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

今天也沒校正,不用急着看(對不住各位,最近太忙了)

草原上綠草如茵,剛剛下過雨的土地格外溫潤,即使是上千名騎兵踏過,也沒有掀起讓人生厭的塵埃,這讓本來就得勝而歸的騎兵們更加舒心暢快,隊伍裡齊唱起党項人的戰歌,慶祝這次出擊大捷。就在前不久,李遵頊異想天開的戰略,得以實施西夏軍隊,放棄了在南線與金朝廝殺,轉而聯絡漠北諸部,偷襲了鐵木真的老巢,斡難河畔的老魏耳朵,並把這裡殺掠一空,成千上萬的蒙古人四處逃散,現如今他們的軍隊都已出征,留守營地的都是些婦孺,在勇猛的西夏軍隊面前,留守的蒙古軍隊根本不堪一擊,一邊倒的屠殺持續了整整三天。

對於大部分普通士兵來說,這是連續幾年苦戰之後罕見的全盛時刻,而且打敗的還是不可一世的蒙古人,這讓他們感到滿心振奮,認爲屬於西夏的好時光也許又要來了,在享受夠了女人的身體,喝光了蒙古營地的美酒,殺掉他們的羊粉,毀他們的草場之後,這支軍隊沿着原來的路線向南迴歸。

這次出擊確實出人意料,因爲,除非常年生活在草原的人,否則絕大部分軍隊進入這片地區都很容易迷失道路,從漢代以來就是如此,,號稱黃河之子的党項人居然能夠離開藍營的高山,越過茫茫瀚海,突襲位於蒙古腹地的斡難河老營,這是任憑誰都無法想象的軍事奇蹟。

只有少部分西夏的核心將領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他們一路之上都有嚮導,而這些嚮導正來源於那些對蒙古心懷不滿的遊牧部落,尤其是西夏人的老朋友克獵人。

西夏立國之後,在東面與宋軍的征戰,在南縣與吐蕃的沙發,都在漢文史料裡記載的很詳細,相比而言,西夏在北面和西面的經營則鮮爲人知,事實上西夏也一度想要從西面開疆拓土,征討高昌王國,一度攻克了,西周和田,然而最後卻不得不退守玉門關,北面倒是西夏含有的和平邊界,雖然他們也不得不重新修整漢代的長城,以防禦騷擾和入侵,但西夏中期以來,和牢牢統治,草原中部地區的克烈部,保持了相當密切的聯繫,甚至還有和親之舉。

就連野古的老丈人,也曾經作爲克烈部的貴族,在西夏呆過很長時間,甚至於她的名字查和感不就是西夏人所取的,這名字代表着偉岸的丈夫,如果用另一個大家更熟悉的譯名的話,就是吐蕃的王好贊普。

所以,是?哪知草原部落的餘孽指引了西夏人,這一點所有人都模模糊糊的猜到了,然而就算如此,蒙古人眼下也沒有力量去揪出奸細,他們還在蒐羅失散的不中,重新匯聚爲死的牛羊,哭聲響徹草原幾天幾夜,反襯着西夏人的勝利凱歌,即便對付的是一羣力量孱弱的留守人員,但能夠從寧夏攻打到外貿,西夏人這次勝利,依舊可以說是來得堂堂正正,無可指摘。

但即便如此,也有少部分人保持着憂慮,西碧羅涅憂心忡忡的,最爲一名民工說:“,雖然打贏了這一仗,可是咱們得到了什麼呢?我們完美的激怒了每一個蒙古人,卻沒對他們的力量造成任何實質性的傷害,等到鐵木真的大軍從西方回來,將士們得知妻子都被西夏人殺掠,那會發生什麼?”

“?凡事不要往壞處想,鐵木真已經出征,一年多了,但是卻沒有一支部隊回來,也許他已經全軍盡墨。”

“恐怕是咱們太過樂觀了,鐵木真這樣的人絕對不會輕易被打敗的。。現如今,咱們剛剛取得對蒙古的大捷,本應該一鼓作氣全劇草原,深挖蒙古的根,可是,沐足卻又讓咱們班師回國,繼續和親人爭奪陝西,這樣不停的兩線作戰,士卒疲弊,哪裡都不會得到好處的。”

“好了,好了,如果每一個党項人都能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那麼也不會有這麼多的麻煩,讓屋主決定去打哪裡,我來決定怎麼打仗,而你去衝鋒陷陣消滅敵人,只要這樣就夠了。”嵬名令公其實知道西比羅念說的不無道理,但他已經不想再繼續這種爭辯了,沒有人能夠違抗皇帝的命令。

