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毫無顧慮

帝國風雲sodu

高空跳傘,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保暖與保壓。

任何一種飛行高度超過八千米的飛機,都要採用密封增機艙,並且在高空飛行時在機艙裡維持相當於海拔三千米的氣壓。原因很簡單,人類的極限生存高度在五千五百米到六千米之間,而單人供氧設備、比如氧氣面罩的生命維持高度爲八千米,只有極少數接受過特殊訓練的登山家能夠在接近九千米的海拔高度上靠吸氧維生。正是如此,在進行高空跳傘的時候首先需要保證呼吸到有足夠壓力的空氣。

相對而言,保暖更加重要。

這就是,在對流層裡,海拔高度每上升一百米,氣溫就降低零點六攝氏度,而萬米高空的氣氛比海平面降低了六十攝氏度。即便在熱帶,萬米高空的氣溫也絕對不會超過零下二十攝氏度。人體暴露在如此低的溫度下,只需要幾秒鐘就能凍傷,十幾秒鐘就會因爲體溫降低而喪失基本機能。

爲此,高空跳傘首先需要供氧設備,然後需要一套保暖性能很好的跳傘服。

此外,還需要一個精確靈敏的氣壓高度表。

原因很簡單,從高空俯瞰地面,很容易產生錯覺,即無法準確判斷高度,從而導致錯過了最佳開傘時機。

如果跳傘者沒有及時拉開降落傘,那麼着陸的時候就會變成一塊肉餅。

在幾十年之後,高空跳傘幾乎沒有挑戰性。一些民間愛好者都能進行高空跳傘,而做了特殊準備的專業跳傘家甚至把跳傘高度提高到數十公里,幾乎就是從大氣層的邊緣跳下,享受長達十多分鐘的自由落體運動。

問題是,在晶體管剛剛問世的六零年代,高空跳傘充滿了危險。

說白了,即便是空降兵。也未必掌握了高空跳傘的技巧。

在夜間進行高空跳傘,與挑戰死亡沒有多大差別。

對李承志來說,在漆黑的夜晚。從接近一萬米的高度上跳下去,需要的絕對不僅僅是勇氣與自信。

事實上,在跳出機艙的時候。李承志根本沒有想別的事情。

梅林森堅持最後一個離機,因此李承志相信,如果幾個狙擊手臨場膽怯的話,梅林森會拔出手槍逼着他們往下跳。

所幸的是,六名狙擊手都死要面子。

跳出機艙後,七個人都儘量展開四肢,讓身體保持水平,以增大下降時產生的阻力,降低墜落速度。

原因很簡單,高空跳傘對開傘高度有很嚴格的要求。

如果開傘時間太早。那麼就得在空中漂浮很長一段時間。如果開傘時間太遲,則會導致着陸的時候速度過快。

問題是,降落傘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

也就是說,如果在開傘的時候,下墜速度太快的話。就有可能拉斷傘繩,然後變成地面上的一灘血肉。

正是如此,必須在開傘之前降低下墜速度。

因爲存在空氣阻力,所以跳傘者做的並不是自由落體運動。當空氣產生的阻力與重力持平的時候,就會勻速下墜。

從萬米高空墜落到四百米的開傘高度上,差不多需要兩分鐘。

在平常。兩分鐘是非常短暫的一段時間,也就差不多抽完半根菸花掉的時間。

只是,在這個時候,這兩分鐘顯得極爲漫長。

李承志把腕錶式氣壓高度計佩帶在右手手腕上,在下墜過程中,他一直盯着塗着熒光粉的指針。

這是一種指針式高度計,因此不可能十分準確。

再說了,快速下墜本身就會干擾氣壓,使測量出的結果出現偏差。

當指針指向四百米的刻度時,李承志趕緊拉開降落傘,釋放出了減速傘。

高空跳傘時用的降落傘,也與普通降落傘不同,主要就是多了提前釋放的減速傘,其主要作用就是防止在速度過快的時候打開主傘。減速傘實際上是縮小了的主傘,其傘面面積只有主傘的三分之一,並且由一個應力鬆脫掛鉤連接到傘包上,當傘繩產生的總拉力達到了鬆脫極限的時候,就會自動解脫。掛鉤通過一根長約三米的繩索連接到主傘上,因此在減速傘解脫之後,主傘將自動放出。此外,還有一具備用傘,即在主傘沒有自動釋放的情況下,由跳傘者手動釋放。

