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

待幾個親兵領命而去後,黃瓊才轉過頭用着極其冰冷的眼光,看着面前的楚家人,冷冷的對着身後帶隊武官吩咐道:“派人,將楚家所有人不分男女,一律全部押到通明門,寡人要親自審訊。寡人倒要看看,這號稱西京半城的楚家,到底藏了多少外人不知道的齷蹉事情。”

“其他的奴才,管事以上的不分男女,包括男丁和那些閹人,全部押送到你們的軍營。寡人不管你們用什麼辦法,在最短時間之內將他們的嘴撬開。他們主子都做過什麼事情,都要一五一十給寡人掏出來。其餘婦人,你們就不用去管了,全部送到掖庭宮,交內侍省監押。”

又看了看那位惹出這麼多事端,將楚家徹底拖入深淵的楚五爺。知道這個紈絝子弟,知道的的內情不會太多。真正私密的事情,任誰也不會交給這麼一個,只知道吃喝玩樂的廢物掌握。這種人便是審訊,也沒有什麼太大價值。他知道的東西,恐怕都未必有幾個總管多。

自己的精力有限,沒有必要與這麼一個人浪費太多時間。微微沉吟了一下之後,黃瓊用馬鞭指了指那位楚五爺,對着帶隊武官道:“這個傢伙,也一併押送到你們軍營,交給你們審訊。別給寡人玩死了,留下一口氣到明刑正典那一天。還有這座宅子封了,留五十人駐守。”

說罷,黃瓊沒有理會癱倒在地的楚家諸人,直接大步流星的走了出去。而在他的身後,那個帶隊武官立即將楚家的人分開,楚家的眷屬被押往太極宮通明門。其他的奴才或是押送掖庭宮,或是押送到自己軍營中。而楚家雖說家大勢大,可明顯在這長安城民怨和民憤極大。

楚家被封,楚家人被抓的消息,在最短時間傳遍了長安。就在黃瓊帶人返回宮中沿途,到處都響着慶賀的爆竹聲。甚至居然有人,大白天的放起了焰火,慶賀長安城因此除去一大害。便是那些最窮,過年連肉都買不起的人家,也掏出身上最後一點錢,買上一掛鞭炮慶賀此事。

押送楚家人返回通明門時,不僅沿途到處都是放鞭炮慶賀的人。沿途更是擠滿了憤怒的人羣,向着楚家人丟爛菜葉與臭雞蛋。楚家人一個個被砸得極其狼狽。就連押送他們的官軍,也平白的捱了不少,捱了不少的爛菜葉和臭雞蛋。而那些官員得知此事,則一個個瑟瑟發抖。

這些人,那個不是耳目靈敏的主。這位太子爺,與那位楚五爺今兒在東市發生的事情,他們沒有等到回府,就已經知道的一清二楚。在知道那個被慣壞了的,三十多歲還一點沒有長進的楚五爺,在東市做了什麼事情之後。這些官員不由得哀嘆,那個楚五爺簡直比豬還要蠢。

他自己看不清楚人,把老虎當成了綿羊,在玩命的作死不要緊。可這一下子,不僅楚家要倒黴的,就連自己今兒出現在楚家的這些人,都還不知道要牽扯多少進去。他們更沒有想到,這位太子爺當真是眼睛裡面一點不揉沙子,誰的面子也不給,偌大一個楚家說抄了就抄了。

楚家先與蜀王,後與德妃和宋王之間關係密切的事情,他們都是知道的。就是年前,楚家還打着德妃與宋王的旗號,給他們都置備了不菲的厚禮。原本這些官員,還心想着就算這位太子,不用給已死的蜀王面子。但宮中的德妃,以及宋王的面子總歸還要顧及到一些的。

然而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位太子爺居然誰的面子也沒有給。上午還號稱長安半城的楚家,半天還沒有到就被抄了一個一乾二淨。闔府上下全部被鎖拿到了宮中與軍營,動作快的讓他們都有措手不及之感。而且這個案子,甚至他們就算想要插手,都沒有辦法插手。

西京沒有刑部,一切案件一般都是由御史臺與大理寺會審。原本這些人還想着,太子就算抄了家、抓了人,可總歸還是要將人犯交給他們審理的。只要人交到他們手上,他們就有一萬個辦法,讓楚家上下閉嘴。可卻是誰也沒有想到,這位太子爺根本就不給他們這個機會。

抓去的人,要麼關押在侍衛親軍軍營之中。要麼直接被押到了宮中,擺明了要親自審訊。這麼一搞,他們就算是想要保人或是滅口,都沒有任何的辦法。只是這一次不知道,西京諸有司又有多少人,腦袋上的官帽,甚至是腦袋都保不住了。他們之前收楚家的好處太多了。

