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

這位於大人這番對他自己的剖析,黃瓊到是深以爲是。他即便是三品大員了,估計到現在,也沒有學會迎奉、拍馬、溜鬚那一套。自己當初剛入驍騎營的時候,這個傢伙便給了自己一個下馬威。

當時兵部和樞密院已經下了行文,可這個傢伙在見到明旨之前,就愣是敢給自己一個閉門羹吃。若是換了一般的武官,一個親王奉聖命入營坐陣,估計早就恭迎出來了。而且自己到驍騎營之後,這個傢伙除了正常公務之外,對自己也是愛答不理的。

自己是一個親王,哪怕就算是一個沒有實權的親王,可也是親王。也就自己更看重的是才能,若是換了一般人,遭受到如此的怠慢,恐怕也早就想法子報復他了。身爲一位親王,哪怕就算是沒有實權的親王,想要整治他也太容易了。更何況,自己還有上秘折的權利。

不過,這個人到底是在下面打熬多年出來的。對有些問題,看的比自己還要長遠。對鄭州善後可能遇到的最大困難,以及蘇長史的性格,看的倒是比自己還要清楚。這一點,黃瓊無疑是很佩服。若是此人能收爲己用,可以彌補自己身邊之人,從政經驗不足的最大缺點。

無論是賈權也好,還是範劍也好,他們雖說都足智多謀,但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缺乏爲官的實際經驗。賈權雖說與一些官員交好,可與他交往的那些官員,都是一些微末小官。論起消息靈通可以,可若是說的其他的還是算了吧。

只是黃瓊也知道,以這位於都指揮使的爲人,想要收歸己用很難。吃了這麼多虧的人,那裡又會被那麼容易收服?這個人雖說不是那種官場老油條,可越是這種人心中,越是有自己有自己的原則。有些東西看的太清了,反倒是謹慎了許多。

不過今天這位於大人,雖說是有感而發,但與自己說了這麼多他的心扉,也算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不是嗎?能說這些,說明他有些方面,至少在心境上已經有些許改變。只是心中儘管轉瞬之間百轉千回,但黃瓊表面上卻依舊是風輕雲淡。

只是放下了手中的茶碗,對着這位於大人道:“於大人這些話,方是老成謀國之言。蘇大人這次去鄭州,的確土地的問題是根本。處置好了,鄭州的問題可以說解決大半。處置不好,那就是揚湯止沸、火上澆油。而他雖說也爲官多年,但卻從來都沒有外放過。”

“治理地方的經驗,幾乎可以說全無。更何況,他在處理與同僚之間關係上,可謂是異常的惡劣。做人做到調出翰林院,人家居然擺了三天流水席的地步,可見做人、做官之失敗。可正如於大人所說,如今鄭州善後需要這樣的強項令。”

“若是換了那些同流合污之人,以鄭州眼下的民生凋敝情況,只能會是更糟。尤其是眼下要遣散這麼一大批至少經過一些訓練叛軍,搞不好鄭州真的會生變。只是本王現在手中無人可用,用別的官員也不放心,也只能趕鴨子上架了。本王也希望於大人能夠給一些意見。”

聽到黃瓊向自己徵求意見,這位於大人倒是明顯有些意外。他沒有立即回答黃瓊,而是沉默了好大一會,才咬咬牙擡頭道:“王爺,辦法倒是有一個。其實只要王爺在土地處置完之前,親自在鄭州坐鎮,無論是其他宗室還是河南路那些官員,便誰也不敢有什麼異心。 ”

“王爺當初在溫德殿厲聲喝罵,下官以爲那些宗室便是臉皮再厚,也斷然不會在去觸王爺的黴頭。俗話說,大樹底下好乘涼。有了王爺這尊大佛在鄭州,那些宵小就算想動什麼手腳,估計也不敢在有什麼想法。”

“此外,王爺若是真的一心爲民,有些東西該做的要做。對於某些手伸得太長的官員,該撤一批的便撤一批。眼下鄭州,甚至是河南路官場,只有殺幾隻雞,才能震懾住羣猴。王爺手中既然有皇上御賜尚方寶劍,那麼在交還給皇上之前用足便是了。”

“幾個人的人頭,雖說血腥了一些。可這些雞不殺,那些總想搗亂的猴子,未必就真的甘心。幾十萬畝上好土地,一畝地就算只得一貫錢的好處。您想想,這幾十萬畝的地可以讓人得到多少好處?幾十萬貫的橫財,足以讓很多人眼睛裡面,除了錢什麼都看不到。”

“幾家哭,又怎比得上一府,甚至是一路哭?殺雞駭猴,雖說辦法老套一些,可非鐵腕便是您也很難鎮得住那些齷蹉官的。別看一個個都是兩榜進士出身,可見到錢沒一個不眼紅的。”說這番話時候,顯露出一身殺氣的於都指揮使,倒是拿出了他統軍作戰殺伐果斷勁頭。

