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皇帝心情很糟糕

聽完黃瓊的話,皇帝別有用意的看了黃瓊一眼,卻是搖了搖頭道:“現在我那裡也不去,就在這裡等着他京兆府的人上門。我倒是要看看,他京兆府到底怎麼讓我脫層皮?”說罷,也沒有理會黃瓊,自顧自的在路邊一塊石頭上坐了下來,不在看黃瓊一眼。

被皇帝這一眼掃到心頭直發毛的黃瓊,儘管滿心不情願,但還是硬着頭皮走到皇帝面前小聲道:“父親,我們這次畢竟是偷偷出來的。要是真的鬧到京兆府大堂,搞不好又引起轟動了。御史臺肯定又是沒完沒了的上摺子,沒事找事的找茬,難道您就不嫌煩?”

“這點小事,您派一個太監跑一趟京兆府也就是了。您下一道旨意,別說是一個八竿子打不到的便宜小舅子,就是他親爹武昌候來了,他不是也得照辦不是?您又何必非要搞的滿城風雨,在這裡自己和自己置氣?”

“您若是氣壞了龍體,這兒子可是實在擔待不起的。您也知道兒子膽子小,經受不得驚嚇。還有,若是等到京兆尹來了,這事情解決固然是簡單之極。可問題是,以後咱們在想像今兒這樣無拘無束的逛街,可就基本呢上不可能了。”

“最關鍵的是,撤了那位京兆尹容易,可換上來的新官沒準認爲惹事的源頭就是這些流民。今兒這些人的話您也聽到了,他們回鄉沒有任何生存辦法。一旦強制驅趕流民回鄉,搞不好要激起民變的。還有,一旦這些人被驅趕離京之後,聚嘯山林恐怕會成大患的。”

“所以依兒子所見,派個人跑一趟京兆府,將這件事情悄無聲息的辦了爲好。至於那位京兆尹,咱們可以以觀後效。過一段時間,您派個人來看看。如果那位京兆尹還照舊,咱們在處理他也來得及。”

“至於京兆尹與太子之間,兒子以爲不過是那個傢伙吹噓的而已,當不得真的。他一個侍妾的兄弟,那裡會知道這些隱秘之事。估計是想要拉着太子的虎皮做大旗,嚇唬一些這裡的老百姓而已。”

開玩笑,要是皇帝真的將京兆尹折騰過來,那麼太子肯定立馬就會知道今天的事。而以那位太子的爲人,不管今天這事是什麼原因,恐怕立馬都會將自己作爲罪魁禍首。那位京兆尹是太子的嫡系,皇帝知道不知道黃瓊不敢判斷,但黃瓊自己卻是清楚知道的。

黃瓊可以斷定,那位京兆尹從這裡撈的錢,恐怕有相當部分都進了太子的腰包裡面。要是那位京兆尹因此被撤了職,太子還不得恨死自己?黃瓊嘴上說不可信,但早年的經歷告訴他,那位老者的話準確率很可能在九成以上。

最關鍵的是,原本大家都在極力壓制掩蓋的事情,今兒被自己搞得皇帝也知道了,那自己豈不立馬成了天下宗室與官員的死敵?相信如果太子知道可以利用這件事情打擊自己,想必不僅會樂觀其成,落井下石也是極爲有可能的。

黃瓊在這裡胡思亂想,那邊聽完黃瓊勸諫的話後,皇帝卻冷冷一笑道:“你還膽子小?在朕看來,你的膽子大的很嗎?你今天將朕矇騙到這裡來,不就是想讓朕見到這些嗎?不過你很聰明,讓朕也不知道你到底安的什麼心思。”

“如果你真的爲這些流民着想,朕雖然很生氣,但也會感到很欣慰。因爲你讓朕知道了,這天下並沒有奏摺上說的那樣太平。讓朕知道了,朕的子民究竟處在一個生活之下,知道了朕的兒子究竟做了一些什麼。但如果你有其他的什麼想法在其中,那就其心可誅了。”

見到自己現在所處的位置,距離劉虎和幾位老者還有一定的距離,皇帝也就恢復了平日的自稱。當然這麼做,是自己早已經習慣了這麼稱呼之外。還有着壓制一下這個看起來很恭順,實則膽大包天兒子的意思。變相告訴黃瓊,你老子還沒有糊塗,不會被你牽着鼻子走的。

聽到皇帝這麼一說,黃瓊連忙跪下道:“父皇明鑑,兒子將父皇帶到這裡,是真的只想讓父皇見一見這裡百姓生活的困苦,也只是想讓父皇過問一下他們的生活而已,畢竟他們也一樣是我大齊,更是父皇的子民。”

“兒子之前固然沒有與父皇明說,是因爲兒子也只是聽到府中奴才偶然提起過,並未親眼所見。所以並不敢說實話,以免有誤聖聽。兒子出宮後的一舉一動,父皇您是清楚的,等閒不敢邁出府門一步,又那裡會知道這裡的情況?”

