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老了

想起了那一天,在溫德殿與皇帝的那番對話,黃瓊站起身來。習慣性的走到門口,看着陰霾重重的天色。腦海裡面,不斷的在琢磨着簡雍這番話。良久,他才發出一聲嘆息:“山雨欲來風滿樓啊。”

“王爺,雍以爲對景王府的財產,包括土地在內該如何的處置,您最好還是等待皇上的聖旨。以皇上的英明,此事究竟該如何的處置。想來皇上雖說會有一定的猶豫,但時日一到自然會有定數的。英王,也大可不必着急。不過,雍目前倒是有一策,可解皇上的之憂。”

說罷,也沒有請示黃瓊。自顧自的走到書案之前展紙研磨,微微一沉吟,便在伏筆開始疾書。寫了好大一會,纔拿起自己寫的東西又仔細看了一遍之後,才滿意的點了點頭,吹乾遞給了黃瓊。

接過這個傢伙遞過來的東西,黃瓊仔細看了一遍卻是搖頭道:“荒唐,真是荒唐,你把父皇,把本王當成什麼了。你這不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嗎?難道,你將全天下的宗室,都當成了可以隨便愚弄的傻瓜?”

只是對於黃瓊的質問,簡雍卻是搖了搖頭道:“王爺,您不覺得這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即可以解決皇上的憂心,又可以全了您的心意?這個時候,皇上若是賞賜給幾個皇孫一點東西,很容易被其他宗室抓住把柄。”

“但你這個做叔父的,若是送給自己侄子一些家產,這誰又能說出什麼來?而且,皇上一天不下聖旨,這些土地就無法發還給百姓。時日拖延越久,對朝廷便越不利。若是別有用心之人在其中挑唆,很容易引起民變。”

“畢竟那些失去財產和土地的百姓,都在那裡等着您這位英王,能夠給他們做主那。就算皇上不採取您的這個意見,但至少也可以催促皇上早日下決心。鄭州之事,總這麼拖着不是一回事。王爺,別忘了您纔是鄭州處置使。”

“一旦鄭州在出現任何的問題,您則首當其衝。王爺,有些時候該變通的時候,就需要變通。不管是明修棧道也好,是暗度陳倉也罷,只要能解決問題,就是好的辦法。更何況這也不是什麼陰謀,只是繞了一個圈子而已。”

對於簡雍的回答,黃瓊沒有立即回覆他。而是轉過頭靜靜的打量着他,直到將簡雍打量的心頭有些發毛才道:“你原來與英王府並無瓜葛,本王也肯定今兒是咱們第一次見面,你又爲何如此賣力爲本王出謀劃策?”

“你可知道,若是皇上真的打算殺一儆百,對鄭州官員大開殺戒,就算本王也保不住你。有些事情,即便是本王也不一定能夠做到。你若是想要保存性命,便來捧本王,那你可打錯主意了。”

聽到黃瓊這番話,簡雍原來面上的豪情壯志一掃而光。轉而一陣的沉默,良久才幽幽的道:“王爺,既然您問起來了,雍也就沒有必要隱瞞什麼了。雍幫你出主意的原因,固然有爲這鄭州百姓一部分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雍不想死。雍想做官,想要做大官。”

“雍的野心很大,想要做名臣,而不是做忠臣。做忠臣易、做忠臣難,做忠臣固然可以千古流芳,但百年之後人們更多記住的,還是那些輔佐聖主開創盛世的名臣。別人都記得唐太宗是千古一帝,但又有幾個人能夠忘記房玄齡、杜如晦,這樣的名臣輔佐?”

“雍爲官不求諸葛武侯那樣死殆五百載,迄今樑漢之民歌道遺烈,廟而祭者如在,其愛於民如此而久的人。但求成爲房玄齡、杜如晦那樣,輔佐聖君、撫慰天下,開創一番盛世的名相。王爺,非是雍貪圖富貴,而是站多高、望多遠。只有做到了足夠高的品級,才能實現心中的抱負。”

“王爺,慷慨赴死只能成全小我。輔佐聖君使得天下百姓富裕安康,纔是爲官之人的大我。而雍想要做到的,便是房玄齡、杜如晦那樣,輔佐聖君開創盛世的名相。”說到這裡,簡雍收住了話題,將目光轉向了重新看向門外的英王。

聽到這個傢伙停頓了下來,黃瓊沒有轉過頭,而是眼光依舊望着天空,與淡淡的道:“說下去,既然都已經說了出來,便乾脆將你心中的想法都說出來。本王非那種因言獲罪的人,不會因爲三言兩語便殺人的。”

簡雍看着黃瓊的背影,良久才繼續道:“王爺,皇上老了。雍在赴任鄭州同知之前,曾經在進京述職之時見到了皇上。與當年明德元年殿試時,雍初次面聖見到的皇上相比,雍真的感覺到皇上老了。”

