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看透而不說透

儘管中宮纏綿病態已經不是一年兩年,今年入夏以來更已經陷入時常昏迷的狀態。這段時日,實則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無論是皇帝,還是宮中諸人都知道,那一天是早晚的事情。按照定製,皇后大行使用楠木棺槨,都已經趕製完成,就擺放在宮中某一處。

但當這一天真的到來時候,皇帝卻依舊很難接受。畢竟是二十多年的患難夫妻,無論皇帝對皇后有沒有真的感情,可這麼多年的夫妻情分還是在的。更何況當年他在身爲親王的時候,因爲不受世宗皇帝與太子的待見,滿朝臣子無一人願意將女兒嫁給他。

不僅官職高的人,都想盡辦法走門路推掉這門親事。就連那些低級官員,寧願將女兒草草嫁掉,也不願意將女兒嫁給當年的皇帝。當然黃瓊那位皇祖父,對這個自己都忘了的兒子婚事,也壓根就沒有太在意。

最後在宗正寺那位對當年皇帝,實在有些心生憐憫的老郡公,還有黃瓊那位皇祖母當年的閨中好友,一再的努力和堅持之下。才隨便在有女兒的官員之中,給黃瓊的這位皇帝老子,指了一門親事。

他那位官職低微的岳父,儘管也滿心的不情願,但也不敢違抗聖旨。也只能在沒有聘禮,沒有一位皇子娶妻時該有的任何東西和禮節,甚至在只有聖旨上規定成親時日的情況之下,還是待字閨中的**嫁給了他。

雖說草草成親,沒有一切一位親王婚禮該有的待遇,只是被一頂小轎擡入了當年的受王府。但這位皇后卻並未有任何的不滿,反倒是勤儉持家、相夫教子,與皇帝一同熬過了當年最艱難的歲月。

雖然不能說琴瑟和鳴,但也絕對算得上是患難夫妻。甚至在這位皇帝雖說貴爲親王,但也是最艱難的歲月中,一直是這位帝王曾經苦難生活中的支撐。尤其在黃瓊的皇祖母,在勉強支撐到皇帝出宮就府後不久,便撒手人寰之後,這位皇后幾乎成了皇帝唯一的支柱。

眼下皇后大行,皇帝無疑是最難受的那個人。在身邊的黃瓊與高無庸一再呼喚之下,才從悲傷之中清醒過來的皇帝,這次沒有推開黃瓊攙扶他的手。在那名報喪太監的帶領之下,匆匆的向着皇后的寢宮趕去。

當皇帝在黃瓊和高無庸的攙扶之下,來到皇后的寢宮之時,寢宮內外早已經是哭聲一片。這位一廢兩立的皇后,雖說長相只是普通。但性子還算是溫和,對待宮中之人與其他后妃也從不苛刻。

雖不能說對所有的人都相敬如賓,但也算是厚道之人,所以在後宮之中還算是有很大的人望。至少遠比因爲她重病,代替她暫時掌管後宮事務的那位德妃,受宮中之人愛戴的多。如今這位皇后大行,真情也好、假意也罷,宮中之人倒也是無人不在痛哭。

當然,在這些痛哭的人之中,虛情假意的也大有人在。就像那位正在張羅着皇后喪事的德妃。雖說看起來很悲切,但隨後趕到的黃瓊,卻在她的眼角處很明顯的看到了一絲,皇后之位在望的興奮。

眼下皇帝的先後兩位皇后,一位眼下大行去了西天。另一位早已經被廢,在聽雪軒不問世事。即便當初封閉聽雪軒的牆壁已經拆除,但也從來不出聽雪軒半步。眼下整個後宮尊位以她爲高,皇后這一薨,可以說整個後宮便以她爲首。

自己又有雄厚的外家支撐,自己那位門生遍佈朝野的三朝元老親,甚至不用說話,只要活着便足以影響到朝局。條件,可謂不是一般的得天獨厚。在這麼有利背景支持之下,下一任皇后不是她還能有誰?

明顯感受到這位德貴妃心中的野望,黃瓊卻在心中不禁的嗤笑一聲。這位德妃娘娘真的以爲皇后大行,自己又有勢力雄厚的外家支持,下一位皇后就輪到她了,這個想法也太過於天真了。

黃瓊可以斷定皇后大行之後,皇帝若是要重新立皇后的話。立誰都有可能,唯獨這位德妃娘娘是最沒有希望的。而成爲她成爲新皇后的最大障礙的,卻正是這位德妃娘娘引以自豪的家世。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自己外公之事影響,自己這位皇帝老子對外戚干政可能,防範的極其嚴密。這一點,從皇帝給自己兒子找的那些親家這一點,就足以看出皇帝的心思。除了蜀王之外,幾乎所有的兒子,所娶的正妃家世無一不是勳貴世家,或是當朝顯貴之家。

