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人着實該殺

皇帝與黃瓊說的這些所謂的建議,倒不是皇帝編排的。而是他接到密摺的時候,黃瓊的三位兄弟正在奉召在溫德殿面聖。這個建議,正是三位之中總認爲自己懷才不遇,能力並不比自己這個狗屁九哥差,只是老爺子一直都不肯給自己機會的老兄提出來的。

這位仁兄也不知道,是不是被皇帝突然開口詢問自己政務,尤其是還是用兵之事衝昏了頭腦。還是天生肚子裡面就那麼點真實材料,或是說話壓根就不經過腦子。也不想想自己那位皇帝老子的爲人,張口便說出了這麼一個,他自以爲兩全其美的,雖未賠款但也割地的主意。

而老爺子也不知道出於什麼心思,是煩躁之餘想要拿着這個兒子解悶,還是有其他的想法。面對着這個餿透了的主意,還給了一個說下去的評價。結果這位老兄一興奮,也就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了。一陣請纓,想要以自己親王之尊,親自去招撫寧夏府造反多的那些党項人。

這些事情若是擱在黃瓊身上,黃瓊會在第一時間,看出來老爺子這一個是拿他窮開心,另外一個就是在那裡引蛇出洞呢。可這位老兄,卻偏偏沒有這個自覺。被老爺子順嘴誇獎了兩句,便有些飄飄然了。一心想着藉着這個機會,拉攏寧夏党項人爲自己的外援。

只可惜,無論他如何的表忠心,老爺子就一句話在等着他,考慮、考慮再說。這個餿主意老爺子自己都直接給否了,現在拿出來說給黃瓊聽。一個是想着藉着這個機會,考驗一把自己這九兒子應變能力的皇帝。另外一個,就是看看他的雄心。面對強敵,是不是敢於應戰。

看了看黃瓊的臉色,皇帝也沒有搭理他,自顧自的說了下去:“有些人認爲,這樣就可以省下部分錢糧,集中精力應付長城外的北遼。反正寧夏府那裡諸蕃雜處,平日裡面無風尚且三尺浪。而且那裡除了河套地區之外,其餘的地方不是地瘠民貧,就是十年九旱。”

“平日裡面就算隴右其他地方,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可那個寧夏府動不動也要旱三年,再澇三年。滿打滿算,一年的稅賦也沒有多少。時不時的,朝廷還要拿出大量的錢糧,來貼補寧夏府。寧夏府又與北遼西北統軍司相連,雖說不是北遼入寇的主要方向。”

“可每次北遼入寇長城一線,寧夏府都是其西北統軍司的攻擊目標。對於朝廷來說,這個寧夏府就是一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眼下既然党項人叛亂,與其耗費大量的錢糧去平叛,還不如就此封那個拓跋繼遷一個名號,將寧夏府賞賜給他,以圖早日息事寧人。”

“在我大齊外有虎豹的情況之下,這麼做反倒是更穩妥一些不說,還可以挑起北遼與黨項人的爭端,讓党項人去幫着大齊分擔北遼的壓力。至少西北地區,朝廷備邊的壓力,可以當作包袱甩給党項人。朝廷不僅每年可以節省大量的錢糧,還可以集中兵力應對山西與河北。”

皇帝這番話音剛落,黃瓊臉色不是一般低沉的道:“兒臣,不知道這個主意是誰出的。但兒臣只知道,我大齊朝雖說幅員遼闊,但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這個人未戰便輕言棄土,往小了說是惑亂君心,往大了說是要斬斷我朝的根本,此人着實該殺。”

“先不說此人輕言棄土,會給我朝帶來多大的危害。但未戰便先怯,不正是向党項叛軍說明朝廷眼下空虛,無法與出動大軍平叛,纔不得已放棄寧夏府?這樣一來,恐怕那個拓跋繼遷,就算原本胃口不大,也會被朝廷慣得胃口大漲,恐怕將來別說一個寧夏府。”

“就算朝廷在加上整個隴右路,都未必能滿足他的胃口。寧夏府雖說貧瘠了一些,但對我大齊朝絕對不是什麼雞肋,而是我朝在西北的重要屏障。寧夏府的賀蘭山,阻斷了北遼鐵騎直接南下的路線。正是有了賀蘭山這道屏障,北遼鐵騎才無法順利突入隴右腹地。”

“隴右爲我朝軍馬主要產地,而我朝與北遼百餘年交鋒之中,始終佔據了上風,主要靠的便是隴右出產的優質軍馬,組建的可以橫行天下的騎兵。北遼與回紇多年來,對我隴右路一直賊心不死,百般心思想要斬斷我騎兵戰馬來源,以使我大齊騎兵再無力與其爭鋒。”

“而隴右路百餘年來安然無恙,除了我大齊鐵騎對回紇、吐蕃諸部,百戰百勝之外。也正是有了寧夏府賀蘭山、定遠州,這道堅固的屏障,才使得北遼無法從西路突破我朝西北防線,無力攻入我隴右腹地。寧夏府是我朝在西北的屏障,丟了寧夏府恐怕整個隴右都再難守住。”

“更何況,因爲一次叛亂,朝廷未作任何平叛動作,甚至大軍連剿都未曾清剿,便輕言放棄一府之地,也可謂開了一個很惡劣的先例。更給我大齊朝境內的諸羈縻州,以及西北諸蕃做了一個極其惡劣表率。是不是他們將來對朝廷稍有不滿意,便隨時都可以造反?”

