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

早就知道自己這位皇帝老子,在幾個兒子府中恐怕都有眼線的黃瓊,對皇帝如此問話早就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聽到皇帝如此乾脆挑明,黃瓊連忙跪下道:“兒臣不孝,有違出宮之前父皇的訓示,在永王府內做出荒唐的事情,還請父皇責罰。”

“不過請父皇放心,兒臣雖說做出荒唐之事,但也只是與五哥和七哥飲酒,欣賞歌舞而已。並未議論朝政,言談之中更沒有涉及到父皇與太子。兒臣知道自己的身份,不敢有任何的逾越,更不會妄想那些不切實際,更是兒臣高攀不起,不該去有的念頭。”

“太子對兒臣來說即是兄,但同樣也是君,兒臣又豈敢背後非議太子?如若父皇不信的話,可以找蜀王前來對質。兒臣是外人,但蜀王與太子乃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蜀王自然不會偏袒兒臣。當夜兒臣究竟做了一些什麼,父皇將蜀王找來一問便知了。”

“兒臣自知身份敏感,所以出宮以來一直都謹慎小心,並不敢有哪怕半點逾越,一直都謹遵自己身爲人臣,人子的本分。至於其他與兒臣無關的事情,兒臣即沒有考慮過,更沒有去琢磨過。”

“如果不是前次進宮,父皇要求兒臣與諸兄弟多接觸,永王府的宴請兒臣都不會去的。兒臣知道父皇對兒臣不信任,兒臣就是滿身是嘴都解釋不清楚。如果父皇認爲兒臣,留在京城會對太子不利的話。”

“或是擔心兒臣在背後搬弄是非,妄議朝政的話,那麼就請父皇改變祖制,現在就請兒臣就藩。與其讓自己父親如此的不信任,還不如早早的打發走,也好眼不見心不煩。或是乾脆賜給兒子一杯鴆酒,反正兒子讓自己父親如此不信任,也是無臉見人了。“

知道自己面對多疑的皇帝,估計是刻意的在這裡找自己的茬,也許怎麼解釋都解釋不清楚的黃瓊,最後乾脆來了一個以退爲進。不過黃瓊在言語之中,也點了皇帝一下,告訴皇帝你也別太偏心了。

這件事情,你不去問同樣在場的蜀王,反倒是抓住我弄個沒完,這麼做是不是有些過分了。他們是你的兒子,我也同樣是你的兒子不是?你這麼做,是不是有些太過分了?一樣的兒子,何苦分這麼三六九等的?不來幾句硬的,你還真當我好捏的啊。

果然,黃瓊這番話說完,皇帝的臉當場便有些掛不住了,多少有些惱羞成怒的道:“朕不過擔心你被永王給帶壞了,所以纔多問了幾句而已。這也是朕對你的關心罷了,怎麼就成了對你的不信任?“

“那天密室之內除了你與永王,難道就沒有別的人了?朕如果真的不信任你,今兒又何必找你過來詢問,真是糊塗、昏聵到家了。如果今後朕在聽到你類似的胡說八道,朕必定要重重責罰的。”

看着有些氣急敗壞的皇帝,黃瓊突然感覺到自己好像領會錯了皇帝的意思。皇帝今兒詢問自己,好像不是針對自己,而是衝着蜀王來的。總算明白這一點的黃瓊,面對着對於自己會錯了意圖,正在那裡惱羞成怒的皇帝,立馬聰明的閉上了嘴。

只不過閉嘴歸閉嘴,但黃瓊的嘴角卻是依舊輕輕的撇了撇。心道:“你要查蜀王,想要從我這裡知道一些東西,你不是敲錯了木魚了嗎?你對我不信任,你那些兒子又那個對我信任了?蜀王在永王府故作對我的親熱,難道他就真的對我信任?”

“你自己教出來的兒子,自己不知道嗎?那個是善茬子?蜀王對我的防備,估計比你還重,他會當着我的面編排太子的不是?要說永王倒是還有可能,可要說蜀王那隻千年狐狸,哪有那個可能?”

只是這番話,黃瓊腹議歸腹議,但卻是不敢當着皇帝的面說出來。只是他微微撇了撇嘴角的動作,卻是沒有逃過皇帝的眼睛。其實眼下皇帝也有些後知後覺的發現,自己今兒找黃瓊來質問,明顯是找錯了人。

自己那個五兒子的性格,自己再清楚不過了。看起來相當的無害,實則對誰防備心都極重。要是能當着第一次見面的黃瓊,就私下點評太子那也就不是他了。本來就有些發現自己今兒做錯了的皇帝,見到黃瓊嘴角微撇,大致猜出黃瓊心中所想的他,不由得更加惱羞成怒。

的確,無論是那個當老子的,被自己兒子蔑視心中都會相當的不舒服,更何況他這個老子還是一國之君。想到這裡,皇帝同樣撇了撇嘴角道:“既然現在明白朕的用意,這事就過去了。”

