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會享受的黃瓊

對於賈權的擔心,黃瓊擺了擺手道:“先生的擔心,雖說不無道理,可也沒有必要太過於小題大做。這裡是京城,在父皇的眼皮子底下,他們還沒有那麼大的膽子。至於出京倒是危險一些,可先生覺得父皇輕易會放我出京嗎?”

“有些防範是要提高一些,可草木皆兵,本王還是認爲沒有太大的必要。倒是先生,這段時間要收斂一些,暫時就要不要出府了。一個是今兒過後,父皇現在肯定會注意上你。如果與有些人接觸太頻繁了,容易引起某些不必要的麻煩。”

“二,他們不一定敢對本王這個郡王下手。但是要是搞掉先生,去本王一個臂膀的膽量,估計他們還是有的。本王身邊幕僚僅先生一人,所以咱們還是小心爲上。先生的安危,對本王來說比什麼都重要。”

黃瓊在這事上很固執,讓賈權很是無奈的搖了搖頭。賈權現在有種不是太好的預感,此次那位京兆尹沒事則罷。若是一旦有事的話,那位太子爺很有可能會狗急跳牆。無論此事在表面上太子怎麼把自己摘出去,可錢袋子出事太子不憤怒那就怪了。

尤其是一旦整頓宗室的事情,皇帝真的把自己這個年輕王爺推出來。那些手黑得狠的宗室,與太子聯起手來。明着來自然不怕,可要是暗中下手那是真的防不勝防。雖說出京不太可能,可若是在京城周邊下手呢?

誰又能保證,這個年輕的王爺一步都不出內城?人家盯死你,一有風吹草動便下死手。做完了立即出城,這天下之大上哪兒去找去?有些事情自幼生長在冷宮的黃瓊不知道,可在民間混跡多年的賈權又豈會不清楚?

近一兩年,河南路安撫使暴斃,到現在沒有查出原因來。最後只能以一個暴病身亡,草草的結案。不管河工的兩淮北路左參政,居然莫名其妙的跑到淮河治河工地上,更是莫名其妙的失足落水。

這兩個案子,賈權都懷疑是就藩本地的藩王做的手腳。河南路境內雖說沒有其他的宗室,可端王與景王兩個皇子就足夠了。兩淮北路是符離郡王,以及壽陽郡公的藩地。這兩位死的莫名其妙的大員,與這幾位一點關係沒有這可能嗎?

這幫人,都能讓二品安撫使、三品的左參政,死的莫名其妙,更何況一個郡王?只是現在已經熟知黃瓊性格的賈權,饒是一向有急智。可一時之間也不知道,究竟該怎麼勸說黃瓊,聽從安排多帶侍衛。

事實上,無論是黃瓊還是賈權,誰都沒有想到回宮之後的皇帝,動作如此之快。在皇帝從他的河間郡王府返回第三天,便接連下了兩道明旨。第一道聖旨,將黃瓊的爵位從郡王晉爲親王,他的河間郡王改封爲英王。

那位不惜以溫德殿總管太監的身份,親自前來傳聖旨的高無庸。在恭喜一番黃瓊之後,又道:“王爺,奴婢今兒來府上,除了傳聖旨之外還有一道口諭。是官家再三交待的,讓奴婢一個字不許漏的傳達給您。”

“查京兆尹張遷,在任期間管束屬下無力,至於京兆府差人魚肉百姓,多行不法之事。姑念其多年來還算忠勤於王事,朕又顧念其三代忠良,朕不能寒了老臣的心,故不在追究其縱容屬下之罪。”

“但爲警示天下,免去其從三品京兆尹之職。降四級,改任廣南西路永州正六品通判。 “原京兆府同知、通判,身爲京兆府屬員對此事視而不見,實數督查不利、着即免去二人同知、通判之職,分別調任廣南東路崖州撫夷同知,隴右路張掖縣丞。”

“原京兆府其他官員,同屬督查不利,着吏部、御史臺七天之內拿出處置章程,分別給予嚴懲。着該三名官員接旨之後立即交印,三天之內即行離京,不得有任何的耽擱。英王殿下,奴婢與去京兆尹傳旨之人同時離宮。估計這個時候,京兆府那邊也已經接完聖旨了。”

聽到這位高公公的話,黃瓊不由得一愣。他沒有想到,雖說聖旨上有着遮遮掩掩,將大部分的責任都推給了京兆府的那些差役,但出手卻是如此的果斷。不僅將那位京兆尹一口氣打發出幾千裡遠,從天子腳下攆到了廣南西路,還徹底的清洗了京兆府整個官員。

便是連那位端王心腹的同知,還有背後不知道站着那個主子的通判,也一口氣全部趕出了京城。而且降職的地方,幾乎沒有一個好的地方。現在的崖州可不是前世的海南,是一個旅遊天堂。

這個時代的海南,還是一個到處充滿瘴氣,幾乎所有官員都視爲畏途流放地。還有張掖,摔個跟斗沒準就滾到了回鶻境內了。從這幾個傢伙被髮配的地方來看,皇帝這次是出手幾乎沒有絲毫的留情。

想到這裡,黃瓊看了看等着自己進宮謝恩的高無庸。儘管有些猶豫,但還是問道:“敢問高大家,新任京兆尹有沒有人選?”

