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

黃瓊認爲自己已經說的夠多了,自己這番話以皇帝的精明,肯定是聽明白了。其實黃瓊更明白的是,自己這位性子堅毅、殺伐果斷的皇帝老子,此時對於怎麼處置二王,心中肯定已經有了一定的計較,只不過還沒有最後下定決心罷了。

“你怎麼停下來了?繼續說下去,把你想說的話,今兒都說出來。”黃瓊的這些話,倒是明顯打動了皇帝。尤其是那句若是今後,那個皇子都如此之想,大齊將會國之不國的話,更讓皇帝陷入了沉思。只不過對於黃瓊說話留半截,皇帝多少有些部門。

“父皇難道忘記西晉的七國之亂了嗎?二位兄長屢次不肯奉詔進京,而且私下募集私兵,此舉實際已經與造反無恙。如果這樣父皇都能赦免,那麼其他的宗室該怎麼想?甚至某些手握大權的封疆大吏,甚至是獨居一路的桂林郡王該如何之想?”

“別人自然不會體會到父皇,對大行皇后的深情厚誼。別人見到的,只是因爲他們是父皇的兒子,所以父皇對他們才網開一面。這樣,會不會給其他的皇子,乃至其他的宗室一個錯覺,即便是真的造反了也不會受到重罰?”

“因爲他們身上,同樣流的都是太祖皇帝的血脈,都是太祖皇帝的嫡系子孫。還有桂林郡王府,人家更是開國第一功臣,府中還有太祖、太宗兩位皇帝,賜予的即便是謀逆大罪,也會降罪一等的丹書鐵劵。”

“父皇,無論歷朝歷代,只要有皇位在,便免不了奪嫡之爭。若是今後您的後代,都有學有樣的,奪不到儲君之位便造反。反正贏了便做天下,一朝權在手、清風滿天下。輸了最多也就失去自由罷了,這種一本萬利的事,又有多少人會嘗試?”

“俗話說,重病還需猛藥醫。無論怎麼說,無論他們的身份究竟爲何,這個苗頭必須剎住。絕對不能給諸位兄弟,還有後世子孫留下了做錯了事情,只是身爲皇家子孫,便可以不用受罰或是減輕處罰的想法。”

既然皇帝再三要求,黃瓊也就沒有什麼猶豫。有些皇帝尚且藏着、掖着,一直都不肯明言的東西,黃瓊乾脆直接都給掀了開。儘管這些事情,早已經是到了半公開的地步。可皇帝之前,偏偏還要掩耳盜鈴。

也知道自己這位皇帝老子,表面上看似很深沉,實則很要面子的性格。如果不是皇帝一再逼迫,黃瓊自然不會明說。但今天既然已經掀開了,黃瓊也就來了一個乾脆。不過在看了看皇帝的面色之後,沉吟一下後道:“其實,父皇此事還沒有真的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二位兄長雖說屢次三番拒絕奉詔,可畢竟眼下不管怎麼說,他們還沒有公開的造反。關鍵是看他們自己,下一步究竟怎麼去做。如果父皇此時派一重臣,前去向二位兄長曉以大義。讓二位兄長能夠懸崖勒馬,遣散私兵並進京請罪,事情就還有緩和的餘地。”

“畢竟不奉詔,私下募集私兵只不過是違律,還沒有到真的謀反地步。而若是真的造反,便是謀逆大罪了。違律與謀逆,兒子想二位兄長還是能分得出來的。如果二位兄長,還是不聽勸阻,執意繼續造反,父皇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聽完黃瓊的這番話,皇帝有些煩躁的站起身來,來回踱步良久,才長嘆一聲幽幽的道:“你說的這些,朕又如何不知?但眼下大行皇后屍骨未寒,朕又如何下的去手?大行皇后彌留之際曾與朕說過,她所出這四子無一不是虎狼之性,早晚都要惹出大亂子來。”

“她在,此四子或許還有些忌諱,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動作。若是她真的不在了,這四個兒子恐怕會再無發約束。她盼望着朕看在與她夫妻一場的情面上,無論此四子犯了多大的罪過,都饒他們一命。”

“如今大行皇后才故去幾日,你讓朕如何能夠?此二子不忠不孝,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可朕卻是投鼠忌器。你說的也有道理,如果朕真的高舉輕放,恐怕我大齊將會永無寧日。也罷,就按照你說的去辦,希望此二子能夠懸崖勒馬,幡然悔悟。”

