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

黃瓊這番話說罷,儘管眼下已經是冬季,而且黃瓊這間書房也着實算不上熱。但無論是蘇進還是簡雍,頭上無不是大汗淋漓。兩個人對視一眼,誰也沒有敢在說什麼,更不敢在拍胸口去保證什麼。向着黃瓊一躬身後,退出了書房。

看着二人離開的背影,黃瓊有些疲憊的揉了揉太陽穴。說實在的,他現在對這二位多少有些失望。作爲知府和同知,言路居然閉塞到如此地步。密州距離鄭州不過百里,快馬一日便可以跑一個來回。二人對密州發生的事情,居然是一無所知。

如果此次不是爲了在臨走之前,替他們在收攏一下民心,變相的替他們解決一下那些私底下的暗流,自己去了一趟劉虎老家。恐怕此事,到自己離開鄭州,守在鄭州城內的這二位還一無所知。此事如果早發現一些,也不至於發展到如此難以挽回的地步。

其實黃瓊也知道,自從這二位正式上任以來,爲了儘快的穩住局面,讓鄭州恢復元氣,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土地和商鋪的發還,返鄉的流民賑濟和安置,秋收、河工,一件接着一件。期間有些事情,還要與京城各衙門、河南路諸有司,沒完沒了的扯皮。

蘇進與簡雍二人,的確已經算得上盡全力了。事情走到今兒的地步,二人不能說沒有責任,至少一個失察的罪名跑不掉。可人畢竟都是精力有限的,凡事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尤其是眼下鄭州府的屬官,一直都還沒有配齊。甚至連通判,都是由簡雍一直在兼任着。

也許是因爲自己在鄭州,吏部與河南路挑選鄭州官員上過於謹慎。眼下鄭州府補充的官員雖說陸續已經上任,但卻補充的緩慢。除了各州縣的主官已經補齊之外,其餘的官員還有將近一半的空缺。便是這鄭州府的通判,到現在也沒有到任,只能由簡雍臨時先署理。

屬官數量的不足,朝廷又是那麼一個制度。與上司打交道,各衙門都有各衙門的規矩。人家有事情下來,要找你對口官員的。每日繁重的事務,再加上屬官不足和缺少可信的吏員,兩個人只能事必躬親,都恨不得長出八隻手來,對所屬州縣的監察也暫時只能先放一邊。

而且治理一地,更多的還是要靠州縣的父母官。他們做爲上官,也不可能事事都插手,這些道理黃瓊不是不明白。否則當初在司馬宏的家中,黃瓊也不會安撫蘇進那麼長時間。但在黃瓊看來,這依舊不能成爲是二人推脫責任的藉口。

最關鍵的是,在這個事情上有一點讓黃瓊有些憂心忡忡。在自己進駐密州後,朝廷減免鄭州所屬各州縣三年錢糧的佈告,早早的便已經貼出去後。密州出了這種事情,居然沒有一個百姓前來鄭州府城上告。而自己在劉虎老宅接見那些士紳的時候,那些人也是忌諱莫深。

這其中除了此人背後的德妃、宋王,還有行事時打着自己旗號,使得百姓不敢上告的原因之外。恐怕還有一個原因,也是黃瓊最擔心的原因。就是在景王就藩這幾年,密州百姓對朝廷的吏治,已經失望到了極點,寧願忍受也不願意上告。

黃瓊更知道眼下的形勢若不盡快改變,待到了真的忍受不了那一天,恐怕就是官逼民反的那一天了。想到這裡,黃瓊有些想不明白,此人的如此做派背後真正原因。他是真的認爲以他的家世,便可以真的讓自己忌諱而不敢動他,就能任他在密州爲所欲爲?

而且俗話說,侄子莫如父。此人的品性究竟如何,他的家人絕對不會不知道。可偏偏這個時候,還將他外放到密州,放到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難道他們真的就認爲,自己拿着他沒有辦法?或是說認爲自己真的畏懼德妃,不敢殺了這個人嗎?

黃瓊可以百分之百相信,此人運走的糧食雖說暫時還不清楚,究竟運到了那裡去。但他運走的財物,恐怕都是運到了京城。至於是到了宋王府,還是到了他自己的府邸,那就另兩說了。但有一點黃瓊相信,此人在屁股還沒有坐牢的情況之下,便如此放開手腳大貪特貪。

這背後,沒有某些人的支持與縱容絕對分不開的。甚至搞不好,將此人在這個時候外放到密州,就是爲了替不方便出面的某些人撈錢。只是黃瓊想不明白,此人也算是出身官宦世家,家中甚至算得上是名門顯宦,家中不差錢這是肯定的。

而且作爲官宦世家出身的子弟,其祖、父又是朝中多年的老油條。在這種家庭的言傳身教下,此人至少在自己沒有離開鄭州之前,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心中應該是很清楚的。按道理說,這個時候來密州,更應該是撈政績的而來,而絕對不是撈錢的而來。

那麼爲何此人,還做出如此的事情來,將自己腦袋送到自己刀下面?作爲一個官宦世家,他真的缺錢缺到如此地步。能讓其如此的瘋狂,剛上任連屁股都沒有做熱,便膽大包天的肆意妄爲?從這一點上,此人身上哪裡還有半點祖上身居高位,官宦門第出身的做派?