對於黃瓊的詢問,高無庸道:“回英王殿下,皇上已經下旨調御史臺副都御史暫時署理京兆尹。至於其他的官員,這奴婢就不知道了。不過這次皇上派人去京兆府宣旨,是帶了五百御林軍去的。皇上傳了口諭,那天頂撞英王的幾個差役就地杖斃。”

說到這裡,高無庸看了看聽完自己這番話之後,並沒有說什麼,臉上也幾乎沒有任何表情的黃瓊。指了指身後一個太監端着的親王禮服,躬身道:“奴婢出來已經有一定時辰了,咱們也不能讓官家等的太久了。還請英王殿下更衣,與奴婢一同進宮謝恩罷。”

見到這位高公公已經催駕了,黃瓊也只能無奈的換上那身怎麼穿都彆扭,而且穿着又相當繁瑣的親王禮服,繫上那條很是有些分量的玉帶離開了自己的王府。只是走到府門前,黃瓊正準備上馬的時候,卻被這位高公公一把拽住。

拽住黃瓊的高公公,指了指邊上一頂十六人擡的親王大轎道:“王爺,你身上穿着的可是親王禮服,在騎馬進宮這與禮數不合。您的親王大轎,奴婢已經派人去御用司取了回來,您還是乘轎爲好。”

想要騎馬被制止住的黃瓊,看了看那頂裝修得金碧輝煌的十六人大轎,在看看身邊拽着自己,面色堅定的高無庸,也只能無奈的坐上轎子。隨着這位高公公帶來的,全套親王儀仗序列中的鑼手長長一聲鑼聲,這頂十六人大轎穩穩的離地行走了起來。

雖說這些轎伕把這頂大轎擡的相當穩,但現在已經騎慣馬的黃瓊,依舊感覺到在轎子中氣悶外加憋屈。儘管這頂大轎很是寬敞,別說坐黃瓊一個絲毫感覺不到壓抑。便是再來上兩個,也不會感覺到任何的擁擠,可黃瓊卻還是不習慣。

就像前世的他,雖說手中的財富足以買的起奔馳寶馬。如果想要敗家一些的話,法拉利或是勞斯萊斯也是買得起的。但他開的車,卻就是一輛相對普通得多的,二十多萬的雪佛萊SUV。就這樣,還是因爲自己從事的地下工作者事業,需要經常在野外奔波。

普通的家用轎車越野性能差,才下決心買的。這麼做倒不是他吝嗇,只是他認爲車這玩意,能滿足需要就行。沒有必要搞的那麼豪華,更沒有必要年紀輕輕的就去享受。而莫名其妙的到了這個時代後,先是與母親出城練功只能靠着兩條腿。

後來又養成了騎馬的興趣,對乘坐轎子這種以人爲畜的代步工具,就更沒有什麼興趣了。這還是他回到這個時代之後,第一次乘坐轎子。之前御用司在他退回那頂親王大轎後,送來的十二人制郡王大轎,他幾乎是一次都沒有使用過。

雖說他的這頂十六人大轎在這個時代,無論是乘坐的舒適性,還是其他的方面,可以說就相當於他前世的勞斯萊斯那種頂級房車。但還是第一次乘坐這種轎子,有些不會享受的他,渾身上下並不舒服。

打量着這頂這個時代,僅次於皇帝乘坐的三十六人大轎,以及太子乘坐的二十四人擡大轎內奢華的配置,以及轎內一個橫隔上冉冉升起的檀香,黃瓊也只能微微的搖了搖頭。他有時候真的不知道,自己那位老祖宗是怎麼想的。

也許是在進京趕考的時候,見到前唐那些親王、郡王出行時,乘坐大轎的威風。也許是認爲乘坐轎子,遠比騎馬要舒服的多。在進入長安的時候,便是以肩輦爲代步工具。

在攻下長安的之後更是不在肯騎馬,不僅僅有的幾次出宮,都一直以前唐皇帝的御輦爲代步。便是党項騎兵打到長安城外,準備讓城別走,也就是準備跑路的時候,也沒有想過騎馬,甚至就連馬車也不肯乘。

上行下效,自己那位祖宗自進入長安城後,只肯乘坐舒服得多的御輦。下面的文武百官,更是羣起效仿。不僅文官一個個都乘坐起轎子來,就連武官也不肯在騎馬,便是上陣指揮作戰的時候,都要乘坐轎子。

