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兩羣不速之客(下)

這就好辦了,剛好附近就有正在招募婦女去紡織廠工作的黎工,趕緊派人將她叫來參與審問。誰也沒想那女工一見到這個青年,立刻就用流利的海南黎語交談起來,那個青年的神色也鬆緩下來,似乎不再對這裡的人抱有嚴重的敵意了。

高俊用眼神制止了幾個想上去幹擾的人,任憑那女工和這青年自由交談,片刻之後,女工才畢恭畢敬的過來行禮,告訴高俊這人也是瓊崖洲山上黎寨的人,這是過來尋找自己的愛人。

所以,當符寶鏡稀裡糊塗的被快車送往青島,並且在這裡見到昔日情郎時,複雜的感情溢於言表,這時她才知道,家鄉的土地已經被兇惡的頭人賣給了從江南來的財主,黎民流離失所,父母都已去世,而德硯寨小哥憑藉着一身好身手究竟是逃了出來,憑藉着自己殘缺的地理知識,想要來到北方,尋找失散的情人。

好不容易互訴離別之苦之後,符寶鏡趕緊回身低頭請罪,求高俊千萬寬恕他的命。

高俊還挺喜歡這個帶有不屈眼神的年輕人,他和斡脫又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種性格。而且,他是熟黎,通曉道理,明白漢人情狀。此人雖然一開始對北人懷有憎恨,認爲他們正在凌辱欺壓自己的姐妹,但是卻手下極有分寸,幾次有機會置人於死地,卻始終沒有殺人,這讓他對這個年輕人更滿意了。

“既然海南已經回不去了,你也看到了,符寶鏡在這裡生活的很好,很有尊嚴,依你看,給我當一個衛兵不算辱沒你吧。”

此時,這個青年對高俊原有的那種憤恨已經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敬畏與愧疚,爲自己驚擾這位高尚的貴人安眠的行爲感到十分後悔,並表示願意接受高俊的懲處。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千重萬重高帽不重,高俊被這一番話恭維得十分舒服,表示不追究此人的罪責,只是讓他向被打傷的護衛們賠禮道歉,扣半個月俸祿做兄弟們的補償。隨後,這人就去辦理手續,成爲根據地的公民,並且是深受信賴的高俊傔從。

自然,這次輪到高俊給他起名了:“她叫寶鏡,那你……就叫金刀吧。”高俊這個時候突然懷念起當年溫敦傑的那把金刀,只可惜,受人尊敬的契丹公主已經把金刀帶回到草原上去了。

不過這件事也給根據地的人提了個醒,很快,戶政府、刑政府與軍隊三方協作,準備建立海關制度。既是爲了防止人員偷渡、攜帶違禁物品,也可以防止瘟疫傳染以及生物入侵。

除此之外,另一項提議是建立真正意義上的侍衛機構,現如今,高俊的安全只是由軍隊配發的一名禆將和四名傔從來保護,這對於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元帥而言是十分不足的。在顏青等人的建議之下,高俊最終還是批准成立了軍民元帥府總內務辦公室,目前的辦公室主任由趙汝凡推薦的原棣州刺史江西星暫代。因爲此人是個忠厚長者,從來不聽風就是雨,很有人生經驗,什麼場面都見過,曾經和元好問這樣的當世大儒談笑風生。

辦公室維持着軍民元帥府的基本運轉,還負責一系列對根據地高級幹部的特殊供給和人身保護,以及其他涉及機密的日常行政。總體而言,江西星就像是個大管家,把根據高層的日常生活管理起來,並提供其應有的福利待遇。

這確實讓高俊的生活一下子方便了很多,。但是前線的消息卻越來越沉重——當然,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河北的情況越來越讓人揪心,武仙也遭遇挫折,史家居然真的在真定府邊境防守住了武仙的進攻,並且保障了民生沒有受到破壞,這讓河北西部的抗蒙起義越發的無力。

不怕蒙古人兇,就怕蒙古人生根,現如今,以史天澤這樣的情況,蒙古人是真的要生根了。既然如此,高俊也不得不做新的戰爭準備,他計劃在今年初秋的時候率軍出擊,響應河北義軍的行動,給蒙古人一點顏色看看。

然而,也就是兩天之後,一則有趣的花邊新聞卻吊起了高俊的胃口:根據張亮的報告,在淮河邊境上,邊防民兵們抓到了兩個奇怪的年輕姑娘。她們兩個似乎是南方人,但是對北方的情形也有點模糊的認識,看上去知書達理,衣服也都不錯,似乎是體面人家的孩子。但是,她們在很多事情上表現出來的態度又讓人極度懷疑她們倆的精神狀態(原話是“偶似癡癲”)。

