因此他不由得發出這種感嘆,此時的天空烏雲密佈,很有可能要下雨,太平軍必須抓緊動作,讓這把火趕緊燒起來。

用重騎兵直接衝擊對面陣型完整的步兵是極度不明智的行爲,眼下蒙古騎兵雖然強悍敢戰,但是交換比也接近於1:1。

不同的是,蒙古人培養這麼一個騎兵,需要讓一個蒙古兒童在風沙、暴雪、大雨、雷擊、狼羣當中經歷15年的風風雨雨,然後讓他的母親和妻子夜以繼日的製作他的出征戰袍,宰殺僅有的牛羊做他的乾糧,最後才能彙集到鐵木真的旗下。

而對於高俊來說,只需要一封紅頭信,外加六個月的訓練,就足以提供一個這樣的兵員。

但是蒙古人並沒有意識這一點,他們胸中充滿了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在這裡拼死拖住了太平軍,不讓他們登船支援東海島。而在那裡,蒙古軍隊已經發動了強攻,縣城外圍的糧倉已經岌岌可危。

太平軍一點一點的讓出糧倉,蒙古人用刀割開堆放在外面的草袋,裡面全都是白花花的糧食。

高俊足足犧牲了七萬石糧草用於這項瞞天過海的計劃。蒙古人大喜過望,在還沒有驅除出敵軍的狀況下,就已經開始扔火把點火。

火焰慢慢的燒了起來,但是蒙古人準備不夠,原本應該帶上來的火油在海灘邊的戰鬥中損失殆盡,以至於火焰遲遲不能燒得高一些。

在濃重的黑夜當中,太平軍重新收起旗幟,點火燒掉了他們在海灘上設置的木柵,緩緩的向東挪動,蒙古軍在剛纔的戰鬥中受到很大損失,因而也沒有全力追擊,太平軍向東走了幾裡之後,遠遠的聽到了一陣馬蹄之聲,僧虔已經率領騎兵前來接應。

到此爲止,岸上的戲已經全都演完了,高俊在迷惑鐵木真的同時,也讓對手吃了點虧。

也就在這個時候,蘇日月和熊開國指揮艦隊離開港灣,對敵軍的浮橋發動了猛烈進攻。

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第二十章 決勝胥浦橋(下)第八章 血鐵(下)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一章 金蓮川(上)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尾聲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十一章 回鶻的士兵(上)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二十二章 血紅色的曙光(下)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二章 欺騙(下)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十六章 易僉虔造買北私鹽(下)第二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下)第十七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上)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十七章 故(上)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十章 劫(下)第十一章 堅持(上)第二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下)第十五章 金鞭溪突圍戰(上)第十八章 故(下)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七章 絕擊天勝(上)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六章 和議成(下)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二十二章 聚賢賓(下)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十九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上)第二十二章 夜深深(下)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二十一章 逃避(上)第十一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上)第六章 散漫與果決(下)第八章 牛(下)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第十二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下)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一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上)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四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下)第十三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上)第二十四章 法?理?情(下)第十四章 于闐的遺民(下)第五章 白銀(上)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第十八章 浪淘沙(下)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第十三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上)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五章 苦鬥岱宗(上)尾聲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十七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上)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八章 願(下)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二十四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下)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十四章 魚(下)第二十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下)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十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下)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二十二章 右廳(下)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二章 欺騙(下)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第十七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上)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十四章 內侍局(下)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
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第二十章 決勝胥浦橋(下)第八章 血鐵(下)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一章 金蓮川(上)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尾聲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十一章 回鶻的士兵(上)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二十二章 血紅色的曙光(下)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二章 欺騙(下)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十六章 易僉虔造買北私鹽(下)第二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下)第十七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上)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十七章 故(上)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十章 劫(下)第十一章 堅持(上)第二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下)第十五章 金鞭溪突圍戰(上)第十八章 故(下)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七章 絕擊天勝(上)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六章 和議成(下)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二十二章 聚賢賓(下)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十九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上)第二十二章 夜深深(下)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二十一章 逃避(上)第十一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上)第六章 散漫與果決(下)第八章 牛(下)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第十二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下)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一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上)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四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下)第十三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上)第二十四章 法?理?情(下)第十四章 于闐的遺民(下)第五章 白銀(上)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第十八章 浪淘沙(下)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第十三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上)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五章 苦鬥岱宗(上)尾聲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十七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上)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八章 願(下)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二十四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下)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十四章 魚(下)第二十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下)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十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下)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二十二章 右廳(下)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二章 欺騙(下)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第十七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上)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十四章 內侍局(下)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