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結局已定

拯救了大西洋艦隊的不是在十二點半回到指揮崗位上的金,而是運兵船隊。

十二點二十五分,在等待得幾乎失去耐心的時候,馮承乾終於收到了由巡洋艦分隊發來的電報。從北向南搜索的八艘輕巡洋艦終於遭遇了落荒而逃的運兵船隊,並且在發出電報的時候就已經投入了戰鬥。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大屠殺。

別忘了,負責掩護運兵船隊的美國輕巡洋艦在此之前,就已經被十二艘公海艦隊的輕巡洋艦咬住了。也就是說,運兵船隊在向北撤退的時候,沒有得到戰艦掩護,而運兵船本身並沒有戰鬥力。

收到消息後,馮承乾下令撤出戰鬥。

雖然,很多艦長不理解馮承乾爲什麼要在這個時候撤退,因爲公海艦隊已經在交戰中佔據了上風,而且優勢極爲明顯。不但“賓夕法尼亞”號被擊毀,“亞利桑那”號也即將失去作戰能力,另外四艘戰列艦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但是,有一點不容忽視,即此戰的目的不是爲了殲滅大西洋艦隊。更重要的是,除了“拜仁”號與“巴登”號能夠對美艦構成致命威脅之外,除非縮短交戰距離,不然六艘戰列巡洋艦就是在浪費炮彈,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內擊沉美國戰列艦。如果縮短交戰距離,哪怕只有一艘美艦沒有失去戰鬥力,也很有可能讓公海艦隊蒙受難以承受的損失。

別忘了,公海艦隊身後,還有規模龐大的大艦隊。

可以說,只要有一艘主力艦遭到重創,並且因此使航行變得困難,那麼公海艦隊的返航路途就危機四伏。

馮承乾已經完成了最重要的使命,達到了意義最爲重大的戰略目的,而他接下來就是率領公海艦隊安然無恙的返回威廉港,而不是在離本土數千公里的地方,與註定要在船塢內擺放幾個月的敵艦拼個兩敗俱傷。

當然,在這個時候撤退,正是恰到好處。

運兵船隊在近百公里之外,就算公海艦隊撤退後,大西洋艦隊立即趕過去,也無法及時到達。

按照馮承乾的判斷,最多隻需要兩個小時,巡洋艦分隊就能完成任務。

事實上,沒有花到兩個小時。

十二點四十分,公海艦隊與大西洋艦隊脫離接觸,八艘主力艦以二十五節的速度,拋下了六艘美艦。

最後關頭,雷德爾還發來電報,建議讓留下來的輕巡洋艦發動一次魚雷攻擊。

只是,馮承乾否決了這個建議,因爲這等於讓輕巡洋艦去冒險,而那六艘美艦並沒有完全喪失戰鬥力。

一個小時後,也就是十三點四十分,巡洋艦分隊發來消息,戰鬥已經結束。

二十四艘運兵船中,十一艘被擊沉,五艘逃脫,另外八艘投降,巡洋艦分隊指揮官請示如何處置運兵船上的美軍官兵。

顯然,這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那些美軍已經投降,按照交戰規則,德軍應該收容戰俘。問題是,八艘運兵船上有數萬名軍人,而八艘輕巡洋艦上無論如何也容納不下這麼多戰俘。再說了,也沒有足夠多的水兵來看管這麼多戰俘。

所幸的是,馮承乾在這方面很有經驗。

別忘了,在成爲公海艦隊參謀長之前,馮承乾率領“柏林”號執行過一次爲期近兩個月的破交任務。

按照馮承乾的安排,八艘輕巡洋艦將爲投降的美軍官兵安排救生艇,並且提供足夠維持七天的淡水與食物,然後炸沉繳獲的運兵船。在離開之前,領隊的輕巡洋艦將通過國際公共頻道,發出交戰海域的確切位置,以便美國、或者英國的艦船及時趕到,救走在海上瓢潑的美軍官兵。

可以說,這是很人道的做法。

後來,這三萬多名美軍官兵依然到達了歐洲,並且參與了歐戰,但是其中大部分美軍官兵都在戰場上向德軍投降。

不管怎麼說,馮承乾的做法,至少讓更多的人認識到,德意志第二帝國將善待戰俘。

傍晚,兩支巡洋艦分隊追上了向東北方向撤退的公海艦隊。

十月二十七日清晨,大艦隊到達交戰海域,救起了三萬多名美軍官兵,隨後把他們送上了趕來的幾艘貨輪。一週之後,這些丟失了所有武器裝備的美軍官兵到達英國,被編入了美國陸軍歐洲軍團。