“否則,也別怪朕對大行皇后失言,不念父子情分。”說到這裡,黃瓊這位一向性情堅毅的皇帝老子,眼中竟然隱隱閃爍着淚光。見到老爺子如此的傷感,黃瓊也不好多說什麼,只能在心中隱隱的嘆息了一聲。

只是看着很是有些傷感的皇帝,黃瓊猶豫了一下之後,還是道:“父皇,只是兒子有一事不是很明白。二哥、三哥想要造反,無非便是爲了儲君之位。可他們難道不知道,母喪期間造反,即便是僥倖成功了,也是天下民心盡失。”

“即便得到了位置,他們也是坐不住的。雖說爭奪儲君之位,歷朝歷代都有。可縱觀歷史,這種扯起造自己父兄反的,除了前唐那位太宗皇帝之外,幾乎沒有任何一個人做到了皇位之上。反倒是,笑到最後的都是潛藏在暗中的那個人。”

“二哥與三哥,都算是飽讀史書,像這種母喪期間造反,甚至比子反父還要自污名聲。甚至可以說,無論他們造反成功與否,真正得了好處的都是那些冷眼旁觀者。期間的利弊得失,以二哥與三哥的爲人,他們又豈會想不到?”

“可爲何他們偏偏要在這個時候,做這種大逆不道,甚至是吃力不討好事情?二哥與三哥,都是您一手教出來的。您的這兩個兒子,真的有這麼愚蠢嗎。還有那兩道秘折之事,兒子總覺得不像是表面上那麼簡單,其中蹊蹺之處頗多。”

“只是現在的關鍵問題,在二哥與三哥身上。只要他們能進京,這些蹊蹺之處便迎刃而解。所以要想查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父皇,這就要看您的決斷了。兒子以爲,此事以急不宜緩。如果此事有其他內幕的話,兒子擔心兩位哥哥的安全。”

“當然,如果此事是真的,二位哥哥鐵了心的要造反,真的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來。那也是自作孽、不可活。無論您怎麼處置二位,都與父皇您無關。兒子想,即便是大行皇后真的地下有知,也會理解您的。”

“況且,兒子聽說二哥有三子,三哥有兩子。父皇又是一向講究父道體尊,抱孫不抱子的。雖說二位哥哥罪無可恕,但是您未嘗不可?”說到這裡,黃瓊閉上了嘴。大家都是聰明人,說話點到爲止足夠了。自己若是在繼續說下去,那就真的說多了。

黃瓊最後一句話,雖然沒有說明白。可他的話裡面已經明明白白的告訴老爺子,如果二王真的是自己鐵了心要造反,你雖說不能赦免他們。但是可以保住他們的兒子,使得二王不至於絕祀。這也算是對大行皇后有了一個交待,也算是成全了你的父子之情。

實際上,黃瓊知道景王與端王的叛亂,無論是他們自願的,還是被某種不明因素脅迫的。但現在想要收手,幾乎已經無任何可能。老爺子今兒能說出這番話來,也就意味着二王的叛亂,其實已經是箭在弦上了。甚至有可能,也就這兩日的事情。

老爺子派人去進行最後的勸阻,反倒是很有可能讓二王,或是某個現在還潛伏在水面下的幕後操縱者,認爲皇帝心存顧慮,多少還顧念着父子之情,不會拿他們怎麼樣。這樣一來,反倒是會更加堅定他們的決心。

至於二王,或是說那個在幕後操縱一切的傢伙,此舉會不會成功。至少黃瓊認爲,幾乎沒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二王趁着母喪興兵作亂,本身又是以子反父,這在儒家看來本身就是違逆人倫大義的。

在這個講究忠孝節義,以孝治國的年代,很難有人會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響應。可以說還沒有開打,二王在道義與民心上便已經輸了。更何況,二王在藩地橫徵暴斂,已經是民心盡喪。

除了少數心腹,恐怕沒有幾個人會甘心爲他們效力。即便是花高價收買的一些亡命之徒,在朝廷經制大軍面前,也不堪一擊的。就算他們收買了二州府衛軍,可那幾千衛軍在京城內外十餘萬大軍面前,恐怕也遠非對手。

至於更多被他們裹挾進來的青壯,又有幾個肯爲他們真心效力的。最關鍵的是,雙方戰鬥力也不在一個檔子上。京城駐軍不算御林八軍,單單就四大營就有馬步軍十二萬。面對鄭州方向的驍騎營,更是有三萬精銳之師。

