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賀?祝?傲(上)

按照預定的進軍路線,彭義斌進入齊州還有兩天的時間,在這兩天之內,大會必須有一個結果。

絕大部分人認爲,根據地和太平軍的建立基礎就是當年高俊和何志也保境安民,抵禦紅賊,正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絕對不可以對紅襖軍有絲毫的承認。

但也有一些人認爲,相當數量的紅襖軍已經加入了太平軍,而且太平軍的很多行動都是與紅襖軍的政策一脈相承的,因此可以採取懷柔手段,承認紅襖軍在有些事上是正確的。

極少數人更加激進,認爲紅襖軍的行爲合情合理,朝廷在這件事上應該反思,高郎君是爲山東百姓請命,跟紅襖軍纔是一夥的,不應該爲朝廷說話。

各方面的意見都很不統一,雖然組織者有預謀的領導,但不少人始終堅持認爲,對紅襖軍的承認會損害根據地的根本信條,而且還會造成朝廷的極具反感,爲反賊張目,就等於是造反,這個問題根本就沒有任何探討的餘地。

但根據地畢竟已經具備了充分的獨立性,很多人並不在乎是不是真的反了開封朝廷,他們只從對錯來考慮。尤其是那些從紅襖軍投靠過來的軍官,在隱隱的憧憬當中,他們也希望太平軍能夠承認紅襖軍,這對他們自己也是一種寬慰。

шшш◆тTk án◆CO

最後,真正主導的還是何志也,他才能說出最重要的觀點:

當天晚上,濟南城爲剛剛到達的忠義軍舉辦了盛大的晚會,在濟南郊外遊人如織,軍兵們歡聚一堂。蘄州爲忠義軍軍兵們準備了豐盛的晚餐,同樣,忠義軍們邀請駐地附近的太平軍一同聯歡,並且開放軍營,允許市民進入參觀。

在宴會中,忠義軍軍兵們感到有些不自在,他們本來是下位者眼裡的救星,上位者眼中的賊寇,可是現如今,無論是百工雜伎,還是公子仕女,都對他們笑臉相迎,但是卻彷彿拒之千里之外,讓他們感到無比溫暖,但又意識到自己是客人。

李澤很想見一見舊日的朋友,尤其是路哲。然而,他被告知路哲恐怕很難過來與他見面了,他因爲犯下罪行,已經被革除軍職,剝奪了在公共場合穿軍裝以及領取養老金的權利。

但是在宴會進行到一半的時候,一名太平軍軍官過來找李澤,說有另外一位熟人可以過來敘舊。

此時,宴會正進行到高潮時分,城外的忠義軍營地裡,用炭火烤的羊肉散發出誘人的香氣,太平軍與忠義軍軍兵們觥籌交錯,李澤磕磕絆絆的繞過圍坐的人羣,跟着那名軍官走到了營地邊上,一個身穿太平軍軍服的青年軍官早就在那裡等着了。

“魏小乙!”李澤驚訝的喊到。

魏小乙現如今也貼上了軍使的臂章,他笑着,上來狠狠摟住李澤的肩膀。

“你也知道,唉,不得不說,當初你做的對,那個女人就是個蛇蠍心腸的賤人,虧得路哥還那麼厚待她,這賤人完全是把咱們耍了。文太公家的人當初就應該一個不留。”魏小乙滿臉憤慨之色:“路哥現如今卻回了村裡的老家。是,村裡是比以前富裕了一些,但是吃的當然趕不上軍裡面,就算不說前途,在軍中起碼可以每天吃肉!”

李澤也逐漸探聽到了事情的前因後果之後,心裡面卻更加不安,萬萬沒有想到這事居然是從文月兒身上引起來的,不知爲何,這讓他感覺更慚愧了。

“劉國安現如今轉到地方軍隊去了,他現在在登州定海軍那裡當一名果毅都尉,這是地方軍纔有的編制,是折衝都尉的副手,能管三四百人呢。”

“宋英現如今成了射手的軍使,據我得知的小道消息,他還可能往上一步。”

“至於費文孝和王則,這兩個人現在都已經是旗副指揮了,各自指揮一支重步兵,是專門對付敵軍的硬甲的,現在,這兩個人可較着勁呢。”

“王僧奴現在還是民兵,前不久,他被逐出軍隊的時期滿了,提出了重新入伍的申請。結果也是兄弟們不當心,以爲他這犯的錯罰完了,直接告訴高郎君,爭取給他謀個出身。沒想到高郎君對他當初那件事耿耿於懷,沒批准讓他重新加入正軍,現如今他在青州擔任軍轄兼巡捕使,掌管全州的民兵。”

“範有田,他現在也只不過是個指揮而已,這傢伙,當初要不是路哥拖着他參軍,哪能有現在的地位,結果路哥落難了,只有他不管不問的,好像根本不認識陸哥一樣,要我說,像他這樣的人,要是換當年,就應該下海東,抗狗隘,一輩子別回家!”