“這次念你剛出宮,對有些東西不明白,而且也不是主動爲之,這次你的荒唐之舉朕就不追究了。如果再有下次,朕斷然會重重責罰。你出宮之際,朕就告訴過你,諸皇子之中有一個永王就夠了,朕不希望再出現一個永王。”

“如果朕在發現你與永王一同荒唐,不管問題出在誰的身上,朕一樣絕不輕饒。一下子收了三個侍妾,誰給你的這麼大膽子?永王這段時間整天跑你府中想要做甚?是不是又要找你荒唐?或是送給你什麼姬妾一類的?朕告訴你,這次下不爲例,再有下次仔細你的皮。”

對於皇帝這種明顯沒事找事的做派,黃瓊心中更是有些鄙夷的,大大給了自己這位親爹一個大白眼,心道:“你在我哪裡安插了那麼多的眼線,連你永王送我三個侍妾你都知道。永王整天跑到我哪裡做什麼,還用得着問我嗎?”

只是白眼歸白眼,可面對自己皇帝老子的質問,黃瓊該回答還是得老實的回答。知道這事也瞞不過去的黃瓊,便把永王如何將京娘從妓院之中救出來,又喜歡上京娘,以至於天天跑自己府中,只爲見京娘一面的事情老實的向皇帝交待。

很明顯,皇帝對於永王天天跑黃瓊那裡還是知道的。可永王究竟去黃瓊做什麼,他還真的不知道。聽完黃瓊的解釋,皇帝也不由的愣住了。他那裡知道,永王居然在這個時候,給自己搞出這麼一出來?

看着一臉恭順站在自己面前,眼睛卻不知道看向哪裡的黃瓊,此刻真的被永王氣得不輕的皇帝,心中更是來氣。不過很是有種上去狠狠踹他一腳,給自己解解氣心思的皇帝。這腳都擡起來了,但猶豫了一下之後,卻是最終還是沒有踹過去。

不過雖說這一腳沒有踹出去,但皇帝卻是突然開口道:“朕與你說,在永王大婚之前,朕是絕對不會答應他納側妃的,無論這個側妃的人選是誰。朕不能傷了老臣之心,更不能不爲天下朝局考慮。此事既然是因你而起,那麼這件事情你就給朕拿個主意。”

面對着皇帝明顯倒打一耙,黃瓊當時就滿臉黑線。什麼叫做因我而起,當初宋之喚的確是被買了回來,可派永王去尋找京娘姐弟的人好像是你吧。這事怎麼成了我搞出來的?不過心中不平歸不平,可皇帝專拿大帽子壓人他也沒有辦法不是?

無奈的黃瓊,也只能道:“回父皇,宋公良家的女兒,對永王根本就沒有那個心思,更沒有攀龍附鳳的心思。爲了躲避七哥,曾經與兒子提起過出家爲尼,或是放她返鄉。可兒子考慮來、考慮去,這兩點都不適合。”

“兒子考慮良久,也給她找了一個好的去處。正好今兒進宮,兒子也想向父皇請旨,想將京娘送進宮,放在母親身邊。京娘出身文官家庭,爲人知書達理不說,品性上更是賢良淑德。雖說不懂得宮中的規矩,可爲人還是謹慎。”

“兒子也知道七哥定親之前,出了這種事情不是太恰當。雖說沒有父皇想的那麼多,可在定親之前先納妾總是不成體統。所以兒子在得知七哥的心思之後,也曾經勸說過他。可七哥的性格您也知道,趕着不走打着倒是倒退的主。所以兒子就想,給京娘另外尋一處。”

“自從兒子出宮之後,只留母親一人在宮中。身邊的宮女太監雖多,可畢竟不是知心人。兒子又不能時常進宮探視母親,想必母親性格在冷淡,時日一長也會覺得孤單吧。兒子想把京娘送到宮中來,也算是一舉兩得。”

“一是宮中畢竟不是我的府中,七哥即便有心思,也不可能天天跑進宮來。也許七哥對此女,只是一時的迷戀。兩人如果不見面的時日一長,七哥自然也就斷了念想,二也是可以陪伴母親,讓母親身邊有一個可以慰籍的人。”

聽到黃瓊的這個想法,皇帝沉思了一下之後,最終還是點了點頭:“既然你已經想出來對策,那這件事情就按照你的想法辦。人送到你母親那裡,想必永王也不敢在折騰什麼。這件事情朕準了,你也不用去內侍省報備了,朕讓高無庸去辦理此事便是了。”

說到這裡,皇帝突然有些尷尬的道:“不過,你的這番心思倒是好的。但你母親那裡收不收人,還需要你自己去說,這件事情朕不會替你母親做主的。只要你母親同意,你儘快把人送進來便是,以免永王那裡夜長夢多,在給朕搞出什麼事情來。”

皇帝這番話的意思,黃瓊聽出來了。皇帝雖說掩飾了一下,可還是很直白的告訴黃瓊,想要將人送到他母親那裡,自己這個一國之君還真就沒辦法替她做主。這事還是你們娘倆自己商量去吧,我就等着現成的了。

