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這個人叫陳奇瑜

山西、河南、湖廣全部亂成一鍋粥,大明朝廷如同當頭捱了一棒,整個人都有些蒙圈了。

在最初的震驚過後,然後在朝堂上,便是永無休止的謾罵指責。

這個時候,文官們全部選擇性的忘記了當時的自己,是如何義憤填膺的支持山西軍向北挺進,給林丹汗一個教訓的慷慨陳詞。

御史們更是瘋狂的彈劾溫體仕爲首的內閣,做事不瞻前顧後,只顧出眼前一口惡氣,調動山西兵北上的決策。

在這些事前豬一樣的傢伙眼中,動搖山西黃河防線,只爲了北上出一口氣的內閣,完全就是見小利忘大義的幼稚之徒,完全上不了檯面。

京中更是再一次流傳‘豬瘟’一說,明裡暗裡影射溫體仁不除,大明永無寧日。

這種猖獗的反革命攻擊,自然是惹怒了溫體仁,這位爺本身就是整人的高手,對這種一有事就甩鍋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更是展現出了極強的戰鬥力。

一連數日,攻擊御史最瘋狂的傢伙背後的大佬,數人被牽制出往日的舊案,無論是科舉舞弊,還是結黨營私意圖不軌,罪名怎麼驚悚怎麼來。

一連數日,朝堂上根本沒有拿出任何的對策。完全是一場瘋狂的互相攻詰和兩難,至於如何應對,則根本無人提起。

在這兩難混蛋中間的崇禎皇帝,則被這鋪天蓋地的相互攻詰完全陷了進去,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不過幾日後,一個驚人的消息卻是碾轉而來,硬生生將這場風波直接壓了下去。

十一月中,建奴出兵朵顏草原,大肆會盟了十數部蒙古部落,雙方在朵顏草原上歃血爲盟,共討人憎鬼厭的林丹汗!

近兩萬八旗騎兵,外加十數部蒙古騎兵,總兵力高達八萬有餘的龐大軍隊,開始滾滾向西開動。

雖然這個情報上顯示,後金僞汗皇太極盟誓共討林丹汗,與大明無關。

但是吃過崇禎二年末建奴大虧的大明朝廷,完全不敢輕易視之。萬一再如崇禎二年那般,半路轉向,再次攻入大明京畿,那就是禍事至矣!

這個事關各位京城大佬們利益的消息,自然是將其他煩惱事情全部壓了下來。

許多人甚至不無慶幸的想到,若非前十幾日爭吵不休,萬一周邊的官軍被派去南邊增援,那如今京城是不是就要無兵可守了?

爲了避免自己京城周邊的物產被破壞,朝堂上下倒是快速的形成統一意見,立即下令薊府上下戒嚴,嚴密監視後金動向。

更是八百里加急警告遵化、薊州各地堅守城池,人在城在,後退者後果自負云云。

不過眼下建奴入寇也只是可能而已,無論從面子上還是從成本上看,崇禎皇帝都否決了調集方圓五百里內的官軍勤王的建議。

只是從應天府將盧象升的天雄軍調入京畿加強防衛,並勒令京畿地區戒嚴。

在大明朝廷上下戰戰兢兢的等待中,消息不斷的傳來,後金聯軍並沒有如同崇禎二年那般轉而入關,而是大軍越過朵顏草原,直接衝入張壩草原,已經開始與林丹汗東部的軍隊開始了戰鬥。

而林丹汗的表現也一如即往的穩定,面對後金的挑戰之時,他選擇了戰略性的轉移,大軍直接向北遷移,轉移到漠北草原,試圖通過瀚海沙漠,阻擋後金的兵鋒。

眼看着雙方一逃一追,距離大明國境越來越遠。

鬆了一口氣的大明朝廷,頓時再次將目光投向了內部,剛剛纔停火的彈劾再一次熱烈起來,對於河南、湖廣等地的軍情,又一次選擇性的失明。

以御史爲代表的東林黨,從心底深處覺得,不將這些朝中奸佞全部清理掉,根本無法分心他顧。

面對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東林黨鬥士。

無論溫體仁願不願意,他都必須全力應戰,若是官職腦袋都沒有了,操心那邊的戰局還有什麼意義?

在雙方戰火開始越發激烈之時,林丹汗的使者也再一次的出現在大明京城之中。

這一次林丹汗再沒了之前的狂妄,不僅言語間顯得極爲誠懇,而且態度也十分的謙卑。

不僅歷數雙方盟好之前事,更是講喻共抗大敵的脣齒道理。

雖然正打的火熱的大明朝廷,但是交戰雙方對於這個道理倒還算是很認同的。

不過對於林丹汗要求提供的武器錢糧,大明朝廷上下幾乎都是一個態度,我們可以在精神上支持大汗正義的事業,但是物資上,對不起,這些一丁點也沒有。

對於大明這種擺明站在一邊看笑話的態度,使者不斷的泣血哀求,直言之前的入寇,只是因爲林丹汗錢糧吃緊,在數次求告無門,這纔會有這種誤會。

蒙古騎兵不缺勇士,只是武器不如人,糧草更是吃急,這才屢戰不勝。只要錢糧武器到位,林丹汗願與後金一決生死,爲大明掃除這心腹之患!

