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盡力而爲

“兒子是父皇的兒子,也是我大齊的臣子。爲君父效勞,自然不會提什麼過分要求。兒子的這幾點要求,其實都很簡單。其一,父皇若是選擇兒子領兵出征,兒子走後一旦宮中或是朝中,有什麼流言蜚語一類的,還請父皇能夠明察。”

“前邊的事情,兒子會每天給父皇一道密摺的。所以,還請父皇給兒子以密摺之權。而且一定要指定,專人呈送兒子的密摺。兒子可不想自己送上來的密摺,最終變了一個味道,讓父皇誤會。”

見到老爺子點頭,黃瓊倒也絲毫的含糊。第一個要求,便是針對老爺子這個歷代皇帝都有的通病而來的。自己眼下才十八歲,便後來居上超越了比自己年齡大,或是出宮日子長的多的兄弟,統兵作戰外出平叛。此一去,估計這流言絕對不會少了。

皇后雖然過世了,可其他兄弟的母妃大部分都還在。尤其是那位眼下權掌六宮事,現在可以稱之爲後宮第一任的德妃還在位。不看別的,就看她把宋王教出那個樣子,便可以知其人品如何了。

永王也不止一次的提醒過自己,這個德妃大的本事沒有,可耍點上不得檯面上的小手腕,卻還是有辦法的。宋王與自己同齡,自己也不過只比宋王大了幾個月而已。自己領兵外出,擺明了是受皇帝重用。

可與自己同齡的宋王,卻只能老實的在京待着,估計那位德妃還不得氣的要發瘋纔怪。她自己惦記着中宮之位,何嘗又不是爲兒子惦記着儲君之位?要不然,她爭那個中宮之位有個屁用。不就是想給宋王也套上一個嫡子的光環,爲將來爭儲加分?

要說這個德妃不惦記太子的位置,黃瓊打死都不信。後宮裡面多少是非,都是這個女人搞出來的?如果老爺子真的派自己出徵鄭州,估計那位德妃都得嫉妒的發瘋。這個時候,她要是不搞點事情,那就是不是她了。

枕頭風的威力,黃瓊還是清楚的。再加上同樣嫉妒的發瘋,肯定也會幫忙推波助瀾的太子。所以黃瓊認爲,自己還是醜話先說到前邊爲好。那位太子爺雖說不明白,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的道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有人背後陰自己,他絕對不會介意落井下石的。

至於第二點,黃瓊的意圖很清楚。你的那些眼線都能被人挖出來,更何況一條上密摺的渠道?我可不想我寫的摺子,被人篡改了內容變得面目全非。到時候別問題沒有解決,在把我自己搭進去。

“胡鬧,你把朕當成什麼人了?朕處理國事,又豈是別人輕易能夠左右的?朕與你說過多少次了,不要總那麼患得患失的,你怎麼就如此的固執?你如此前怕狼後怕虎,又如何能成大事?你只管做你該做的事情便是,朕絕對不會偏聽偏信的。”

對於黃瓊這兩樣要求背後的用意,皇帝一下子便聽明白了。皇帝是什麼人?黃瓊那點小心思,又豈能真的瞞過他?皇帝明白這兩個,其實是一個要求的要求,是這個小子怕自己偏聽偏信,爲後面的要求做鋪墊呢。

聽到老爺子的訓斥,黃瓊心中也只能苦笑連連。別人雖說不能真的左右你,可你自己呢?您連太子都不相信,太子身爲儲君這麼多年,除了您交待的一些雜事之外,連政事的毛都沒有碰到過,更何況我這個淮陽欲孽?

所謂三人成虎,若是流言太過。再加上你的那些老婆,整天給你吹枕頭風。在發動自己外家那些大大小小的同僚一同上書,再有一個在後面推波助瀾的太子。到時候,你老人家若是翻臉,我還能把你怎麼辦?要知道多疑,可是大齊朝歷代先帝的遺傳。

其實自轉世以來別的不知道,反正性格之中也遺傳了,自己這一世先祖,或者乾脆說自己這位親爹,同樣多疑毛病的黃瓊。並不知道,自己眼下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早已經與原來大不相同。

自出宮以來一直都謹慎有餘的他,並未因爲自己遇刺之後。皇帝破例來探視,後來更在自己府中守了一夜,便對自己另眼相看。他知道,那件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帝王心術,誰又能真猜的透徹?