此人能在這個時候外放密州,就算德妃使了大力氣,但其祖、父不點頭根本不可能。而以其祖、父爲官多年的經驗,不可能讓其上任便如此不擇手段撈錢?就算是德妃想要給自己下絆子,也不會蠢到讓自己嫡親的侄兒,來做這種事情吧。

這相當於不打自招不說,更是給自己找藉口整治其家族,以報前些日子他們留在鄭州族人,在暗中扇風點火之仇。就算那個德妃再蠢,再目中無人,恐怕她的家族也不會同意她如此做的。黃瓊多少有些想不出來,這個人到底是怎麼想的。

按常理來說,此人身後家世顯赫。在眼下鄭州府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他出任密州知州。身後又有那麼如此強大的助力,只要用五分心思在政務上,只要一任安穩坐下來,飛黃騰達也並非遙不可及的。甚至幾年之後,接任鄭州知府都未必沒有可能。

難道他真的蠢到,被一個女人掌控在手中?還是另有圖謀?觀此人所爲,比當初那個京兆尹可差得多了。當初那個京兆尹雖說也狂妄了一些,但行事也絕對沒有他這麼肆無忌憚的。在王公貴族滿城都是的京兆,能坐滿那麼多年的京兆尹,單靠一個送字和太子撐腰可不行。

而更讓黃瓊想不明白的是,皇帝此舉真正的意圖所在。既然對此人一直都不喜,爲何偏偏在這個時候,將其外放到密州。據自己所知,此次來密州填補空缺接任的這些官員,從知縣一直到各州府官員,都是皇帝御筆欽點的。

雖說並非都是進士及第,也有幾個是吏部選出的舉人選官。但皇帝御筆欽點,也足以說明皇帝對鄭州善後事宜的重視。誰都知道,用一個好官可以事半功倍。選錯一個官,對眼下的鄭州只能是雪上加霜,甚至會造成局勢近一步的惡化。

既然早知道此人的品性,爲何又在這個時候,同意將其外放?這不是幫着自己撤火,而是在給自己火上澆油。難道他真的就不擔心,此人在密州弄出民變來或是其他更大的事情來?自己這位皇帝老子此舉,究竟是怎麼想的?難道德妃,就真的有如此大的能量?

此事上,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太多了。不過對於現在的黃瓊來說,此人究竟是怎麼想的,那是以後的事情了。現在關鍵的問題,是要將這個案子辦成鐵案。黃瓊不相信,那位知州撈了這麼多的錢糧,連一個賬本都沒有。

只要找到這個賬本,自己就算公開宰了此人,德妃還有他身後的家族也說不出什麼來。只是劉虎,能完成這個任務嗎?想到這裡,黃瓊派人將驍騎營開拔回京的時候,被自己特別留下來的驍騎營一個斥候掌旗留了下來。

讓他帶着一百親兵,與永王給自己派來的人一同換裝便衣,火速趕往密州與劉虎配合。並再三叮囑他們二人,在進入密州時要注意隱藏自己的行蹤,絕對不能被人發現他們的真實身份。到了密州之後,一切要服從劉虎的安排。

待二人鄭重其事的領命而去後,黃瓊才站起身來,慢慢的踱步到了書房前的院子內。看着院內一片寒冬景象,心中的那些焦慮感倒是慢慢的散去。就在黃瓊慢慢的在院子內散步,以放鬆一下有些疲勞的大腦時,劉虎的那位夫人卻是不請而至。

見到面前這位麗人,黃瓊有些疲憊的捏了捏自己的鼻樑,帶着她回到了剛剛出來書房之中。原本黃瓊是想着待劉虎回來之後,在與他們夫婦談那件事情的。可現在劉虎不在,他的夫人不請自來,黃瓊也實在不好不見。

與黃瓊進了那間書房後,劉虎的夫人沉吟了一下後,卻是先開口道:“王爺,這些日子將養的還好?不知道王爺,還要在鄭州停留多久?如果王爺年前還不能回京,那幾位夫人是與我先回京城,還是與王爺留在鄭州?這些事情,還請王爺明示,回去我好安排。”

自劉虎傷勢大致愈痊後,黃瓊便將自陳瑤去世後,一直無人管理的內宅事宜,交給他的夫人打理。這個女人倒是管家的一把好手,在接手後內宅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條,從來沒有讓黃瓊爲此操心過。只是黃瓊沒有想到,她一見面居然與自己談起了這些事情。

面對着這位嫂夫人,搞出的一副公事公辦架勢,也知道這位劉夫人絕對不是無的放矢,但卻多少有些無可奈何的黃瓊想要喝口茶,琢磨一下她這個時候找自己有什麼事情。只是手伸過去的時候,才發現茶碗剛剛已經被自己給摔了。