“至於說挑撥太子、諸王與父皇之間的關係,這話更是無從談起。兒子在見到幾位老者之前,便是京兆尹是誰都不知道,更何況他與太子之間的關係?兒子都不知道這裡的真實情況,都不敢與父皇明言,又那裡知道這裡的流民,都是二哥與三哥造成的?”

“那裡還有百姓在看着,你現在跪在這裡成何體統?你的事情回宮之後再說,現在你先給朕起來。”黃瓊的這番解釋,他的這位生性多疑的皇帝,自然不會太相信。但皇帝還是擡了一下手,示意黃瓊先起來再說。

這裡是宮外,總這麼跪來跪去的,很容易引起別人懷疑的。不過心思平靜一些的皇帝,略微一琢磨也覺得黃瓊的話很有理,也就沒有繼續堅持等那位京兆尹親自來捉他。摘下腰間一個小印之後,皇帝招手將那個小太監召喚來。

將手中的印信遞給那個太監之後道:“你跑一趟京兆府,告訴他們就說是朕的口諭。讓他們將這幾個衙役就在這裡,給朕統統的杖斃後,放在這裡暴屍三日。不許收斂,丟到城外給朕喂狗。你給朕盯着行刑完事在回宮。”

“還有,告訴那個京兆尹,他的那些什麼狗屁錢都給朕取消了。讓他管好手下的那些衙役,如果朕在發現他京兆府的人來這裡,收什麼這個錢、那個錢,欺男霸女的話。別等着朕追究他的罪責,他自己上摺子請辭。”

見到那個太監小心翼翼的接過皇帝遞過去的印信,在一個侍衛的護衛之下,飛奔去京兆府傳旨後。知道皇帝總算是聽進自己勸諫的黃瓊,微微鬆了一口氣之後,轉過身對着那邊看着黃瓊下跪,有些不知所以的老人和劉虎道:“有勞幾位老人家擔心了。”

“請幾位老人家放心,今兒的事情是因爲我們而起的,我們絕對不會牽連到幾位。小子已經將自己的地址留給這位壯士,如果今天的事情給諸位帶來什麼麻煩,諸位可以按照地址來找我,小子保證絕對不會袖手旁觀的。現在,小子父子就此告辭了。”

幾個人見到黃瓊父子總算決定走了,不約而同的同樣鬆了一口氣。之前皇帝與黃瓊談話的時候,離着他們的距離略微有些遠。無論是皇帝還是黃瓊,又都刻意壓低了聲音,所以他們並不知道這對父子之間的談話。皇帝吩咐太監的那番話,自然更不可能聽清。

最多也就好奇皇帝這個老子太嚴厲,譜擺的也太大,動不動就讓兒子下跪。不過雖說不知道黃瓊一行人的來歷,但這幾位老者,甚至包括那位脾氣有些暴躁的劉虎在內,都不認爲這幾個人有與京兆尹對抗的能力。

畢竟當朝太子,以及武昌候這些東西,對他們來說太過於強大。在他們潛意識裡面,除了皇帝之外沒有人大過太子。並不知道黃瓊一行人之中,便有太子他親爹的幾個人。都認爲這些人能耐就算大破天去,還能大過當朝太子?

也許是黃瓊的禮貌,也許是皇帝的出手大方,贏得了這些人的好感。讓幾個人都不希望黃瓊一行人,被抓到京兆府大牢裡面去。哪怕這件事情會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他們也不希望他們眼中的好人去遭罪。

而此刻正在回宮一行人之中,皇帝早就沒有了當初出宮時候的那份愉悅,此時面色陰沉的很。皇帝的心情不好,甚至可以說很糟糕,弄的幾個侍衛連大氣都不敢出。至於黃瓊,更是老實的閉上了嘴巴。

陪着皇帝回到宮中之後,原本黃瓊打算打個招呼便溜走,趁着天色還早去見見母親。那裡卻想到,被皇帝一把拎回了日常處理奏摺的溫德殿。皇帝雖然沒有明說,但卻用眼神告訴黃瓊,如果你不想去,朕不介意讓侍衛請他去,你小子少在那裡給朕耍滑頭。

接受到皇帝用眼神遞過來的示意,或是說威脅之後,黃瓊無奈也只能摸了摸鼻子,跟在皇帝身後進了溫德殿。不過在進了溫德殿後,皇帝斥退了殿內的所有太監,坐在自己的御座之上半天都沒有說話。

只是用冷冷的眼光,反覆打量着用一絲不苟,就算再挑剔的君主也挑不出來毛病的姿勢,恭恭敬敬的站在自己面前的黃瓊。直到看的黃瓊直發毛後才長嘆一聲道:“朕從來沒有想過,朕治理之下的百姓會生活得如此艱難。”

“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居然就是朕的親生兒子,還有朕的兄。窺一斑而見全貌,能做出這種事情的,絕不單單只是那兩個逆子。恐怕那些宗室,做派大部分都差不多。涌入京城內的流民都生活的如此艱難,那麼其他地方的百姓又該如何的艱辛?”