只是,這支部隊沒有立即開赴戰場。

原因很簡單,美國陸軍派出的第一批十五萬名官兵中,只有這三萬人到達英國,而且在到達英國的時候,沒有武器裝備。更重要的是,這三萬多美軍的士氣都很低落,根本上不了戰場。

根據美國公佈的資料,除了這三萬多名官兵,還有大約兩萬人回到美國。

也就是說,在這場戰鬥中,美國陸軍損失了十萬人,而且絕大部分都是隨同運兵船沉到了海底。

美國陸軍還沒有開上戰場,就遭受了一次戰役級別的慘重損失。

事實上,損失更大的是美國海軍。

雖然六艘戰列艦都沒有沉沒,但是在返回諾福克的時候,“賓夕法尼亞”號與“亞利桑那”號基本上等於沉沒了。這兩艘戰列艦在船塢裡趟了一年,才完全修復。另外四艘戰列艦的情況稍微好一點,但是也喪失了出海作戰能力,分別花了三到五個月才修復,因此錯過了接下來的幾場關鍵戰鬥。

說得直接一點,在接下來的三個月內,美國海軍只有中小型戰艦可用了。

對美國來說,這不是什麼大問題。

不管怎麼說,有大西洋這道天然屏障,就算德意志第二帝國奪取了制海權,一時半會也無法對美國本土構成威脅。要知道,直到這個時候,帝國海軍也沒有一支可以跨越北大西洋的兩棲部隊,更沒有向大西洋對岸投送兵力的能力。甚至可以說,帝國陸軍連跨越英吉利海峽都辦不到。

毫無疑問,美國有的是時間。

問題是,英國有時間嗎?

在美國海軍被打殘,數個月不能恢復元氣的情況下,重擔全部壓在了英國皇家海軍的肩膀上。更要命的是,英國皇家海軍到年底的時候,能夠使用的,也就只有八艘從美國採購的戰列艦。戰場對面,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除了擁有參與這場海戰的八艘主力艦,還擁有兩艘已經服役的戰列巡洋艦,並且在年底之前,至少還能修復六艘戰列艦,使主力艦的規模達到驚人的十六艘。

也就是說,到年底,公海艦隊的規模將是大艦隊的兩倍!

即便到一九一七年初,大艦隊在獲得了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兩艘“復仇”級與一艘“虎”級之後,主力艦的數量也只相當於公海艦隊的一半,因爲到時候,公海艦隊鐵定還能獲得八艘修復的戰列艦。即便把四艘預計在一九一七年三月底之前修復的美國戰列艦算上去,英美海軍也沒有半點優勢。

毫無疑問,英國已經喪失了海洋戰場上的主動權。

事實上,這還不是最緊迫的問題。

美國向歐洲派兵受阻,即便再次組建歐洲軍團,也要等到年底才能成行,而法國無論如何都無法單獨堅持到年底。

“大西洋海戰”的消息傳回來後,法國舉國上下一片悲鳴,連極端樂觀的福熙都感嘆法國已經戰敗了,而貝京甚至直接提到,法國將在兩個月內戰敗,建議法國總統與總理與德意志第二帝國進行停戰談判。

有趣的是,仍然有部分法國人希望抗戰到底。

當然,這與戰時宣傳有關。

按照法國宣傳機構公佈的消息,雖然美國歐洲軍團受阻不能如期到達,但是在這場海戰中,美國大西洋艦隊重創了德意志第二帝國公海艦隊,取得了擊沉戰列艦八艘、戰列巡洋艦五艘、輕巡洋艦等其他艦船十六艘的重大戰果,並且一舉奪得北大西洋制海權,徹底消除了航線所受到的威脅。

顯然,法國的宣傳誇張得有點離譜。

當時,公海艦隊能夠開出威廉港的主力艦,總共都沒有十三艘。

即便如此,仍然有部分法國人、特別是判斷能力不夠的年輕人相信了法國當局的虛假宣傳。僅在十月的最後幾天,就有近五十萬法國人主動報名參軍,其中有八成是在十六歲到十八歲之間的少年。

