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二章攤丁入畝

在看看懷中那個的男嬰,婦人心中也是一陣陣的惆悵。此刻的她,除了對丈夫的無限愧疚之外,還有對千里之外那個男人,不知道什麼時候產生的一些思念。不知不覺,兩行清淚下來的婦人,緊緊抱着懷中男孩。貼了貼孩子還很稚嫩的小臉,並未將那柄長命鎖給孩子戴上。

語氣雖說溫柔,但卻異常堅定道:“孩子,你這一生之中只有一個父親。襄陽範家的這個,纔是你的生父。他給的這個長命鎖,哪怕你是他的親生血脈,可也不能佩戴起來的。今後你就是一個普通人,那個只留下作爲一個念想。千錯萬錯,都是孃的錯,是娘對不起你爹爹。”

只是語氣雖說很堅定,可一想起兒子身世,這個婦人眼淚又落了下來。一滴滴的淚水,滴到了孩子稚嫩的臉上。她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兒子將來會做什麼親王。在範家成長,也不算是辱沒了這個孩子。只是她也不知道,這個不能爲人所知的秘密,真能夠一直都瞞下去嗎?

憐愛的放下懷中這個,生產時幾乎要了她半條命的孩子,她卻不由自主又拿起那柄長命鎖。就在她打量這柄,製作極其精湛長命鎖時,卻是無意之中觸碰不知道哪裡。這枚長命鎖掛墜突然打開,裡面掉落出一枚紙條來。當她打開紙條時,卻發現上面只有用工筆寫的一首詩。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看着紙條上這首盡表相思之意的小詩,婦人的眼淚又落了下來。那三日的過往,對黃瓊來說刻骨銘心,對她又如何不是?

出身江湖世家的這個婦人,到底不比張巧兒那種官宦之家的女子。心中一聲輕嘆之後,雖說有些捨不得。但最終還是打着了火摺子,將這張紙條一把火燒掉。這柄長命鎖,也被受了起來。掛到孩子脖子上的,還是範家老爺子在孩子誕下之後,賞的一柄範家祖傳的長命鎖。

而此時沉浸在迷茫之中的婦人,自然不知道因爲這個消息。導致黃瓊在給宋王選妃的時候,因爲此事有些心煩意亂。並未仔細甄別永王妃帶來的三個人選,而是隨手指定了一個。結果誰也沒有想到,他隨手指的這個,是三個人之中性子最爲彪悍那個,導致了宋王后半生悲劇。

宋王被老婆打成了妻管嚴,滕王也失去了支援,而老實了許多。除了此事,讓黃瓊有些心煩之外,其餘的事情到是沒有什麼太大的波折。就在宋王大婚後的半個月,蔡氏率先給黃瓊誕下一個兒子。接下來李氏,也給他生了一個女兒。接着,張巧兒在宮外,也給他誕下一子。

因爲張巧兒孤身一人,帶着兩個孩子在京城。而在她生產時,黃瓊又無法親自出面。所以在預產期臨近的時候,黃瓊不僅提前半個月,便預備準備好了幾個穩婆。還早在一個月之前,便派李大夫定期爲期檢查。在生產時黃瓊雖說不能親自去陪,可在溫德殿也是坐臥不寧。

直到接到消息張巧兒母子平安,在宮中黃瓊才放下心來,並賞賜了大批補品。其實,若不是知道內情的蔡氏與董千紅勸說,讓他多少爲張巧兒着想一些。實在有些不放心張巧兒,一個人生孩子的黃瓊,差一點沒有將張巧兒接到宮中生育。便是這樣,黃瓊也是提前做了準備。

朝中都知道,張巧兒的丈夫是這位太子爺,在西京收的心腹之臣。誰也不知道,張巧兒腹中的孩子,壓根就是這位太子爺的。還都以爲,這是黃瓊對自己心腹的照顧。滿朝的官員,不由得對這位太子爺豎起大拇指。先不說這位爺性格如何,單就這份重情義就是常人難及。

這三個孩子相繼的誕生,讓黃瓊稍解了心中的鬱悶。如果再加上,相繼也有了身孕的劉靈與吳氏,以及也快到臨產的董千紅。便是黃瓊已經知道,他便已經有了五子三女。而他不知道,在汴州事實上的長子,如今已經快要三歲。在太白山中,還有一個兒子也開始牙牙學語。

如今也算是兒女滿堂的黃瓊,也算是收了花花心思,倒也老實的沒有再更多拈花惹草,心思更多的放在了政務上。包括曾經的紀王妃,都沒有在去招惹。唯一讓他有些頭疼的就是慎妃。這個女人實在太過於狡猾,引自己上鉤的手段也是花樣百出,讓自己可謂是防不勝防。

黃瓊幾次提防,都被中了她的圈套。無奈的黃瓊,也只能答應她,如果她能夠搞定沈碧君三女,與她一同侍寢。以後每個月的初一、十五,都會過來陪她一次。原本以爲自己這個要求,會讓這個妖精一樣的女人知難而退。但讓黃瓊瞠目結舌的是,這個女人實在太有手段了。