玩心計,黃瓊自認遠不是這位爲君十幾年的親爹對手。誰又能保證,老爺子當時那麼做,不是想要轉移視線,刻意做給某些人做的?所以對於皇帝的訓斥,黃瓊也只是嘿嘿苦笑了兩聲,便終止了這個話題。有了老爺子不是承諾的承諾也就夠了,再多說也無益。

“二就是授予兒子臨機決斷之權。對作戰不力、畏戰避戰,濫殺無辜、甚至藉機劫掠民財者,兒子有臨機處罰之權。大軍出征在外,兒子不可能事事先請示您在做決斷。雖然鄭州距離京兆不遠,但如果事事都需要向請示父皇,也會大大貽誤戰機的。”

“這?”聽到黃瓊的這第二個要求,皇帝反倒是遲疑了起來。臨機決斷,這個自大齊開國以來,除了當年的桂林郡王之外,也只有邊軍將領纔有部分權利。即便是當年的桂林郡王,雖然被太祖皇帝授予臨機決斷之權,可有太子在軍中做監軍。

加之軍中將領又幾度輪換,是以桂林郡王威望雖高,但卻始終未能形成自己的鐵桿嫡系。而自桂林郡王之後,除了邊軍將領之外,大齊內部凡是剿滅叛亂作戰,或是其他軍務,任何將領都沒有獲得過這種授權。

自自己重掌大權以來,更是連邊軍將領部分此項權利,也陸續收回了不少。而之所以有這種猶豫,他倒不是擔心黃瓊獲得這種權利後會造反。當年的淮陽郡王雖然執掌軍務多年,嫡系曾經遍及大齊軍中。

可經過這麼多年自己反覆清洗,以及自然淘汰更換,軍中的那些人早就被清洗乾淨了。而自己這個兒子出宮之後,又一直謹小慎微。別說武官了,便是文官等閒都不接觸。即便眼下他有那個心,也指揮不動軍中的將領。

皇帝遲疑的是,如果授予他這種權利,相當於打破大齊太宗以來,一直都心照不宣的潛規則。若是一旦循爲慣例,今後一旦有其他的事情,那麼這個口子就很難再收住了。只是眼下的形勢緊張,這個要求也不算過分。

畢竟眼下是父子之間刀兵相見,並非是抵禦外虜,更不是鎮壓那種大規模的反叛。這種戰事越早結束越好,一旦拖延下去纔是真的誤大事。猶豫了好大一會,皇帝才點頭道:“僅此一次,下不爲例。到時候,朕會下一道聖旨,授予你臨機決斷之權。

見到皇帝雖說有些猶豫,但總算是吐了口,黃瓊心中微微鬆了一口氣。他真擔心,皇帝顧忌太多,在這一條上不肯點頭。那樣的話,雖說叛軍容易剿滅,可事後的善後便要麻煩許多了。叛軍不可怕,可事後的善後纔是真正的瑪法。

沒有這個權利,有些事情他還真的不好辦。畢竟若是受制約太多,也無法真的做成一些事。所以見到皇帝的點頭,黃瓊連忙道:“那兒子就多謝父皇信任。請父皇放心,兒子當盡力而爲,竭力保全二哥血脈,爲父皇保下幾位皇孫。”

“不是盡力而爲,而是必須要保住。朕破例授予你臨機決斷之權,這在朕登基爲帝之後還是第一次。你若是做不好,仔細你的皮。朕可是很久沒有執行家法了,不介意拿你開個葷。”聽到自己做出這麼大的讓步,卻只換來了一個盡力而爲,皇帝不由得怒道。

皇帝雖說對黃瓊的回答很是憤怒,但黃瓊卻依舊拒絕大包大攬道:“父皇,兒子只能所盡力而爲。畢竟二哥的性子您知道,若是他真的做出什麼玉石俱焚的事情來,兒子又那裡制止得了?所以這事,兒子可不敢打包票。若是兒子真的打了包票,父皇您信嗎?”

黃瓊這番話說完,皇帝一下子便愣住了。的確,自己兒子什麼性格,他這個當爹的還是清楚的。若是真的黃瓊不幸言中了,景王做出什麼偏激的事情,也的確還真的怨不到他。想及此處,皇帝也只能黯然的道:“你盡力而爲吧,希望那個孽子能夠體會朕的一片苦心。”

嘆息良久,心中有氣卻發不得的皇帝,瞪了一眼黃瓊道:“你還有什麼要求,今兒乾脆點一併提出來,朕儘可能的滿足你。省的你將來若是辦砸了差事,到處找藉口推脫責任。朕今兒,先把你的嘴給堵上。”

“大的要求沒有了,其他的就剩下一些小小的微末要求。一個是兒子希望能從府中帶些人去。您賜給兒子的侍衛,很多都是邊軍出身。放在兒子那裡閒置着,就保護兒子一個太過於可惜了。兒子想讓他們同去,也算是給他們一個機會。”

“二就是想讓府中的那位長史,此次與兒子一同去。此次最大的難題,不在戰場之上而在戰場之外。若是二哥真的一意孤行,他手中的那些烏合之衆,肯定不是四大營的對手。戰場上的事情好解決,可難就難在鄭州哪裡如何善後上。”

“二哥這麼多年在鄭州的所作所爲,父皇想必現在也是清楚的。鄭州百姓已經受苦良多,盼望朝廷解決鄭州問題,便猶如大旱盼甘露一樣。若是朝廷讓他們失望,引起民心向背,會引起更大的麻煩。善後事宜處理不好,纔有更有可能搞的烽火遍地。”

