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

而眼下的山西形勢,已經刻不容緩。在溫德殿內當差的太監,又有那個不是太監裡面的人精子?這溫德殿內的通政太監,也知道事情緊急。更清楚若是因爲自己真耽誤了事情,丟了差事是小。惹得皇帝與英王發火,那是真要掉腦袋的。

在看了看皇帝沒有再說什麼之後,溫德殿內的通政太監便急匆匆的捧着聖旨,疾奔麗正門外的中書省而去。這道聖旨雖說還沒有到中書省,可這玉璽已經蓋上了便代表無可改變。直到那個太監背影,已經徹底消失不見之後,黃瓊才轉過身對皇帝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兒臣之所以堅持啓用方銘。其一,固然是此人之前在河南路,只是受到那位金節度的牽連,爲人本人還是有相當才幹的。眼下朝廷雖不能說國難思良將,但也急需有能之人。哪怕此人在操行上有一定的瑕疵,但還是那句話人才難得。”

“其二使過不使功,此人既然是從天牢裡面起復的,至少在短時日之內會長一些記性。至少在此次山西平亂期間,會接受一些教訓。再加上以傅遠山和謝若欽在旁監督,大亂子應該還是搞不出來。更何況有些時候,這種人或是爲了感恩,或是爲了重新獲取聖眷,會更努力。”

“瑕不掩瑜,比其實那些只知道刮地三尺,卻更加無能。或是清廉如水,但一樣沒有什麼能力的官員,兒臣寧願用這種人。如果起復方銘,一定需要有人爲他擔保,那兒臣便來做這個保人便是。如果這點擔當都沒有,又何以爲我大齊朝的皇子、親王?更如何配做您的兒子?”

黃瓊這番話說完之後,卻看到皇帝正面帶滿意的表情,對着自己微笑點了點頭。見到黃瓊擡起頭看向自己,皇帝微微一笑道:“阿九,朕果然沒有看錯你。既知進退、不搶功,又有擔當、敢於用別人不敢用之人。你的這份氣魄,便是朕都有些自愧不如。”

“不過,山西平亂,你雖然不去親自坐鎮。但此次平亂,你在京中要把握好全局,絕不能做甩手掌櫃。他們需要請示朝廷事情,還需要你去做定奪。這個最終決定權,朕這次就交給你。此外,隴右、陝西二路那邊,你也要多關注一下。今後南鎮撫司密摺,朕會交待轉給你。”

說到這裡,不待想要說什麼的黃瓊張嘴。皇帝卻轉過身,看向自己御座背後的那張屏風,沉默了一下後才道:“桂林郡王這段日子,接連上摺子,提出已經離廣南西路,滯留京城已經大半年有餘。他的郡王府事務繁多,離開太多時日終歸不好。”

“加之他的桂林郡王府,各支對交出通商之權紛爭頗大。他希望早日,能夠將你與那個郡主婚事辦了,以便自己早日回藩,能夠說服府內各分支,早日向朝廷移交通商之權。如果朝野需要人留在京城,他可以將世子留在京城與戶部對接。阿九,你看此事該如何處置?”

聽到皇帝突然提到自己的親事,黃瓊微微一愣。想起已經數月未見的司徒喚霜,內心雖說一軟,但最終還是咬了咬牙道:“父皇,眼下正值隴右、陝西大旱,山西路如今又陷入民變之中,這個時候給兒臣辦理婚事,是不是有些不合時宜?這讓天下臣民,怎麼看天家?”

黃瓊的回答,皇帝轉過身之後,卻是搖頭笑了笑道:“國事是國事,家事是家事。眼下陝西、隴右二路的旱情,已經開始緩解。至於山西路的民變,只不過是疥癬之患罷了。朝廷已經選了精兵強將,想必也不會耗費太長時日。遠還沒有到,連朕的兒子親事都辦不了的地步。”

“再說,這二路的旱情一日不緩解,朕兒子的親事就這麼一直拖下去?只要到時候,別告的太鋪張了,這天下臣民也就說不出什麼。朕問你的是,你內心的真實想法。想就想,這種事情上有什麼可婆婆媽媽的?虧你剛剛還殺伐果斷,現在又有什麼猶豫的?”

被皇帝揭穿了心思的黃瓊,老臉不禁有些漲紅。猶豫了好大一會,才吭吭哧哧的道:“兒臣一切以父皇爲主,如果父皇認爲放桂林郡王回廣南西路,便是放虎歸山,那麼此事就依着父皇的意思,繼續拖延下去便是。反正眼下正好山西發生民變,藉口都不用找,都是現成的。”

“如果父皇認爲,兒臣這個時候成親,對父皇的決策有利,兒臣謹遵父皇聖意便是了。父皇若是問兒臣的真實想法,兒臣只能說只要對父皇的大局有利,那麼父皇的意思便是兒臣的意思。在天下大局上,兒臣這點事不值得一提。”

只是黃瓊說完這番話之後,心中不由得有些非議道:“您老人家天威難測,我這個做兒子的又有什麼辦法?當初說過了年,就操辦婚事的是你,現在半年都拖過去了,遲遲不見動作的也是你。我這個做兒子的,不過就是你棋盤上的一顆棋子,我何曾能做的了主?”