“然後朝廷爲了儘快平息叛亂,就可以隨便將領土割讓,讓他們可以就地稱王稱霸?乃至將來,內地各州府縣造反都如此辦理?無論這個拓跋繼遷造反初衷是什麼,無論朝廷眼下錢糧有多緊張,但這個惡劣的端口絕對不能開。那麼做,豈不是連藩鎮割據的前唐都不如了?”

“還有,寧夏府與整個隴右路,以及陝西路山水相連。寧夏府有失,整個隴右路、陝西路都將不得安寧。尤其是眼下,二路旱情還沒有完全解決的情況之下。如果不能儘快的解決這場叛亂,一旦二路有黃巾張角之流,登高一呼響應其叛亂,那整個西北都將陷入大亂。”

“正像是父皇說的那樣,隴右如果丟了,朝廷不僅僅失去的是一塊土地,更失去了我大齊騎兵戰馬的主要來源。而沒有了這些戰馬,我朝將再也無法與北遼相抗衡。父皇,兒臣的意見,此次這個拓跋繼遷叛亂不僅要剿,而且要儘快的調集重兵,在其流竄出寧夏府之前剿滅。”

“至於錢糧方面,父皇暫時無需過於擔心。朝廷眼下雖說錢糧還略有不足,但是支持隴右平叛還是沒有問題的。在這一點上,兒臣還是有相當信心的。只要隴右那裡派出得力將領指揮,不打成常年的拉鋸戰,眼下朝廷積累的錢糧,至少支撐上一年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黃瓊這番話說罷,皇帝也不由得愣住了?看着這個自信滿滿的兒子,皇帝猶豫了一下之後,最終還是問道:“你讓朕不用擔心錢糧一事,那朕問問你,這錢糧該如何的解決?阿九,此事可是事關重大,你可不要忽悠朕。這朝廷一年的進項,朕難道還不清楚嗎?”

“朕雖說現在對你放手,可這朝廷一年的用度,朕心中還是有數的。雖說今年春稅入庫不錯,但除去各項用度,國庫現在滿打滿算有三十萬貫,十幾萬石糧食的結餘就不錯了。而這三十萬貫,能應付山西平叛就不錯了。眼下百姓困頓已久,朕不希望在這個時候增加稅賦。”

對於皇帝的不相信,黃瓊卻是自信滿滿的道:“父皇,兒臣這半年襄理朝政。知道眼下朝廷歲入艱難,所以一直都在精打細算。這半年來,雖說成果還沒有那麼的明顯。可是戶部現在也積攢了上百萬石糧食,以及一百餘貫錢,五萬多兩白銀,三十多萬匹綢緞。”

“這些錢糧,都是補足了今年官員的俸祿,以及下撥了河工、漕運等,所必須款項之後所結餘的,隨時可以動用。原本兒臣想着,到了年底在多結餘一些,把父皇壽陵的工程恢復起來,以便讓大行皇后可以早一日入土爲安。眼下既然隴右要用兵,那就先用到這個方面。”

“雖說少了一些,可支持寧夏府與山西路平叛,卻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尤其是山西路平叛,現在基本上已經進入清剿階段,所耗費的錢糧已經大大的減少。支撐隴右用兵,更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兒臣這可並非誇大其詞,父皇如果不信的話,可以去戶部倉儲司親自盤點。”

聽到以往年年都見底,年底秋稅入倉之前,乾淨的都能餓死老鼠的戶部倉庫,眼下居然積累了這麼多的錢糧。可謂是當年世宗皇帝爲了修建新宮,大肆耗空了朝廷幾十年來積累下來的財富,弄得如今朝廷幾乎每年都入伏不付出以來,可謂是近三十年來第一回。

這還是自己登基二十餘年以來,朝廷第一次足額撥付了官員俸祿,以及河工等必須的錢糧之後,僅僅半年之內的結餘。這小子居然如此能幹,理財更是一把好手,自己之前怎麼沒有看出來?這可還是在戶部自己,並未完全放手的情況之下,這小子還能做到如此地步。

不過皇帝也絕非普通人,雖說剛剛還有些錯愕,但隨即便反應過來。朝廷歲入日緊,甚至入不敷出這也的確沒有錯。可爲何同樣換了一個人,來做同樣的事情,結果卻如此不同?對於黃瓊半年時間,結餘瞭如此多的錢糧,是不是亂剋扣一氣,皇帝還是有信心的。

他知道自己這個大局觀很強的兒子,很清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亂剋扣下屬事情,他是斷然做不出來的。這半年來積累如此多的結餘,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自己之前,批錢的時候,這手有些太過於寬鬆了。該批的錢批了,實際上不該批的錢也批了。