崇禎皇帝畢竟還只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一聽到有掃滅建奴的可能。雖然心中惱怒,但考慮到雙方確實是同盟關係,還是覺得應當給予一些幫助。

但他這個想法只是試探性的說出來,卻是遭受了朝堂一致的反對,當着林丹汗的使者的面,朝臣們俱言林丹汗狼子野心,慾壑難填,給予物資只會養虎爲患!

面對着洶涌的反對聲音,愛惜羽毛的崇禎皇帝便只能退讓,表示對於林丹汗的正義戰爭,大明在精神方面是無限給予支持的。

見事情根本沒有任何的轉圜可能,使者也收起了卑微的態度,冷笑一聲鼠目寸光之輩,便即告辭而回。

這種態度對於大明君臣自然是極大的侮辱,但出奇的是,所有人都爲這使者最後悲壯的態度所感染,竟無人喝罵。

這段小插曲很快便歸於無影,朝堂上的爭執還在繼續着,不過湖廣之地卻是傳回了好消息。

左良玉苦苦支撐過張獻忠和老回回的三板斧後,通過縱兵搶掠地方,重整了軍心士氣,又通過搶來的錢糧拉起了一支數量不菲的軍隊,終於在半月後發動了反攻。

在老恩客左良玉發力下,張獻忠第一個不支,又被蹂躪一番,再次奪路而逃。

老回回革左五營,眼見情形不妙,趁左良玉追擊張獻忠之時,也直接撒丫子就跑,湖廣形勢再次逆轉。

不過這一次,左良玉顯然不打算放過打悶棍的張獻忠,悍然舉兵追過湖廣境,直追入信陽山區,要跟張獻忠來一個真章。

而河南方面,新任巡撫李乘風與開封府聯軍數萬,與高闖在新安,宜陽一線形成僵持,戰局又一次穩定下來。

消息傳至京城,原本因爲束手無策這才瘋狂攻擊的大佬們,終於消停了下來。

因爲這些猴精猴精的大佬們,發現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林丹汗正帶着後金聯軍在茫茫草原上兜風,卻是給出了大明一個難得的機會,先行對付境內的流寇們。

流寇的興起,嚴重的損害了士大夫們的利益,說不痛恨那是假的。在對付流寇方面,他們的利益是一致的,尤其是如今流寇已經被重創的時刻,能有個機會徹底清除掉他們,那自然是要把握住的。

在一番政治交易之下,終於達成了妥協,先行共同制定出了應對策略來。

正在此時,陝西的一篇剿匪策略,也成功吸引到了衆大佬的注意。

這道奏章,描繪出的藍圖足夠的恢弘,給出的結論更是令人期待和向望!

七省連動,十面包圍,最關鍵的是,各路軍隊如今的駐地,完全符合這道策略的要求。

唯一的瑕疵便是錢糧問題,調動這麼多的軍隊,所需要的糧餉可謂是一個天文數字。

但既然有了希望,這一切困難都難不住一心剿滅流寇的士大夫們,

七省官軍出動的人數大概在十萬人上下,以戰局需時半年爲準,開拔銀和戰時雙餉,需要銀一百二十餘萬兩,糧草七十萬石左右。

這個數字是龐大的,但相比於大明的遼闊來說,又完全不值一提。不過當百官要求崇禎皇帝拿出內帑錢時,崇禎皇帝卻是一口回絕。

雖然最後在百官的要求下,忍痛拿出了二十萬兩銀子,但更多卻是說什麼也不肯再拿了。

在崇禎這邊要不到錢,從已經可以跑馬的戶部倉庫又拿不出來剩餘的錢,大家便幾乎在毫無反對的情況下,大明朝廷便再一次通過了加稅這個萬金油辦法。

按照在冊面上的數字,大明如今繳稅的田地數量應當在一億畝以上。按照這個數字,加收一百萬兩銀子的賦稅,平均到每畝田,連一分銀子都不到。

這個折中的辦法送到崇禎皇帝面前,崇禎皇帝當即認可了這個提議,畢竟這麼一點的加賦,對於百姓的生活根本就沒有絲毫的影響。

加賦的理由自然難不倒大明的文人們,這些年流寇肆虐地方,百姓根本無法安居樂業,爲了保障百姓們的幸福生活,加收這些錢全是用在剿滅迫害百姓的流寇們。

所以爲了不讓流寇禍害你們,那我們就提前把你們給先禍害了。

加賦與破天荒一般的七省總督公文傳至山西澤州後,李徵倒是來了興趣,不是因爲朝廷制定的七省聯軍圍剿大計,也不是因爲即將到來的新一輪官吏的狂歡。

僅僅是因爲七省督師,這個人叫做陳奇瑜!

