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雁門關。
當李徵帶着五百騎兵沿着官道到達雁門關時,完全被其雄偉的關牆所折服。
兩側山崖如刀削一般護立兩側,遠遠看去,可供數馬並馳的官道,竟然如同羊腸小道一般。
望着兩側似乎隨時都可能傾倒下來的大山,頭一次走在其中的李徵只覺得有些頭皮發麻。
來到關牆外,李徵報上自己的官名,拿出等身令牌,很快便被迎入關內。
雁門關在宋時較爲出名,可謂抵抗遊牧民族的第一線,但在大一統的王朝中,因爲身在內地用盡,反而卻並不起眼。
就比如如今的大明,這處要塞中,駐紮的卻是完全糜爛的衛所軍,只看這些衛所軍軍戶們個個行屍走肉般的麻木表情,李徵覺得這個要塞,根本就沒有任何的作用。
身爲總兵,在文官面前也許算不了什麼。但在這些衛所裡,李徵就是高不可攀的大員,駐守千戶完全就象是一個小二,根本沒有任何的主人模樣。
在這裡休息了數日,糧草也隨着後續官兵的到達開始慢慢送抵。
看着這些滿滿當當的糧車,衛所中原本一臉麻木的軍戶們,眼中散發出驚人的光彩,幾欲直接撲上來。
還好有殘餘的理智阻止了他們,這些全副武裝、殺氣騰騰的軍隊,根本不是他們所能夠抵抗的。
李徵是個見不得窮人的人,他信奉窮鬼身上是搜不出什麼價錢東西,只能搜出不共戴天之仇的道理。
反正東西也不是自己的,自己搶來的東西,那拿出一部分分了,根本不心疼。
這一日,雁門關的軍戶們,無論男女老幼,都是吃到了人生頭一次撐到吃不下去的飽飯。
這裡的軍戶全部加起來,也就是一兩千人,這點糧食總共也只花費了李徵三四十石的米糧,完全不值一提。
但李徵收獲卻是極大的,起碼這些人的人心已經完全被他俘獲了。
在雁門關等待的幾日期間,他更是包管了這裡所有人的口糧,這也讓這裡的軍戶,對於他的到來,從漠不關心快速的轉變爲人人期盼着他從此不要離開。
只是分別之日終究會到來,五日後,虎大威的回覆也到了雁門關。
對於虎大威竟然敢出兵朔州的勇氣,李徵還是比較佩服的,難怪這傢伙可以在青史上留名,只不過對於邀請他一起至朔州,共抗強敵的請求,李徵卻是有些爲難。
這一次出兵,他因緣巧合之下,在後金身上已經啃下太多的血肉了,都吃的有些撐了,而且衆多的糧草還需要轉運,根本沒有那麼的兵力可以作戰。
但思來想去,李徵覺得無論與公與私,都還是有必要去幫虎大威一把。
而且李徵對於虎大威回信中,所談的一筆買賣十分的感興趣。
這十多日的戰鬥雖然不少,但節奏都很快,部隊並不疲憊,連續作戰方面也沒有什麼問題。
因此在崇禎七年九月底,李徵還是帶着兩千人再次到達寧武。
這一次寧武城的態度與上次完全天壤之別,不僅合城的官員都出來迎接,更是不斷的力邀李徵入城,爲他接風。
李徵當然明白這些人的想法,他這幾仗在這幾天已經傳開了,前前後後斬首建奴千餘人的功勞,是個人都會知道,李徵未來必然青雲直上。
若只單單如此,怕是寧武城中的文官們根本不會鳥李徵,甚至有人暗中使絆子也說準。
但是若是能夠在這功勞中分一杯羹,那小小的禮遇就不算什麼了。
只要李徵肯將運籌之功讓出來,對他折節下交一次也不算什麼。
他們這點小心思,李徵不會看不出來。但李徵根本沒有和他們結交的意思,八杆子打不到一塊而且還只會扯後腿的豬隊友們,結交來又有何用?
對於這些人邀請入城的想法,李徵一概以前方軍情緊急予以婉拒,帶着人馬直奔神池口而去。
到達神池口,原本的駐守遊擊更是第一時間在道旁迎接。
這個聽聞後金大舉開來便直接逃跑的傢伙,李徵更是沒有絲毫的心情與他周旋,看也不看一眼便即越過這道關隘,向着朔州而去。
當李徵到達朔州之時,已經是十月初七了,虎大威聞李徵到,更是親出城外十里相迎,眼見李徵還帶着一眼望不到頭的糧車,虎大威更是眼睛一亮,態度更加熱情。
山西鎮連年戰亂,糧餉補充極爲困難,正爲糧草發愁的他,一看到李徵這麼多的糧車,更是心中大定。
出乎李徵的預料,前來迎接的人中,居然還有大同總兵曹文詔。
這兩個不安分的傢伙湊一塊兒,李徵用腳趾想,也知道肯定在籌劃着什麼不安分之事。
並肩作戰過數次,親如兄弟的三人再次碰面,尤其是在這隨時看不到明天的亂世之中,都是十分激動的相互寒喧着。
“行啊老弟!你這幾仗俺可是聽說了,打的真是精彩啊!真跟咱大明上下張臉!”
虎大威直接重重一拳擊在李徵肩頭,滿臉豔羨的說道。
七日間,連續作戰四次,攻克城池一座,殺敵千餘,可謂是十數年第一功!
“好兄弟,真是給老哥好好出了一口氣啊!讓老哥瞧瞧,咱沒少啥傢伙事吧!”
聞聽一連串的勝利,一直被壓的只能弊在大同城中的曹文詔,也一改之前的沉默少言,竟然開了一句玩笑。
“大哥,你要的東西,就在這幾輛車中!”
事實就在眼前,李徵並沒有謙虛什麼,不過自賣自誇之事還是做不出來的,正好數輛大車從面前經過,李徵便拉着虎大威,指着一輛大車,將話題轉移開去。
“這事容後再談!今天大哥可得好好給你接風洗塵,晚間好好喝一場,將你這幾仗好好講講!”
虎大威豪氣萬丈的說道,話語中雖然似乎不將這東西當回事,但目光卻始終被這幾輛大車吸引,根本就挪不過來。
“都是自己人,有什麼不好意思的!”曹文詔卻是直接的多,一拍李徵肩膀道,“老哥這次可算是丟城失地,若是沒有些能拿的出手的東西,估計這關可不好過啊!”
李徵笑着點點頭,也應承了下來。
他知道曹文詔說的是實話,歷史上曹文詔便因野戰失利而被事後問罪,直接丟了總兵的職務。
大明朝堂上的那幫人,辦正事的本事沒有,便收拾人的本事卻個個賊精。
一衆人說笑着行入城中,城內早早便準備好了酒席,包括李徵麾下的伙食、營地都早已經備好。
雖然只是小事,但卻令李徵心中一陣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