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

而匆忙趕來的這些皇子、公主之中,對黃瓊表現出敵意的人,也不止太子一個。除了那位德妃所出宋王,看向黃瓊的目光之中依舊是七分蔑視,外加上三分敵意之外。黃瓊這一世的長姐,也就是皇帝所出大公主金城公主,同樣對黃瓊投來冷淡的目光。

在見到黃瓊第一面,從身邊沈王口中得知黃瓊身份之後,除了眉頭皺的死死之外。看向目光之中,別說非但沒有半分姐姐看到弟弟的親熱,反倒是帶着幾分的厭惡。而對於出宮以來早已經習慣了這種目光的黃瓊,對自己這位長姐看過來的目光,則權當沒有看到。

這位足足比黃瓊大了十多歲的大公主,是自己那位皇帝老子所有皇子、公主之中,年齡最大的一個。與太子雖不是一母所生,但卻是皇帝實打實的長女。作爲皇帝第一個孩子,相當受到皇帝的寵愛。甚至還要超過太子,以及其餘所有的兒子。

這位金城公主,在當年中宮被廢連同所出四子一同被圈禁,後宮了了有數的幾位嬪妃處境同樣不佳的情況之下,甚至擔負起了照顧幾位弟弟的重任。滕王、紀王,幾乎都是他一手帶大的。便是永王、沈王,連同已經去世的趙王,也得了她的不少照應。

在已經長大成人的皇子之中,有時候說話甚至比這些皇子的母妃還要管用。雖說嫁人之後,不在過問宮中之事,但在諸皇子和後宮嬪妃之中的影響力,卻不是一般的大。便是那位一向飛揚跋扈慣了的德妃,在這位金城公主面前,也輕易不敢有任何的發作。

但對於黃瓊來說,這位長姐卻沒有任何的影響力。而這位在其他皇子之中,相當有影響力的大公主,對他待見也罷,不待見也罷,並無任何的不同。所以對於這位長姐,看向自己厭惡的目光,黃瓊權當做沒有看到。至於其他兄弟姐妹的各異的眼神,也一樣直接無視。

當朝皇后駕崩,前面效力的人自然大有人在。別說各級官員,便是各宮的妃嬪,以及其他的皇子、公主,都在忙前忙後的。自然輪不到黃瓊一個庶子,在這裡跟着參合。更何況與這位皇后,連面都沒有見過的黃瓊,自己也不想裝模作樣。

除了按照定製在宮中守靈之外,黃瓊在這場喪禮之中,反倒是成了一個冷眼旁觀者。每天看着自己那些兄弟、姐妹,還有自己那位皇帝老子後宮中的花花草草,定時定點的來皇后靈前假模假樣的哭一番。

而作爲庶子的他,不管情願不情願,按照禮制來說也得成爲這些人中的一份。除此之外,黃瓊每天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與同樣需要輪番前來守靈的各個王公大臣們,在宮中扯淡。聽着那些或是言不由衷的恭維,或是對政局的評價。

當然,那些涉及到風花雪月一類的,此時別說在宮中,便是在家裡面都不能談的事情,所有人都自覺的迴避。否則被那個有心人奏上去,誰能保證眼下正爲皇后病逝,傷心不已的皇帝不來一個從重從快處理?

幾天的守靈下來,重傷雖然已經痊癒,但當初因爲傷心過度,有些傷了的元氣一時難以恢復的黃瓊。對於這種不能回府,只能定時磕頭、痛哭,幾乎無法休息的事情,卻是多少有些感到吃不消。

不過,雖說有些吃不消。但幾天的守靈下來,黃瓊卻也意外的與朝中的大臣,卻是熟悉了許多。早在黃瓊遇刺,皇帝親自在英王府守了一夜,甚至連第二天的早朝都免了一事之後,這些朝臣便已經對於這位曾經被自己冷眼看待的皇子,已經不是能躲就躲,能避就避了。

一如當初陳瑤過世,前來弔唁的大臣絡繹不絕時一樣。此時在宮中守靈期間,很是一些大臣沒事找事的,上趕着找黃瓊攀談,以彌補當初弔唁時,沒有見到這位英王的遺憾。這些大臣沒有一個傻子,這個時候不與這位新貴拉交情,還等到什麼時候再去拉?