因爲有三副降落傘,所以高空傘具的總質量高達二十五公斤。

背上高空降落傘,再帶上必須的作戰裝備,即便是強壯的狙擊手,也很難在機艙內自由活動。

所幸的是,在着陸之後,降落傘就沒有用了。

感覺到巨大的拉力,李承志鬆了口氣,至少他的主降落傘已經正常打開,而且在此之前還沒有落到地面上。

接下來,就與普通跳傘沒有區別了。

在着陸之前,李承志可以利用兩根控制索,調整降落傘的飄行方向,只是調整的範圍非常有限。

當然,這足夠讓李承志在着陸的時候避開地面上的障礙物。

相對而言,着陸是最簡單的一環。在離地面三米高的地方,李承志就可以解下降落傘揹包,然後在着地的時候順勢向前方翻滾,以緩解着陸時的衝擊力,確保雙腿不會在這個時候摔斷。更重要的是,如果是迎風着陸,那麼提前解下降落傘揹包,還能夠在着陸之後免去被降落傘纏住的風險,並且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好戰鬥準備。這種着陸方式,僅適合於狙擊手這樣的特種兵。

大概是最先開傘,所以李承志是最後一個着陸。

在他收拾好降落傘的時候,梅林森已經帶着其他五名狙擊手趕了過來,然後七人合力瓦了個大坑,掩埋了礙事的降落傘。

“還有六個小時天亮,我們離目的地還有差不多十公里,所以得抓緊時間。”

梅林森沒有廢話,說完就率先出發。

顯然,他現在的身份是戰士,而不是情報官員,而他的表現,也讓六名狙擊手相信他以前確實是一名陸軍的特種兵。

梅林森一直在前面帶路,而兩個三人狙擊小組在他的側後方跟進。

佩騰省是危地馬拉最平坦的省份,而且該省的農業特別發達,所以行進途中,李承志他們路過了好幾座農場。

香蕉的收穫季節早就過去了,農場裡沒有多少農民。

當然,就算留下來看守農場的農民,也不會在凌晨的時候離開農舍,更沒有人會在這個時候還睜着眼睛。

李承志非常清楚,農場的夜晚非常枯燥乏味。

只是,梅林森依然儘可能的避開了農場,而且要求其他人保持安靜。

用梅林森的話來說,佩騰省的農業經濟比較單一,在過了農忙時節之後,農民會通過狩獵來改善生活。

顯然,狩獵主要在夜晚進行。

此外,農民的狩獵方式都比較原始。如果沒有槍支的話,就主要使用陷阱,而佩騰省的農民肯定會用香蕉來引誘那些愛吃香蕉的野獸,也就會在農場附近設置陷阱,或者是放置一些獸夾。

顯然,避開農場是明智之舉。

凌晨三點不到,七人小分隊走完了十公里,來到了位於弗羅雷斯西南郊外的一座營地外面。

準確的說,這是一座規模很大的莊園。圍牆內的面積超過了五公頃,有六座大樓,還有十多棟平房。如果全部用來住人的話,至少能容納上千人,而裝下只有四百多人的墨西哥軍事顧問團,顯然不是問題。

莊園裡面,只有最高的那棟大樓還有幾個房間亮着燈。

李承志注意到,附近還有幾支部隊,不過都僞裝得很好。如果不是梅林森用望遠鏡朝那幾支部隊潛伏的方向觀望,李承志肯定無法發現他們。顯然,這就是梅林森提到的負責接應他們的特種部隊。

行動開始前,梅林森用電臺聯繫上了附近的特種部隊,也獲得了最新消息。

最先到達的一支特種部隊已經看到了抓捕目標,而且就在那棟最高的大樓裡面,只是抓捕對象已經離開了之前的房間。

顯然,這就需要梅林森帶着狙擊手進去找到抓捕對象。

進入莊園並不困難,在李承志他們翻過圍牆之前,埋伏好的特種兵就幹掉了莊園大門口的衛兵。

這次,不是秘密滲透,而且不需要考慮驚動敵人。

說白了,只要在控制住抓捕對象之前沒有驚動所有敵人就行了。

正是如此,六名狙擊手都用上了手槍,哪怕是安裝了消聲器的手槍,也要比用匕首去對付敵人方便得多。

莊園內,警衛一點都不鬆懈。

李承志至少看到了六組巡邏隊,而且最少都有兩名警衛,而最多的一組巡邏隊有六名全副武裝的警衛。更重要的是,在大門裡面還有兩名暗哨。顯然,梅林森沒有選擇從大門進入是明智之舉。