“四大營的官兵,都是武官出身,處理這種地方事務肯定不如文官。而二哥走到今天,鄭州本地的官員難辭其咎。甚至有可能,他們很多人都捲入了這場叛亂之中。從朝廷臨時指派官員,有些東西您是清楚的。鄭州善後最大的難題,便是二哥名下的那些土地。”

“兒子府中的那位蘇長史,雖說爲人固執和清高了一些,但畢竟是文官。治理地方也許非其長處,可至少在與河南路官員打交道方面,要長過兒子。所以,兒子肯定父皇批准,能允許兒子帶他同去。如果此人可行,在兒子善後之時讓他暫時先署理鄭州知府。”

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章 聖旨到第七百八十章 犯忌諱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一百七十三章 平靜下面的不平靜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四百零二章 揭皇帝的傷疤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五百二十三章 她還能活下去嗎?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九十二章 永王的心思第二百五十章 景王使者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八百零三章 那打的就是寡人臉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三百五十九章 名師才能出高徒第五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五百一十五章 隱含的危險第二百一十九章 遺屍第五百零六章 別負了她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八百五十九章 放過紀王的原因第八百九十七章 蜀王消息第三百二十四章 沒有不吃醋的女人第八百三十四章 第一要務第一百一十七章 顛倒黑白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第二百三十章 沒有遷怒與人的習慣第五百六十五章 党項人的七大恨第三百八十八章 輸的不冤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三十二章 殺威棒是給誰的?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都是百姓血淚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五百一十六章 夜探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狐狸第八百九十六章 你着急什麼?第二章 這是哪兒?第八百零二章 逃難一樣的鄭道遠第三百一十章 藥醫不死人第十章 桂林郡王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官不做爲好第八百八十九章 認清自己罷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隱含的危險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因後果第五百九十八章 賭一把第九十章 結盟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七百八十六章 以贖我的罪過第四百二十五章 早在預料之中第五十三章 轉變第五百四十六章 婚禮也是博弈第四百二十九章 她究竟是誰?第七十七章 說的已經夠多第三百章 酒醉後的意外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六百七十五章 膚施郡公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七百零八章 燈下美人第七十四章 皇帝心情很糟糕第四百四十一章 恐懼感第四百九十九章 滿意的皇帝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的決心第五百二十九章 我來保護你們第五百一十章 這個好人不做也罷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把我當成什麼人第八百二十一章 提前移交?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七百一十七章 黃瓊的念想第三百三十六章 挫折感第一百九十一章 命裡無時莫強求第二百三十七章 叛逆期的範劍第五百八十五章 舉薦了你第八百九十一章 靜江鼙鼓動地來第四百九十八章 歷練(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理戰術第七百一十六章 只能順意第五百八十三章 放心有我在第四百九十二章 砸了自己腳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驚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八十章 主動送上門的機會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五百九十五章 值得嗎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
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章 聖旨到第七百八十章 犯忌諱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一百七十三章 平靜下面的不平靜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四百零二章 揭皇帝的傷疤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五百二十三章 她還能活下去嗎?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九十二章 永王的心思第二百五十章 景王使者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八百零三章 那打的就是寡人臉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三百五十九章 名師才能出高徒第五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五百一十五章 隱含的危險第二百一十九章 遺屍第五百零六章 別負了她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八百五十九章 放過紀王的原因第八百九十七章 蜀王消息第三百二十四章 沒有不吃醋的女人第八百三十四章 第一要務第一百一十七章 顛倒黑白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第二百三十章 沒有遷怒與人的習慣第五百六十五章 党項人的七大恨第三百八十八章 輸的不冤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三十二章 殺威棒是給誰的?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都是百姓血淚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五百一十六章 夜探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狐狸第八百九十六章 你着急什麼?第二章 這是哪兒?第八百零二章 逃難一樣的鄭道遠第三百一十章 藥醫不死人第十章 桂林郡王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官不做爲好第八百八十九章 認清自己罷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隱含的危險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因後果第五百九十八章 賭一把第九十章 結盟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七百八十六章 以贖我的罪過第四百二十五章 早在預料之中第五十三章 轉變第五百四十六章 婚禮也是博弈第四百二十九章 她究竟是誰?第七十七章 說的已經夠多第三百章 酒醉後的意外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六百七十五章 膚施郡公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七百零八章 燈下美人第七十四章 皇帝心情很糟糕第四百四十一章 恐懼感第四百九十九章 滿意的皇帝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的決心第五百二十九章 我來保護你們第五百一十章 這個好人不做也罷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把我當成什麼人第八百二十一章 提前移交?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七百一十七章 黃瓊的念想第三百三十六章 挫折感第一百九十一章 命裡無時莫強求第二百三十七章 叛逆期的範劍第五百八十五章 舉薦了你第八百九十一章 靜江鼙鼓動地來第四百九十八章 歷練(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理戰術第七百一十六章 只能順意第五百八十三章 放心有我在第四百九十二章 砸了自己腳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驚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八十章 主動送上門的機會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五百九十五章 值得嗎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