最後甚至規定,各級官員不同,乘坐的轎子等級也有所不同。便是八品官,也可以乘坐兩人擡的轎子。要知道,即便是在前唐別說武官,便是一二品的文官非皇帝特殊照顧,也只能乘坐馬車,或者就是騎馬作爲代步工具。

在太宗登基之後,雖說嚴禁四品以下官員,以及六十歲以下武官乘坐轎子。可四品以上官員乘坐轎子,卻被固定了下來。而且隨着開國日久,世風日益奢靡浮華,當年太宗規定的定製,早已經並無太多人理會,官員乘轎子又成了慣例。

別說文官七品以上幾乎極少沒有不坐轎子的,就連武官乘坐轎子的也比比皆是。可在黃瓊看來,這轎子乘坐的確比馬車或是騎馬舒服,可這坐在轎子裡面,官員還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嗎?驕奢之氣一旦養成,恐怕就在也改變不過來了。

第一百八十九章 拉郎配的永王第二百六十五章 梅蘭竹菊第七百四十四章動情的女人第六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五章 成長的歷程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七百四十五章 贊普後裔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一百六十八章 看透而不說透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瓊的苦心第二章 這是哪兒?第七百九十三章 拈酸吃醋第八百零七章 我還是我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八百五十四章 爭執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六百二十三章 牛角號聲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們自願的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八十五章 冷遇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一百二十章 陳年舊事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二百五十七章 景王秘事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七百四十八章 最合適人選第二百七十六章 衣錦不還鄉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王的憤怒第八百九十四章 用非常之人第五百六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七十二章 肥羊?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五十章前世不忘,後世之師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七百二十七章 肉麻的家信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二百二十六章 屍餐素位第七十七章 說的已經夠多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第三百一十七章 造孽啊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四百八十七章 本王分的很清楚第一百零二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五百四十八章 無道第六百七十二章 都是老手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六百三十八章 齊軍威武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狐狸第四百二十二章 根子第一百章 避重就輕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九十章 結盟第九章 彎轉的有點大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比自己想象的深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軍第五百七十一章 蠢人不會認爲自己蠢第四百三十一章 差別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八百六十四章 老爺子的提點第二章 這是哪兒?第三章 前因後果第七百四十九章 難以擺脫的宿命第一百零五章 輸的很徹底第一百九十章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第七百七十九章 別樣的敘家常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七百一十九章 蜀王行蹤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必呢?第一百三十章 人君氣量?第一百四十九章 計劃周密第六百零五章 星夜兼程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五百六十章 她總該是罪不至死第七百二十八章 損到家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黃瓊的想法第五百三十五章 重女輕男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帶刺的花第五百九十五章 值得嗎第五百四十七章 慎妃的心思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居然會武?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理戰術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八十六章 朱門酒肉臭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看蒼天繞過誰第六百九十六章 晾一晾他第五百八十四章 莫名的懼意第二百四十一章 相信我一次
第一百八十九章 拉郎配的永王第二百六十五章 梅蘭竹菊第七百四十四章動情的女人第六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五章 成長的歷程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七百四十五章 贊普後裔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一百六十八章 看透而不說透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瓊的苦心第二章 這是哪兒?第七百九十三章 拈酸吃醋第八百零七章 我還是我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八百五十四章 爭執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六百二十三章 牛角號聲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們自願的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八十五章 冷遇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一百二十章 陳年舊事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二百五十七章 景王秘事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七百四十八章 最合適人選第二百七十六章 衣錦不還鄉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王的憤怒第八百九十四章 用非常之人第五百六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七十二章 肥羊?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五十章前世不忘,後世之師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七百二十七章 肉麻的家信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二百二十六章 屍餐素位第七十七章 說的已經夠多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第三百一十七章 造孽啊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四百八十七章 本王分的很清楚第一百零二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五百四十八章 無道第六百七十二章 都是老手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六百三十八章 齊軍威武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狐狸第四百二十二章 根子第一百章 避重就輕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九十章 結盟第九章 彎轉的有點大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比自己想象的深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軍第五百七十一章 蠢人不會認爲自己蠢第四百三十一章 差別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八百六十四章 老爺子的提點第二章 這是哪兒?第三章 前因後果第七百四十九章 難以擺脫的宿命第一百零五章 輸的很徹底第一百九十章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第七百七十九章 別樣的敘家常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七百一十九章 蜀王行蹤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必呢?第一百三十章 人君氣量?第一百四十九章 計劃周密第六百零五章 星夜兼程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五百六十章 她總該是罪不至死第七百二十八章 損到家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黃瓊的想法第五百三十五章 重女輕男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帶刺的花第五百九十五章 值得嗎第五百四十七章 慎妃的心思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居然會武?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理戰術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八十六章 朱門酒肉臭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看蒼天繞過誰第六百九十六章 晾一晾他第五百八十四章 莫名的懼意第二百四十一章 相信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