只是黃瓊在心中腹議,可這番話無論如何卻不敢當着皇帝的面說出來。而皇帝在聽罷他的回答之後,卻是沉吟了一下之後道:“你說的沒錯,這個時候後放桂林郡王離京,實則無異於是在放虎歸山。只是此事到了眼下的地步,實在已經到了不能在拖下去的地步。

“眼下朝中已經隱隱有傳聞,說朕與桂林郡王府結親只是一個幌子,真正的目的,要將桂林郡王一家扣在京城。如果朝廷通商之權,回收不順利的話,朕便要桂林郡王一家人的腦袋。若是在拖延下去,到時候恐怕非議只能更大。有些事,便是朕這個一國之君也不能不退讓。”

轉過身,看了看此時,正規規矩矩站在自己面前,臉上一絲表情都沒有的黃瓊。皇帝突然有些很煩躁的擺了擺手:“更何況在這個時候,一着不慎滿盤皆輸。行了,你的想法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此事容朕在仔細斟酌、斟酌再說。”

看着皇帝一臉的疲倦,不知道自己這位把除了密摺之外,幾乎所有的摺子和見官員,都丟給自己的皇帝老子,最近究竟在幹什麼的黃瓊。也沒有敢在說什麼,微微躬身退了出去。而退下,並不代表他現在就可以回府了。老爺子口中的這個退下,是讓他回偏殿批摺子去。

雖說自己受命襄理政務後,之前不是一般勤政,現在卻是大撒把的老爺子,十天倒有五六天不在溫德殿辦公,幾乎將溫德殿騰給了自己。可在溫德殿內批摺子,無論老爺子在不在,黃瓊都總是有些不自在。總感覺暗中有一雙,甚至是不止一雙眼睛盯着自己。

所以殿試之後,黃瓊就讓人將溫德殿的一個偏殿收拾了出來,自己搬到了那間偏殿辦公。工字型的溫德殿,在這座規制宏大的皇宮之中面積並不大,屬於那種小巧玲瓏的宮殿。除了三進的正殿之外,兩側還有供侍奉太監休息的六間偏殿。

在溫德殿內總感覺有些不自在的黃瓊,便讓人收拾出來右側的一間偏殿,作爲自己辦公、批摺子、休息的地方。皇帝在知道這件事情後,雖說多少有些不悅,但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讓人將該黃瓊批的摺子,都轉送到這間偏殿。在接到皇帝退下的話後,黃瓊便回到了這裡。

只是在退回這間偏殿,接過侍奉太監遞過來的冰鎮酸梅湯,黃瓊卻沒有心思喝。至於他那張書案上,每一天都堆積如山的摺子,黃瓊此時也沒有太多的心情看。現在他的心思都放在了山西路的民變,以及桂林郡王上摺子催促自己婚事,這兩件事情上。

山西路民變,須得儘快弭平,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究竟怎麼做,才能儘快的弭平,又不至於傷筋動骨,卻是需要仔細考慮的。據山西路的摺子來看,眼下流入山西路的西北災民,除了被各地州府強制遣返了一部分之外,至少還有十餘萬聚集在山西路南部各個州府。

一味的強壓,只能引發更大的變亂,老百姓吃不飽肚子是要造反的。傅遠山是幹員,而且爲官也算是清廉,無論是在燕山府任上,還是調任京兆府之後,官聲都極高。按照本朝慣例,作爲大齊各地邊軍,一般防禦大使駐地的文官正印官,都兼任專管糧草轉運的邊軍防禦副使。

也就是說,諸邊軍的糧草供應都把握在駐地文官手中。爲了控制武將,尤其是手中掌握着戰鬥力強悍邊軍造反,避免本朝發生前唐安史之亂那樣的動亂。本朝雖說沒有采取以文制武,文官地位遠遠凌駕於武官之上的策略。但卻採取了以文分武,民是民、軍是軍的辦法。

無論在緊要的軍事要地,都要設置流官治理,駐地邊軍不得監管當地地方民政。而且邊軍各部不僅與四大營一樣,設置了各級同知。甚至還採取了邊軍諸鎮防禦大使,駐節所在地最高文官,兼任專管糧草轉運副使。這樣一來,不僅變相的削弱了邊軍各級將領,造反的可能。

也變相的保證了糧草的供應,避免在戰時出現糧草供應扯皮和拖沓的事情。不過爲了避免不通軍務的文官亂插手,影響戰事的進展導致戰敗,也同樣規定了這個防禦副使,除了糧草供應之外,不得以任何理由插手軍務。整個大齊北、東、南三個方向邊軍,都是如此設置的。

