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搶先一步

十點四十分,攻擊機羣開始出發。

按照慄田健的安排,兩艘航母各出動十四架“零戰”、十四架“99”艦爆與十四架“97”艦攻,總共出動八十四架戰機組成第一攻擊波。

顯然,慄田健把賭注全押在了首次攻擊上。

“瑞鶴”級比“蒼龍”級略大一些,而且更加註重載機能力,能夠搭載四個中隊的艦載飛機。只是,日本海軍航空兵的中隊規模稍微小一些,一箇中隊只有二十架戰機,即便算上備用戰機,“瑞鶴”級也最多隻能搭載八十四架戰機。與中國航母不同的是,日本航母上有兩個戰鬥機中隊。

也許,日本海軍依然把防空做爲航母的頭號任務。

也就是說,當時每艘航母上有四十架“零”戰,另外還有兩架備用的戰鬥機。

在各派出了十四架俯衝轟炸機與十四架魚雷攻擊機後,即便把備用飛機算上,航空戰隊也只剩下了十四架俯衝轟炸機與十四架魚雷攻擊機,勉強能夠組織第二輪打擊,但是攻擊力顯然不足。

說白了,只有第一波攻擊得手,航空戰隊纔有可能挫敗西太平洋艦隊。如果第一波攻擊沒有能夠達到目的,那麼航空戰隊剩下的戰機,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第二波攻擊中幹掉西太平洋艦隊。

首先起飛的依然是戰鬥機。

主要是,偵察機報告的位置在航空戰隊南面五百公里之外,已經在俯衝轟炸機與魚雷攻擊機的最大攻擊半徑處了。在完成攻擊任務之後,俯衝轟炸機與魚雷攻擊機甚至得用上備用燃油,才能返回艦隊。

十五分鐘之內,全部戰機都已升空。

只是,兩艘航母上的航空勤務人員沒有閒着。

按照慄田健的安排,得立即增強艦隊防空。要知道,這個距離,西太平洋艦隊的偵察機也能找到航空戰隊。如果西太平洋的偵察機已經發現了航空戰隊,那麼攻擊機羣將在一個半小時之內到達。

問題是,防空戰鬥機都在機庫裡面。

在出動攻擊機羣的時候,不可能把防空戰鬥機放到飛行甲板上。

如此一來,就需要首先把戰鬥機送上飛行甲板。此外,航空勤務人員之前在爲攻擊機羣做起飛準備,所以還有很多防空戰鬥機沒有加滿燃油,也就需要在機庫內完成加油作業,然後再送上飛行甲板。

直到十一點過十分,防空戰鬥機才陸續升空。

“零”戰的垂直機動性能並不出色,在起飛之後,需要五分鐘左右,才能爬升到五千米的巡邏高度上。

在平時,這幾分鐘沒什麼關係。

可是在這個時候,這幾分鐘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零”戰還沒全部升空,艦隊裡就響起了淒厲的防空警報,位於艦隊東南方的“最上”號重巡洋艦發現了來襲機羣。

正是西太平洋艦隊出動的攻擊機羣。

天空中,一百多架戰機黑壓壓的一大片,而且梯次分明,最前面是護航戰鬥機,緊隨其後的是俯衝轟炸機,魚雷攻擊機則在進入目視距離之後降低到了超低空。這些戰機,又分成了三個規模較小的機羣。

留給慄田健的只有五分鐘的防空準備時間。

雖然在這五分鐘內,負責爲航母提供直接掩護的重巡洋艦都已機動到位,但是負責外圍防空的六艘重巡洋艦中,只有兩艘位於東南方向上,即“最上”號與“三隈”號,另外四艘都在艦隊南面。

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偵察機發現的中國艦隊就在南面。

結果就是,原本應該發揮關鍵作用的外圍防空網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兩艘重巡洋艦根本不可能對來襲機羣構成太大的威脅。事實上,“最上”級本來就是日本海軍的四級重巡洋艦中最弱的,只有八門一百二十七毫米高射炮,而且佈置在兩舷,也就只有四門高射炮能向來襲機羣開火。

顯然,兩艘重巡洋艦的八門大口徑高射炮根本不可能打散來襲機羣。

更要命的是,航空戰隊出動的防空戰鬥機還在爬升,而攻擊機羣裡的護航戰鬥機已經趕到了。

“零”戰不得不在最爲不利的情況下迎戰“猛禽”。

“硫黃島海戰”已經證明,如果“猛禽”能夠在空戰中掌握主動權,使用利用其優於對手的垂直機動性能,那麼擊敗“零”戰的概率在七成以上。一些經驗豐富的戰鬥機飛行員還總結出,即便被迫進入了“零”戰擅長的水平機動中,“猛禽”也可以通過俯衝與爬升,甩掉“零”戰。

