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情煩躁

說到這裡,黃瓊又頓了一頓後道:“明兒大軍便要趕往慶陽府,你到慶陽府之後,什麼都不要去管。只要做好兩件事,一是代表朝廷,安撫從寧夏府逃出來的難民。調查一下他們的現狀,如果有需要朝廷與本王賑濟的,需要多少錢糧,直接寫一個條陳交給本王便是。”

“長安這裡,你就不要管了,本王會交待西京戶部以及陝西路安撫司。你只需要安撫好慶陽府的難民便可。慶陽府是整個隴右通往陝西路,乃至整個朝廷腹地的咽喉所在。那裡的難民,只會遠超過長安,而絕對不會比長安城少的。到了慶陽,本王會協調慶陽府協助你的。”

“其二,歐陽傑的摺子你也看到了。朝廷對党項人的策略,的確有很多不妥之處。眼下情況,已經與開國之初大不相同,有些不合時宜的地方,該改的要改了。你到慶陽之後,好好調查一下,根據這一點要拿出一個條陳來。那裡需要調整,那裡需要改進,都要詳細一些。”

“至於其他的,你什麼都不要去想。一切有本王給你撐腰,只要你一心爲朝廷,就算把天捅了一個窟窿,也有本王給你兜着。祖制不是一成不變的藉口,更不能成爲尋歸守舊,不思進取的理由。還是那句話,放心大膽去做,你認爲需要怎麼做就怎麼做,不要有任何的顧忌。”

聽到黃瓊這番話之中,異常誠懇的語氣。張遷表面上看很是平靜,其實心底裡面卻是百轉千折。想到自己自進士及第開始,爲了家族也爲了自己,便一直跟隨隨廢太子,從來都沒有二心過。自己還有自己家族,爲他做了不知道多少見不得人事情,撈了多少不義之財?

甚至差一點,還搭上了整個家族命運。自己到任京兆尹之後,爲了給廢太子斂財可謂是刮底三尺,弄的是京城民心沸騰。斂的大部分錢財,不是進了太子那些心腹兜裡面,就是盡數交給廢太子。太子的那些嫡系心腹,私苑裡面的那些男寵,那個不是自己挨着罵名在養着?

可那位廢太子,卻是一直都認爲這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自己作爲他的鐵桿嫡系,從未聽他說過一句這樣放手施爲,他在後面爲自己撐腰一類的話。更從來沒有聽他說起過,用人不疑的話。反倒是在自己的京兆府衙門,遍佈他的心腹用來監視自己,不僅掣肘而且事事插手。

經常都會搞得自己很被動。自己一直都沒有說,可不代表自己就真的不知道,自己衙門裡面那些人的真實背景。自己刮底三尺,在京城落得一個滿身罵名,他卻用自己聚斂的錢財、他養心腹,養那些男寵,甚至是揮霍倒也罷了。可他用自己滿身罵名,去替別人撈取政績。

他到底將自己當做什麼人了,只是專門爲他撈錢的?難道他真的不知道,自己名聲爲了他,被搞得別說封閣拜相了,就連進入三省六部都不太容易了。太子究竟養了多少人,自己不知道。可濟南知府陳文亮的年年吏部考覈,以及京查都是甲上是怎麼來的,自己還是清楚的。

陳文亮那個清廉剛直的名聲,是用自己一身罵名,甚至可以說身敗名裂換來的。如果他無法登基,別說自己了,就連家族能不能保住都兩回事。自己鞍前馬後,爲他背了那麼多的罵名,可換來的是什麼?一出了事情,第一時間便將他自己撇清,生怕在與張家有一絲牽掛。

自己那麼爲他賣命,他在皇帝面前非但沒有爲自己求情,反倒是還落井下石。當初他但凡爲自己說一句,自己也不會被一貶三千里。但凡他能夠爲家族說一句,父親也不至於自己出事之後鬱鬱寡歡,更不會那麼倉皇的,連夜便搬離京城。回到家鄉之後,更是纏綿病榻至今。

甚至爲了殺人滅口,還派出刺客千里迢迢跟着自己去了永州。若不是自己命大,恐怕腦袋搬家了還不知道。想起當初跟隨廢太子的遭遇,在回味英王的這番話。心思百轉的張遷,在長長的一聲嘆息之中,沉重的點了點頭。只是說了一句,絕不辜負英王厚望,便離開了。

張遷離開後,黃瓊有些疲憊的捏了捏自己的鼻樑。連日以來的星夜兼程,即便身體極好,年紀也很年輕,依舊讓他疲憊不堪。但儘管異常疲憊,黃瓊卻知道自己還不到休息時。回到書案後,略微凝神思考了片刻,黃瓊提起筆之後幾乎沒有停筆,連續寫了幾分密摺和手諭。

密摺是給老爺子的,在密摺上黃瓊詳細講述了歐陽傑身體情況。希望老爺子,能夠抓緊時間挑選一個合適的人才,前來接替歐陽傑,以便做好應對最壞局面的準備。同時,黃瓊也說明了大軍明兒便要出發,全軍出動向慶陽府進發。自己也將親自趕往慶陽府督戰。

