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算計與孺子可教

俗話說書生造反三年不成,本朝太祖皇帝雖說也算是讀書人出身,可最後畢竟轉行爲逞兇鬥勇的私鹽販子。文臣沒有兵權,而沒有兵權也就意味着沒有武力的支持。沒有武力的支持,即便有心要謀朝篡位,也是根本沒有可能的事情。

自後漢開始,真正對皇位造成威脅的,除了司馬昭、楊堅那種少數的世家子弟之外,幾乎是清一色的武將。從劉裕到陳霸先,那個不是掌握了兵權的武將出身?武將在軍中無威望,帶不了兵。但威望過高,對皇權也會形成致命的威脅。

此人若是真的在驍騎營威望過高,那麼確實是一個隱患。當年的淮陽郡王,不就是因爲戰功赫赫,在軍中形成極高的威望。在非世家子弟出身的武官之中,形成了一批死忠,才得以有了謀朝篡位的實力,並幾乎就差一步成功。

開國以來一再要求將不專兵,自己之所以一再調整軍制,不就是爲了避免再一次出現武將權利過大,最後對朝廷形成威脅嗎?此人雖說現在還看不出這個威脅,但驍騎營是什麼?那是朝廷用來護衛京畿重地,保全天下的野戰精銳。

京城四大營,絕對不能再一次形成類似當年被人控制,以個人而非朝廷意志爲轉移的局面。朝廷更不可能允許,任何一個將領威望凌駕於朝廷,也就是凌駕於自己頭上的事情發生。哪怕只是一個驍騎營,也絕對是不能出現一點苗頭。

此人調任驍騎營都指揮使,不過兩年有餘便能將一支驕兵悍將雲集的軍隊,訓練的如此臂如指使,可見其能力之強。在加上過高的威望,那就對朝廷福禍兩說了。眼下距離一任期滿還有一年,若是按照眼下情況發展下去,那三年任滿之後?

不用扯什麼古人,單單自己的那位前老丈人,便是十足的前車之鑑。若是提前調離,此人又是戰功赫赫。雖是文官出身,卻可謂算得上自己親政以來少數名將。提前調離,勢必會引發不滿。以此人在驍騎營內的聲望,驍騎營將士也未必服氣。

哪怕是不敢有任何造次,但若是真的引發軍心不滿,對朝廷未必就真的是好事。尤其是眼下正處於多事之秋的時候,驍騎營這樣的野戰精銳軍心不安,搞不好會引發嚴重的後果。可若是因爲戰功升遷,也就順理成章。

有功不賞,這歷來的是大忌。而立了戰功提前升遷,別人倒也說不出來什麼。即便是驍騎營的將士,也不會有什麼不滿的。即剪除了朝廷可能存在的潛在威脅,又堵上了其他人的嘴,更不可能引起驍騎營將士任何的不滿。

想到這裡,皇帝又拿起黃瓊的奏摺看了第三遍,直接拿起筆來批了准奏二字。想了想,又在奏摺上面批了孺子可教四個字。批閱完畢黃瓊的摺子後,皇帝已經打算自鄭州返回後,將此人晉爲樞密院副使。

雖說從正三品進到正二品有些越級提拔,可有了戰功什麼都好說不是?但有一點,此人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其在直接帶兵了。京城四大營的調整,武官的升遷與調任,一向都是御筆親批的。

這四大營從各級武官到下面的普通士卒,都是一個什麼樣子,皇帝太過於清楚了。此人短短兩年,恩威並施將一羣驕兵悍將整頓到如此地步,其馭手段可見一般。這種人殺是固然殺不得的,殺了會寒了武官之心。

這種有能力的人要用,但很多的時候更要防。因爲這種人一旦有了野心,對朝廷的威脅實在太大了。而且此人不單單戰功赫赫,還是兩榜進士出身,對文官也未必就一點影響力沒有。這種文武兼備的人,用是肯定要用,但怎麼防卻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還是將他放在中樞,朝廷的眼皮子底下更好一些。再者將其放到兵部或樞密院,也可以往裡面摻摻沙子。讓那些屍餐素位,被老百姓稱之爲三忙。上朝點頭忙,辦差撈錢忙,回家美女身上忙的傢伙,有那麼一點點緊迫感。

下了決心之後,皇帝放下黃瓊的摺子。又拿起被自己任命爲汝州處置使,與黃瓊到驍騎營同一時日,到新安銳健營坐鎮蜀王的摺子。看着兩封前後腳送到的摺子,卻內容迥異的摺子,皇帝陷入了沉思。