這些大臣的表現,弄的黃瓊這些天身邊的臣子,反倒成了前來守靈在京諸王之中最多的一個。但既不想在這個時候,引起皇帝一些不必要猜忌,更不想取代太子成爲某些人眼中釘的黃瓊,對於這些上趕着來找自己說話的大臣,還能少說話就少說。

都說喪事是最加磨人的,雖說除了磕頭、大哭之外,其餘的事情都不用自己勞心、勞力。但連續七天的喪禮下來,也讓黃瓊感覺到異常的疲憊不堪。頭幾天還因爲對古代帝后喪禮有些好奇,而勉強的堅持着。但後幾天元氣未復的黃瓊,卻越來越感覺到堅持不住。

只是禮制難爲,自己若是在這個時候請假回去調養,恐怕一頂不孝的大帽子,會立馬嚴實合縫的扣到自己頭上。別看這位中宮皇后並非黃瓊的生母,但這個嫡母大於生母的時代,人家認的只是你的嫡母。更何況雖說只是皇后,但與黃瓊一樣有着君臣的名分。

黃瓊若是真的請假,都不用等他回到府中,恐怕一定不孝的大帽子已經扣了下來。這個年頭若是被扣上不孝的帽子,這個人的名聲就徹底的毀了。再說比自己年紀小的幾個弟弟都在堅持,自己又那裡好意思請假回家休息?無奈之下,黃瓊也只能硬着頭皮堅持下去。

按照大齊祖制,正宮皇后薨當日小斂、七日大斂。除去皇帝縞素三日之外,在京諸王應該守靈二十七日。這期間諸王不得回府,只能在宮中皇后靈堂外搭建的葦棚之中休息。五品以上官員,也得輪番進宮守靈。這是祖制,即便是皇帝也不能違反。

七天幾乎是不眠不休的守靈下來,吃不好、休息不好,讓本就因爲重傷初愈,面色蒼白的黃瓊,臉色更是一絲血色全無。其實吃的好壞,黃瓊倒是不怎麼在乎。可這無法休息,卻是讓黃瓊真的很難熬。

看着滿屋子的太監、宮女,忙着爲皇后大斂,黃瓊不由得在心中哀嚎一聲:“這才七天,還有足足二十天呢,這可怎麼熬下去。”倒不是黃瓊事多,只是對於他來說,這種事情即便是兩世爲人,還是第一次經歷。

再加上重傷初愈,元氣未復帶來的身體虛弱,讓黃瓊感覺到真的很難熬。只是在皇后大斂的當天晚上,就在諸王剛剛磕過頭過後。一位幾乎出乎所有人意料,突然出現的人,讓本以爲自己已經堅持不下去的黃瓊,立馬又處在了滿血狀態。這個不是別人,正是黃瓊的母親。

當黃瓊的母親,走進這間臨時充當殯宮的寢宮時,幾乎所有認識此人的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此刻整個大殿之中,只有一種令人窒息的壓抑。在靈前跪着的太子與蜀王,見到黃瓊母親走進來的時候,也被搞的驚呆了。

如果說當年被與中宮一同被廢,圈禁的時候蜀王還年幼,記不得黃瓊母親的長相。但那個時候已經有十歲的太子,對於黃瓊母親記憶可謂是相當的深刻。見到黃瓊母親走了進來,這位對曾經的往事明顯記憶深刻的太子爺,就好像受到了污辱一般,站起身來便要阻攔。

而見到太子走向母親,生怕他傷到母親的黃瓊。二話沒說同樣快速的站了起來,走向母親的身邊。只是就在太子剛一到母親的身邊,正準備伸出手來阻攔的時候,母親貌似根本沒有看見一樣,一句淡淡但卻語氣堅定的讓開,便讓這位太子動作停了下來。

平淡之中,帶着三分威嚴的語氣,以及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種氣勢,外加看向太子冰冷的眼神。不僅讓這位太子之前氣沖沖的架勢,瞬間便消失的一乾二淨,停下了攔阻的動作。甚至還老實站在一邊,連一個屁都不敢放。

而在得知來人身份,同樣想要上來阻攔的蜀王。雖說與太子之間明爭暗鬥,但至少之前在對待黃瓊母子的意見上,這哥倆並無什麼不同。但在見到黃瓊母親那冰冷眼神時,也倍感到壓力異常。太子老實了下來,他也不由自主的收住了腳步。

黃瓊母親並未搭理這二人,直接走到中宮的靈柩前,點上一炷清香之後,便靜靜的站在那裡,一句話都沒有說。只是母親儘管只是靜靜的站在那裡,但卻讓一邊的太子以及蜀王,感覺到了無盡的壓力一樣。

不僅沒有了之前的氣勢,甚至額頭上還隱隱冒出了一絲冷汗。尤其是太子,此時腦海之中十餘年前,與這位奪了自己母親後位女人,第一次見面時候的那一幕,不由自主的又回到了腦海之中。

倒不是這位太子太過於熊包,而是當年那一幕給他留下的印象太深了。當年黃瓊母親也是這樣,就靜靜的站在他們母子面前,什麼話都沒有說。但那看向自己時,兩道像是出鞘寶劍一樣的目光,給人帶來的那種無形的壓力,卻是太子至今難以忘記的。

當時的太子,從來沒有感覺到一個人的眼神,會讓人如此的懼怕。現在十餘年過去了,黃瓊母親的眼神已經不在有當初的凌厲。但掃視過來的目光,依然讓這位私下一向以賤人和孽種,稱呼黃瓊母子的太子感到懼怕。