也就是傅遠山在燕山府任上的時候,說河北路所有邊軍的糧草分發,都要經過他這個燕山知府的手。此人因爲在燕山府整肅軍紀,經常將那些犯了罪的官兵,拉到大堂之上打板子,或是在他知府衙門前枷號,所以得罪了一大批的下級武官,以及從軍的世家子。

在其任上時,沒有人敢把他怎麼樣。在其調任後,很是有些心懷不滿的傢伙,曾經找人查他賬本。在那些傢伙看起來,燕山府上萬邊軍,每日所需糧草都要經過他的手,只要手稍微鬆一下,這一年就不知道要落下多少。要是能找到把柄,就算扳不倒他,至少也要噁心一下。

第六百九十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三十九章 雞鳴狗盜之人的用處第七百七十九章 別樣的敘家常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八百二十四章 就讓她跪着好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截殺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七百四十七章 怎麼看都是在報復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四十章 隱憂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消的桂林郡王府第七百零九章 沉迷與敲打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一百七十章 懵逼的三角關係第七百一十九章 蜀王行蹤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二百七十一章 牛嚼牡丹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五百四十六章 婚禮也是博弈第七十四章 皇帝心情很糟糕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落井下石的必要第一百二十章 陳年舊事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第四百一十一章 精明的永王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憤怒與恐嚇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第八百九十五章 紀王跑了第八百六十八章 於明遠頭疼的事第四百四十三章 心思紛亂第七百一十一章 夜長人奈何?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一百九十五章 盡力而爲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四百九十七章 歷練(一)第七百七十章 沒有那麼無辜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第五百六十一章 鬱悶的黃瓊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七十一章 皇帝派去的災星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七百三十四章 他們配嗎?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護得你們安全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七百四十三章 觸動很大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苦的還是百姓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思各異第二百七十六章 衣錦不還鄉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五百零三章 家事(一)第十二章 誰纔是高手?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不該恨她第七百三十六章 要文鬥第二百三十三章 守城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挫折感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四百八十四章 查清他真實意圖第六十九章 你是故意的第四百八十五章 什麼都做不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爭氣的永王第八百七十一章 放手第九百零二章 兵過如篦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權相害取其輕第七百四十五章 都是摯愛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三百七十八章 自問做的合格嗎?第四百二十七章 禽獸不如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爭吵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五百四十四章 後遺症與熟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五百四十七章 慎妃的心思第五百八十五章 舉薦了你第五百七十七章 相信我第一百八十四章 夜探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一百零五章 輸的很徹底第三百七十六章 用心良苦的皇帝第四百七十章 不滿的金城公主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王的憤怒第一百七十三章 平靜下面的不平靜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看嚇一跳第八百二十四章 就讓她跪着好了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第四百三十七章 根本之地第三百二十一章 補償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
第六百九十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三十九章 雞鳴狗盜之人的用處第七百七十九章 別樣的敘家常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八百二十四章 就讓她跪着好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截殺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七百四十七章 怎麼看都是在報復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四十章 隱憂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消的桂林郡王府第七百零九章 沉迷與敲打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一百七十章 懵逼的三角關係第七百一十九章 蜀王行蹤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二百七十一章 牛嚼牡丹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五百四十六章 婚禮也是博弈第七十四章 皇帝心情很糟糕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落井下石的必要第一百二十章 陳年舊事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第四百一十一章 精明的永王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憤怒與恐嚇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第八百九十五章 紀王跑了第八百六十八章 於明遠頭疼的事第四百四十三章 心思紛亂第七百一十一章 夜長人奈何?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一百九十五章 盡力而爲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四百九十七章 歷練(一)第七百七十章 沒有那麼無辜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第五百六十一章 鬱悶的黃瓊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七十一章 皇帝派去的災星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七百三十四章 他們配嗎?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護得你們安全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七百四十三章 觸動很大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苦的還是百姓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思各異第二百七十六章 衣錦不還鄉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五百零三章 家事(一)第十二章 誰纔是高手?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不該恨她第七百三十六章 要文鬥第二百三十三章 守城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挫折感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四百八十四章 查清他真實意圖第六十九章 你是故意的第四百八十五章 什麼都做不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爭氣的永王第八百七十一章 放手第九百零二章 兵過如篦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權相害取其輕第七百四十五章 都是摯愛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三百七十八章 自問做的合格嗎?第四百二十七章 禽獸不如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爭吵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五百四十四章 後遺症與熟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五百四十七章 慎妃的心思第五百八十五章 舉薦了你第五百七十七章 相信我第一百八十四章 夜探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一百零五章 輸的很徹底第三百七十六章 用心良苦的皇帝第四百七十章 不滿的金城公主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王的憤怒第一百七十三章 平靜下面的不平靜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看嚇一跳第八百二十四章 就讓她跪着好了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第四百三十七章 根本之地第三百二十一章 補償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