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

這番話黃瓊雖說沒有明說,可其中的意思皇帝是明白了。自己那個二兒子這些年,在鄭州橫徵暴斂,名下積攢了不少的土地。此次景王造反無論真相如何,他名下的財產勢必要查抄。那麼一大筆土地,在其他宗室眼中可謂是相當大的一塊肥肉。

換了別人去,這些土地真的想要發還給百姓,恐怕只能是癡人說夢。別說他們背後站着的人,會不會惦記這些土地。便是從中想要狠狠撈上一筆的,估計也不會在少數。正像是黃瓊說的那樣,鄭州眼下民怨沸騰。

真正的難題,不在戰事之上,而在其後的善後之上。而善後的問題,最關鍵的便是在景王府名下的那些土地上。若是派出去的人,藉着這個機會大撈一筆的話,恐怕真的會徹底引起民心向背。到時候,有陳勝、吳廣之流登高一呼,恐怕搞不好立即便要出大事。

黃瓊府上的那個長史,雖說爲人古板了一些。可倒也算是一個硬骨頭,在處理這種善後問題上,倒還真需要這種人。至少,這個人不會因爲權貴而折腰。不顧鄭州百姓的生死,做出橫徵暴斂的事情來。想到這裡,皇帝微微點頭算是同意了黃瓊這兩個要求來。

見到皇帝點頭同意,黃瓊咬了咬牙,站起身來向着皇帝道:“父皇,兒子在求您最後一件事。兒子想從您這裡,要一道赦書。隨同二哥叛亂的那些人,估計除了少數之外,大部分都是被裹挾進去的普通百姓。”

“這其中,真心願意冒着掉腦袋的風險,跟隨二哥造反的不足一成。其餘的大部分人,甚至都有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在造反。兵法有云:攻城爲下、攻心爲上。就算二哥是鐵了心要造反,但真的願意跟他一條路走到黑的不多。”

“就算目不識丁的老百姓,也知道造反是誅滅九族的大罪。只要赦書一到,搞不好二哥多年來苦心經營的隊伍,直接便會瓦解。況且,兩位哥哥這些年在封地搞的天怒人怨。裹挾進來的士兵,又有多少真心爲他們賣力的?”

“就算兩位哥哥,能勉強維持住軍心不散,但士氣、軍心皆無的軍隊,就算勉強掙扎又能抵抗多久?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大概也就如此。父皇,兩位哥哥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可那些普通的百姓卻不該死。兒子也不希望此次殺戮過重,有損您的聖譽。”

實際上,皇帝已經同意授予黃瓊臨機決斷之權,實際上這個參與叛亂之人,那些該赦免,那些不該赦免,權利便已經授予黃瓊了。但黃瓊卻是有些擔心,有人會在這件事上借題發揮,指責他收買人心,所以纔將這個皮球踢給了皇帝。

其實黃瓊內心還有一點,並沒有說出口來。雖然沒有經歷過戰爭,但前後兩世皆熟讀史書的黃瓊擔心,老爺子派出的那些將領立功心切,藉機殺良冒功。大齊朝文官升官不易,武官升官也一樣很難。

內地又不像是邊軍,大仗未必能撈得到,可小仗基本上是年年都有,立功相對容易的多。而內地的駐軍,基本上都沒有這個好處。尤其是黃瓊聽說,四大營很多將領從邊軍調回來後,已經有些年沒有升職過。

難保某些升官心切的將領,好不容易逮到這機會,爲了升官亂殺一氣。有了這道赦書,雖說也不一定能完全控制住殺良冒功的行爲,但卻可以大大減少這種事情的發生概率。防範於未然,總比事後亡羊補牢的好。

黃瓊後面這幾個與之前那三個要求相比,相對不算高要求,皇帝雖說有些猶豫,但最終還是點頭全部同意了。見到皇帝點頭,在皇帝猶豫的時候,黃瓊一直懸着的心也就徹底的放了下來。

該談的談完了,皇帝沒有立即放黃瓊走人。而是盯着他良久才道:“朕希望那兩個孽子,最終能懸崖勒馬。但就像是你說的那樣,人心隔肚皮。即便是自己的兒子,也不一定真的會把朕這個父親的話聽進去。”

“若是真的走到刀兵相見的地步,朕希望你能記住你今天的承諾。朕能給你的,都已經給你了,希望你也不要讓朕失望。你先回去休息,三天之後去孟津驍騎營坐鎮。如果事情真的不可挽回,由你統帥驍騎營去鄭州平叛。”

聽到老爺子總算放人了,黃瓊也沒有說什麼。在黃瓊匆匆離去之後,皇帝看着他的背影良久,纔對着見到他們父子對話後,一直都沒有進來。直到黃瓊離開才返回的黃瓊母親道:“冰雪兒,你給朕生了一個好兒子。”

“除了有些方面顧慮太多之外,此子倒是真的有些像是當年的朕。甚至考慮事情周全方面,便是當年的朕也有些比不上。膽大心細,遇事也肯下決心去鑽。這些年,朕真的愧對此子、也愧對你。朕看着他,都有些後悔當年的決策是否是對的。”