也就是在一瞬間,高俊似乎就明白了這兩個女孩子是誰,他立刻給張亮掛了封密信,讓他想辦法將這兩個年輕女子送到齊州來。

也就是在幾天後,一輛奔馳的馬車飛越過齊州郊外商業區的街頭。某種程度上,可以讓高俊自豪的是,隨着這些年的建設,根據地的整體經濟水平已經遠超越中國其他地區,和戰亂的北方各地比自不待言,就算和江南淮南相比也毫不遜色,齊州可比揚州、杭州。

兩個年輕的女孩都坐在馬車上,忍不住偷偷挑開簾子向外窺探,用鼻尖輕輕嗅一嗅外面:“這纔是富強的氣息。”

就在這個時候,路邊的一家商鋪突然把污水桶狠狠踢倒——在郊外,這是經常發生的事情,現如今經濟上行,大家都忙着掙錢,誰也不想有關環境的問題,而高俊也暫時沒有力量處理,所以,在齊州郊區經常有這種臭烘烘的街道。

“看啊,就連倒垃圾的姿態都如此具備力量!”,兩個女孩子,忍不住讚歎。

“你看,這是根據地剛剛發明的新運動,叫做籃球,就是中間是石頭,邊上用皮革包裹的有彈力的球。把它扔進兩邊的石筐裡就能得分。筐下面有洞,你看,那個拿木杆的人要把得分的球捅出來,你們在南方見過這種運動嗎?”

兩個女孩子立刻就被這項新玩意兒迷住了,聽見高俊的問話才搖搖頭:“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奇怪,你們也不看籃球,是怎麼變的這麼雙標的?”

第二十章 決勝胥浦橋(下)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十三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上)第十六章 糧食(下)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十四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下)第十四章 成敗轉眼判若雲泥(下)第二十章 風起雲涌(下)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二十一章 血情(上)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六章 勸?恨?歸(下)第三章 金麥(上)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七章 血鐵(上)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第二十二章 戰(下)第五章 散兵(上)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十四章 于闐的遺民(下)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第十一章 嘆聲聲(上)第十三章 合撒兒的態度(上)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二章 北?南?亂(下)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二十二章 死囚牢(下)第十三章 散(上)第四章 判?決?待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十章 牛馬(下)第六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下)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三章 金麥(上)尾聲尾聲第一章 糧(上)第十二章 雪之進軍(下)第十三章 于闐的遺民(上)第四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下)第十四章 石橫鎮強攻戰(下)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十章 勾腸債務(下)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尾聲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四章 三州野戰(下)第十九章 上平西(上)第十八章 故(下)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第二十四章 步兵(下)第十八章 天理昭昭(下)尾聲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第一章 炮手就位(上)第二十章 梁山鏖戰(下)第十六章 糧食(下)尾聲第十三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上)第十五章 人情難做(上)第二十一章 血情(上)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四章 高中(下)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一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上)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第十章 水火相勝 宋金交兵(下)第七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上)第十五章 熬不過的非議(上)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尾聲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七章 郭延嗣(上)第十五章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七章 顧留鎮保衛戰(上)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第二十一章 右廳(上)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
第二十章 決勝胥浦橋(下)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十三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上)第十六章 糧食(下)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十四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下)第十四章 成敗轉眼判若雲泥(下)第二十章 風起雲涌(下)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二十一章 血情(上)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六章 勸?恨?歸(下)第三章 金麥(上)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七章 血鐵(上)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第二十二章 戰(下)第五章 散兵(上)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十四章 于闐的遺民(下)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第十一章 嘆聲聲(上)第十三章 合撒兒的態度(上)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二章 北?南?亂(下)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二十二章 死囚牢(下)第十三章 散(上)第四章 判?決?待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十章 牛馬(下)第六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下)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三章 金麥(上)尾聲尾聲第一章 糧(上)第十二章 雪之進軍(下)第十三章 于闐的遺民(上)第四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下)第十四章 石橫鎮強攻戰(下)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十章 勾腸債務(下)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尾聲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四章 三州野戰(下)第十九章 上平西(上)第十八章 故(下)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第二十四章 步兵(下)第十八章 天理昭昭(下)尾聲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第一章 炮手就位(上)第二十章 梁山鏖戰(下)第十六章 糧食(下)尾聲第十三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上)第十五章 人情難做(上)第二十一章 血情(上)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四章 高中(下)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一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上)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第十章 水火相勝 宋金交兵(下)第七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上)第十五章 熬不過的非議(上)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尾聲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七章 郭延嗣(上)第十五章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七章 顧留鎮保衛戰(上)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第二十一章 右廳(上)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