“與之前那個殺伐果斷,意志堅定的帝王相比。如今的皇上,更多的像是一個關心自己兒子的父親。景王在鄭州的所作所爲,雍發現皇上早就知曉,卻一直未作任何處理。在雍上任之前,皇上一再叮囑雍要勸諫景王收斂行徑,與名爲善,卻是連一道訓斥的聖旨都不肯下。”

“如今的皇上,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意氣風發,勵精圖治的有爲君王了。眼下他想得更多的是,該怎麼樣才能維持現狀。宗室魚肉百姓,固然有自身的原因,但更多的是與皇上放縱離不開的。雖說不是有意識的放縱,但無意中的包庇卻是這些宗室膽大包天的原因。”

“天威難測,皇上爲何如此做,雍一直都沒有猜出原因。不過雍以爲,可能與皇上由藩王入繼大統有一定關係。還有一點,與當年淮陽郡王大殺宗室也不無關係。淮陽之變後,皇上雖說冊封了一些宗室作爲補償,但對淮陽郡王府處置看似板子高高舉起,實則是輕輕落下。”

“當年淮陽郡王所作所爲,按照常理來說誅滅九族都不爲過。可皇上卻只是追究了幾個實在罪大惡極之人,其餘之人雖說也流放的流放,但實則卻是高舉輕放。便是淮陽郡王的陵寢,也只是去掉了表面上逾越之物而已。別說挫骨揚灰,便是連遷移都沒有做。”

“也許皇上對宗室的包庇,是想要採取一種平衡手段,平息宗室對他這樣處置的不滿。王爺,皇上已經老了,當年的雄心壯志,已經被多年爲君生涯所磨滅。所有君主年老的時,犯的毛病在皇上身上已經一一都展現了出來。”

“以皇上眼下的狀態,雍是實現不了抱負的。可雍在京中述職月餘,見到的在京諸王所作所爲,與已經在藩的宗室並無不同。整日裡除了勾心鬥角,便是聲色犬馬,哪有一點堪爲聖主的樣子?至於太子,在雍的眼中不過一犬豸之智而已。”

“反倒是王爺出宮以來,先是爲了鄭州流民不惜得罪太子,將欺壓流民的京兆尹貶黜出京城。後又爲了隴右、陝西二路旱情,在溫德殿斥責一毛不拔的宗室,從那些貪得無厭的宗室手中,弄出大筆的錢糧救濟災民。”

“而驍騎營在進入鄭州之後秋毫無犯,使得鄭州百姓不僅免去一場巨大的災難,更是免去了一場兵災。雍知道,除了驍騎營本身軍紀嚴明之外,王爺那個十殺令纔是關鍵所在。王爺不用鄭州百姓之痛,去收攏軍心,這纔是真正的仁慈之主。”

“王爺,若是讓雍出謀劃策,爲王爺爭奪天下,這非雍之所長。但治理地方,使得百姓安康富庶,這卻是雍的長項。雍不擅長陰謀之術,但對陽謀卻頗有心得。做名臣、不做忠臣,這便是雍真正所想。”

“不過雍若是想要實現這個包袱,這也需要遇到有爲有肚量、有抱負的明君才行。若是遇到漢桓、靈二帝,隋煬帝、唐懿宗、僖宗那樣的昏聵之主,雍也只能去閻王殿,給閻王爺做名臣了。”

聽着這個傢伙的侃侃而談,黃瓊費了很大的力氣,才壓制住眉頭沒有皺起來。這個傢伙在明擺着告訴自己,他是一個典型的實用型機會主義者。黃瓊可以肯定,若是眼下北遼牧民中原。只要北遼皇帝擺出一副親政愛民的架勢,這個傢伙立馬就會去搖尾乞憐。

想到這裡,黃瓊立馬便失去了談下去的興趣。轉過身,看了看書案上他的那個建議,搖了搖頭道:“你這個條陳先放在這裡,本王會仔細琢磨一下。你現在可以回你的同知衙門復任了,若是想要做名臣,便要有做孤臣的準備。”

見到英王如此答覆,也知道自己之前的那番話,恐怕讓這位年輕的王爺,心中很是有些不痛快的簡雍,倒也沒有說什麼。只是向着黃瓊深施一禮之後,轉身離開了這間大堂。他倒是不擔心,這位英王因爲自己之前的那番話,一刀將自己給宰了。

他知道,若是這位英王如此的無肚量,皇上也不會由他出任這個鄭州處置使。要知道,在眼下皇子之間都鬥得與烏眼雞一樣的時刻。皇上想要保護他的皇孫,斷然不會選擇一個心胸狹窄之人來出任這個職務。他相信皇帝的眼光,更相信自己的眼光。

不過,雖說對自己的眼光有信心。但出來之後,他的渾身上下依舊被冷汗給弄的溼透了。傳言是傳言,畢竟耳聽爲虛眼見爲實。本朝諸帝這個祖輩遺傳下來的多疑性格,這位英王身上未必就沒有。