觀察清楚情況後,梅林森比劃出戰鬥手語。

李承志率領的三人狙擊小組從左側前進,梅林森與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兵居中,另外兩名狙擊手在右邊。

這是典型的突擊隊形,三個方向上的戰士可以相互掩護,而且任何時候都至少有一個方向上的戰士在向前推進。

當然,這也是最高效的突擊隊形。

除了後方大約九十度的範圍,三個方向上的戰士能夠應付來自二百七十度範圍內的任何威脅。RQ

第103章 餘波第539章 硬碰硬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110章 關鍵時刻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48章 戰爭的號角第234章 強大的外表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505章 代價第113章 轟炸機貿易第53章 犧牲第83章 神勇戰艦第68章 再接再厲第337章 好高騖遠第45章 厚積薄發第120章 緊要關頭第149章 錯過的機會第496章 準備就緒第159章 主動權第269章 經典之戰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59章 永遠銘記第528章 包圍與突圍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90章 青出於藍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443章 大裁軍第53章 犧牲第7章 矛盾根源第127章 不支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173章 極限攻擊第371章 等待時機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35章 雪中送炭第226章 表現形式第618章 短暫的繁榮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440章 前進的動力第315章 證明自己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25章 再接再厲第104章 傾國豪賭第228章 新戰場第73章 戰機第580章 新使命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218章 失之毫釐第577章 信號第582章 立場第493章 變幻莫測第337章 好高騖遠第559章 關鍵二十四小時第294章 有想法第612章 決裂第90章 青出於藍第71章 下基層第65章 攻擊開始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89章 和平的希望第338章 進軍威克島第14章 海軍之父第305章 戰鬥隊列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161章 交代第66章 主考官第598章 再赴前線第474章 各有所第40章 多明戈少校第409章 航空兵收尾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297章 傳奇將領第102章 覆滅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13章 戰端第229章 空中霸主第130章 間接影響第421章 勢均力敵第207章 七日戰爭第178章 參謀的戰爭第60章 幸運兒第548章 獨木難支第23章 士氣歸零第31章 技術投入第422章 進攻第246章 交戰前夜第295章 火速收場第312章 撤軍第297章 傳奇將領第503章 下一步第600章 馬歇爾第115章 虛張聲勢第58章 面對偉人第398章 偷襲第207章 冒險第155章 農民軍第44章 萬不得已第186章 炮戰革命
第103章 餘波第539章 硬碰硬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110章 關鍵時刻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48章 戰爭的號角第234章 強大的外表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505章 代價第113章 轟炸機貿易第53章 犧牲第83章 神勇戰艦第68章 再接再厲第337章 好高騖遠第45章 厚積薄發第120章 緊要關頭第149章 錯過的機會第496章 準備就緒第159章 主動權第269章 經典之戰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59章 永遠銘記第528章 包圍與突圍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90章 青出於藍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443章 大裁軍第53章 犧牲第7章 矛盾根源第127章 不支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173章 極限攻擊第371章 等待時機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35章 雪中送炭第226章 表現形式第618章 短暫的繁榮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440章 前進的動力第315章 證明自己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25章 再接再厲第104章 傾國豪賭第228章 新戰場第73章 戰機第580章 新使命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218章 失之毫釐第577章 信號第582章 立場第493章 變幻莫測第337章 好高騖遠第559章 關鍵二十四小時第294章 有想法第612章 決裂第90章 青出於藍第71章 下基層第65章 攻擊開始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89章 和平的希望第338章 進軍威克島第14章 海軍之父第305章 戰鬥隊列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161章 交代第66章 主考官第598章 再赴前線第474章 各有所第40章 多明戈少校第409章 航空兵收尾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297章 傳奇將領第102章 覆滅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13章 戰端第229章 空中霸主第130章 間接影響第421章 勢均力敵第207章 七日戰爭第178章 參謀的戰爭第60章 幸運兒第548章 獨木難支第23章 士氣歸零第31章 技術投入第422章 進攻第246章 交戰前夜第295章 火速收場第312章 撤軍第297章 傳奇將領第503章 下一步第600章 馬歇爾第115章 虛張聲勢第58章 面對偉人第398章 偷襲第207章 冒險第155章 農民軍第44章 萬不得已第186章 炮戰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