“父皇倒是不必如此自責,兒臣以爲實際的情況未必有這麼糟糕。就算二哥和三哥,可能這個性格,的確是有些那個一些,可也不一定會真的有如此的過分。兒臣以爲這些百姓之言,多少還是有誇大之處。”

“兒臣想事情究竟怎麼一回事,還是派人調查爲準。畢竟有些東西,咱們也不能只聽一面之詞不是嗎?兒臣想,父皇大可調一批能員幹吏,下去好好的查一查。將事情查清楚了,也纔好想出一個萬全之策來。”

第六百八十五章 許家的人第六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的兔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兄親弟愛?第八十六章 朱門酒肉臭第二百九十三章 做名臣不做忠臣第六百八十七章 祭陵第六百二十二章 底氣的來源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世子第六十一章 磨難即歷練第六百四十五章決戰(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七百八十章 犯忌諱了?第四百章 不能在負第二個瑤姐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四百一十七章 酒入愁腸愁更愁第三百五十一章 小手段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不希望再有下次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二百四十四章 襄陽範家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老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的決心第六百三十九章 爭吵第八百六十四章 老爺子的提點第二百一十九章 遺屍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八十一章 齊家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三百三十九章 雞鳴狗盜之人的用處第六百四十六章 決戰(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本王給你擔着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八百三十八章 昨日重現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的是將不是兵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七百四十一章 慎妃的爆發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絕不是開玩笑第一百九十一章 命裡無時莫強求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八百三十四章 第一要務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瓊的苦心第二百零五章 老爺子很精明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王的表兄?第三百零五章 章程第六十一章 磨難即歷練第八百三十四章 第一要務第五百三十一章 說服朕第九百一十一章 你放出了一頭惡狼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二百七十章 落幕第一百八十九章 拉郎配的永王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六百七十二章 都是老手第四百六十九章 開始了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七百五十章 年要在裡面過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情煩躁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四百三十七章 根本之地第六百零九章 讓他自己挑選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八百八十二章 段錦的聰慧第二百三十三章 守城戰第一百九十章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第七百一十九章 蜀王行蹤第二百七十二章 賞賜與威脅第七十二章 肥羊?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死賬消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三十四章 喜添三胞胎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是在安撫誰?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三百二十一章 補償第八百二十六章 重中之重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副使第五百三十二章 舉薦第四百八十章 刻意爲之
第六百八十五章 許家的人第六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的兔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兄親弟愛?第八十六章 朱門酒肉臭第二百九十三章 做名臣不做忠臣第六百八十七章 祭陵第六百二十二章 底氣的來源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世子第六十一章 磨難即歷練第六百四十五章決戰(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七百八十章 犯忌諱了?第四百章 不能在負第二個瑤姐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四百一十七章 酒入愁腸愁更愁第三百五十一章 小手段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不希望再有下次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二百四十四章 襄陽範家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老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的決心第六百三十九章 爭吵第八百六十四章 老爺子的提點第二百一十九章 遺屍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八十一章 齊家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三百三十九章 雞鳴狗盜之人的用處第六百四十六章 決戰(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本王給你擔着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八百三十八章 昨日重現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的是將不是兵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七百四十一章 慎妃的爆發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絕不是開玩笑第一百九十一章 命裡無時莫強求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八百三十四章 第一要務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瓊的苦心第二百零五章 老爺子很精明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王的表兄?第三百零五章 章程第六十一章 磨難即歷練第八百三十四章 第一要務第五百三十一章 說服朕第九百一十一章 你放出了一頭惡狼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二百七十章 落幕第一百八十九章 拉郎配的永王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六百七十二章 都是老手第四百六十九章 開始了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七百五十章 年要在裡面過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情煩躁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四百三十七章 根本之地第六百零九章 讓他自己挑選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八百八十二章 段錦的聰慧第二百三十三章 守城戰第一百九十章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第七百一十九章 蜀王行蹤第二百七十二章 賞賜與威脅第七十二章 肥羊?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死賬消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三十四章 喜添三胞胎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是在安撫誰?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三百二十一章 補償第八百二十六章 重中之重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副使第五百三十二章 舉薦第四百八十章 刻意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