要知道,在此之前,法國只徵召十八歲以上的青年服兵役。

法國沒有投降,但是也沒有放棄停戰的機會。

十月三十一日,法國總理通過瑞典王國,線德意志第二帝國首相轉交了一份停戰的框架協議,提出了停戰條件。

這個時候,馮承乾還在北大西洋上。要等到五天之後,他才能回到柏林。

收到法國的“請降書”之後,德皇沒有讓魯登道夫放棄進攻,而是要求魯登道夫不受影響的執行作戰計劃。

只是,德皇也沒有完全放棄外交手段。

十一月二日,德皇就通過瑞典國王,向法國總統轉交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爲停戰開出的主要條件。

從此開始,法國得爲保存最後一點根基在外交場上拼命了。

第31章 一舉定乾坤第623章 核試驗第367章 進退兩難第57章 開戰第106章 積極應對第439章 木已成舟第27章 奉陪到底第33章 遠東起火第359章 灰心絕望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498章 僵持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200章 大都市第496章 準備就緒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114章 主動迎戰第50章 歐戰風雲第76章 將星登場第53章 倒計時第13章 恐懼的滋味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450章 兵臨城下第253章 進軍澳洲第59章 帝國軍人第234章 強大的外表第420章 新挑戰第407章 坐失良機第190章 收手第82章 預料之外第95章 情報天才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546章 協商第207章 冒險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61章 中興干將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60章 盡力而爲第442章 證明第171章 殊途同歸第94章 混血兒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405章 犧牲第151章 自我犧牲第36章 狼子野心第474章 各有所第70章 圈套第61章 戰爭危機第124章 各有打算第343章 惡仗第607章 放權第334章 進軍東南第62章 搭檔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121章 掐準時機第15章 開拓者第221章 新賽場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404章 毀滅之路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6章 長遠之計第46章 歐陸變局第31章 一舉定乾坤第509章 守將第329章 乘勝進軍第244章 發現第85章 陣營第326章 炮擊戰術第68章 再接再厲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606章 無償援助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352章 快馬加鞭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357章 過分要求第210章 章 撲朔迷離第497章 苦戰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129章 破交與反潛第343章 惡仗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162章 巔峰對決第451章 登陸前第517章 何去何從第582章 立場第463章 轉戰大西洋第145章 傾斜的天平第232章 陌生的對手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368章 以退爲進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75章 出發第498章 僵持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168章 創造機會第312章 撤軍第289章 畫蛇添足
第31章 一舉定乾坤第623章 核試驗第367章 進退兩難第57章 開戰第106章 積極應對第439章 木已成舟第27章 奉陪到底第33章 遠東起火第359章 灰心絕望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498章 僵持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200章 大都市第496章 準備就緒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114章 主動迎戰第50章 歐戰風雲第76章 將星登場第53章 倒計時第13章 恐懼的滋味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450章 兵臨城下第253章 進軍澳洲第59章 帝國軍人第234章 強大的外表第420章 新挑戰第407章 坐失良機第190章 收手第82章 預料之外第95章 情報天才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546章 協商第207章 冒險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61章 中興干將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60章 盡力而爲第442章 證明第171章 殊途同歸第94章 混血兒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405章 犧牲第151章 自我犧牲第36章 狼子野心第474章 各有所第70章 圈套第61章 戰爭危機第124章 各有打算第343章 惡仗第607章 放權第334章 進軍東南第62章 搭檔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121章 掐準時機第15章 開拓者第221章 新賽場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404章 毀滅之路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6章 長遠之計第46章 歐陸變局第31章 一舉定乾坤第509章 守將第329章 乘勝進軍第244章 發現第85章 陣營第326章 炮擊戰術第68章 再接再厲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606章 無償援助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352章 快馬加鞭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357章 過分要求第210章 章 撲朔迷離第497章 苦戰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129章 破交與反潛第343章 惡仗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162章 巔峰對決第451章 登陸前第517章 何去何從第582章 立場第463章 轉戰大西洋第145章 傾斜的天平第232章 陌生的對手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368章 以退爲進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75章 出發第498章 僵持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168章 創造機會第312章 撤軍第289章 畫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