坐在他對面的劉夫人見狀,急忙替他重新拿過一個茶碗,斟好茶水遞到了黃瓊的面前。見到劉夫人將茶水遞到自己面前,黃瓊連忙接了過來。只是在接茶水的時候,黃瓊的手不小心的觸碰到了劉夫人的小手。雖說是不經意,可也弄的二人臉色均微微一紅。

第三百二十九章 媚營掌使第一百四十五章 喜訊第八百二十七章 真能拉下臉來第四百三十六章 隨時能拿回去第三百三十章 簡雍的心思第六十二章 真的假不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三百四十九章 那個女人不能留第四百七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二百零九章 看不懂的諸將第五十一章 門前有狗第三百零九章 無可奈何的黃瓊第二百零九章 看不懂的諸將第一百五十五章 傷逝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三百二十二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看嚇一跳第一百七十五章 門清的永王第二百零八章 驍騎營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八百六十九章 於明遠的約定第七百零三章 心思各異第二百九十一章 什麼都算計到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一百九十四章 交給你如何?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世子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三百零八章 齊埋汰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四百五十章 奇怪的拜帖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七百五十七章 濫情還是多情第七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六百九十一章 隱憂第四十章 隱憂第五百九十五章 值得嗎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瓊的苦心第四百零四章 朕要聽實話第七百八十一章 可憐天下慈母心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四百三十三章 爲君之道第一百七十五章 門清的永王第九百零七章 桂林郡王的心思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十七章 往事並不如煙(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序幕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軍到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來人第三百八十章 陌生與排斥第八百二十七章 真能拉下臉來第一百章 避重就輕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混蛋第八百六十八章 於明遠頭疼的事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情煩躁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五百二十一章 療傷之法第五百二十五章 沒良心的爹第八百二十七章 真能拉下臉來第六百零二章 即生氣又無奈的何瑤第七百九十八章 放我們離開吧第九十二章 永王的心思第四十八章 殺機第五章 成長的歷程第八百二十五章 在精不在多第三百零九章 無可奈何的黃瓊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一百九十五章 盡力而爲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一百零九章 沒那麼簡單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滿的殿前司第七十一章 皇帝派去的災星第一百七十七章 永王故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絕不是開玩笑第一百一十四章 倔強的劉夫人第七百零一章 燙手山芋一樣的官職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六百八十五章 許家的人第三百零三章 朝臣的心思(二)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四百四十章 這也許就是天意第七百五十四章 年終獎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第七百九十九章 三年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九十九章 密摺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六百六十章 老爺子的不滿第七百四十一章 蹤跡第四百一十四章 就問兩件事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四百二十七章 禽獸不如
第三百二十九章 媚營掌使第一百四十五章 喜訊第八百二十七章 真能拉下臉來第四百三十六章 隨時能拿回去第三百三十章 簡雍的心思第六十二章 真的假不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三百四十九章 那個女人不能留第四百七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二百零九章 看不懂的諸將第五十一章 門前有狗第三百零九章 無可奈何的黃瓊第二百零九章 看不懂的諸將第一百五十五章 傷逝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三百二十二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看嚇一跳第一百七十五章 門清的永王第二百零八章 驍騎營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八百六十九章 於明遠的約定第七百零三章 心思各異第二百九十一章 什麼都算計到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一百九十四章 交給你如何?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世子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三百零八章 齊埋汰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四百五十章 奇怪的拜帖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七百五十七章 濫情還是多情第七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六百九十一章 隱憂第四十章 隱憂第五百九十五章 值得嗎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瓊的苦心第四百零四章 朕要聽實話第七百八十一章 可憐天下慈母心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四百三十三章 爲君之道第一百七十五章 門清的永王第九百零七章 桂林郡王的心思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十七章 往事並不如煙(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序幕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軍到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來人第三百八十章 陌生與排斥第八百二十七章 真能拉下臉來第一百章 避重就輕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混蛋第八百六十八章 於明遠頭疼的事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情煩躁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五百二十一章 療傷之法第五百二十五章 沒良心的爹第八百二十七章 真能拉下臉來第六百零二章 即生氣又無奈的何瑤第七百九十八章 放我們離開吧第九十二章 永王的心思第四十八章 殺機第五章 成長的歷程第八百二十五章 在精不在多第三百零九章 無可奈何的黃瓊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一百九十五章 盡力而爲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一百零九章 沒那麼簡單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滿的殿前司第七十一章 皇帝派去的災星第一百七十七章 永王故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絕不是開玩笑第一百一十四章 倔強的劉夫人第七百零一章 燙手山芋一樣的官職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六百八十五章 許家的人第三百零三章 朝臣的心思(二)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四百四十章 這也許就是天意第七百五十四章 年終獎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第七百九十九章 三年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九十九章 密摺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六百六十章 老爺子的不滿第七百四十一章 蹤跡第四百一十四章 就問兩件事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四百二十七章 禽獸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