在得知楚家被抄,楚家上下全部被鎖拿乾淨之後。今兒到楚家參加宴會的官員,無不人心惶惶,想着怎麼自保或是滅口。而返回宮中的黃瓊,直接到了通明門的城樓之上。至於楚家的人,也被一併押在了城樓內。黃瓊返回之後,第一個提審自然便是那位楚家的家主。

黃瓊抿了一口太監端上來的茶水,擡起頭對着跪在地上,繩索已經換成鎖鏈的那位楚大爺,淡淡一笑道:“是你自己主動說,還是寡人派人撬開你的嘴?你自己心中要清楚,若是自己主動說出來,寡人也不是一點都不通情達理的人,可以考慮給你們楚家留下一點血脈。”

聽到黃瓊的問話,這位楚大爺倒是沒有含糊,對着黃瓊道:“都說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此話當真一點都不假。當年楚家早在攀附蜀王發家,在下就已經預料到這一日。因爲在下雖說爲一介商賈,可算是讀過一些史書,也知道歷朝歷代儲位之爭,都極其殘酷。”

“勝者未必會與身邊人同甘,但敗者卻向來是株連甚廣。當初家父不甘心只做一個行商,始終被襄陽範家壓制一頭。不顧自己只是一介商人,執意投靠蜀王,楚家的結果就已經是註定的了。蜀王心思陰沉,行事不計後果。楚家攀附蜀王,雖說能快速發家,可未必會有善終。”

“蜀王,是那種只能共苦,絕不能同甘的人。別說蜀王在這場奪嫡之爭中,未必真的能夠走到最後。便是他坐上大位,那些當初爲他做秘密事情的人,恐怕便是他第一個要除掉的。楚家雖說沒有爲他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可蜀王在西北的生意,一向都是楚家出面的。”

“楚家掌握他的機密,雖說遠不如他的密衛,可也並非是一點沒有。若是他真的登上大位,楚家也勢必會成爲他要除掉的人之一。只是當年在下苦勸家父,卻是始終未能如願,也只能隨波逐流。到了在下接掌家業之後,楚家卻是已經被綁在了蜀王那條船上,再無下船之路。”

“在下久聞太子爺,雖說爲人心狠手辣,但卻是一個重情義、守信,行事也算是光明正大之人。雖說死在你手上的人不知掉多少,可每一個人都有必死之罪。只要太子爺,答應給我們楚家留下一絲血脈,在下自然會有什麼說什麼。在下別的不要,只要太子爺一句話而已。”

對於這位被抓之後,很是光棍的楚大爺這番話,黃瓊倒是眉頭微微一皺。原本他以爲商人向來重利,爲了錢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這個所謂的楚家,投靠蜀王和宋王,也不過是爲了斂財罷了。但他沒有想到這個看起來富態之極,一臉無害的商人,卻有如此長遠的眼光。

這樣的人,如果不是他那個不長腦子的五弟,恐怕就是自己。即便是明知道,他甘爲蜀宋二王效力,想要找他麻煩也未必容易。沉吟了一下,黃瓊看了看跪在地上的這位楚家家主。示意身邊一個親兵,給他搬個凳子讓他坐着回話後才道:“你倒是一個人才,可惜走錯了路。”

“你們楚家不過是一介商賈,天家的爭鬥又豈是你們可以插手的?不僅僅是蜀王、宋王,你們恐怕投靠那個皇子,最終的代價都不是你們可以承受得起的。有野心不怕,但實現野心要走正途纔是。說吧,如果你將你知道的都如實說出來,寡人可以給你們楚家留下一條血脈。”

坐到椅子上,臉色好了一些的楚大爺,聽到黃瓊的答覆,長嘆了一聲:“那在下就多謝太子了。在下相信太子的話,自然也不會弄虛作假糊弄太子。在下知道,以太子爺的手段,在下即便編造一些瞎話,最多也只是能矇蔽一時。太子爺與範家過從甚密,以範家在西北實力。”

“要不了多久,太子便會查明真相。更何況今兒的事情一出,就算在下不說實話,但在下一家出了如此事情,有些人爲了滅口,也不會放過楚家滿門的。不僅僅是蜀王、宋王,便是這西京城中,經歷過今兒的事情之後,盼望着楚家人永遠都不能張嘴的人,也是大有人在。”

“與其死在別人的手中,還不如死在太子爺手中。相對那些手更黑的人來說,觀太子之前舉措,太子爺爲人更讓在下信得過。楚家當初原本就是這長安城內的一箇中等商人,手中的買賣說大也大,說不大也不算大。雖說遠非現在堪稱鐘鳴鼎食的地步,可至少也是衣食無憂。”

“在下作爲家中的長子,一直都幫着父親打理生意,每日裡面忙忙碌碌的賺些辛苦錢,倒也樂得逍遙。只是十年前,父親一次行商去川中,回來之後便性情大變,拼命將楚家的生意向外擴充。而當時西京諸衙門,已經陝西、隴右二路的官員,也爲楚家的商隊一路的便利。”