“至於蘇長史那裡,既然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王爺可以在他身邊的人多想想辦法。比如給他選擇一位變通能力強一些的同知,這樣可以有效彌補他爲政不足的地方。同知雖位高但權卻不重,可又是知府的副手。選一個好的同知,可以有效的彌補蘇長史自身不足的地方。”

“只要他能在鄭州站住腳,又有英王殿下在身後撐腰。河南路那些齷蹉官,就算想要排擠他,估計也得掂量一下自己腦袋。河南又地處京畿周邊,消息隨時可達天聽。只要英王在京中一天,換了誰當這個安撫使,左右參政,轉運使,想要動他都會有顧忌的。”

這位於大人這番話說罷,黃瓊連連點頭稱讚。也許虧吃多了,這個老實人也學會玩手段了。他的這番主意,幾乎可以說是爲蘇長史量身打造的。先不說此人能文能武,但就這份老練,就不是賈權與範劍能做到的,這纔是官場上真正的人才。

這個人棄文從武可惜了,若是在文官任上多歷練幾番。以他的能力,做到中書門下平章事,或是參知政事、尚書左右丞,絕對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不過黃瓊轉念一想,如果他當初的性格真像是他說的那樣,若是還在文官任上,估計早就被排擠的致仕了。

文官之間相互傾軋,黨同伐異遠,非我同黨便是死敵的那些東西,遠甚於武官。此人現在的老練,是吃了多少年虧,才歷練出來的。各何況,此人當初雖說被貶至邊陲小縣,經歷了一般人沒有的磨難。但也沒有參與到,朝中大佬之間的明爭暗鬥。

更沒有陷入文官之中的黨爭,這也是他能得以順利轉爲武官的原因。此人當年固然說是不幸的,可現在看又何嘗不是一種幸運。若是他當初的性格,真的像是他說的這樣。恐怕他想走到三品大員的位置,根本就沒有這個可能,因爲沒有人願意用一個刺頭。

想到這裡,黃瓊突然想起在自己那次遇刺,皇帝對朝中官員清洗後,永王曾經說的一件事情。自己那位皇帝老子在重掌大權之後,因爲朝中諸臣多老邁不堪大任,再不就是碌碌無爲,不僅立即着手開恩科取士。

還在世宗在位期間最後一科,烈宗皇帝在位期間,唯一一次科舉中舉的進士之中選拔人才,下派爲艱苦的地方任知州、知縣,着重培養以便優中選優。只是雖說以永王之消息靈通,都不知道那批官員都有誰,但能入自己那位皇帝老子眼的人,都是有大才之人。

這些人現在都可謂是天子門生,將來這批人出閣入相恐怕都非難事。如果自己沒有記錯的話,根據這位於大人進士及第的時間來看,正是烈宗皇帝在位期間,唯一一次開科取士時進士及第的。

這樣來說,他被外放到川西路那個荒涼的小縣,倒未必真的是因爲得罪人,也許是自己那位皇帝老子刻意爲之。他能從文官改任武官,單憑一個節度使推薦,恐怕沒有皇帝同意,也幾乎無可能。

其中固然沒有皇帝簡拔人才,替換軍中自己外公舊部的原因。但誰又能保證,此人不是那批人中的一個?若是真的話,恐怕自己想要拉攏此人,可能性幾乎沒有不說,搞不好還要觸碰到皇帝的底線。天子門生,自己還是慎重一些爲好、

想要摸清楚一下此人底子的黃瓊,儘管有些猶豫但最終還是道:“於大人眼下看待問題如此老練,還真看不出來當年會得罪不該得罪的人,被排擠出京。正所謂三歲看到老,於大人現在的狀態,真的很難讓人相信當年,與蘇長史一個脾氣。”

“於大人能不能與本王說說,當年於大人究竟得罪的是誰?倒不是本王想要揭於大人心裡面的傷疤,只是本王實在有些好奇。即便於大人得罪了人,可滿京城中書省、尚書省、六部、御史臺,難道就無一人慧眼識珠?居然默認將於大人這樣一個人才,發配到那個地方?”