但唯有太子妃與蜀王妃,卻是兩個特殊例外。當年的太子妃,雖不能說是普通人家出身,但論起家世來說,父親卻也不過是從六品小官。在將女兒嫁給了太子,成爲當朝儲君的太子妃,甚至是未來皇后之後,也不過給了一個二品的空頭官職,甚至連爵位都沒有給一個。

蜀王正妃,身世也是差不多的。即便是與那位大行皇后患難夫妻,可在自己大權在握之後,皇后的外家卻只給了一個空頭的爵位,連半點實權都沒有給。皇帝的意思很清楚,作爲當朝皇后的家人,享受榮華富貴可以,但是想要掌握實權卻是萬萬不可能的。

從這兩點上,足可以看出皇帝對外戚和後宮干政的警惕性不是一般的高。更何況這位德妃娘娘不僅家世雄厚,而且爲人性格強勢。即便是她親生兒子宋王登基,恐怕這位德妃娘娘也絕對不會放棄,插手朝政的野望。

無論是自身性格的原因,還是家世的原因。以皇帝一貫對某些方面防範的心理,這位德妃娘娘根本就沒有登上皇后之位的可能。甚至她僅有的那個兒子宋王,除非皇帝的兒子都死絕了,否則繼承大位都一點希望沒有。

至於皇帝爲何有這種心態,究竟是因爲當年母親給他帶來的影響太大,讓他至今仍然投鼠忌器。還是因爲史書讀多了,歷代外戚干政帶來的禍事之慘烈,讓他從內心之中對外戚或是後宮干政深惡痛絕,黃瓊便不得而知了。

正是看透了這一點,黃瓊纔敢於斷言,這位眼下志得滿滿的德妃,想要當皇后幾乎沒有半分的可能性。而且黃瓊認爲這位皇后大行之後,眼下大權牢牢在握,早已經沒有了當年穩定政局需要皇帝,未必會重新冊立一位皇后。

只是黃瓊雖說已經看明白,這位德妃娘娘早已經註定的空歡喜一場結局,但臉上卻沒有半分的表現出來。看透不說透,纔是真正聰明人的做法。至於現在,還是讓這位德妃先自滿一陣子吧。

而迎接皇帝與黃瓊一行的,除了這位意得滿滿的德妃,陸續趕過來的其他后妃和皇子、公主之外。還有太子看向黃瓊時,那七分怨毒、三分嫉妒的眼光。從來沒有買進過皇后寢宮,甚至連皇后面都沒有見過的黃瓊。

現在卻與皇帝一同進來,用腳趾頭想都知道,自己這個九弟至少來這裡之前,肯定與皇帝待在一起。而他作爲太子,已經幾年沒有被皇帝單獨召見過了?這讓這位本身就心胸狹窄的太子,又如何能夠不嫉妒?

感受到太子殺人一樣的目光,黃瓊只是淡淡的問候了一聲之後,便不在搭理自己這位大哥和儲君。皇帝剛剛的教誨還在耳邊,自己犯不着在這個時候、這個場合,與這位眼高過頂、心胸狹窄的太子鬥。

至於自己遇刺一事,已經感覺到此事沒有表面上看到那麼簡單的黃瓊,更沒有必要與這位太子爺,擺出一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的架勢。當然,眼下的黃瓊還不知道,這位太子真的對他下達了格殺令。只不過最終還沒有來得及動手,便有人替他出手了。

要是知道這些,黃瓊還能保持像現在這麼平靜,那就真的兩說了。不過剛剛被皇帝教誨了一頓的他,至少不會在這個時候與太子惹出什麼是非來。黃瓊更知道的,眼下這位太子至少在短時間之內,不會有太多的精力,在來找自己麻煩的。

眼下曾經患難夫妻的中宮駕崩,最傷心的人固然是皇帝。而這位太子爺了,這個心情也不會好到那裡去的。母喪只是一個方面,中宮的過世也使得這位太子,失去了一個最有利的支撐。

黃瓊很清楚的知道,眼下中宮過世,使得本就顯得有些詭異的朝局,只能變得更加的詭異。而這場儲君爭奪戰,也即將拉開更爲殘酷的一幕。原來還有些忌諱的某些人,恐怕現在不會再有任何的顧忌了。

這位之前內有中宮支持,朝中還有一衆鐵桿支持者的太子,在與自己一母同胞的幾個弟弟,爭鬥之中尚且屢屢處於下風。眼下中宮這一去,朝中心腹又被清洗得一乾二淨,幾乎失去了所有助力的太子,恐怕已經是自顧不暇。

對於太子投過來的敵視目光,早就已經熟悉的黃瓊自然是不會太在意的。但這間寢宮之中,除了太子要吃了自己一樣的目光之外,黃瓊卻始終感覺另外一道猶如毒蛇一樣的目光,始終在窺視着自己。

太子的敵視目光,黃瓊並不怎麼太在意。但這道潛藏在暗中,不時飄過來的目光,卻是讓黃瓊有些心神不定。在幾次暗中查找這個窺視自己的人無果之後,黃瓊也只能無奈的撓了撓頭,以爲是自己多疑了。

此時滿屋子內,擠滿了一擁而入的官員和太監。正忙着在接到皇帝聖旨趕來的禮部官員指揮之下,佈置着靈堂和喪禮。皇后大行,無論在任何朝代這都是一件大事。那些禮部官員和宮中的管事太監,又如何敢怠慢?