居然不知道採取什麼法子,還真的說通了那三個眼下對她的厭惡,幾乎已經到了毫不掩飾的女人。無奈的黃瓊,最終也只能答應她。至於她究竟採取了什麼法子,她卻死活都不肯說。便是私下詢問三女,三女也是支支吾吾的。三女這個的態度,讓更加無奈的黃瓊只能是認可。

除了慎妃的糾纏之外,黃瓊如今的日子過得也算是舒服。至於如今整日裡都神神秘秘,不知道在做什麼的老爺子口中繁重的政務,對於他來說也算不上什麼負擔。漕運、河工、農事,被他理的井井有條。便是徒流民以充邊塞的事情,在呂蒙正的全力推進下,也進展相當順利。

而那位被紀王不擇手段逼佔,如今整日以淚洗面的蘇昭容,黃瓊倒也並未對她做太多的苛刻。既然老爺子明知道此事,都沒有去處置。自己又何必不饒人的,去欺負一個可憐的女人?在收拾了紀王,並沒收了他進宮的腰牌半個月之後,黃瓊便將派人永清郡王又送回了她那裡。

其實,黃瓊也沒有太多的心思,與她計較什麼。眼下的黃瓊,整日裡面與呂蒙正幾個人,不斷的再商議着兩件大事。不過,這兩件事與其是兩件,確切的說是一件更爲恰當。那就是丁稅的事情。如今天下諸路,除了江南與山東路少數幾路之外,幾乎沒有一個不拖欠丁稅的。

拖欠最爲嚴重的隴右、黔中路二路,已經五年沒有上繳一文錢的丁稅。便是相對富裕一些的,河南路、河北路、山西路、兩淮東西二路,每年上繳的丁稅也不到六成。越是土地集中,外出做流民越多的地方,拖欠的丁稅也就越多。這一兩年,原本不拖欠的兩淮都開始拖欠。

面對着丁稅拖欠越演越烈,百姓繳納丁稅越來越難的局面。眼下黃瓊真正想做是徹底的取消,這個自前漢以來已經實行了上千年的稅。黃瓊的態度很明顯,既然丁稅收不上來,那就不要收取了。按照開國以來,丁稅收取最爲齊全高宗年間標準,把丁稅平攤到全國田畝之中。

對於黃瓊這個意見,中書省的幾位相爺以及六部尚書,幾乎都愣住了。將丁稅攤到田畝之中,也就是預示着土地越多的人家,繳納的稅也就越多。而土地少或是沒有地的人家,則可以少交或是不用繳稅。這豈不是將丁稅全部都落到了士紳的頭上?畢竟他們名下的土地最多。

這麼做,不是等於將那些士紳,全部推倒朝廷的對立面去了嗎?對於黃瓊的這個想法,中書省的這幾位,除了呂蒙正閉口不言之外,其餘的幾位別看平日在朝堂之上,一貫的是做點頭大老爺。可在這件事情上是堅決反對。原因無他,因爲他們幾乎每家的名下都有大量土地。

這位爺將丁稅,都攤到天下田畝之中。而且無論是宗室還是官紳,都沒有免稅特權。自古以來,還從來沒有聽說過讓官員繳稅的,這不是在等於要了他們的命嗎?別看這幾位,張口閉口都是忠君之事,但那是說的別人。若是到他自己頭上,他們纔不管朝廷的用度有多匱乏。

反正就是一句話,讓我或我們繳稅是絕對不行的。當然這羣琉璃蛋子一樣傢伙,反對是絕對不會用自己名義,他們是代表着天下士紳說話的。面對着幾位相爺激烈反對,黃瓊自然清楚他們如此堅決的原因是什麼。而黃瓊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冷冷的看着面前這幾位的表演。

在幾位唾沫紛飛的說完自己反對的意見後,黃瓊才冷冷的將戶部,近二十年丁稅拖欠賬目,丟到他們面前道:“幾位,都是中書省的相爺,對於天下丁稅拖欠情況,應該比寡人更加的清楚。而如今天下百姓,富者日富、貧者幾無立錐之地,土地大多兼併在宗室、官紳之手。”

“老百姓名下的土地越來越少,便是豐年一年的收成,就連頓飽飯都吃不起,又何來錢糧納稅?那些手中掌握着大量土地官紳,反倒是卻不用繳納錢糧,就連丁口稅也能想到法子逃掉。朝廷收不上來稅,又那來錢糧給你們發放俸祿?給諸官軍發放軍餉?又如何治理河工?”

“你們身爲當朝宰相,朝廷如今歲入匱乏到何種程度,不用寡人多說,你們都是心知肚明的。去歲西北大旱,朝廷連賑災錢糧都拿不出來。而諸路的丁稅,卻是大部分都已經名存實亡。如果寡人實施攤丁入畝,每畝田地只是均攤了一點錢糧,便是與這天下的官紳做對?”

