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被發現了

若是貿然接回去,恐怕會產生一些心理上的問題。若是將來李秀在有了新的孩子,恐怕對這個孩子影響更大。想到這裡,看着李秀一臉受傷的表情,黃瓊猶豫了一下,黃瓊對着劉夫人道:“嫂子,你先將兩個孩子帶回去。秀姐這裡,我與她說一些話。”

對於黃瓊的要求,劉夫人微微的點了點頭。召喚過那個男孩,將兩個孩子一併帶回了住處。而在劉夫人帶着兩個孩子離去後,面對着兩個孩子這兩天的陌生,尤其是女兒的抗拒和排斥,已經實在忍不下去的李秀,撲倒黃瓊的懷中嚎啕大哭起來。

抱着痛哭的李秀,黃瓊沒有說什麼。而是就這麼將李秀抱在懷中,手輕輕的放在她的髮絲上,讓李秀盡情的發泄。直到李秀的哭聲漸漸落了下來,黃瓊才嘆息一聲道:“秀姐,你心中的苦,我都知道。盡情的哭吧,把心中的委屈都哭出來就好了。”

聽着黃瓊關心的話,淚眼朦朧的李秀擡起頭來,看着面前的黃瓊道:“王爺,我也知道這幾年我沒有陪在他們的身邊,確實有些對不起他們。可爲什麼他們對我這麼冷淡,他們都是我身上掉下來的肉啊,是我這幾年無時不刻都在掛念着的心頭肉啊。”

將李秀抱到自己腿上,輕輕的吻了吻李秀的嘴,黃瓊嘆息一聲道:“秀姐,我相信你對兩個孩子的感情。對不起孩子的不是你,而是我們天家。只是秀姐,這些年陪着孩子的一直都是劉虎夫婦。他們夫婦真的拿着兩個孩子,當成親生骨肉一般。”

“我二次去探望劉虎的時候,帶了一些吃了。劉夫人都是平均分給四個孩子的,並沒有因爲自己的兒女也一樣在捱餓,而有任何的偏袒。而她將吃的都留給自己孩子,她自己一口都沒有捨得吃。我聽鄰居說,她爲了讓幾個孩子多吃一點,當時自己已經兩天沒有吃飯了。”

“在將他們一家接到府中後,劉夫人是怎麼對待兩個孩子的,我一直都是看在眼裡的。真的是視如己出,甚至因爲不是親生的,而更加的疼愛。有道是生恩不如養恩。孩子在他們夫婦身邊長大,在孩子的心中,他們已經是孩子親生父母。”

“秀姐,兩個孩子我剛纔看了一下。男孩子也許是你當年被搶走的時候,已經有些懂事了,對你雖說還有些陌生但並不排斥。你帶走,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女兒也許是當年還不記事,對嫂子又不是一般的依賴,你帶走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那孩子本身就心思脆弱,再加上不愛說話。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恐怕心裡面會出現很多的問題。而你到於府,肯定是要掌家的,未必有很多功夫去陪伴孩子。在加上你內心因爲這些年沒有陪伴孩子,而產生的愧疚之心。”

“在管教孩子方面,也會有一定的束手束腳,甚至有可能連一句重話都不好說。若是不在生養還好些,若是再生養恐怕對她更是照顧不到。至少有可能照顧得,不會那麼的仔細。這樣下去,這孩子早晚得出題。我看,是不是先將女孩留在劉虎身邊?”

“反正汴州離着京兆也不遠,等到孩子大了,可以讓她去探望你。等你穩定下來,也可以隨時進京來探望孩子。更何況,於明遠已經做到節度使,不可能一直都做外官,調回京城也是早晚的事情。到時候,母女見面更是方便了。”

“現在孩子還小,無論在懂事都是一個孩子。等她在大一些,在加上劉夫人的慢慢開導,我想那些心結慢慢會打開的。而且劉夫人不管怎麼說,你們也做了幾年的妯娌。對她的爲人,你還不瞭解嗎?孩子放在她的身邊,你也不用擔心孩子挨餓受凍。再說,不是還有我在嗎?”

黃瓊的這番話說罷,李秀雖然極爲不捨,但猶豫良久之後最終還是點了點頭。李秀不是那種不明理的人,也知道黃瓊說的沒有錯。現在如果強行將女兒從妯娌身邊帶走,孩子肯定是受不了的。至少等到自己在於明遠家站住腳了,孩子在大一些了,到時候更容易接受一些。

只是道理明白歸明白,可對於李秀來說,那孩子畢竟是她分別之後,等了、想了、盼了多少年的親骨肉。剛剛團聚沒有多少時日,卻因爲自己即將改嫁又要分手。這對那個做孃的來說,能真的接受得了?