此時的太子,以及以侍奉母疾爲藉口,自封地返回後便始終賴着不肯離去的蜀王,正在嚎啕大哭,一副仁孝的樣子。其他趕來的皇子、公主,哪怕與這位大行皇后沒有任何的感情,此時也正在努力的至少在皇帝面前,擺出一副爲這位嫡母去世而異常哀傷的架勢。

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一十章 誘人的肥肉第二百九十六章 鬱悶的於大人第六百五十六章 殺人誅心第六百五十六章 殺人誅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親自來的皇帝第二十章 聖旨到第三十六章 有個性、我喜歡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八百八十章 早就認出來了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二百六十一章 是我做的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四百三十一章 差別第八百二十三章 不過是琉璃蛋子罷了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七百六十二章 只是聚聚?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只不過是條狗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七百一十章 秦氏眼中的驚喜第一百一十四章 倔強的劉夫人第五百八十九章 宜疏不宜堵第八百二十一章 提前移交?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四十八章 無道第二百八十章 潛規則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二百六十五章 梅蘭竹菊第九十二章 永王的心思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十二章 誰纔是高手?第九百零九章 真的就那麼重要?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七百九十五章 屢遭打擊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來讓她自己選擇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九百零八章 落井下石的老爺子?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四百七十章 不滿的金城公主第六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都是百姓血淚第四百三十三章 爲君之道第十七章 往事並不如煙(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拉郎配的永王第六百四十六章 決戰(二)第八百六十二章攤丁入畝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七百七十九章 別樣的敘家常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四百五十章 奇怪的拜帖第六百零六章 西京大營第二百二十五章 斬將奪關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北亂則天下不穩第七百九十一章 是你自己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混蛋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七百九十九章 三年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好自爲之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些頹廢的老爺子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第一百五十四章 清醒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必呢?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王府一入深似海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四百二十五章 早在預料之中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必呢?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情煩躁第二百二十七章 給他機會第三十二章 殺威棒是給誰的?第八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爲好第三十八章 不請自來的永王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七百四十八章 最合適人選第四百七十四章 往事知多少第七百五十三章 二蘿的轉變第六百七十二章 都是老手第二百零二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六百八十九章 噩耗與忠言第四百六十九章 開始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六百零四章 被算計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們不是一路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婚事與怒火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
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一十章 誘人的肥肉第二百九十六章 鬱悶的於大人第六百五十六章 殺人誅心第六百五十六章 殺人誅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親自來的皇帝第二十章 聖旨到第三十六章 有個性、我喜歡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八百八十章 早就認出來了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二百六十一章 是我做的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四百三十一章 差別第八百二十三章 不過是琉璃蛋子罷了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七百六十二章 只是聚聚?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只不過是條狗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七百一十章 秦氏眼中的驚喜第一百一十四章 倔強的劉夫人第五百八十九章 宜疏不宜堵第八百二十一章 提前移交?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四十八章 無道第二百八十章 潛規則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二百六十五章 梅蘭竹菊第九十二章 永王的心思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十二章 誰纔是高手?第九百零九章 真的就那麼重要?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七百九十五章 屢遭打擊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來讓她自己選擇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九百零八章 落井下石的老爺子?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四百七十章 不滿的金城公主第六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都是百姓血淚第四百三十三章 爲君之道第十七章 往事並不如煙(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拉郎配的永王第六百四十六章 決戰(二)第八百六十二章攤丁入畝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七百七十九章 別樣的敘家常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四百五十章 奇怪的拜帖第六百零六章 西京大營第二百二十五章 斬將奪關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北亂則天下不穩第七百九十一章 是你自己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混蛋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七百九十九章 三年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好自爲之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些頹廢的老爺子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第一百五十四章 清醒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必呢?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王府一入深似海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四百二十五章 早在預料之中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必呢?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情煩躁第二百二十七章 給他機會第三十二章 殺威棒是給誰的?第八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爲好第三十八章 不請自來的永王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七百四十八章 最合適人選第四百七十四章 往事知多少第七百五十三章 二蘿的轉變第六百七十二章 都是老手第二百零二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六百八十九章 噩耗與忠言第四百六十九章 開始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六百零四章 被算計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們不是一路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婚事與怒火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