“當時並不知道家父,已經與蜀王掛上鉤的我。從來沒有想到過,雖說一直都不滿範家對西北諸商打壓,但卻因爲實力有限而無法擴充的家父。究竟有什麼樣的神通,居然獲得了山西路池鹽,還有青鹽的專賣之權。而楚家真正起家的原因,便是因爲這二鹽專賣權的到手。”

“本朝採取曬鹽法,與採取煮鹽法的歷朝歷代相比,鹽產量的確大增。可西北諸地,距離海邊過於遙遠。雖說距離盛產井鹽的川中比較近,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川中一斗鹽運到陝西、隴右二路,便要翻上幾倍的價格。所以西北諸地使用的,基本都是山西池鹽與青海湖鹽。”

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二個看不透的人第八百七十五章 範家真正災難第六百章 馭夫之道第四百零八章 棋道如人道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文不值第八百九十一章 靜江鼙鼓動地來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三百七十章 蘇進的舊人第十五章 心情不好的女人不能惹第一百五十章 還是有所準備吧第四百九十六章 給臺階下第八百零二章 逃難一樣的鄭道遠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五百七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五百四十四章 後遺症與熟人第三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二章 這是哪兒?第四百四十五章 哀求第六百三十三章 更需要的是將相和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五十章前世不忘,後世之師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八百七十一章 放手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些頹廢的老爺子第六百零七章 糧食的問題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五百一十三章 人品如官品第一百零九章 沒那麼簡單第七十七章 說的已經夠多第十四章 腦殘的紈絝第八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爲好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四百六十三章 有總比沒有要好第八百九十五章 紀王跑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格第八百五十九章 放過紀王的原因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二個看不透的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五十六章 該怎麼做便怎麼做第七十四章 皇帝心情很糟糕第二百五十一章 範刀的感覺第四百四十章 這也許就是天意第三百五十四章 醜陋的株連第四百一十一章 精明的永王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己看錯了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五百四十七章 慎妃的心思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五百九十一章 容忍度是有限的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三百四十一章 那錢都沾着血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二百七十章 落幕第一百一十章 放在火上烤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理戰術第六十一章 磨難即歷練第八百六十八章 於明遠頭疼的事第六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豈曰無衣第七百零一章 燙手山芋一樣的官職第八百八十三章 爲霜兒的謀劃第七百六十八章 凡事多加小心爲好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四百零四章 朕要聽實話第四百四十一章 恐懼感第七百零三章 心思各異第七百九十一章 是你自己第六百三十一章 爭執第三百二十一章 補償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爭氣的永王第五百零三章 家事(一)第六十五章 皇帝的敲打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三百八十三章 囂張與嘴硬第七百九十八章 放我們離開吧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變就好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置第二百一十章 平易近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值得嗎第五百一十三章 人品如官品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一百一十六章京兆尹第五百零六章 別負了她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
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二個看不透的人第八百七十五章 範家真正災難第六百章 馭夫之道第四百零八章 棋道如人道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文不值第八百九十一章 靜江鼙鼓動地來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三百七十章 蘇進的舊人第十五章 心情不好的女人不能惹第一百五十章 還是有所準備吧第四百九十六章 給臺階下第八百零二章 逃難一樣的鄭道遠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五百七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五百四十四章 後遺症與熟人第三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二章 這是哪兒?第四百四十五章 哀求第六百三十三章 更需要的是將相和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五十章前世不忘,後世之師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八百七十一章 放手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些頹廢的老爺子第六百零七章 糧食的問題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五百一十三章 人品如官品第一百零九章 沒那麼簡單第七十七章 說的已經夠多第十四章 腦殘的紈絝第八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爲好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四百六十三章 有總比沒有要好第八百九十五章 紀王跑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格第八百五十九章 放過紀王的原因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二個看不透的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五十六章 該怎麼做便怎麼做第七十四章 皇帝心情很糟糕第二百五十一章 範刀的感覺第四百四十章 這也許就是天意第三百五十四章 醜陋的株連第四百一十一章 精明的永王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己看錯了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五百四十七章 慎妃的心思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五百九十一章 容忍度是有限的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三百四十一章 那錢都沾着血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二百七十章 落幕第一百一十章 放在火上烤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理戰術第六十一章 磨難即歷練第八百六十八章 於明遠頭疼的事第六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豈曰無衣第七百零一章 燙手山芋一樣的官職第八百八十三章 爲霜兒的謀劃第七百六十八章 凡事多加小心爲好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四百零四章 朕要聽實話第四百四十一章 恐懼感第七百零三章 心思各異第七百九十一章 是你自己第六百三十一章 爭執第三百二十一章 補償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爭氣的永王第五百零三章 家事(一)第六十五章 皇帝的敲打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三百八十三章 囂張與嘴硬第七百九十八章 放我們離開吧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變就好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置第二百一十章 平易近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值得嗎第五百一十三章 人品如官品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一百一十六章京兆尹第五百零六章 別負了她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