相對於黃瓊在摺子上,提出以現任驍騎營都指揮使充任副使,全權負責此次軍務。除了意圖解決一個隱藏的隱患之外,還在變相的向自己表示,對插手驍騎營的軍務並無任何想法。蜀王的這份摺子,要求就很多了。

除了以驕縱不法,不服從朝廷政令的名義,要求皇帝撤換銳健營都指揮使。還點名要求現任樞密院右副都承旨,接任銳健營都指揮使兼自己副使。而這位右副都承旨,皇帝記得去年才從川西路節度副使任上,調到樞密院任右副都承旨的。

之前,也一直在蜀王藩地成都府所在的川西路任職,甚至在蜀王就藩的時候,擔任的就是成都府兵馬使。後雖然先後升遷漢中兵備道,川西路節度副使,但任職所在地卻兜兜轉轉,並未離開川西路太遠。

四大營的都指揮使,都是皇帝親自挑選的。才幹與能力,皇帝自然心中是清楚的。驍騎營那位都指揮使有能力,但銳健營都指揮使一樣不是廢物,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怎麼在兩位親王這,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

銳健營的都指揮使就算在驕橫,但有一點皇帝還是相信的。那就是那位侍衛出身的都指揮使,絕對不會抗指不遵,更不會不服從朝廷政令的。甚至相對於文官轉武職的驍騎營都指揮使來說,銳健營那位侍衛出身的都指揮使,在忠誠度上還要更勝一籌。

看着御案上的兩份摺子,在琢磨了一下蜀王提出的接任人選之後。皇帝提起筆來在蜀王的摺子上,也同樣批了准奏二字。並另外附上一行,着原都指揮使即刻返京另有任命的字。兩本內容各異,但結果都一樣的摺子,隨即便以最快的速度,分別送到驍騎營與銳健營。

接到皇帝的批示,黃瓊並未去琢磨老爺子心中所思。便是見到秘折上的孺子可教四個字,黃瓊也沒有在意。見到老爺子答應了自己的請求,他立即將那位於都指揮使召到自己,也直接開誠佈公的將自己的想法,以及皇帝的答覆告知。

此刻還不知道,面前這位王爺雖然年輕,但城府卻是如此之深。自己被他與皇帝一同給算計了,此戰過後無論勝負,都將會被調離驍騎營都指揮使職務的這位於都指揮使。雖說對皇帝最終點將到自己頭上,多少也有點心理準備。

但事情真的落到自己頭上的時候,卻並未因爲自己受到器重而高興,反倒是一臉的凝重。這場戰事在他經歷過的戰事之中,其實真的算不上什麼大戰。景王麾下的那些烏合之衆,他根本就沒有看在眼裡。

作爲一個武官,尤其是那種在戰場上,靠着廝殺一步步走上來的武官。說實話,景王麾下軍馬再多,在他眼中也不是一個什麼事。因爲他太知道,一支軍隊從招募到形成戰鬥力,到最後打勝仗,需要付出多少的心血,需要多少的錢糧。

景王雖說勢大財雄,可與一國相比,他那點錢算不上什麼。養兵一年耗費的銀錢,可謂是一個龐大的數字。而養活並訓練一支拉出去能戰的軍隊,所費金額更是一個天文數字。軍餉、盔甲、戰馬、兵刃,都是需要大筆錢砸進去了。

他景王就算是傾家蕩產,就算是再能撈錢,恐怕也支撐不了多少。而且他還缺乏一個健全的武官體系,來爲他培養一支軍隊。景王募集的那些私兵,能稱得上烏合之衆,已經算是給他面子了。

而自己麾下的驍騎營,都是自己一手帶出來的,戰鬥力多少自己心中還是有數的。要說一個打十個那是誇張了一些,可以一敵五還是沒有問題的。更何況到了戰場上,比的也不是單打獨鬥,是一個相當的技術活。

臨陣對敵需要的陣型是什麼,側翼支援需要多少軍馬,正面抗衡需要多少軍馬。什麼時候進攻,什麼時候後撤,什麼時候兩翼包抄,都是對一個將領的考驗。那位景王,根本不可能找到這種人才。所以對於戰事,這位於指揮使根本就沒有當回事。

他的凝重是因爲,這種戰事看起來容易打,實際上是最難打的。原因無他,是因爲皇帝派到自己頭上的這位太上皇。若是這位英王處處插手,自己這場戰事怎麼指揮?到時候打勝了,功勞是人家的。打敗了,估計責任都是自己的。

前兩天這位英王沒有插手軍務,誰又能保證到了戰場上,他還能保證下去?到時候說一套做一套,自己又能奈何得了他?在軍中非世家子弟出身,能走到今天的地步,全靠着自己一仗一仗打出來的自己,雖然爭功爭不過人家,可也真不想去當這個替罪羊。