西碧羅孽也適時的閉上了嘴,他同樣清楚,就算說服了那名臨工也沒什麼兩樣,皇帝陛下現在爲自己的高明策略十分得意,並且認爲蒙古的事情已經基本解決接下來党項勇士應該向東向南攻打木華黎,控制了河北和女真人控制的河南陝西,以一統天下。

但是實際已經不同了,今年春季戰敗之後,陝西的形勢已經逐漸安定下來,韓正在河西地區,終於實現了所謂的落地生根,逐漸將地方力量籠絡在永昌軍的體制之下。

在張天剛等人的努力之下,永昌軍在陝西也建立了類似山東的政府機關,設立了,六政府和其他機構,並且也實行了管設置,在地方打擊豪強,建立有效的自治機構,相比而言,在陝西做這些事情比在山東還要容易一些,陝西地處西北,土地相對貧瘠,因此地主的擴張能力也要弱一些,大莊園要比山東更少,而且此處地處邊境,人們早已有,結寨自保的傳統,並且在抗擊外寇之中,建立了原始的軍事民主制度。

正因爲這樣的傳統,永昌軍在陝西逐漸受到歡迎,當地人也開始踊躍投軍,4個人很快就兵力充盈,並且也像山東一樣,代管了相當一部分兵力之後,也設立了影子統治。

目前,永昌軍裡面山東籍的視頻和陝西籍的士兵,比例已經達到了5:5,在軍官上則是6:4。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都已經大大的本地化。

反正有把握的認爲,蒙古人根本就不會真心議和,很快雙方就會再次兵戎相見,所以永昌軍最好立刻丟掉幻想,準備拿起武器進行戰鬥,士兵已經進行了充分動員,從臨洮向慶陽一帶移動。

在夏季溫暖的風中,潘正奇的河西產的,一批神駿的龍馬,越過了高高的龍山,高山兩側,陝西大地,一片蒼翠,此刻,他比龍山還要高。

第三十四卷完

第十三章 也古(上)尾聲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十章 人南渡(下)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第八章 血鐵(下)第五章 苦鬥岱宗(上)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二章 欺騙(下)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十章 弓騎兵(下)第九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合議(上)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第二章 赤血(下)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十五章 糧食(上)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五章 勸?恨?歸(上)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十二章 鬥百草(下)第六章 揭秘利國寨(下)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六章 東與西(下)第一章 武學(上)尾聲第二十二章 馬(下)第三章 李驍奇(上)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二十三章 萬物萌(上)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十五章 豬(上)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六章 保障陝西地區(下)尾聲第一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上)第十九章 縱馬嶺(上)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第十九章 風起雲涌(上)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十三章 餌與誘(上)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第一章 武學(上)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尾聲尾聲第四章 遲疑(下)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十七章 段鍾(上)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九章 牛馬(上)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四章 南宋的混亂(下)尾聲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十三章 學校(上)第二十三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一章 自願的陷阱(上)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六章 工廠(下)第六章 玉碎瓦全(下)第十九章 一些微妙變化(上)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十九章 現代戰爭(上)第二章 北?南?亂(下)第六章 彩票法令(下)第十八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北(下)
第十三章 也古(上)尾聲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十章 人南渡(下)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第八章 血鐵(下)第五章 苦鬥岱宗(上)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二章 欺騙(下)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十章 弓騎兵(下)第九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合議(上)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第二章 赤血(下)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十五章 糧食(上)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五章 勸?恨?歸(上)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十二章 鬥百草(下)第六章 揭秘利國寨(下)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六章 東與西(下)第一章 武學(上)尾聲第二十二章 馬(下)第三章 李驍奇(上)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二十三章 萬物萌(上)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十五章 豬(上)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六章 保障陝西地區(下)尾聲第一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上)第十九章 縱馬嶺(上)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第十九章 風起雲涌(上)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十三章 餌與誘(上)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第一章 武學(上)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尾聲尾聲第四章 遲疑(下)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十七章 段鍾(上)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九章 牛馬(上)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四章 南宋的混亂(下)尾聲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十三章 學校(上)第二十三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一章 自願的陷阱(上)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六章 工廠(下)第六章 玉碎瓦全(下)第十九章 一些微妙變化(上)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十九章 現代戰爭(上)第二章 北?南?亂(下)第六章 彩票法令(下)第十八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