黃瓊沒有說錯,當年之事對於這位於大人來說,是心底裡面一塊觸碰不得的傷疤。若是有人要揭開,無疑是血淋淋的。一個堂堂的二甲前三的進士,原本該留在京城六部行走,卻被髮配到了川西路一個兔子都不拉屎,按照朝廷規矩應該舉人選官的三等不入流小縣。

甚至身爲一個正七品知縣,老婆還被人拐跑了。這對這位於大人來說,無異於是一個天大的恥辱。早些年,他官職低微的時候,常常有人拿這事取笑他。這些年隨着戰功累積,外加上官職日高,已經無人敢在取笑他。

但十幾年過去,此事依舊是別人的笑柄。雖然不敢當面取笑他,可私下裡面卻是常常被當做笑料。黃瓊要查明他被外放的真正原因,可也無意於揭開他心中的傷疤,這對他來說無疑是很難接受的。果然,隨着黃瓊話音的落下,這位於大人臉色不由得一下子漲的通紅。

只是看着面前這位英王一臉的真摯,在看看自己身上的官服,他的火氣瞬間又消失的一乾二淨。只能無奈苦笑道:“此事對於下官來說,的確是一個奇恥大辱。不過,此事早就成了官場笑料,只要年紀長一些的官員,幾乎沒有人不知道的。”

第二百七十七章 秘折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二百四十二章 範刀的感受第五百九十章 我不是聖人第七百五十二章 讓她哭吧第七百三十九章 這小子好陰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王的憤怒第二百一十章 平易近人?第四章 冷宮歲月第四百六十五章 得夫如此第二百六十二章 至今思項羽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三十五 賣身葬父的舉人第九十三章 固執的永王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權相害取其輕第九百一十三章 算個屁?第六百一十三章 沒有退路第二十章 聖旨到第三百六十章 莫名其妙的聖旨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打白條的建議第六百二十九章 本王替你說第四十三章 屈尊第一百二十四章 根子第七百六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九百章 出乎意料第八百九十章 迫在眉睫第六百四十五章決戰(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往事如煙第七百七十八章 被嚇壞的宗室第五百一十八章 激將法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的試探第七百三十一章 家的味道第三百三十八章 永王密信第六百二十九章 本王替你說第三百二十五章 桂林郡王府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八百九十一章 靜江鼙鼓動地來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人着實該殺第八百一十四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三百八十六章 慎妃母女第四十八章 殺機第一百八十九章 拉郎配的永王第三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護得你們安全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外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嫌你們髒第三百五十九章 名師才能出高徒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們自願的第一百二十九章 流言第四百一十章 沒有什麼可慶賀的第一百七十五章 門清的永王第四百六十六章 滕王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八百二十九章 聽牆根第三百二十九章 媚營掌使第三百七十六章 用心良苦的皇帝第二百二十六章 屍餐素位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想得罪人很難第八百三十七章 你帶着他去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殺令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三十八章 不請自來的永王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驚第三百九十九章 隱憂與安撫第四十四章 論勢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五百八十四章 莫名的懼意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開始了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一百零九章 沒那麼簡單第八百一十七章 永遠都這麼和氣第三十章 滑頭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的決心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第三百五十四章 醜陋的株連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四章 冷宮歲月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章 夾帶
第二百七十七章 秘折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二百四十二章 範刀的感受第五百九十章 我不是聖人第七百五十二章 讓她哭吧第七百三十九章 這小子好陰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王的憤怒第二百一十章 平易近人?第四章 冷宮歲月第四百六十五章 得夫如此第二百六十二章 至今思項羽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三十五 賣身葬父的舉人第九十三章 固執的永王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權相害取其輕第九百一十三章 算個屁?第六百一十三章 沒有退路第二十章 聖旨到第三百六十章 莫名其妙的聖旨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打白條的建議第六百二十九章 本王替你說第四十三章 屈尊第一百二十四章 根子第七百六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九百章 出乎意料第八百九十章 迫在眉睫第六百四十五章決戰(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往事如煙第七百七十八章 被嚇壞的宗室第五百一十八章 激將法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的試探第七百三十一章 家的味道第三百三十八章 永王密信第六百二十九章 本王替你說第三百二十五章 桂林郡王府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八百九十一章 靜江鼙鼓動地來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人着實該殺第八百一十四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三百八十六章 慎妃母女第四十八章 殺機第一百八十九章 拉郎配的永王第三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護得你們安全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外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嫌你們髒第三百五十九章 名師才能出高徒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們自願的第一百二十九章 流言第四百一十章 沒有什麼可慶賀的第一百七十五章 門清的永王第四百六十六章 滕王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八百二十九章 聽牆根第三百二十九章 媚營掌使第三百七十六章 用心良苦的皇帝第二百二十六章 屍餐素位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想得罪人很難第八百三十七章 你帶着他去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殺令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三十八章 不請自來的永王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驚第三百九十九章 隱憂與安撫第四十四章 論勢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五百八十四章 莫名的懼意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開始了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一百零九章 沒那麼簡單第八百一十七章 永遠都這麼和氣第三十章 滑頭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的決心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第三百五十四章 醜陋的株連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四章 冷宮歲月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章 夾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