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

“冥冥車馬塵,白日暗城市。蕭條蓬蒿居,獨有羲皇地。”曹之謙悠然吟誦,這是他上次未竟長詩的後四句。

“寫到這裡算是有些意思了,益甫,我還是覺得這首詩你並未寫完,後面也許還可以再續四句。但是,情景如此轉換,意氣日漸消沉,雖然寫了一首好詩,但是於人卻無補,你還是應該儘量振作,保重好自己的身體纔是。”這次點評的依舊是王若虛,他知道,曹之謙的家鄉現如今已經陷入戰火,並沒有消息傳來,但是按照蒙古人一貫的脾性來說,指不定已經被洗了城了。

“說的對,賢弟首先應該保重自己,留下有用之身,以求報效,雷淵不是已經外放縣令了嗎?據說剛一到任,就杖殺豪強五百人,雷半千的外號已經傳開了。眼下是非常之秋當行非常之事,我等都應該竭力自勉,爭取實任,報效朝廷,而不是一直當着翰林御史,以清流自詡。”這次接話的是李獻能,但是說話間,肚子卻咕咕叫了,在座諸人面面相覷,不約而同的哈哈大笑起來。

中條山戰事一開,整個河南立刻又被搜刮一空,高琪手下那些人不是貪濫無比,就是庸懦無爲,搞得河南是人心惶惶,就算這幾位也免不了偶爾受點飢寒。”

“我等尚且有南京三面鎮撫使司送來的麥子可用,真不知百姓如今過的是何等日子。”白華悠然長嘆一聲:“也不知前線情形如何,臨陣換將,兵家大忌,完顏承裔算是何等人,也能指揮數萬軍馬,正面對敵?所託非人,恐怕形勢兇險。”

“此事也未必,安貞有跋扈之心,前年征討南家,所俘獲的宋人被他殺了不知多少,但是唯有宋朝宗室被其厚待,我看此人也是想見風使舵,一旦朝廷有所不測,此人說不準要投效南家。”有人說了這句話,但是李獻能立刻怒目而視:“真是可笑,安貞乃是道陵皇帝的駙馬,不知那臨安趙擴有幾個女兒能嫁,如若說我朝屢受蒙古欺凌,朝不保夕,南家連本朝尚且不能敵,更何況與蒙古?就算他久有不臣之心,也不會去投南宋啊。”

“三世爲將,道家所忌。從武莊公到武肅公,再到今日的駙馬安貞元帥,僕散家已經連續三代進入南院,這自然要招致禍端,而元帥又謬於謀身,不知明哲保身之道,優待宋朝宗室,招納宋軍壯士,現如今居然指揮全國上下的精銳,官家又如何能安心呢?”

“哪有那麼多大小道理,依我看還是奸臣從中作梗,恐怕又是主高琪這個小人!”李獻能頗爲憤憤不平:”官家居然寵幸這等人,真是社稷之禍。”

“欽叔,慎言,慎言啊,這話可不是爲人臣能說的。”王若虛等人都被李獻能的“思想開放”嚇了一跳,恨不得衝上去捂住他的嘴,李獻能也自覺失言,低頭沉默了一下,突然間又擡頭問道:“對了,咱們不是說好要去看張內翰嗎?恐怕內翰撐不了多久了。”

一說這個,大家又不約而同的嘆了口氣,張翰到開封之後深受器重,但是命裡福薄,染上重病,現如今兵連禍結,治病也變得困難起來,怕是挺不過這個冬天了。

張翰家人一反常態,不再像之前那樣忙進忙出,張羅着找郎中買藥。親近的人全都坐在站在張翰牀邊,而下人們則都集中在門外,大家都知道,老爺恐怕連幾天都挺不過去了。

這羣翰林御史們到來,在門口卻遇到了一個意外的熟人:趙昉趙公旭,他剛從陝西趕來,高俊已經命他回返山東,作爲對調,陳亮被派去輔助潘正處理陝西軍務。

路經開封的時候,高俊讓他去拜訪一下開封諸公,還要去看望病重的張翰,除此之外,何志也補充了一點意見,讓他別忘記看望殷敏,最好能打聽一下完顏郡主的消息,如果有機會的話,也送些禮物。就現在的情況而言,高俊這樁婚事究竟要怎麼樣也很難再說清了。

趙昉看見昔日的同窗,心情也頗爲感慨,這幾年,他在陝西殫精竭慮,幫着潘正把永昌軍打造成了一支強軍,現如今高太尉又將自己召回山東,根據某些方面的說法,是由於根據地實行新的官員年齡辦法,王澮要麼升遷,要麼退休,而他將接任兵政府主席。