當時,中國海軍的頭號空戰王牌穆瑞英少校的十一個戰果中,有七個是“零”戰,而其中的五架都是他用這種機動戰術,在俯衝的時候擊落了“零”戰,而他還從未被日本飛行員擊落過。

“零”戰根本沒有機會攔截轟炸機與攻擊機。

在短短五分鐘內,已經起飛的十七架“零”戰中,有十一架被“猛禽”擊落,另外六架也被“猛禽”壓制在低空,根本不敢冒險爬升,只能利用其敏捷性,與緊追不放的“猛禽”糾纏。

結果就是,俯衝轟炸機率先進入攻擊航線。

進入艦隊防空作戰階段,航空戰隊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

雖然慄田健加強了航母的近身保護,而且負責近距離掩護的重巡洋艦都已完成機動,在機羣來襲方向上擺開了陣容。但是日本海軍的重巡洋艦並不是防空巡洋艦,即便在防空火力加強之後,也比防空巡洋艦差遠了。

可以說,這場戰鬥毫無懸念。

首先遭到攻擊的是“瑞鶴”號,至少有二十架“雪雕”朝這艘航母飛去,並且按照標準的四機編隊依次進入。

緊接着到來的是魚雷攻擊機。

因爲需要繞過防空戰艦,所以魚雷攻擊機到得稍微晚了一些,損失也比俯衝轟炸機多一些。在攻擊“瑞鶴”號的時候,至少有四架魚雷攻擊機在投雷前被擊落,另外還有兩架被擊傷。

問題是,攻擊“瑞鶴”號的魚雷攻擊機也有二十多架。

這些魚雷攻擊機來自“秦始皇”號與“漢高祖”號,分成了兩個編隊,一個編隊從“瑞鶴”號的左前方進入,另外一個編隊從左後方進入,進入航線與航母的航線保持了四十五度左右的夾角。

可以說,這是最爲有效的魚雷攻擊戰術。

在這種情況下,不管“瑞鶴”號向哪個方向轉向,都不可能避開全部魚雷,肯定會暴露在某一支魚雷攻擊機羣面前。

算上從高空撲下來的俯衝轟炸機,“瑞鶴”號更加走投無路。

十一點十六分,“瑞鶴”號被第一枚炸彈擊中。在接下來的兩分鐘內,由有十多架俯衝轟炸機在“瑞鶴”號上空投下炸彈,而且至少命中“瑞鶴”號三次。雖然這四次直接命中沒有擊沉“瑞鶴”號,但是使這艘航母的速度降到了二十節以內,而且炸燬了將近三分之二的高射炮。

十一點二十分,“瑞鶴”號中了第一條魚雷。

攻擊得手的是從左前方進入,也就是由“秦始皇”號出動的魚雷攻擊機羣。在十二架魚雷攻擊機中,只有七架順利投下魚雷,而且只有一條魚雷擊中了“瑞鶴”號,此外還有兩架魚雷攻擊機在投下魚雷之後,被近距離直接掩護“瑞鶴”號的“利根”號重巡洋艦上的高射炮擊落。

只是,這些魚雷攻擊機沒有白白犧牲。

“瑞鶴”號在規避“秦始皇”號的魚雷攻擊機羣時,“漢高祖”號的魚雷攻擊機羣也順利進入了攻擊航道。

結果就是,十二架魚雷攻擊機中,有九架成功投下魚雷,而且全部安全撤出。

這九條魚雷不是呈扇形射向“瑞鶴”號,而是採用的梯次攻擊戰術,即每架魚雷攻擊機都單獨瞄準目標。

最終,有六條魚雷擊中了“瑞鶴”號。

被四枚炸彈與七條魚雷直接命中,“瑞鶴”號的結局十分悲慘。

雖然“瑞鶴”號沒有沉沒、也沒有翻覆,但是嚴重的損失,讓這艘航母根本不可能返回日本。四個小時後,“瑞鶴”號的艦長在徵得了慄田健的同意之後,下達了棄艦令,讓所有官兵搭上救生艇逃生。慄田健原本想與“瑞鶴”號共存亡,但是山本五十六下了命令,讓他不得殉國。

