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的試探

當年高宗皇帝監國、理政多年,近半數的文官都出自其門下,其又一力提拔平民出身的武官。無論是繼位之前在朝中的根基,還是繼位之後對朝政的掌控,都遠不是現在文官之中,幾乎無半點根基,武將也只有驍騎營中,那一點點可有可無人脈的黃瓊,可以相比的。

若是當年沒有在朝中多年積累的人脈,高宗皇帝又豈能冒着極大的非議,尤其是宗室的反對,找了一個不是藉口的藉口,強硬的想要廢掉皇后,改立原本爲自己弟媳婦的嫺貴妃爲後?雖說最後沒有成功,可也硬是將那位嫺貴妃所出之子,冊立爲太子。

要知道,開國之初的宗室權利,比現在可大的多,對朝局的影響力也要大的多。你現在既然沒有當年高宗皇帝,那種雄厚的根基,就老老實實夾起尾巴做人。若是林含煙與你的事情傳出去,你原本就不牢靠的根基,隨時都有可能會地動山搖。

聽明白皇帝話中的意思,黃瓊不由得有些汗顏。就在他還想要說什麼的時候,皇帝卻是並未在這個話題上多做糾纏,而是突然話題一轉道:“今兒這番祭祀下來,感覺如何?你可知道,朕今兒讓你祭祀太廟的真正意圖所在?”

對於皇帝的話,黃瓊又那裡敢說,至少是自己或是自己府上的那些人,認爲的那些理由?哪怕那真的是事實,但也不能當着皇帝的面,光明正大的說出來,那不是自找不痛快嗎?所以,對於皇帝的問話,黃瓊也只能躬身一臉謙虛的說到兒臣不知,還請父皇賜教。

黃瓊擺出來的一副謙虛受教的態度,皇帝卻是微微搖了搖頭道:“你小子,又在給朕耍滑頭。朕都點到這個份上了,以你小子的爲人,又豈會真的猜不出來?沒錯,朕的真實意圖,就是做給天下人看的。告訴天下人,朕已經有了易儲決心。”

“這也算是朕,爲過一段時日廢太子,以及宣佈新太子人選,做一個提前鋪墊罷了。若不是這段時日,發生的事情太多了。朕現在已經祭告歷代先皇,廢除太子的儲君之位。爲了能讓你多體會一些朕的苦心,並讓歷代先皇看看朕準備冊立的新太子人選。”

“所以今兒朕才讓你,在每一位先皇神位之前行三拜九叩的大禮。就是希望你要記住,歷代先帝創業之艱難。好好的領會,朕今日這番苦心。日後能夠多爲朕分擔國事,爲朝廷排憂解難。”

“朕更希望你今後,能夠潔身自好,爲天下人做出一番表率來,不要辜負朕的厚望,更不要辜負你母親多年以來的苦心教誨。都說創業難、守業更難,朕不希望將祖宗傳來的江山,交給一個不知祖先創業艱辛,不知道怎麼去珍惜的人。”

皇帝這番話說罷,後面那些潔身自好,等於是在變相再告訴自己,他希望大齊朝未來新的皇帝,是一個在名聲上無大瑕疵的人。讓他別給自己安上一個好色名聲的話,黃瓊自動略了過去。可前面的話,卻讓他不由得有些傻眼。

原來祭祀太廟,不用每一個先帝神位前,都要行三拜九叩的大禮。今兒搞出這麼一出來,完全是自己這位皇帝老子刻意爲之。就是所謂的,要讓自己見識一下祖先創業的艱難,以便領會他的苦心?

怪不得自己在那個太常寺正卿引導之下,給每一個先帝神位磕頭的時候。那個看起來很是有些老成持重的禮部尚書,居然一副吃驚的表情。而那個引導自己的太常寺正卿,總是一副想笑不敢笑的表情。搞了半天,原來是自己的這位皇帝老子,在背後搞出來的事情。

這那是讓自己體會他的苦心,簡直是在變相惡搞自己嗎。這半天頭磕下來,自己都快磕得蒙圈了。而最讓黃瓊憋屈的是,心中腹議歸腹議,可黃瓊臉上不僅不能表現出來,還要規規矩矩的表示,對父皇這番苦心的感悟和領受。

只是就在黃瓊心中腹議不已的時候,沉默了好大一會的皇帝,卻是突然有些似乎不經意的問道:“將來有一天,你坐到朕的位置上後,你會如何對待廢太子?畢竟他當初如何對待你的,朕也是清楚的。你有報復的心思,朕也不是完全不可理解。”

皇帝這番話,雖說貌似是無意之言。但黃瓊卻是明白,這又是自己這位皇帝老子,在這裡試探自己呢。別看這只是針對太子的詢問,但自己給出的答案,絕對不會單單隻包括太子一個人。自己這位皇帝老子,是在給自己所有還活着的兄弟探路呢。

而這其中甚至極有可能,還包括那個現在不知所蹤。但誰也不知道,在不久的將來會不會再一次冒出來的蜀王。皇帝提起太子,只不過是一個前提罷了。皇帝更希望的是,通過自己對太子一事的看法,試探自己對所有兄弟的態度,或是容忍度究竟有多少。