至於幾道手諭,分別是給現在正在漢中,籌集糧草的鄭道遠,以及正在殿前司辦理交接賀元鋒。以及趕往延安府坐鎮的陝西節度使劉路的。在手諭上,黃瓊讓鄭道遠立即趕回長安,坐鎮長安協調調運糧草事宜。他這個糧道同知,不是寧夏知府,也不是給隴右擦屁股的。

給劉路手諭,則是要求他要嚴密守住封鎖線,絕不能讓叛軍一兵一卒流竄進入陝西路。至於是否最終需要他從陝北進兵,讓他聽自己的命令。在接到自己命令之前,就算隴右這邊天塌,都不用他管,哪怕就是出隴右這兩萬大軍全軍覆滅,他那裡也不許一兵一卒進入寧夏府。

只要封鎖住陝北到寧夏府,他這個陝西節度使,就是大功一件。若是輕敵冒進、違令進軍,便是勝了也有罪。另外兩道手諭,一道是給西京戶部尚書,讓他這段時日全力協助鄭道遠,協調糧草事務。一道是給陝西路安撫使的,讓他查一查在陝西的寧夏難民數量有多少。

當然,黃瓊沒有忘記寫一封家信。告訴司徒喚霜諸女,自己已經到了長安城,明兒就要與大軍趕往慶陽府。只是怕諸女爲自己擔心,又是擔心懷着身孕的段錦因爲擔心,而動了胎氣的黃瓊卻並未告知她們,眼下慶陽府正在遭遇到叛軍圍攻,到慶陽府基本上就等於到前線了。

將密摺與幾道手諭、家信發出去之後,黃瓊才放下手中的筆。站起身來,走到這間臨時作爲自己書房的會客廳門口,看着已經有些黑下來天色,卻是感覺到有些心情煩躁。儘管他不斷轉着手上那串念珠,可即便是念珠上,不時傳來的陣陣涼意,都未能他煩躁的心平靜下來。

也許責任越大,帶來心理壓力也就越大。哪怕已經經過大半年理政的鍛鍊,黃瓊一直自認自己心態已經磨練的很好,已經成熟起來。但黃瓊此時心卻很難平靜下來。此次隴右平叛,儘管一直在告誡自己要沉着。但黃瓊卻發現自己無論如何,也做不到鄭州平叛時那樣的灑脫。

此次隴右平叛,自己要面對形勢,與去年鄭州平叛壓根就兩碼事。去年那是兄弟鬩牆,說是平叛,其實只是在虎牢關打了一仗罷了。勝,沒有什麼可炫耀的。就算敗了,也影響不到天下大局。驍騎營敗了,京城還有其他三大營。就景王部下那些烏合之衆,是進不了京城的。

可此次隴右平叛,卻是事關天下大局,自己卻是隻能勝而絕對不能敗。自己在接下這個二路制置大使的差事,實際上就已經沒有了任何退路。自己一旦敗了,自己身敗名裂倒是無所謂。但此一戰,不僅關係到數萬大軍的性命,西北得失卻更是事關這大齊朝天下的穩定。

哪怕自己明知道,拓跋繼遷就算打贏了,也沒有席捲天下的本錢,最多割據西北一隅而已。無論是隴右,哪怕是陝西路,財力人力物力,都不足以支撐他奪取天下。但一旦戰敗引發的連鎖反應,自己卻不能不考慮。而若是跟隨出征的,這兩萬大軍真的戰敗,隴右必將不保。

而隴右丟失,大齊朝將會失去天下最大,也是最好的戰馬產地。曾經多次大敗北遼、回紇、吐蕃騎兵,堪稱天下精銳之首的大齊騎兵,將會陷入難以爲繼的地步,再也無力與北遼抗衡。搞不好與那個本應該,出現在這個時代的朝代一樣,面對遊牧民族的進攻,只能處處防禦。

今後,也只能據長城一線死守,而半步都無法在踏入草原。甚至在西京大營失去過半兵力之後,就連陝西路都要受到威脅。拓跋繼遷一旦控制了陝北高原,然後順勢南下長安勢必受到威脅。眼下雖說大齊朝已經遷都洛陽,但長安城依舊是大齊朝兩京中的西京。

這裡不僅僅有大明宮、大興宮,太廟等,雖說始建於前唐,但本朝開國以來卻一直在苦心維護,眼下依舊雄偉華麗的宮殿建築羣。有着與京城一樣諸留守衙門,城中還居住着大批當年開國勳貴之後。這裡更是所謂太祖皇帝的陵寢所在,可謂是整個大齊朝的根基命脈所在。

當年太祖皇帝初入長安的時候,雄踞定難五州的党項鐵騎,就曾打到了長安近郊,差一點讓當時的太祖皇帝辭都別走。太宗皇帝即便遷都,這裡也沒有徹底的放棄這座城池。長安城的城池,甚至比大齊朝如今的京師洛陽,還要堅固和高大,更有着洛陽城沒有的大炮。

哪怕即便是京師不在長安了,可這裡仍然是大齊朝經營西北的根基所在,依舊是大齊朝最重要的陪都。更是除了海路之外,當年自己外公苦心重新打通的絲綢之路,從大齊朝境內的出發點。這座同樣居住了大量王公顯貴的城市,即便不是都城所在,卻依舊是繁華無比。

別說長安城丟了,就是長安城受到了威脅,都會引發天下震動,朝野不穩。最爲關鍵的是,出征的西京大營是與京城四大營,並稱的大齊朝兩大精銳之師。一旦西京大營敗了,那麼引發後續影響更是不可逆的。西京大營都敗了,這大齊朝剩下的四大營,還有什麼可怕的?