實際上簡雍明白自己這番話,是在拿自己腦袋做賭注,試探這位王爺的肚量。若是這位王爺認爲自己爲其出謀劃策,是在投機取巧,爲自己謀取上位機會的話,很有可能會在第一時間之內宰了自己。

畢竟沒有一個上位者,會喜歡張嘴閉嘴都是要做名臣,就差沒有直白的告訴他,不會忠心耿耿的人。這種人今日可以爲他所用,明日自然也可以爲其他人所用。與其留下自己這個隨時可能投靠他人的人,還不如一刀把自己給宰了更加的省事。

幸好,自己還是賭對了,這位英王雖說年輕,可這個肚量還是有的,若不然那可就真的糟糕了。想到這裡,簡雍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搖搖頭走了。至於他的那個條陳,英王用了至少會在皇上面前爲其爭取不少的好處。不用,其實也啥大不了的。

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八百九十六章 你着急什麼?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見爲好第八十章 主動送上門的機會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把我當成什麼人第六百六十六章 評畫喻事第六百零二章 即生氣又無奈的何瑤第五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六百一十三章 沒有退路第五百六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四百章 不能在負第二個瑤姐第五百零九章 意外得手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四百八十三章 被關注的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八百六十八章 於明遠頭疼的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夜探第七百七十三章 遷怒第六百三十一章 爭執第二百一十一章 黃瓊的用意第七百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罡後人第七百四十一章 慎妃的爆發第六百九十一章 隱憂第八百六十八章 於明遠頭疼的事第一百零七章 母親的爽約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十二章 誰纔是高手?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嫌你們髒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五百九十六章 關心則亂的母親第八百零九章 這個位置不好坐第八百三十四章 第一要務第三百零六章 這個口子不能開第九百零七章 桂林郡王的心思第三百二十七章 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八百六十八章 於明遠頭疼的事第三百二十七章 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看嚇一跳第一百六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七百六十章 錢真的能通神第七百六十章 錢真的能通神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吃醋的女人沒有第二百九十一章 什麼都算計到了第五十五章 下策中的中策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五百五十九章 慎妃的韌性第三百四十九章 那個女人不能留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四百三十二章 兩隻老狐狸第六十一章 磨難即歷練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變天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絕不是開玩笑第四百零一章 皇帝想要攤牌?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人着實該殺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瑤歸來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三百六十四章 娶妻不如嫁女第二百九十三章 做名臣不做忠臣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七百四十九章 難以擺脫的宿命第九十一章 永王的禮物第七百四十九章 難以擺脫的宿命第七百六十八章 凡事多加小心爲好第四百九十八章 歷練(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七百五十二章 讓她哭吧第八百七十六章 來自範家的消息第八百六十六章 失望與調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情煩躁第五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四百八十七章 本王分的很清楚第三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四百四十五章 哀求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第三百五十三章 他做的孽我來還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二十七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七百八十三章 利與弊第三百八十一章 被發現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屍餐素位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
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八百九十六章 你着急什麼?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見爲好第八十章 主動送上門的機會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把我當成什麼人第六百六十六章 評畫喻事第六百零二章 即生氣又無奈的何瑤第五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六百一十三章 沒有退路第五百六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四百章 不能在負第二個瑤姐第五百零九章 意外得手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四百八十三章 被關注的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八百六十八章 於明遠頭疼的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夜探第七百七十三章 遷怒第六百三十一章 爭執第二百一十一章 黃瓊的用意第七百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罡後人第七百四十一章 慎妃的爆發第六百九十一章 隱憂第八百六十八章 於明遠頭疼的事第一百零七章 母親的爽約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十二章 誰纔是高手?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嫌你們髒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五百九十六章 關心則亂的母親第八百零九章 這個位置不好坐第八百三十四章 第一要務第三百零六章 這個口子不能開第九百零七章 桂林郡王的心思第三百二十七章 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八百六十八章 於明遠頭疼的事第三百二十七章 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看嚇一跳第一百六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七百六十章 錢真的能通神第七百六十章 錢真的能通神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吃醋的女人沒有第二百九十一章 什麼都算計到了第五十五章 下策中的中策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五百五十九章 慎妃的韌性第三百四十九章 那個女人不能留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四百三十二章 兩隻老狐狸第六十一章 磨難即歷練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變天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絕不是開玩笑第四百零一章 皇帝想要攤牌?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人着實該殺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瑤歸來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三百六十四章 娶妻不如嫁女第二百九十三章 做名臣不做忠臣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七百四十九章 難以擺脫的宿命第九十一章 永王的禮物第七百四十九章 難以擺脫的宿命第七百六十八章 凡事多加小心爲好第四百九十八章 歷練(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七百五十二章 讓她哭吧第八百七十六章 來自範家的消息第八百六十六章 失望與調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情煩躁第五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四百八十七章 本王分的很清楚第三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四百四十五章 哀求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第三百五十三章 他做的孽我來還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二十七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七百八十三章 利與弊第三百八十一章 被發現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屍餐素位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