就在這個時候,一陣耀眼的白光閃耀起來,是營地裡在進行煙火表演,在外面,兩個人看到許多孩子,這些都是在蘄州正在教育的兒童,這次也來歡迎忠義軍,一會兒他們還要進場表演節目。

“沒想到現在還可以,人人都讀書識字了,這真是我想也想不到的,根據地的教育發展得很好。”爲小姨有些自豪的說:“軍隊裡早就進行了幾輪掃盲,而孩子們要從小抓起。

兩個人也逐漸感慨起來,當初只不過是小村莊裡的普通農民,甚至連一餐之飽都是奢望,但是卻在動盪中逐漸成就了各自的事業。不說別的,光是他們南征北戰時走過的地方,是八白石村祖祖輩輩都沒有人去過的,北方的中都,南方的揚州,這都是聽人說過,戲臺上看過,卻從來沒有人去過。

這和他們祖輩父輩的生活完全不同,他們在20歲的時候,體會到了一個更大的人生。

“你倒是也沒結親。”

“別提了,太傷了,你想想韓小娘。想當初,咱們還在村子裡面的時候,滿腦子想的就是努力攢下一點家底,然後趕緊成家。可是自從入了軍隊,滿心想的都是打仗啊,行軍啊,建功立業啊,至於結親,那是私事,是小事。就連高郎君、何先生都還沒有成婚呢,殷公子現在就在齊州,都二十三四了,要成老姑娘了,但是一忙起軍務來,誰還想着這件事呢?”

“我想彭帥來到濟南也會大吃一驚。”李澤終於繃不住了,他的臉急劇的顫抖起來,不顧體面的乾脆蹲在地上:“可恨,真可恨,你們是怎麼做到的呢?我們怎麼就這麼被山東排除了呢?”

魏小乙理解李澤的心情,此時,他有些明白高俊在軍中的教導了,他俯下身子,安慰李澤:

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十一章 新春樂(上)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二十三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上)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二十四章 蛆(下)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十二章 堅持(下)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第二章 炮火準備(下)第十五章 刀與銃(上)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十九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上)第五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上)第十八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下)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第八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下)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二十一章 錯轂短兵(上)第五章 書信頻頻(上)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十二章 守衛與潰散(下)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七章 西軍營(上)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十七章 地陷魯南(上)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十二章 陸娘(下)第二十章 匯(下)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尾聲第十五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上)第十六章 漢人們的陰謀()下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二章 船隊(下)第十七章 星轉鬥,駕回龍(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二章 赤血(下)第十六章 豬(下)第四章 爲了祖國(下)第十九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上)第六章 散漫與果決(下)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尾聲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二章 定風波(下)第十章 全面穩中求進(下)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第十六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下)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尾聲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二十二章 山巒回(下)第二十三章 飛狐壩(上)第二章 糧(下)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十八章 烽火揚州路(下)第十三章 火燒臨安城(上)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二十二章 山如是,海如是(下)第一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上)第十三章 行軍法令(上)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三章 李驍奇(上)第十四章 合撒兒的態度(下)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十九章 意離離(上)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二章 船隊(下)第十七章 吐蕃的幫助(上)第二十章 國子監(下)第二章 瘴雲滾滾(下)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十三章 于闐的遺民(上)第二十章 敵與友(下)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一章 北?南?亂第八章 郭延嗣(下)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
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十一章 新春樂(上)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二十三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上)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二十四章 蛆(下)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十二章 堅持(下)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第二章 炮火準備(下)第十五章 刀與銃(上)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十九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上)第五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上)第十八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下)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第八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下)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二十一章 錯轂短兵(上)第五章 書信頻頻(上)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十二章 守衛與潰散(下)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七章 西軍營(上)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十七章 地陷魯南(上)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十二章 陸娘(下)第二十章 匯(下)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尾聲第十五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上)第十六章 漢人們的陰謀()下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二章 船隊(下)第十七章 星轉鬥,駕回龍(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二章 赤血(下)第十六章 豬(下)第四章 爲了祖國(下)第十九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上)第六章 散漫與果決(下)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尾聲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二章 定風波(下)第十章 全面穩中求進(下)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第十六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下)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尾聲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二十二章 山巒回(下)第二十三章 飛狐壩(上)第二章 糧(下)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十八章 烽火揚州路(下)第十三章 火燒臨安城(上)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二十二章 山如是,海如是(下)第一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上)第十三章 行軍法令(上)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三章 李驍奇(上)第十四章 合撒兒的態度(下)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十九章 意離離(上)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二章 船隊(下)第十七章 吐蕃的幫助(上)第二十章 國子監(下)第二章 瘴雲滾滾(下)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十三章 于闐的遺民(上)第二十章 敵與友(下)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一章 北?南?亂第八章 郭延嗣(下)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