一羣人進入張翰家中,此時的張翰已經口不能言,趙昉恭敬的上前,轉達了高俊對張翰的問候,希望內翰早日養好身體。

一直處於混沌之中的張翰聽到高俊這個名字,眼皮卻不經意的動了一下,微微轉過頭,似乎想要說點什麼。

“內翰別動,小心身體。”趙昉往前走了一步,似乎是要扶助張翰,而後者早已口不能言,一行眼淚流了出來。

張翰似乎是想說些什麼,但是他永遠說不出來了。正月初七,高俊在齊州聽說了張翰病逝的消息。

如果不是張翰在宣德的信任,高俊可能早就死在了野狐嶺,因此,齊州這邊也舉行了紀念,高俊前往大普照寺,爲自己的這位老伯樂上香祝禱。

寺內鐘磬齊鳴,香菸繚繞,夜已經深了,但是高俊卻沒有回去,而是獨自留在佛堂之中,坐在一個蒲團上,靜靜聽着外面的風鈴聲。

一個年輕的僧人走了進來,坐到高俊身旁,他是法機,被玄空法師派來大普照寺掛單學習。

“你現在身體恢復的怎麼樣了?”

“有勞太尉掛牽,已然無礙。”

“誰說無愛,我看你還很掛念那個人。”高俊長嘆一口氣:“咱們都清楚,耶律郡主是爲了咱們山東百姓,才選擇了欺騙敵人。”

“這段紅塵孽緣已了,小僧早已心如止水。”法機雖然如此說,但卻不由自主的輕輕嘆氣,這下子兩個人都心照不宣了。

“小師傅,我看你此生是與佛無緣了,倒不如早日還俗爲好。”高俊站起來:“多餘的話不必說,等到最終勝利的時候,有什麼話,我們彼此心裡都很清楚。”

第二章 霧重重(下)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二十章 風起雲涌(下)第七章 留客住(上)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十八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下)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十八章 密謀(下)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二十二章 山巒回(下)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三章 商業(上)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十三章 合撒兒的態度(上)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二十三章 歸(上)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五章 兩羣不速之客(上)第十七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上)第十九章 節鎮(上)尾聲第六章 貓(下)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十六章 血簿(下)第八章 狼煙茫茫(下)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十七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上)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三章 淚河在,血海涌(上)尾聲第六章 涇渭自分(下)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十七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上)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十章 食鹽法令(下)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十九章 匯(上)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三章 兩縣和(上)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十七章 浪淘沙(上)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二十三章 歸(上)尾聲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十一章 麥田伏擊戰(上)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二章 風雨欲來(下)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二十四章 秋風烈烈(下)尾聲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五章 貨物(上)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四章 步兵(下)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二十四章 東遼的終結(下)第一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上)第二十四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下)第十章 劫(下)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十四章 土地工作(下)第十六章 易僉虔造買北私鹽(下)第二十二章 山巒回(下)第七章 血鐵(上)第六章 揭秘利國寨(下)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何所依(下)第四章 北鄙備戰急(下)第十六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下)第十五章 火銃兵(上)
第二章 霧重重(下)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二十章 風起雲涌(下)第七章 留客住(上)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十八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下)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十八章 密謀(下)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二十二章 山巒回(下)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三章 商業(上)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十三章 合撒兒的態度(上)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二十三章 歸(上)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五章 兩羣不速之客(上)第十七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上)第十九章 節鎮(上)尾聲第六章 貓(下)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十六章 血簿(下)第八章 狼煙茫茫(下)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十七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上)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三章 淚河在,血海涌(上)尾聲第六章 涇渭自分(下)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十七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上)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十章 食鹽法令(下)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十九章 匯(上)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三章 兩縣和(上)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十七章 浪淘沙(上)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二十三章 歸(上)尾聲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十一章 麥田伏擊戰(上)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二章 風雨欲來(下)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二十四章 秋風烈烈(下)尾聲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五章 貨物(上)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四章 步兵(下)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二十四章 東遼的終結(下)第一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上)第二十四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下)第十章 劫(下)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十四章 土地工作(下)第十六章 易僉虔造買北私鹽(下)第二十二章 山巒回(下)第七章 血鐵(上)第六章 揭秘利國寨(下)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何所依(下)第四章 北鄙備戰急(下)第十六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下)第十五章 火銃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