對於皇帝的稱讚,壞中抱着壽陽的母親,卻是沒有回答他。而是靜靜的站在那裡,不知道在想着什麼。直到懷中有些困了的壽陽打了一個哈欠,母親才轉過身,將壽陽交給了趕來的京娘抱去休息。

見到壽陽被京娘抱走,皇帝走到母親的身邊,看着那張即熟悉又陌生的臉,輕輕的道:“朕,這些日子真的感覺到有些累了,朕也沒有想到現在的朕。一如二十年前一樣,真的只有在你這裡,心中才能有些平靜。”

“朕這些日子裡,總是睡不好。一閉上眼睛就想起二十多年前,你與朕第一次相見的時候的情景。那個騎在一匹白馬上,颯爽英姿的女騎士。那時候的你,雖然也從來沒有見過你的笑容,但面紗下面那雙眼睛卻是那麼的有神。”

“在知道你的身份後,明知道你一直在等着朕去提親。可朕卻因爲當年的弱懦,生怕自己身份低微配不上你,卻始終不敢去提親。後來娶了她,明知道不該再去招惹你,卻偏偏又剋制不住自己。”

“朕知道,你當年答應淮陽郡王入宮,與其說是爲了你的家族,還不如說是爲了朕。你雖然是想要保住你的家族,又何嘗不是爲了保住朕。當年加在朕與你父親之間,真的是苦了你了。洞房花燭夜的那天,你與朕說的那番話,朕到現在都還記得。”

“朕當初曾經指天盟誓絕不負你,可這麼多年來,朕終歸還是負了你、也負了她。冰雪兒,朕今晚不走了可好?這段日子事情太多,朕可有些日子都沒有親近你了。這麼多年過去了,朕也老了。即便想要彌補你也不可能了,朕只想珍惜現在的每一天。”

皇帝的這個要求,黃瓊母親臉上微微一紅,卻也沒有表示反對。見到這位前妻沒有反對,皇帝也顧不得身爲一國之君的身份,貌似二十多歲的年輕小夥子一樣,一把橫抱起黃瓊的母親便向着臥室走了過去。

至於黃瓊母親的臥室在什麼地方,這位眼下明顯已經熟門熟路的皇帝,也根本用不到刻意去找。而匆匆離開的黃瓊,自然不知道自己走後,自己那位皇帝老子厚着臉皮,要求留宿在聽雪軒之內。

當然便是知道,他也沒有反對的權利不是?母親不發對,他這個做兒子的又能怎麼辦?更何況,另外一個主角還是他的親生父親。不過黃瓊對皇帝的那番,在他聽來多少有些肉麻的情話,明面上雖然不敢,可在心裡面絕對會給一個鄙視的眼神。

就在黃瓊那對在他要是聽到這番話後,肯定會鄙視爲多少有些爲老不尊父母,在聽雪軒內共入羅帳之時。已經回到自己王府中的黃瓊,躺在浴盆裡面,腦袋中卻是想着今天在聽雪軒與老爺子的對話。老爺子今天並沒有與自己完全說實話,這一點黃瓊是很肯定的。

自己說出二王謀反,未必是表面上看這麼簡單的時候,老爺子卻是將這段給跳了過去。這一點清楚的告訴黃瓊,眼下的老爺子並未讓沮喪,或是說痛心衝昏了頭腦。自己看到的那些東西,老爺子未必就沒有看出來。

甚至有可能,老爺子對有些事情的判斷,比自己還要清楚。現在看,老爺子派自己去鄭州,恐怕在屢招景王進京不成之後,便已經有了準備。今天的談話,只不過是他早就準備好的。即便是今兒自己沒去聽雪軒,恐怕此事自己也逃不掉。

只是老爺子在這個時候,啓用自己心思就真的那麼單純,就爲了保住他那幾個皇孫?恐怕這只是原因之一,但老爺子更深一步的原因是什麼,黃瓊卻是不得而知了。景王即便真的叛亂,但黃瓊始終認爲軍事上的問題不大。

只要四大營還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景王的叛亂最多也就掀起一陣水花而已。但難就難在,鄭州善後的問題上。老爺子現在明擺着要將整個鄭州的問題都交給自己,自己究竟該怎麼做纔是最恰當的?

