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南京

當李徵進入揚州城後,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

對於敢於抵抗的揚州城,儘管抵抗極度的輕微,但李徵自然不會輕易放過。

在安置了所有降兵之後,李徵也開始對城中的縉紳與商賈下手。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揚州城的富庶,可見一斑。

這裡不僅僅有着田畝連纖的大縉紳,更有大明最著名的鹽商,而李徵這一次的目標,也正是這些已經富到擦屁股都用銀錠子的傢伙們。

一家家早就標定好的豪門被一一砸開,激烈的抵抗這個時候纔開始發生,這些家丁私奴的戰鬥力顯然都已經超越了守城的明軍,裝備之精良更是降兵所不能望其項背。

不過這種抵抗對於潞州軍來說,根本就是浮雲。

在院中抵抗者,一輪火銃齊射便即打的他們哭爹喊娘,在房中抵抗者,則是手榴彈直接招呼,一輪輪的爆炸聲中,潞州軍十分的嫺熟處理着一處處大戶。

拿到主事人之後,便會有隨風的人員接手,這些專業的刑訊人員,絕對能夠讓這些人將他們最後一個銅板也交待清楚。

一切都是這麼有的秩序,這麼的有條理,如同最精密的機器,讓所有名單上的大戶個個絕望。

在大軍不斷的搜索而前之時,李徵卻是在頭疼該如何處理這個倔強的史可法。

坦白說,史可法在李徵眼中根本就無足輕重,李徵對於這個文不成武不就,只能臨危一死報君王的所謂名臣,根本沒有絲毫的好感。

後世偌大的名頭,也只是因爲他堅持不降清而已,這也代表着東林黨最後的顏面,所以纔會被大書特書。

至於守城,這位史大人根本就沒有一點章法,滿清從兵臨城下,然後安營紮寨,例行勸降數次不果,最後發動攻城戰,一整套流程走下來也只用了十天多點。

也就是說,史可法所帶領的大明軍隊,也僅僅只是抵抗了最多三天而已,對於擁兵數萬坐鎮堅城揚州的史可法來說,這種抵抗與不抵抗根本沒有任何區別,最後卻是揚州全城被屠。

可能有人會因爲他誓死不降的作派同情他,但這卻不包括李徵在內,但凡這位史可法能稍微聽從一下麾下武將的意見,認真的發動全城軍民奮勇抵抗,也不至少敗的這般難看。

李徵猶豫的並不是殺不殺他,而是要不要見他。

聽說這傢伙不止一次的向關押他的士兵狂呼要見李徵,對於他這個級別的人物,下面的人也不敢怠慢,層層的報了上來。

不過李徵考慮再三,還是選擇了不見他。他可以預料的到,這傢伙見了自已會說什麼話,無非是痛罵自已一通,然後含笑就義之類的。

“去告訴史可法,想死的話,本王也不會攔着,給他三尺白綾即可。本王沒有時間,聽一個酸丁叫囂。”

李徵顯然沒有聽別人痛罵自已的愛好,思索一翻便即直接回絕了史可法的見面要求。

這只是一個小插曲,李徵的目光很快便投到了地圖之上。

揚州對面便是鎮江城,再向上數十里,便是大明南都南京,只要拿下南京,整個江南基本上就可以傳繳而定。

而如今一切都已經準備就序,鄭家龐大的艦隊已經如約而至。

而更加馴服的樑化鳳,甚至在十日前便奉命到達了南京城下,不過他來可不是爲南明小朝廷站場子的,而是來砸場子的。

在所有人目瞪口呆之中,他直接偷襲了毫無防備的南京水師,玩了一手很是漂亮的火燒水營的大戲。

南京水師一戰之下,被燒了個七七八八,任何離營而出的船隻都被圍攻炸沉在長江之中。

在李徵已經拿下揚州之後,樑化鳳依舊還在統兵橫掃着長江上的南明水師的漏網之魚,這支龐大的艦隊的叛變,直接宣告了南明依託長江爲天塹的希望變成了奢望。

崇禎十四年十月初八,短暫休整過後的潞州軍便即登上龐大的鄭家船隊,到達了江南。

鎮江城外,看着人數已經翻滾到了二十萬以上的大軍登陸,鎮江府知府根本沒有絲毫猶豫,直接開城投降。

沒有任何意外,在看到潞州軍的兵鋒之盛後,相鄰的常州府也遞上了降表。

至於蘇州府與松江府,這兩府更是在李徵拿下揚州之前,在看到龐大的鄭家艦隊進入長江口之後,便即先一步選擇了投降。

潞州軍在鎮江城停留了整整三日,等到所部士卒克服了暈船的不適後,大軍便即一分爲二,潞州軍本部向着南京出發,揚州降軍在數千潞州軍的帶領下,直接向着廣德府,寧國府推進,兵鋒直指浙江。

南京城中,早就亂成一團,黃得功所部於揚州城全軍覆沒,南京城能夠依靠的竟然只有劉良佐與劉澤清這兩個逃跑將軍保衛。

但是逃跑將軍就是逃跑將軍,雖然這幾天兩人的官爵一路扶搖直上,已經快速升到了公爵位置,但是他們報效南明小朝廷的心思,依舊如同真空管中的空氣一樣的濃郁。

幾乎在潞州軍剛剛到達南京城下,二劉便十分默契的在城中作亂,二劉實力本就遠超過城中那些早就成了太平少爺兵的本地兵,更是在城中直接倡亂,更是讓南京城防直接爲之崩潰。

潞州軍幾乎是兵不血刃的進入了南京城中,根本無需他們自已動手,二劉就已經將整個南京敢於反抗的人直接殺了一個空空。

當馬士英被五花大綁的押到李徵面前之時,兀自不斷的痛罵二劉背信棄義,狼子野心。

福王倒是很乾脆,眼見事不可爲,便即帶着百多親衛逃離皇宮,依靠着之前逃跑的經驗,匆匆換上了百姓衣物之後,便即趁亂和逃難百姓一起向南京西門涌去,希望能夠趁亂逃出生天。