從今天起,逼迫一下自己,試試每天三更。

第393章 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一二七章 發力第355章 追到了第八章 對衝第221章 回家第一三一章 狂怒第354章 阻擊第282章 終於來了第303章 掀開了序幕第一六七章 敲打第310章 頗爲期待第304章 被挖了祖墳第411章 完全不一樣第六十三章 妥協第353章 追擊第350章 接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虎大威與曹文詔第四十七章 改革匠坊(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一六六章 太難伺候了吧第417章 白費工夫第九十二章 出征準備第530章 南京第493章 大戰第521章 末路第278章 歸於平靜第一九九章 劫營第一六二章 內憂外患第228章 收穫滿滿第十章 封賞第309章 那就有勞將軍了第377章 建奴入寇第250章 友軍第404章 目標李徵第一二九章 不回頭第267章 三總兵會師第407章 和談第337章 形勢第379章 義正辭嚴第520章 漸無路下第一七四章 發現敵蹤第366章 見過將軍第238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七十七章 新年第二百章 遠竄第493章 大戰第235章 要見分曉了無題第281章 偷襲第360章 敲詐第一四六章 聽牆跟第五十七章 後方亂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戰下第399章 捷報頻傳第341章 全部都要第四十七章 改革匠坊(求收藏,求推薦票)第399章 捷報頻傳第475章 佈局第293章 更大的噩耗第494章 大戰下第二十一章 禍害第四十七章 改革匠坊(求收藏,求推薦票)第473章 有大動作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嚇到了第434章 榮辱於共第504章 完全不一樣了第275章 打氣第六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一四三章 詢訪第469章 橫掃第一四七章 淵源第248章 未知的前路(2/3)第325章 滿清退兵第四十四章 匠戶第369章 集結第五十四章 大亂第九章 驚動第二章 甦醒第一七八章 出帳相迎第498章 窩火的李開遠第499章 紛亂第433章 商會第243章 伏擊第五十九章 內訌第二百章 遠竄第516章 殿議第375章 爲何要招惹他第237章 草原動盪第244章 只是時間問題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八十一章 李自成第一百零五章 試探(第三更,求月票,推薦票)第409章 爲誰而戰第369章 集結第265章 敗退第七十七章 新年第473章 突圍下第467章 野馬衝撞第398章 字字誅心,筆筆見血第524章 捷報
第393章 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一二七章 發力第355章 追到了第八章 對衝第221章 回家第一三一章 狂怒第354章 阻擊第282章 終於來了第303章 掀開了序幕第一六七章 敲打第310章 頗爲期待第304章 被挖了祖墳第411章 完全不一樣第六十三章 妥協第353章 追擊第350章 接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虎大威與曹文詔第四十七章 改革匠坊(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一六六章 太難伺候了吧第417章 白費工夫第九十二章 出征準備第530章 南京第493章 大戰第521章 末路第278章 歸於平靜第一九九章 劫營第一六二章 內憂外患第228章 收穫滿滿第十章 封賞第309章 那就有勞將軍了第377章 建奴入寇第250章 友軍第404章 目標李徵第一二九章 不回頭第267章 三總兵會師第407章 和談第337章 形勢第379章 義正辭嚴第520章 漸無路下第一七四章 發現敵蹤第366章 見過將軍第238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七十七章 新年第二百章 遠竄第493章 大戰第235章 要見分曉了無題第281章 偷襲第360章 敲詐第一四六章 聽牆跟第五十七章 後方亂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戰下第399章 捷報頻傳第341章 全部都要第四十七章 改革匠坊(求收藏,求推薦票)第399章 捷報頻傳第475章 佈局第293章 更大的噩耗第494章 大戰下第二十一章 禍害第四十七章 改革匠坊(求收藏,求推薦票)第473章 有大動作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嚇到了第434章 榮辱於共第504章 完全不一樣了第275章 打氣第六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一四三章 詢訪第469章 橫掃第一四七章 淵源第248章 未知的前路(2/3)第325章 滿清退兵第四十四章 匠戶第369章 集結第五十四章 大亂第九章 驚動第二章 甦醒第一七八章 出帳相迎第498章 窩火的李開遠第499章 紛亂第433章 商會第243章 伏擊第五十九章 內訌第二百章 遠竄第516章 殿議第375章 爲何要招惹他第237章 草原動盪第244章 只是時間問題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八十一章 李自成第一百零五章 試探(第三更,求月票,推薦票)第409章 爲誰而戰第369章 集結第265章 敗退第七十七章 新年第473章 突圍下第467章 野馬衝撞第398章 字字誅心,筆筆見血第524章 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