看着懷中黯然神傷的李秀,黃瓊也沒有在勸什麼,只是緊緊的將她抱在懷中。而李秀也這麼靜靜的伏在黃瓊懷中,也同樣沒有再說什麼。直到一盞茶過後,也許是心情過於壓抑,急於發泄的李秀,突然瘋了一樣,一邊吻上黃瓊的嘴,一邊撕扯着他的衣服。

面對着突然瘋狂起來的李秀,知道懷中這個女人,是在發泄心中苦悶的黃瓊。儘管知道劉夫人與孩子的住處近在咫尺,眼下並不是那啥的好時候。但面對瘋狂的李秀,也只能苦笑了一下後便陪着她了。既然不能一起上天堂,那就一起下地獄罷。

而此時陷入瘋狂的兩個人,卻都不知道的是,就在兩個人糾纏在一起的時候。屋子內的異樣響動,幾乎一聲不落的,全部落在了此時就在李秀的房門外,在幾個孩子睡着後想要在安慰一下李秀,去而復返正要敲門而入的劉夫人耳中。

已經是兩個孩子母親的劉夫人,當然清楚的知道屋子內,傳出的那些動靜是在做什麼?這位被屋子內傳出來的異樣聲音,弄得面紅耳赤的劉夫人,此時那裡還敢進去,只能收回正要敲門的手,轉身悄無聲息的離開了。屋子內發出這種動靜的人是誰,她不用猜就知道。

這是李秀的屋子,裡面的女人除了她不會有別人。而那個男人,這後宅除了與自己一同過來的英王,以及景王的幾個還未成年的兒子之外,是一個成年的男人都沒有。只是讓她疑惑不解的是,李秀不是馬上便要嫁人了嗎?

嫁的還是一位節度使那樣的高官,怎麼還與那位英王攪合到了一起去,說起來這實在也有些太那啥了。自己這位前妯娌的性格自己知道,也算是一個溫雅嫺淑的女人,絕對不是那種放蕩的女人。那位英王據自己這段時日的瞭解,也不是那種見女人就走不動路的人。

當然,劉夫人對黃瓊的這個印象,還是停留在當初在京城的時候。至於這次來鄭州,見到黃瓊身邊那麼一大羣鶯鶯燕燕,這位劉夫人至少對這位英王,是不是那種貪花好色的人,多少也有了一些懷疑的態度。這纔多少日子,這位英王便搞出這麼多的女人來。

可問題是那些女人是那些女人,而自己這位前妯娌卻是即將要嫁人的。與其他雲英未嫁,或是已經跟了他的女人是不同的。這位英王無論怎麼說,也不能搞出這種事情來吧。兔子還不吃窩邊草呢,這位英王怎麼變得連窩邊草都不放過了?

而且自己那位前妯娌,雖說外貌端莊秀麗,可畢竟是半老徐娘了不說,還是一個寡婦之身。至少與英王眼下身邊的那羣鶯鶯燕燕相比,最多也算是普通而已。這兩個看起來是八竿子打不到的人,居然還搞出這種事情來?從兩個人熟悉的程度來看,這絕對不是第一次。

最關鍵的是,自己印象中一向溫柔賢惠,自成婚後一向謹守婦道的前妯娌,居然還叫的那麼、那麼?想起剛剛屋子內傳出的聲音,這位同樣溫柔賢惠,而且極具內秀的劉夫人,不禁臉色羞的通紅。她從來沒有想到過,女人在牀笫之間會傳出這種,呃,放蕩的聲音來。

既然自己那位前妯娌,不用自己再去安慰,這位臉上的羞紅,半天都沒有下去的劉夫人,便整理好牀鋪準備休息。只是聽了半天牆根的她,帶來的渾身燥熱,好大一會都沒有平息下去。一閉上眼睛,屋子內傳出的聲音,總是在腦海中反覆響起。

實在有些睡不着的她,簡單的披上衣服,站起身來走出屋子,想要藉着外面天氣冷靜一下時。卻隱隱約約的發現,那位氣質高雅的景王妃,帶着她的一個貼身婢女,也進入了距離自己所在的房子並不遠,擡眼就能看到的李秀屋內。

見到眼前的一幕,這位被聽牆根後攪得有些心緒不寧的劉夫人,明知道自己這種做法不對。可實在耐不住對景王妃與英王關係的好奇,小心翼翼又來李秀的房門外。當聽到屋子內傳出來的聲音時,她不禁有些愕然。居然那位看起來高貴無比的景王妃,也與英王有關係。

而且與李秀一起同牀伺候英王,肯定已經不止這一次了。聽到這裡,這位被屋子內簡短對話後,又一次傳來的異樣聲音,再一次搞得面紅耳赤的劉夫人,不知道因爲什麼原因,沒有立即離開。而是一直到屋子內幾人雲收雨散,才轉身默默的離開。

當然,外面有人聽房,屋子內正沉於滿屋香豔之中的黃瓊,不是沒有察覺出來。只是黃瓊以爲外面的人,是林含煙的貼身婢女,並沒有太過於在意。以往他到後宅的時候,林含煙總是要安排自己心腹放風的。無論自己過來的再晚,一向都很謹慎的林含煙都會這麼做。