不過他明顯高估了自已的能耐,或者說他從來就沒有真正瞭解過戰場,百多人護衛一人逃離,哪怕全部都換了百姓衣衫,卻也是一個極其顯眼的目標。

原本就打着拿下福王討好李徵的二劉,本身又是逃命的行家,福王這種粗淺的方略,完全就是班門弄斧。

在他還沒來的及出西門,便即被二劉擒下,一併送至李徵面前。

第一百一十七章 聖旨來了第一二八章 洗城第八十七章 失控第384章 頑強第473章 有大動作第475章 佈局第423章 大同有警第一二八章 洗城第337章 塵埃落定第511章 警示第338章 等待着的財富第337章 塵埃落定第435章 互不退讓第427章 江南亂局第328章 到時間了麼第384章 頑強第248章 未知的前路(2/3)第221章 回家第二十二章 選舉第一七九章 拿下李徵第352章 大敗第475章 佈局第一百一十五章 鎮守參將第一百零三章 騎兵來了(第一更)第十八章 崔標第三十八章 破寨第二百章 遠竄第227章 全線攻擊第一百二十三章 有要事稟告第413章 牛金星第330章 渡河入晉第334章 摩擦第427章 陝西安定第413章 牛金星第237章 草原動盪第344章 就在眼前了第484章 舉止望遼東第482章 生路第243章 伏擊第一八八章 士氣如虹第507章 懷念第八十八章 禍水東引無題第258章 悲傷的事故(3/3)第506章 接待無題第三十八章 破寨第521章 末路第510章 大明君臣第534章 大結局第256章 阿巴泰第七十八章 顆粒火藥第一四一章 新學第370章 出奇第四十七章 改革匠坊(求收藏,求推薦票)第530章 南京第一九八章 傻眼了第268章 議價賒賬免談第442章 對耗第三十三章 繳獲第289章 兩翼包抄第209章 我們投降第一五四章 破營第一百零六章 終於堵住了(第四更,繼續求票)第426章 亂世用重典第379章 義正辭嚴第528章 皇覺寺第一三四章 怎麼能忍第六十七章 跋扈第395章 一往無前第一百二十二章 端茶送客第420章 到來第305章 罪己詔第367章 強勢第417章 白費工夫第256章 阿巴泰第243章 伏擊第362章 填壕第500章 盛京城下第282章 終於來了第516章 殿議第八十五章 無所畏懼第五十七章 後方亂了第六十章第十章 封賞第294章 向北便逃第417章 白費工夫第233章 打了雞血第383章 騎兵爭鋒第一六七章 敲打第267章 三總兵會師第396章 議和第一九七章 窮追第533章第461章 爆發第250章 友軍第五十章 官兵來了第五十七章 後方亂了第一九九章 劫營第七十八章 顆粒火藥
第一百一十七章 聖旨來了第一二八章 洗城第八十七章 失控第384章 頑強第473章 有大動作第475章 佈局第423章 大同有警第一二八章 洗城第337章 塵埃落定第511章 警示第338章 等待着的財富第337章 塵埃落定第435章 互不退讓第427章 江南亂局第328章 到時間了麼第384章 頑強第248章 未知的前路(2/3)第221章 回家第二十二章 選舉第一七九章 拿下李徵第352章 大敗第475章 佈局第一百一十五章 鎮守參將第一百零三章 騎兵來了(第一更)第十八章 崔標第三十八章 破寨第二百章 遠竄第227章 全線攻擊第一百二十三章 有要事稟告第413章 牛金星第330章 渡河入晉第334章 摩擦第427章 陝西安定第413章 牛金星第237章 草原動盪第344章 就在眼前了第484章 舉止望遼東第482章 生路第243章 伏擊第一八八章 士氣如虹第507章 懷念第八十八章 禍水東引無題第258章 悲傷的事故(3/3)第506章 接待無題第三十八章 破寨第521章 末路第510章 大明君臣第534章 大結局第256章 阿巴泰第七十八章 顆粒火藥第一四一章 新學第370章 出奇第四十七章 改革匠坊(求收藏,求推薦票)第530章 南京第一九八章 傻眼了第268章 議價賒賬免談第442章 對耗第三十三章 繳獲第289章 兩翼包抄第209章 我們投降第一五四章 破營第一百零六章 終於堵住了(第四更,繼續求票)第426章 亂世用重典第379章 義正辭嚴第528章 皇覺寺第一三四章 怎麼能忍第六十七章 跋扈第395章 一往無前第一百二十二章 端茶送客第420章 到來第305章 罪己詔第367章 強勢第417章 白費工夫第256章 阿巴泰第243章 伏擊第362章 填壕第500章 盛京城下第282章 終於來了第516章 殿議第八十五章 無所畏懼第五十七章 後方亂了第六十章第十章 封賞第294章 向北便逃第417章 白費工夫第233章 打了雞血第383章 騎兵爭鋒第一六七章 敲打第267章 三總兵會師第396章 議和第一九七章 窮追第533章第461章 爆發第250章 友軍第五十章 官兵來了第五十七章 後方亂了第一九九章 劫營第七十八章 顆粒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