只是在這件事情上,黃瓊還真的沒有嘲笑他這位皇帝老子夫綱不振。哪怕是心裡面,也沒有嘲笑。因爲自己那位母親的性格,他自己還是知道的。別說搞不好這些天,壁撞的多了的皇帝有些打怵,就是自己去勸說,也多少心裡面有些沒底。

第四百八十章 刻意爲之第九十六章 恩是恩、情是情第八百八十六章我也有嫉妒之心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第四百三十一章 差別第七百零三章 心思各異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王密衛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把我當成什麼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被發現了第一百一十章 放在火上烤第五百二十五章 沒良心的爹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一百四十二章 宗室的操守?第八百六十二章攤丁入畝第八百七十一章 放手第一百零四章 這個差事不能接第五百二十章 沒有一個善茬子第三百六十八章 避如蛇蠍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的決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沒有人會一直包容你第四百二十八章 翁婿初會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不負我,我不負君第三百五十四章 醜陋的株連第二百二十七章 給他機會第五百五十二章 變相的較量第五百五十九章 慎妃的韌性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二百二十六章 屍餐素位第七百三十四章 他們配嗎?第一百四十七章 截殺第八百五十四章 爭執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五百一十三章 人品如官品第五百二十八章 心思複雜的黃瓊第二百九十章 敲山震虎的二嫂第七百一十二章 羣毆與怒火第六百零四章 被算計了第七百三十六章 要文鬥第三百零五章 章程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六百八十一章 計劃失敗第一百二十四章 根子第四百六十五章 得夫如此第七百三十六章 要文鬥第八百六十六章 失望與調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狐狸第二百一十章 平易近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範刀的感受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七百四十八章 最合適人選第二百五十六章 看他們自己造化第四百七十章 不滿的金城公主第四百八十四章 查清他真實意圖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六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三百三十八章 永王密信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六百五十八章 給範家兩個月第四百三十九章 狂熱與懼意第六百九十一章 隱憂第三十三章 奢華的府邸第四百二十九章 她究竟是誰?第七十六章 天家無私事第七百八十章 犯忌諱了?第八百九十五章 紀王跑了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都是百姓血淚第四百八十五章 什麼都做不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給這麼大的膽子?第二十章 聖旨到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護得你們安全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八百九十九章 宏武皇帝第八百九十四章 用非常之人第一百一十章 放在火上烤第五百一十五章 隱含的危險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二百五十七章 景王秘事第九十三章 固執的永王第二百三十七章 叛逆期的範劍第四百九十四章 自信的皇帝第四百八十四章 查清他真實意圖第七百四十四章 他是真就這麼蠢?第八百零九章 這個位置不好坐第五百六十一章 鬱悶的黃瓊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
第四百八十章 刻意爲之第九十六章 恩是恩、情是情第八百八十六章我也有嫉妒之心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第四百三十一章 差別第七百零三章 心思各異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王密衛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把我當成什麼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被發現了第一百一十章 放在火上烤第五百二十五章 沒良心的爹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一百四十二章 宗室的操守?第八百六十二章攤丁入畝第八百七十一章 放手第一百零四章 這個差事不能接第五百二十章 沒有一個善茬子第三百六十八章 避如蛇蠍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的決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沒有人會一直包容你第四百二十八章 翁婿初會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不負我,我不負君第三百五十四章 醜陋的株連第二百二十七章 給他機會第五百五十二章 變相的較量第五百五十九章 慎妃的韌性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二百二十六章 屍餐素位第七百三十四章 他們配嗎?第一百四十七章 截殺第八百五十四章 爭執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五百一十三章 人品如官品第五百二十八章 心思複雜的黃瓊第二百九十章 敲山震虎的二嫂第七百一十二章 羣毆與怒火第六百零四章 被算計了第七百三十六章 要文鬥第三百零五章 章程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六百八十一章 計劃失敗第一百二十四章 根子第四百六十五章 得夫如此第七百三十六章 要文鬥第八百六十六章 失望與調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狐狸第二百一十章 平易近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範刀的感受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七百四十八章 最合適人選第二百五十六章 看他們自己造化第四百七十章 不滿的金城公主第四百八十四章 查清他真實意圖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六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三百三十八章 永王密信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六百五十八章 給範家兩個月第四百三十九章 狂熱與懼意第六百九十一章 隱憂第三十三章 奢華的府邸第四百二十九章 她究竟是誰?第七十六章 天家無私事第七百八十章 犯忌諱了?第八百九十五章 紀王跑了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都是百姓血淚第四百八十五章 什麼都做不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給這麼大的膽子?第二十章 聖旨到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護得你們安全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八百九十九章 宏武皇帝第八百九十四章 用非常之人第一百一十章 放在火上烤第五百一十五章 隱含的危險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二百五十七章 景王秘事第九十三章 固執的永王第二百三十七章 叛逆期的範劍第四百九十四章 自信的皇帝第四百八十四章 查清他真實意圖第七百四十四章 他是真就這麼蠢?第八百零九章 這個位置不好坐第五百六十一章 鬱悶的黃瓊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