“難道非要等到,開國初年的往事重新上演,那些官紳才肯知道什麼叫做百姓一怒嗎?寡人知道,你們幾個家鄉都是有名的大地主。陳大人,寡人沒記錯的,你們家在兩淮東路有田地七餘萬畝。所以,你們所謂的爲天下官紳說話,不過是藉口而已,實則卻是爲了自己利益。”

聽着黃瓊語氣之中,冷森森包含殺意的語氣。在座的幾個人,哪怕心中再不情願,但誰也不敢在說話了。黃瓊沒有理會幾個人驟變的臉色,敲打了一下書案道:“寡人今兒召你們過來,不是與你們商議這件事執行與否。而是正式告知你們,寡人決定的攤丁入畝這一事項。”

第四百六十七章 話中有話的金城公主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八十一章 齊家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第五百二十六章 絕不能放她們走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北亂則天下不穩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都是百姓血淚第七十六章 天家無私事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嫌你們髒第七百四十七章 怎麼看都是在報復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七百八十八章 連人都算不上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第一百零六章 團圓飯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一百零六章 團圓飯第六百三十一章 爭執第八百九十五章 紀王跑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亂麻第八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爲好第一百六十三章 又驚又怒的太子第三百六十章 莫名其妙的聖旨第五百七十八章 黃瓊的殺傷力第二百二十章 風雨系同舟第一百一十八章 劉虎之妻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一百零六章 團圓飯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二百四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二百九十八章 賣的好廉價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七百五十七章 濫情還是多情第五百八十七章 矬子裡面拔大個第二百三十五章 你要倒黴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二百四十四章 襄陽範家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五百三十章 亂象初始第七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七百四十章 何家虛僞的很第七百零八章 燈下美人第四百零七章 今後便是敵非友第六百零四章 被算計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你要倒黴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隱憂第八百八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九章 彎轉的有點大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不希望再有下次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只不過是條狗第一百八十三章 少林寺第八百零三章 那打的就是寡人臉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六百一十五章 做的如此之絕第三百九十九章 隱憂與安撫第五十四章 一桃殺三士第一百九十一章 命裡無時莫強求第五百六十一章 鬱悶的黃瓊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理戰術第七百五十二章 讓她哭吧第三十九章 謹慎一些爲好第七百六十五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七百八十二章 後續可能的麻煩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十章 桂林郡王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們自願的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六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的兔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顛倒黑白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四百四十三章 心思紛亂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八百二十章 胸懷的問題第八百二十七章 真能拉下臉來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三百三十九章 雞鳴狗盜之人的用處第八百九十四章 用非常之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永王的過往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七百三十九章 憤怒的何氏第七百三十八章 刺客第七百四十章 雷劈不到寡人頭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三百三十六章 挫折感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六章 文武兼備?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十章 桂林郡王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
第四百六十七章 話中有話的金城公主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八十一章 齊家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第五百二十六章 絕不能放她們走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北亂則天下不穩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都是百姓血淚第七十六章 天家無私事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嫌你們髒第七百四十七章 怎麼看都是在報復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七百八十八章 連人都算不上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第一百零六章 團圓飯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一百零六章 團圓飯第六百三十一章 爭執第八百九十五章 紀王跑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亂麻第八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爲好第一百六十三章 又驚又怒的太子第三百六十章 莫名其妙的聖旨第五百七十八章 黃瓊的殺傷力第二百二十章 風雨系同舟第一百一十八章 劉虎之妻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一百零六章 團圓飯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二百四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二百九十八章 賣的好廉價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七百五十七章 濫情還是多情第五百八十七章 矬子裡面拔大個第二百三十五章 你要倒黴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二百四十四章 襄陽範家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五百三十章 亂象初始第七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七百四十章 何家虛僞的很第七百零八章 燈下美人第四百零七章 今後便是敵非友第六百零四章 被算計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你要倒黴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隱憂第八百八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九章 彎轉的有點大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不希望再有下次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只不過是條狗第一百八十三章 少林寺第八百零三章 那打的就是寡人臉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六百一十五章 做的如此之絕第三百九十九章 隱憂與安撫第五十四章 一桃殺三士第一百九十一章 命裡無時莫強求第五百六十一章 鬱悶的黃瓊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理戰術第七百五十二章 讓她哭吧第三十九章 謹慎一些爲好第七百六十五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七百八十二章 後續可能的麻煩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十章 桂林郡王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們自願的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六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的兔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顛倒黑白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四百四十三章 心思紛亂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八百二十章 胸懷的問題第八百二十七章 真能拉下臉來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三百三十九章 雞鳴狗盜之人的用處第八百九十四章 用非常之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永王的過往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七百三十九章 憤怒的何氏第七百三十八章 刺客第七百四十章 雷劈不到寡人頭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三百三十六章 挫折感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六章 文武兼備?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十章 桂林郡王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