至於林含煙的那兩個心腹婢女,早已經陪着林含煙和李秀伺候自己不止一次了。今兒林含煙過來的時候,又只帶了一個婢女,黃瓊自然以爲另外一個在外面放風。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今兒聽牆根的這位並不是林含煙安排的人,而是這個院子內新住進的另一個女人。

這邊折騰了大半夜,而那邊的聽了半天牆根的劉夫人,也是一樣在牀上反覆折騰了大半夜,在實在耐不住睏意後才沉沉睡去。只是除了這位劉夫人之外,沒有人知道她的失眠,到底是因爲發現了李秀與黃瓊的關係,還是因爲其他某些事情。

只是黃瓊在第二天見到她的時候,卻發現這位劉夫人不僅看向自己的神色不對。面容多少有些憔悴不說,眼眶下還有兩個不小的黑眼圈。還以爲這位劉夫人是因爲孩子事情失眠的黃瓊,倒是沒有刻意去問什麼。

第二百二十六章 屍餐素位第六百六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的是精銳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三百二十四章 沒有不吃醋的女人第六百二十一章 戰事起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是在安撫誰?第三百六十一章 對太子的評價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外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第六十五章 皇帝的敲打第六百四十五章決戰(一)第七百一十二章 羣毆與怒火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第六百五十二章 善後(一)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四百二十一章 無眠的人很多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七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四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八百六十七章 於明遠的三個差事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的試探第八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爲好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們不是一路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贊普後裔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罡後人第五百六十三章 沒有人可以侮辱他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死賬消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五百九十四章 簫音還在,琴聲卻斷第二百七十一章 牛嚼牡丹第一百五十章 還是有所準備吧第一百七十七章 永王故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五百零四章 家事(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五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八十八章 連人都算不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第七十八章 這就是你們的命第八百五十八章 聽牆根的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你眼神出賣了你第二章 這是哪兒?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四百零九章 意外的重逢第八百六十七章 於明遠的三個差事第四百三十章話中有話的司徒喚霜第二百四十一章 相信我一次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三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第三百三十六章 挫折感第四百九十六章 給臺階下第八百一十一章 君臣有別第七百四十九章 難以擺脫的宿命第七十四章 皇帝心情很糟糕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三十九章 謹慎一些爲好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第一百六十八章 看透而不說透第四百六十五章 得夫如此第八百六十章 三人成虎第六百九十一章 隱憂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五百九十八章 賭一把第五百六十三章 沒有人可以侮辱他第一百七十四章磨練即磨難第一百七十七章 永王故人第八百一十六章 就是你們的下場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第七百三十七章 前太子的奢華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五十六章 該怎麼做便怎麼做第六百四十八章 城破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傷逝第五十七章 改變就從今天開始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殺令第七百五十七章 濫情還是多情第四十一章 黃瓊的想法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九十五章 駕馭之道
第二百二十六章 屍餐素位第六百六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的是精銳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三百二十四章 沒有不吃醋的女人第六百二十一章 戰事起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是在安撫誰?第三百六十一章 對太子的評價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外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第六十五章 皇帝的敲打第六百四十五章決戰(一)第七百一十二章 羣毆與怒火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第六百五十二章 善後(一)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四百二十一章 無眠的人很多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七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四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八百六十七章 於明遠的三個差事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的試探第八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爲好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們不是一路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贊普後裔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罡後人第五百六十三章 沒有人可以侮辱他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死賬消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五百九十四章 簫音還在,琴聲卻斷第二百七十一章 牛嚼牡丹第一百五十章 還是有所準備吧第一百七十七章 永王故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五百零四章 家事(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五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八十八章 連人都算不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第七十八章 這就是你們的命第八百五十八章 聽牆根的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你眼神出賣了你第二章 這是哪兒?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四百零九章 意外的重逢第八百六十七章 於明遠的三個差事第四百三十章話中有話的司徒喚霜第二百四十一章 相信我一次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三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第三百三十六章 挫折感第四百九十六章 給臺階下第八百一十一章 君臣有別第七百四十九章 難以擺脫的宿命第七十四章 皇帝心情很糟糕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三十九章 謹慎一些爲好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第一百六十八章 看透而不說透第四百六十五章 得夫如此第八百六十章 三人成虎第六百九十一章 隱憂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五百九十八章 賭一把第五百六十三章 沒有人可以侮辱他第一百七十四章磨練即磨難第一百七十七章 永王故人第八百一十六章 就是你們的下場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第七百三十七章 前太子的奢華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五十六章 該怎麼做便怎麼做第六百四十八章 城破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傷逝第五十七章 改變就從今天開始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殺令第七百五十七章 濫情還是多情第四十一章 黃瓊的想法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九十五章 駕馭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