被拋棄後,“瑞鶴”號又在海面上漂浮了幾個小時,直到當天晚上,才被一艘路過的中國潛艇擊沉。當然,戰果沒算到潛艇頭上。原因很簡單,那艘遠洋潛艇到達時,“瑞鶴”號的飛行甲板已經浸到海面下了,只剩下艦島還在露在海面上,因此即便沒有潛艇前來爲其送葬,“瑞鶴”號也會沉沒。

與“翔鶴”號相比,“瑞鶴”號是幸運的,至少“瑞鶴”號上的官兵是幸運的。

在“瑞鶴”號遭到攻擊的時候,“翔鶴”號也遭到了攻擊,而且攻擊“翔鶴”號的全是從“漢武帝”號上起飛的戰機。

這也是李向龍的獨特安排,即集中力量擊沉一艘航母,剩餘的力量去對付另外一艘,但是不要求擊沉。李向龍敢這麼做,主要是他有一個慄田健沒有的優勢,即他手裡的戰機還能組成第二波攻擊機羣。

……

第135章 出路第159章 主動權第246章 交戰前夜第42章 自以爲是第151章 醒悟太遲第46章 歐陸變局第580章 新使命第484章 捷徑第126章 得手第194章 主動攔截第570章 大舉進攻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38章 大東溝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359章 灰心絕望第12章 危機浮現第145章 與蛇共舞第16章 慢半拍第134章 集體決定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427章 不再後退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618章 短暫的繁榮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463章 轉戰大西洋第55章 風雲再起第541章 大潰退第37章 出發第39章 朽木難雕第103章 餘波第389章 孤注一擲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62章 用人之道第63章 火藥桶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176章 生或死第30章 始作俑者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229章 中心海洋第152章 正面決戰第50章 我行我素第150章 新手與老手第72章 聲東擊西第6章 坐收漁利第303章 水下利器第52章 奮戰到底第276章 爾虞我詐第135章 租借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141章 秘密行動第126章 夾擊第337章 好高騖遠第246章 交戰前夜第15章 熱身第398章 偷襲第76章 將星登場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436章 反擊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276章 爾虞我詐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74章 機不可失第254章 下一步第14章 海軍之父第242章 血的代價第189章 蘿蔔與坑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22章 迫敵決戰第356章 艦隊迴歸第118章 順手擒來第204章 披掛上陣第501章 不堪用第295章 火速收場第628章 戰略力量第95章 情報天才第297章 傳奇將領第77章 創造機會第383章 轉折點第312章 撤軍第30章 以質爲本第312章 撤軍第215章 聲東擊西第135章 出路第593章 寄生經濟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41章 載譽而歸第30章 以質爲本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208章 石油危機第550章 鉤心鬥角第413章 出征第171章 振作第127章 不支第35章 雪中送炭第148章 勇闖鬼門關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35章 逼談第94章 航空力量
第135章 出路第159章 主動權第246章 交戰前夜第42章 自以爲是第151章 醒悟太遲第46章 歐陸變局第580章 新使命第484章 捷徑第126章 得手第194章 主動攔截第570章 大舉進攻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38章 大東溝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359章 灰心絕望第12章 危機浮現第145章 與蛇共舞第16章 慢半拍第134章 集體決定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427章 不再後退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618章 短暫的繁榮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463章 轉戰大西洋第55章 風雲再起第541章 大潰退第37章 出發第39章 朽木難雕第103章 餘波第389章 孤注一擲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62章 用人之道第63章 火藥桶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176章 生或死第30章 始作俑者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229章 中心海洋第152章 正面決戰第50章 我行我素第150章 新手與老手第72章 聲東擊西第6章 坐收漁利第303章 水下利器第52章 奮戰到底第276章 爾虞我詐第135章 租借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141章 秘密行動第126章 夾擊第337章 好高騖遠第246章 交戰前夜第15章 熱身第398章 偷襲第76章 將星登場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436章 反擊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276章 爾虞我詐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74章 機不可失第254章 下一步第14章 海軍之父第242章 血的代價第189章 蘿蔔與坑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22章 迫敵決戰第356章 艦隊迴歸第118章 順手擒來第204章 披掛上陣第501章 不堪用第295章 火速收場第628章 戰略力量第95章 情報天才第297章 傳奇將領第77章 創造機會第383章 轉折點第312章 撤軍第30章 以質爲本第312章 撤軍第215章 聲東擊西第135章 出路第593章 寄生經濟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41章 載譽而歸第30章 以質爲本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208章 石油危機第550章 鉤心鬥角第413章 出征第171章 振作第127章 不支第35章 雪中送炭第148章 勇闖鬼門關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35章 逼談第94章 航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