而那些多出去的錢,恐怕不知道進了那個混賬王八蛋官員的口袋。自己這些年撥出去的錢糧,不知道有多少是被糊弄的。想到這裡,皇帝心中不由得有些惱羞成怒,甚至感覺到在這個兒子面前有些丟臉。

其實這倒也不能完全怪皇帝,中國曆朝歷代皇帝又有幾個會理財的?大部分皇帝,恐怕連賬本是什麼都看不懂。否則,也不會搞出一個雞蛋幾十兩銀子,說出去讓人笑掉大牙的怪事了。

第四百三十一章 差別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五百五十章 被女兒嘲笑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一百四十五章 喜訊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五百八十六章 被薅了幾十年羊毛的朝廷第一百八十三章 少林寺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八百二十一章 提前移交?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消的桂林郡王府第一章 星辰變第六十七章 出宮散心第七百三十二章 野慣了第八百八十六章我也有嫉妒之心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五百六十七章 勤政未必會理財第四十一章 黃瓊的想法第四百七十章 不滿的金城公主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五百二十章 沒有一個善茬子第六十二章 真的假不了第五百九十章 我不是聖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範刀的感受第三百八十四章 求情第一百零五章 輸的很徹底第六百零一章 何家讓步第八百一十六章 就是你們的下場第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一百二十一章 黃瓊的憤怒第四百七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七百三十六章 要文鬥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第二百零五章 老爺子很精明第二百七十八章 王府一入深似海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給他機會第八百一十三章 流言第五十五章 下策中的中策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性薄涼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八百一十五章 頂撞第六百四十六章 決戰(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三百六十七章 沒有人會一直包容你第八百六十二章攤丁入畝第五百四十七章 慎妃的心思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軍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三百七十章 蘇進的舊人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六百三十五章 本王親自做這個誘餌第六百四十二章 野利乞己之死第六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豈曰無衣第八百零六章 哭出來吧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一百九十一章 命裡無時莫強求第四百九十六章 給臺階下第四百零九章 意外的重逢第二百三十章 沒有遷怒與人的習慣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的味道第三百七十三章 弊端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們不是一路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人着實該殺第六百五十七章 兩個要求第七百零九章 沉迷與敲打第八百零七章 我還是我第七百零三章 心思各異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七百七十二章 攻心爲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五百三十四章 喜添三胞胎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一百零九章 沒那麼簡單第四百三十九章 狂熱與懼意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七百七十八章 被嚇壞的宗室第七百九十三章 拈酸吃醋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思各異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三百六十一章 對太子的評價第四百八十一章 笑的都很假第一百零六章 團圓飯第六百四十八章 城破第八百一十章 不能去問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看蒼天繞過誰第四百九十八章 歷練(二)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一百五十章 還是有所準備吧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七十一章 皇帝派去的災星
第四百三十一章 差別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五百五十章 被女兒嘲笑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一百四十五章 喜訊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五百八十六章 被薅了幾十年羊毛的朝廷第一百八十三章 少林寺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八百二十一章 提前移交?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消的桂林郡王府第一章 星辰變第六十七章 出宮散心第七百三十二章 野慣了第八百八十六章我也有嫉妒之心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五百六十七章 勤政未必會理財第四十一章 黃瓊的想法第四百七十章 不滿的金城公主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五百二十章 沒有一個善茬子第六十二章 真的假不了第五百九十章 我不是聖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範刀的感受第三百八十四章 求情第一百零五章 輸的很徹底第六百零一章 何家讓步第八百一十六章 就是你們的下場第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一百二十一章 黃瓊的憤怒第四百七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七百三十六章 要文鬥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第二百零五章 老爺子很精明第二百七十八章 王府一入深似海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給他機會第八百一十三章 流言第五十五章 下策中的中策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性薄涼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八百一十五章 頂撞第六百四十六章 決戰(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三百六十七章 沒有人會一直包容你第八百六十二章攤丁入畝第五百四十七章 慎妃的心思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軍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三百七十章 蘇進的舊人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六百三十五章 本王親自做這個誘餌第六百四十二章 野利乞己之死第六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豈曰無衣第八百零六章 哭出來吧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一百九十一章 命裡無時莫強求第四百九十六章 給臺階下第四百零九章 意外的重逢第二百三十章 沒有遷怒與人的習慣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的味道第三百七十三章 弊端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們不是一路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人着實該殺第六百五十七章 兩個要求第七百零九章 沉迷與敲打第八百零七章 我還是我第七百零三章 心思各異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七百七十二章 攻心爲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五百三十四章 喜添三胞胎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一百零九章 沒那麼簡單第四百三十九章 狂熱與懼意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七百七十八章 被嚇壞的宗室第七百九十三章 拈酸吃醋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思各異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三百六十一章 對太子的評價第四百八十一章 笑的都很假第一百零六章 團圓飯第六百四十八章 城破第八百一十章 不能去問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看蒼天繞過誰第四百九十八章 歷練(二)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一百五十章 還是有所準備吧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七十一章 皇帝派去的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