很明顯,皇帝這是擔心他傳位給自己後,自己會對那些對自己曾經無禮,甚至可以說對自己極端看不起的兄弟們大開殺戒。所以無論是身前身後,都不想再看到兄弟相殘的皇帝要的,不單單是給太子的承諾,實則背後要的是給自己那些現在,所有還活着兄弟們一個承諾。

想到這裡,黃瓊不禁有些苦笑。自己這位老爺子,現在也過於有些患得患失了。以爲自己心胸真的那麼狹窄,容不下那些兄弟們。尤其是現在還在京中,也是諸兄弟之中除了蜀王之外,得罪自己最狠的太子,恐怕也是皇帝最爲擔心的一個。

別說自己眼下在皇帝心目之中,遠還沒有達到不可動搖的地位。就算是已經達到,可若是一個回答不好,一樣會招惹到極大的是非。要知道,那是曾經的儲君,哪怕再失望,可也是自己這個皇帝老子,曾經最爲看重和疼愛的兒子。

即便要廢除其儲君之位,可總歸還是皇帝的兒子。作爲一個父親,一年便失去了五個兒子的他,更不希望見到自己兄弟相殘的事情,再一次的發生。而且蜀王假死,眼下恐怕還下落不明,景、端二王皆已經身死。

大行皇后所出四子,至少在表面上,現在就只剩下這位太子一人。曾經最心愛的兒子,變成了眼下這個樣子,皇帝心中不難受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皇帝心中,恐怕現在最在乎的,便是自己對太子的看法。他擔心他身後,自己第一個清算的人便是太子。

十餘年的太子,就算再怎麼廢物,在朝中的人脈,還有看得見的、看不見的勢力,都遠非其餘皇子能夠相提並論的,當然蜀王那是一個例外。既然無法做到徹底的清除太子根基,那麼斬草除根便成了歷朝歷代,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所以,無論那個朝代,丟掉太子之位的儲君,都沒有什麼好下場。不是被自己父親所殺,便如前唐玄宗皇帝的第一個太子。就是爲自己真正笑到最後的那個兄弟所殺,便如隋文帝的廢太子楊勇。即便是結局最好的,也不過是圈禁或是流放至死,一如前唐太宗的廢太子承乾。

最重要的是自己出宮後,太子對自己做了什麼皇帝也是清楚的。太子在自己府中遍插親信,試圖將自己牢牢掌握在手中。別說身邊侍衛,便是自己府中奴才,都是太子給指派的。自己就算在府中放個屁,太子都能聽得清清楚楚。而且太子從來沒有放下,對自己的殺心。

陳瑤的死雖說不是太子下的手,但太子只不過晚了一步而已。無論從那個方面看,自己若是走到那個位置,都沒有讓太子,繼續活下去的理由。可失望歸失望,作爲一個父親,皇帝明顯更希望太子能夠活下去。或是說,希望太子能夠壽終正寢,而不是死在自己的刀下。

若是自己遭遇到暗殺那件事情,真的是太子做的。黃瓊哪怕拼着被皇帝處罰或是怨恨。甚至那個位置不要,也會拼盡全力爲陳瑤報仇的。可既然那件事不是太子做的,黃瓊對景、端二王檄文一發,便已經成了死老虎的太子,倒也沒有什麼太多的心思。

太子做的那些事情,不過是小人行徑罷了。雖說也給自己帶來了一些傷害,可太子不去做,蜀王一樣是不會放過自己的。只不過相對於太子來說,蜀王做的更加巧妙罷了。太子正當勢的時候,自己都沒有怕過他。至於現在,自己又有什麼好擔心的?

看了一眼沉吟不語的皇帝,黃瓊倒也乾脆的道:“回父皇,您是想聽兒臣的真話,還是想聽假話?說假話,兒臣有兩個選擇,就看父皇究竟是怎麼選了。若是父皇想要下狠心除掉此逆子,卻又顧忌父子之情,顧念着與大行皇后的夫妻情分。”

“兒臣可以爲君父分憂,代君父出手。而第二個選擇,父皇若是想着成全父子情分,想要保全太子。兒子自然會體會聖意,信誓旦旦的對父皇保證,只要兒臣在一天,就會保太子性命無憂。不過有了景、端二王的前車之鑑,兒臣自然會選擇第二個,而絕不會選第一個。”

“即可以在父皇面前,表現出兄弟之情,避開父皇最不想見到的兄弟相殘。又可以壓那些一心想要討好父皇,卻放錯了心思,想着代替父皇出手的兄弟一籌。這種一舉兩得的事情,兒臣又何樂而不爲?只是兒臣若是真的這樣做,實際上父皇才更應該爲太子擔心纔是。”

“因爲兒臣摸準了父皇的心思,暫時糊弄住父皇。真的到了那麼一天,兒臣即便欺騙了父皇。可到了那個時候,父皇又能拿兒臣奈何?所以,兒臣若是爲了體會聖意,越是信誓旦旦,父皇才更應該不信纔是。所以,兒臣也只能明言告訴父皇,這些都是假話。”

黃瓊的回答,讓皇帝不由得愣住了。早在那句話問出口後,皇帝心中便想到了黃瓊可能的一千種回答。唯獨黃瓊的這個直言相告,無論他回答什麼,只要是體會聖意便都是假話的答案,他根本就完全沒有想到。愣了好大一會,皇帝才道:“那麼真話,又是什麼?”