最關鍵的是,景王名下那些被他以種種理由,巧取豪奪的土地究竟該怎麼處置,纔是最適合的。黃瓊認爲這纔是自己眼下,最需要思考的地方。他知道,眼下景王無論究竟是否真的要發動叛亂,但有一點卻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他一旦出了鄭州,再回去便已經無可能。

而那些對土地慾望不是一般強烈的宗室,一旦得知景王倒臺,都會猶如蒼蠅聞到血腥味一樣蜂擁而至。到時候,自己究竟該怎麼處置纔好?這件差事無論自己究竟怎麼做,想要不得罪人很難。

尤其是那些想要從中間,大勢撈上一筆的地方官,以及見到那些即將變成“無主”的土地,口水恐怕都要流下來的周邊宗室。自己如果想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穩定住鄭州的形勢,發還那些被景王霸佔的土地,那就肯定要得罪這些人。

第三百四十章 要相信你的丈夫第三百二十九章 媚營掌使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第六百二十三章 牛角號聲第七百四十一章 蹤跡第八百三十四章 第一要務第六百六十七章 真有不怕死的往上湊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三百零三章 朝臣的心思(二)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一百五十四章 清醒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七百四十四章 他是真就這麼蠢?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一百七十三章 平靜下面的不平靜第二百三十三章 守城戰第八百零七章 我還是我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見爲好第六百四十八章 城破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五百一十五章 隱含的危險第一百一十六章京兆尹第八百九十九章 宏武皇帝第八百八十三章 爲霜兒的謀劃第二百七十二章 賞賜與威脅第四百一十章 沒有什麼可慶賀的第三百九十章 殺人滅口第二百六十九章 心思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見爲好第五百五十二章 變相的較量第十八章 你也是能忍的第四百六十六章 滕王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八百一十四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四百一十三章 變相保證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不過是一個馬前卒第六百五十九章 老狐狸第二百八十二章 隱憂第三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二百六十二章 至今思項羽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二章 這是哪兒?第八百六十六章 失望與調人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五百章 夾帶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八百七十四章 黃瓊的不滿意第一百七十一章 亂麻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六百七十五章 膚施郡公第四百四十三章 心思紛亂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副使第一百二十章 陳年舊事第三十六章 有個性、我喜歡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七百五十章 年要在裡面過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那個女人不能留第九百零九章 真的就那麼重要?第一百二十一章 黃瓊的憤怒第一百九十七章 未必不是一個新的開端第九百一十三章 算個屁?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六百一十五章 做的如此之絕第八百六十四章 老爺子的提點第六百四十八章 城破第三百五十八章 交給我第六百章 馭夫之道第二百零五章 老爺子很精明第七十一章 皇帝派去的災星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一百五十三章 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王三箭定寧夏第十六章 往事並不如煙(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慎妃的韌性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三百九十六章 他那是在禍水東移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七百五十二章 紀王妃的憤怒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三百二十五章 桂林郡王府第二百零五章 老爺子很精明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一百九十一章 命裡無時莫強求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不過是一個馬前卒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好自爲之第四百九十五章 過河拆橋的皇帝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四百九十二章 砸了自己腳第四百八十一章 笑的都很假第五十七章 改變就從今天開始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七百三十章 賣的好便宜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一百四十二章 宗室的操守?
第三百四十章 要相信你的丈夫第三百二十九章 媚營掌使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第六百二十三章 牛角號聲第七百四十一章 蹤跡第八百三十四章 第一要務第六百六十七章 真有不怕死的往上湊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三百零三章 朝臣的心思(二)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一百五十四章 清醒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七百四十四章 他是真就這麼蠢?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一百七十三章 平靜下面的不平靜第二百三十三章 守城戰第八百零七章 我還是我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見爲好第六百四十八章 城破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五百一十五章 隱含的危險第一百一十六章京兆尹第八百九十九章 宏武皇帝第八百八十三章 爲霜兒的謀劃第二百七十二章 賞賜與威脅第四百一十章 沒有什麼可慶賀的第三百九十章 殺人滅口第二百六十九章 心思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見爲好第五百五十二章 變相的較量第十八章 你也是能忍的第四百六十六章 滕王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八百一十四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四百一十三章 變相保證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不過是一個馬前卒第六百五十九章 老狐狸第二百八十二章 隱憂第三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二百六十二章 至今思項羽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二章 這是哪兒?第八百六十六章 失望與調人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五百章 夾帶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八百七十四章 黃瓊的不滿意第一百七十一章 亂麻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六百七十五章 膚施郡公第四百四十三章 心思紛亂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副使第一百二十章 陳年舊事第三十六章 有個性、我喜歡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七百五十章 年要在裡面過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那個女人不能留第九百零九章 真的就那麼重要?第一百二十一章 黃瓊的憤怒第一百九十七章 未必不是一個新的開端第九百一十三章 算個屁?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六百一十五章 做的如此之絕第八百六十四章 老爺子的提點第六百四十八章 城破第三百五十八章 交給我第六百章 馭夫之道第二百零五章 老爺子很精明第七十一章 皇帝派去的災星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一百五十三章 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王三箭定寧夏第十六章 往事並不如煙(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慎妃的韌性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三百九十六章 他那是在禍水東移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七百五十二章 紀王妃的憤怒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三百二十五章 桂林郡王府第二百零五章 老爺子很精明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一百九十一章 命裡無時莫強求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不過是一個馬前卒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好自爲之第四百九十五章 過河拆橋的皇帝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四百九十二章 砸了自己腳第四百八十一章 笑的都很假第五十七章 改變就從今天開始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七百三十章 賣的好便宜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一百四十二章 宗室的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