這三萬精銳之師,可不是那些衛軍可以相比的。都是按照定製,與邊軍輪換回來的百戰精銳。要知道,大齊眼下與北遼,以及回紇、吐蕃諸部,雖說大的戰事沒有。可小規模的衝突,幾乎是年年都有。

尤其是北部邊軍,每年秋季都要與南下打草谷的北遼騎兵大打出手。四大營這些將士雖不能說是百戰餘生,可大部分也都是上過戰場的老兵。戰鬥力,又豈是二王手下的那些烏合之衆,可以相提並論的。

以黃瓊那點可憐的軍事眼光來看,無論是民心、士氣,還是雙方軍事實力的對比,二王或是那個操縱這一切的幕後主使者,這次造反都沒有任何成功的希望。可以說,這還沒有開打,他們便已經輸定了。

只是黃瓊有些不明白的是,自己能看透這一點,難道自己的那兩位兄長,或是幕後主使者就看不出來?難道他們明知道,自己這場叛亂輸定了,偏還要愚蠢的孤注一擲?但無論是什麼原因,有一點黃瓊卻是相信,自己這二位哥哥絕對不是草包。

能與身爲一國儲君,至少有些相當一部鐵桿黨羽的太子,這麼多年明爭暗鬥都沒有落得下風,甚至還屢屢將太子擠兌的昏招迭出這樣的人,又豈能是草包?可他們爲何明知道失敗,還非要如此做?

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第五百六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四百五十四章 見面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九十七章 決定第一百五十五章 傷逝第三百六十四章 娶妻不如嫁女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六百七十三章 投其所好第九百一十三章 算個屁?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瑤歸來第三百零九章 無可奈何的黃瓊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三百一十三章 幕後之人(一)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七百二十九章 如寡人親臨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人着實該殺第五百七十九章 爲何要苦苦逼我?第五百零七章 鬱悶的黃瓊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人、換馬第六百九十六章 晾一晾他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四十三章 屈尊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六十一章 磨難即歷練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六百八十七章 祭陵第五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們自願的第三十三章 奢華的府邸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六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的兔子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王的表兄?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九十六章 恩是恩、情是情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三百二十七章 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根本之地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七百九十九章 三年第六百三十三章 更需要的是將相和第二百八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七百四十八章 最合適人選第五百三十五章 重女輕男第五百章 夾帶第八十三章 太子的殺心第三百五十章 堅持第一百八十九章 拉郎配的永王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七百四十一章 蹤跡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七百五十三章 怨念第八百三十八章 昨日重現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見爲好第六十九章 你是故意的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二個看不透的人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三章 前因後果第三百一十七章 造孽啊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老了第二百七十章 落幕第五百七十七章 相信我第七百八十二章 後續可能的麻煩第四百一十六章 別怪我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二百一十一章 黃瓊的用意第八百七十一章 放手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四百零五章 君無戲言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七百零五章 百年老店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不喜歡繞圈子第九十二章 永王的心思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殺令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
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第五百六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四百五十四章 見面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九十七章 決定第一百五十五章 傷逝第三百六十四章 娶妻不如嫁女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六百七十三章 投其所好第九百一十三章 算個屁?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瑤歸來第三百零九章 無可奈何的黃瓊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三百一十三章 幕後之人(一)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七百二十九章 如寡人親臨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人着實該殺第五百七十九章 爲何要苦苦逼我?第五百零七章 鬱悶的黃瓊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人、換馬第六百九十六章 晾一晾他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四十三章 屈尊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六十一章 磨難即歷練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六百八十七章 祭陵第五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們自願的第三十三章 奢華的府邸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六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的兔子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王的表兄?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九十六章 恩是恩、情是情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三百二十七章 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根本之地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七百九十九章 三年第六百三十三章 更需要的是將相和第二百八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七百四十八章 最合適人選第五百三十五章 重女輕男第五百章 夾帶第八十三章 太子的殺心第三百五十章 堅持第一百八十九章 拉郎配的永王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七百四十一章 蹤跡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七百五十三章 怨念第八百三十八章 昨日重現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見爲好第六十九章 你是故意的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二個看不透的人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三章 前因後果第三百一十七章 造孽啊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老了第二百七十章 落幕第五百七十七章 相信我第七百八十二章 後續可能的麻煩第四百一十六章 別怪我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二百一十一章 黃瓊的用意第八百七十一章 放手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四百零五章 君無戲言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七百零五章 百年老店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不喜歡繞圈子第九十二章 永王的心思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殺令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