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五百零九章 意外得手第一百八十八章 語氣不對的皇帝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六百八十章 那就送到長安罷第二百七十二章 賞賜與威脅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二百七十四章 往事如煙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爭氣的永王第一百八十三章 少林寺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死賬消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看嚇一跳第八百二十五章 在精不在多第五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八百一十一章 君臣有別第五十二章 陳瑤的勸說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想得罪人很難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四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九十四章 佛門成不了避風港第二百七十六章 衣錦不還鄉第七百八十六章 以贖我的罪過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八百九十六章 你着急什麼?第一百四十一章 打白條的建議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不希望再有下次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七百九十九章 三年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一百九十四章 交給你如何?第二百八十章 潛規則第一百一十四章 倔強的劉夫人第八百一十三章 流言第二十七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比自己想象的深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四百八十章 刻意爲之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九十九章 密摺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四百零七章 今後便是敵非友第八百六十四章 老爺子的提點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八百六十九章 於明遠的約定第七百四十章 雷劈不到寡人頭上第六百七十四章 十有七八是心病第四百九十六章 給臺階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瑤的安全感第八百七十四章 黃瓊的不滿意第七百三十二章 野慣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給這麼大的膽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二百九十三章 做名臣不做忠臣第九百零三章 曹銳的打算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八百七十五章 範家真正災難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六百六十章 老爺子的不滿第四百一十三章 變相保證第三百二十四章 沒有不吃醋的女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俠之大成第二百三十八章 俠之大成第六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死賬消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四百八十七章 本王分的很清楚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己看錯了人第四百九十章 司馬宏的心思第六百九十一章 隱憂第五百四十七章 慎妃的心思第四十四章 論勢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第六百七十三章 投其所好第五百七十七章 相信我第三百三十六章 挫折感第五百零三章 家事(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殺令第五百八十四章 莫名的懼意第五百九十八章 賭一把第四百八十五章 什麼都做不了第八百二十五章 在精不在多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副使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老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她究竟是誰?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必呢?第八百五十九章 放過紀王的原因第四百六十七章 話中有話的金城公主第七百四十二章 極度不滿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六百六十三章 心很累第六百二十九章 本王替你說第六百九十一章 隱憂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七百四十章 何家虛僞的很
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五百零九章 意外得手第一百八十八章 語氣不對的皇帝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六百八十章 那就送到長安罷第二百七十二章 賞賜與威脅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二百七十四章 往事如煙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爭氣的永王第一百八十三章 少林寺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死賬消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看嚇一跳第八百二十五章 在精不在多第五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八百一十一章 君臣有別第五十二章 陳瑤的勸說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想得罪人很難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四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九十四章 佛門成不了避風港第二百七十六章 衣錦不還鄉第七百八十六章 以贖我的罪過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八百九十六章 你着急什麼?第一百四十一章 打白條的建議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不希望再有下次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七百九十九章 三年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一百九十四章 交給你如何?第二百八十章 潛規則第一百一十四章 倔強的劉夫人第八百一十三章 流言第二十七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比自己想象的深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四百八十章 刻意爲之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九十九章 密摺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四百零七章 今後便是敵非友第八百六十四章 老爺子的提點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八百六十九章 於明遠的約定第七百四十章 雷劈不到寡人頭上第六百七十四章 十有七八是心病第四百九十六章 給臺階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瑤的安全感第八百七十四章 黃瓊的不滿意第七百三十二章 野慣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給這麼大的膽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二百九十三章 做名臣不做忠臣第九百零三章 曹銳的打算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八百七十五章 範家真正災難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六百六十章 老爺子的不滿第四百一十三章 變相保證第三百二十四章 沒有不吃醋的女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俠之大成第二百三十八章 俠之大成第六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死賬消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四百八十七章 本王分的很清楚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己看錯了人第四百九十章 司馬宏的心思第六百九十一章 隱憂第五百四十七章 慎妃的心思第四十四章 論勢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第六百七十三章 投其所好第五百七十七章 相信我第三百三十六章 挫折感第五百零三章 家事(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殺令第五百八十四章 莫名的懼意第五百九十八章 賭一把第四百八十五章 什麼都做不了第八百二十五章 在精不在多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副使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老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她究竟是誰?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必呢?第八百五十九章 放過紀王的原因第四百六十七章 話中有話的金城公主第七百四十二章 極度不滿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六百六十三章 心很累第六百二十九章 本王替你說第六百九十一章 隱憂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七百四十章 何家虛僞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