看着眼前這一幕,同樣對着母親背影,此時也倍加感覺到壓力的黃瓊只能搖頭。母親就是母親,當她想要表現出來的氣場時。別說眼下估計是內心有鬼的太子了,便是自己這個親生兒子,不也一樣感覺到壓力山大,連大氣都不敢出?甚至連耗子見到貓都不如。

母親並未搭理身邊這幾個,或是親生兒子,或是在心中恐怕視自己爲仇人幾個人的心思。就在那裡靜靜的站着,看着那炷清香淡淡的燃燒着。太子與蜀王連個屁都不敢放,在場的其他皇子和大臣,又那裡敢發表什麼意見。

第一百七十章 懵逼的三角關係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洗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範刀的感受第四百五十章 奇怪的拜帖第四百八十九章 排斥與牴觸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五十五章 下策中的中策第二百四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八百章 真正的原由第七百一十二章 羣毆與怒火第六百五十章 範家難辭其咎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要庸才、更不要蠢材第八百六十五章 關鍵在用人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驚第七百七十九章 別樣的敘家常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七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是不報第七百一十八章 愧疚與補償第四十章 隱憂第二百零三章 死個明白不是?第六十七章 出宮散心第三百章 酒醉後的意外第三百三十八章 永王密信第八百二十五章 在精不在多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軍第六百二十三章 牛角號聲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都是百姓血淚第五百三十二章 舉薦第十六章 往事並不如煙(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三百零三章 朝臣的心思(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遺屍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六百一十三章 沒有退路第一百一十章 放在火上烤第八百五十六章 真的那麼重口味?第六百六十章 老爺子的不滿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九百一十三章 算個屁?第五十三章 轉變第一百四十五章 喜訊第一百八十八章 語氣不對的皇帝第四百五十六章 禍亂宮闈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六百六十章 老爺子的不滿第六百九十四章 佛門成不了避風港第八百零四章 希望是個女孩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三百五十四章 醜陋的株連第三百五十一章 小手段第四百二十九章 她究竟是誰?第四百零六章 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七十一章 亂麻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四百四十九章 番外大齊朝的動物園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三百四十一章 那錢都沾着血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八百六十二章攤丁入畝第七百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十章 桂林郡王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不過是一個馬前卒第三百五十三章 他做的孽我來還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七百九十一章 是你自己第三百零九章 無可奈何的黃瓊第七百二十八章 損到家了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一百七十七章 永王故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明宮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八百一十五章 頂撞第六百八十四章 那不是我該住的地方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二百七十六章 衣錦不還鄉第五百九十四章 簫音還在,琴聲卻斷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混蛋第七百九十一章 是你自己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宮薨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一百七十三章 平靜下面的不平靜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本王給你擔着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慎妃的心思第七百七十三章 遷怒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
第一百七十章 懵逼的三角關係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洗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範刀的感受第四百五十章 奇怪的拜帖第四百八十九章 排斥與牴觸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五十五章 下策中的中策第二百四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八百章 真正的原由第七百一十二章 羣毆與怒火第六百五十章 範家難辭其咎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要庸才、更不要蠢材第八百六十五章 關鍵在用人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驚第七百七十九章 別樣的敘家常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七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是不報第七百一十八章 愧疚與補償第四十章 隱憂第二百零三章 死個明白不是?第六十七章 出宮散心第三百章 酒醉後的意外第三百三十八章 永王密信第八百二十五章 在精不在多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軍第六百二十三章 牛角號聲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都是百姓血淚第五百三十二章 舉薦第十六章 往事並不如煙(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三百零三章 朝臣的心思(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遺屍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六百一十三章 沒有退路第一百一十章 放在火上烤第八百五十六章 真的那麼重口味?第六百六十章 老爺子的不滿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九百一十三章 算個屁?第五十三章 轉變第一百四十五章 喜訊第一百八十八章 語氣不對的皇帝第四百五十六章 禍亂宮闈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六百六十章 老爺子的不滿第六百九十四章 佛門成不了避風港第八百零四章 希望是個女孩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三百五十四章 醜陋的株連第三百五十一章 小手段第四百二十九章 她究竟是誰?第四百零六章 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七十一章 亂麻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四百四十九章 番外大齊朝的動物園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三百四十一章 那錢都沾着血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八百六十二章攤丁入畝第七百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十章 桂林郡王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不過是一個馬前卒第三百五十三章 他做的孽我來還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七百九十一章 是你自己第三百零九章 無可奈何的黃瓊第七百二十八章 損到家了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一百七十七章 永王故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明宮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八百一十五章 頂撞第六百八十四章 那不是我該住的地方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二百七十六章 衣錦不還鄉第五百九十四章 簫音還在,琴聲卻斷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混蛋第七百九十一章 是你自己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宮薨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一百七十三章 平靜下面的不平靜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本王給你擔着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慎妃的心思第七百七十三章 遷怒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