見到這位於指揮使,聽完自己告知結果後,一臉的凝重。猜出他心中所想的黃瓊,卻是笑笑道:“於都指揮使久經沙場,對此次戰事想必心中已經有了計較。本王也相信以於指揮使的能力,絕對不會讓皇上失望的。”

“無論你怎麼想,本王就是那句話,軍務上由你做主。怎麼打是你的事情,本王絕對不干涉。至於其他的事情,於都指揮使也不用擔心。打勝了,功勞還是你們驍騎營的,本王還沒有興趣冒領屬下功勞。那種下作的事情,本王還不屑爲之。”

“而且本王已經是親王了,就算再有軍功也不能升官不是?本王既然向父皇保舉於都指揮使,自然是不會去爭取這點對本王來說,連蠅頭小利都算不上,卻寒了廣大將士之心,更會傷了諸位大人之心的小利。”

“所以打好了,功勞還是你們的,所以你儘管放心大膽去打。就算退一萬步說,這次真的出師不利的話,所有的罪責也有本王替你擔着。你是本王舉薦的,若是真到了那個地步,本王至少一個用人不察的罪名,是肯定逃不掉的。”

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二百二十六章 屍餐素位第八百三十八章 昨日重現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驚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三十七章 陳瑤的故人第八百三十四章 第一要務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四百三十二章 兩隻老狐狸第八百章 真正的原由第三百六十四章 娶妻不如嫁女第六百七十五章 膚施郡公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其實就爲了省錢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六百六十章 老爺子的不滿第五章 成長的歷程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七百四十八章 削減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一百五十三章 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三百六十八章 避如蛇蠍第六百八十五章 許家的人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九百一十一章 你放出了一頭惡狼第三百五十二章 流水席第五百四十九章 還是不辦爲好第八百八十三章 爲霜兒的謀劃第五百零七章 鬱悶的黃瓊第五十四章 一桃殺三士第八百五十四章 爭執第六百三十章 敢言者無罪第七百六十二章 只是聚聚?第二十章 聖旨到第四百章 不能在負第二個瑤姐第四百九十四章 自信的皇帝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八百二十一章 提前移交?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三十二章 殺威棒是給誰的?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副使第三百四十八章 慎妃之密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二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六百八十二章 我在那邊等着你第六百一十三章 沒有退路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七百五十六章 這孩子不是你的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第三章 前因後果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八百五十四章 爭執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三百四十六章 該做的事情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吃醋的女人沒有第一百二十四章 根子第六百九十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五百四十五章 天象與卦象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瑤歸來第一百四十章 黃瓊的損招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一百四十二章 宗室的操守?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八百五十六章 真的那麼重口味?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四百七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六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八百八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二百八十二章 隱憂第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五十八章 相馬之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避如蛇蠍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第七百三十九章 這小子好陰
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二百二十六章 屍餐素位第八百三十八章 昨日重現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驚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三十七章 陳瑤的故人第八百三十四章 第一要務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四百三十二章 兩隻老狐狸第八百章 真正的原由第三百六十四章 娶妻不如嫁女第六百七十五章 膚施郡公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其實就爲了省錢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六百六十章 老爺子的不滿第五章 成長的歷程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七百四十八章 削減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一百五十三章 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三百六十八章 避如蛇蠍第六百八十五章 許家的人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九百一十一章 你放出了一頭惡狼第三百五十二章 流水席第五百四十九章 還是不辦爲好第八百八十三章 爲霜兒的謀劃第五百零七章 鬱悶的黃瓊第五十四章 一桃殺三士第八百五十四章 爭執第六百三十章 敢言者無罪第七百六十二章 只是聚聚?第二十章 聖旨到第四百章 不能在負第二個瑤姐第四百九十四章 自信的皇帝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八百二十一章 提前移交?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三十二章 殺威棒是給誰的?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副使第三百四十八章 慎妃之密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二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六百八十二章 我在那邊等着你第六百一十三章 沒有退路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七百五十六章 這孩子不是你的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第三章 前因後果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八百五十四章 爭執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三百四十六章 該做的事情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吃醋的女人沒有第一百二十四章 根子第六百九十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五百四十五章 天象與卦象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瑤歸來第一百四十章 黃瓊的損招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一百四十二章 宗室的操守?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八百五十六章 真的那麼重口味?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四百七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六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八百八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二百八十二章 隱憂第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五十八章 相馬之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避如蛇蠍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第七百三十九章 這小子好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