第七百八十二章 後續可能的麻煩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己看錯了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六百零七章 糧食的問題第六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的兔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密旨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七十章 沒有那麼無辜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二百五十二章 轉變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王的憤怒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不負我,我不負君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忘了本色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一百三十章 人君氣量?第四百八十九章 排斥與牴觸第八百九十一章 靜江鼙鼓動地來第五百一十六章 夜探第三百四十五章 你眼神出賣了你第七百五十三章 怨念第五百四十七章 慎妃的心思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五百九十一章 容忍度是有限的第一百一十七章 顛倒黑白第五百二十章 沒有一個善茬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婚事與怒火第六百三十八章 齊軍威武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虎的傷情第八百一十六章 就是你們的下場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三百四十章 要相信你的丈夫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王三箭定寧夏第五百章 夾帶第七百五十三章 二蘿的轉變第三百六十八章 避如蛇蠍第六百零七章 糧食的問題第七百一十六章 只能順意第五百七十八章 黃瓊的殺傷力第六百四十一章 選擇了一個最壞的第二百九十三章 做名臣不做忠臣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北亂則天下不穩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一百七十九章 開國往事第十章 桂林郡王第二百三十七章 叛逆期的範劍第一百九十五章 盡力而爲第八百二十四章 就讓她跪着好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爭執第一百一十章 放在火上烤第二百七十八章 王府一入深似海第一百二十四章 根子第八百三十八章 昨日重現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五百四十八章 無道第二百二十章 風雨系同舟第五百七十八章 黃瓊的殺傷力第一百九十八章 把你的餘生交給我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二百四十章 活的不行死的也行第七百二十九章 如寡人親臨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三百五十三章 他做的孽我來還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六百三十九章 爭吵第五百二十章 沒有一個善茬子第四百八十五章 什麼都做不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遺屍第七百四十四章 他是真就這麼蠢?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二百三十三章 守城戰第一百七十四章磨練即磨難第五百零六章 別負了她第四十六章 毒士後人第八百九十四章 用非常之人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十八章 你也是能忍的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七百七十三章 遷怒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會享受的黃瓊第三百八十章 陌生與排斥第四百三十七章 根本之地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出你真正想要的第四百三十六章 隨時能拿回去
第七百八十二章 後續可能的麻煩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己看錯了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六百零七章 糧食的問題第六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的兔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密旨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七十章 沒有那麼無辜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二百五十二章 轉變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王的憤怒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不負我,我不負君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忘了本色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一百三十章 人君氣量?第四百八十九章 排斥與牴觸第八百九十一章 靜江鼙鼓動地來第五百一十六章 夜探第三百四十五章 你眼神出賣了你第七百五十三章 怨念第五百四十七章 慎妃的心思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五百九十一章 容忍度是有限的第一百一十七章 顛倒黑白第五百二十章 沒有一個善茬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婚事與怒火第六百三十八章 齊軍威武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虎的傷情第八百一十六章 就是你們的下場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三百四十章 要相信你的丈夫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王三箭定寧夏第五百章 夾帶第七百五十三章 二蘿的轉變第三百六十八章 避如蛇蠍第六百零七章 糧食的問題第七百一十六章 只能順意第五百七十八章 黃瓊的殺傷力第六百四十一章 選擇了一個最壞的第二百九十三章 做名臣不做忠臣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北亂則天下不穩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一百七十九章 開國往事第十章 桂林郡王第二百三十七章 叛逆期的範劍第一百九十五章 盡力而爲第八百二十四章 就讓她跪着好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爭執第一百一十章 放在火上烤第二百七十八章 王府一入深似海第一百二十四章 根子第八百三十八章 昨日重現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五百四十八章 無道第二百二十章 風雨系同舟第五百七十八章 黃瓊的殺傷力第一百九十八章 把你的餘生交給我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二百四十章 活的不行死的也行第七百二十九章 如寡人親臨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三百五十三章 他做的孽我來還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六百三十九章 爭吵第五百二十章 沒有一個善茬子第四百八十五章 什麼都做不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遺屍第七百四十四章 他是真就這麼蠢?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二百三十三章 守城戰第一百七十四章磨練即磨難第五百零六章 別負了她第四十六章 毒士後人第八百九十四章 用非常之人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十八章 你也是能忍的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七百七十三章 遷怒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會享受的黃瓊第三百八十章 陌生與排斥第四百三十七章 根本之地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出你真正想要的第四百三十六章 隨時能拿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