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清殿一片沸騰之時,李徵已經帶領大軍接近京城。
不過此時的他根本無暇去顧忌大明君臣的想法,他剛剛收到騎兵營發來的急報,萬餘蒙漢八旗突然轉身回擊,將他們團團圍在胡家溝。
騎兵營兵力不足,正依託村堡拼死抵抗,急求大軍往援!
對於騎兵營遇險,李徵自然不敢怠慢。這次出征,傷亡最大的便是騎兵營,幾乎傷亡近半!但是在李徵的追擊命令下,騎兵營並沒有得到任何休整的機會,一直在爲大軍前驅,無論功勞,苦勞,都爲三軍之冠!
此時騎兵營遇險,李徵步軍大軍想快速跨過數十里往援,根本就不現實。
但是在繳獲衆多戰馬之後,這個問題卻是得以解決。
雖然正規的騎兵不好培養,但是騎馬步兵李徵部下卻不缺乏。北地兒郎,多少都有這種與生俱來的基因,雖然長途跋涉,或是騎戰他們還需要太多的訓練。
但是隻是要求不會掉下馬來,十人中挑個三四人出來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之前大明朝廷收到的數千騎兵便是這類人,他們藉着戰馬強大的機動力,隨時擔負着對騎兵營解圍的重任。
一旦有警,他們可以輕鬆的躍上戰馬,快速到達戰場然後下馬步戰解決對手。
不過只是這些人前往,李徵卻不太放心,在派出騎馬步兵緊急增援之後,更是催動大軍全速向前。
這一路來,多爾袞也多次領教過這些騎馬步兵的威力,應該不會在快要離開大明疆土之時,還來這麼一招。
這次騎兵營被圍,很可能是一個誘餌,引誘潞州軍一部部前去,然後各個擊破。
當李徵抵達戰場不遠時,頓時精神緊張了許多。
只是遠遠一看,滿清軍隊的數量就遠遠多過了騎兵營求救時的數量,漫山遍野的全是打着花花綠綠旗幟的八旗軍隊,根本就數不清楚真實的數量。
“看來多爾袞是打算在這裡跟我來個了斷了!算他聰明,明白再向北就是山川林立,道路難行之地。若是他蠢到到了薊州還在與我糾纏,我就有把握讓他至少一半人出不了關!”
李征馬鞭遙指着滿清大軍,十分自信的向着身邊的李開莫說道。
李開莫點點頭,潞州軍最大的短板便是騎兵,但是騎兵威力雖大,也得看是在什麼地方施展。
在這山川險阻極多的燕雲十六州,向來便是中原大地抵抗民族入侵的最大屏障,在這複雜的地形中,卻是最適合潞州軍步兵的戰場。
只要少數兵力扼守要害,就能擋住無數敵寇前進的道路,在騎兵無法施展的狹小空間,再與精銳的步軍開戰,那便是自尋死路了!
清軍此次入寇,破城數十,肆虐京畿華北大平原,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擄掠的錢糧丁口可謂海量。
雖然有着李徵的攪和,這次原本會深入山東的入寇,不得不停留在華北京畿附近數府,但所得依舊多的令人髮指。
雖然他們盡數爲騎兵,但是在這麼多的財貨人口的拖累下,根本就不可能行動有多迅速。
眼下遲滯潞州軍的行動失敗,被對方大軍追至數十里之後,就更加別想輕易脫身,更不敢將戰場拖延至地形複雜之地。
因此先行解決掉後邊的尾巴,就是不得已之舉。
胡家溝,這座在地圖上根本就找不到的廢墟之地,卻是成爲了如今兩大勢力決戰的核心地段。
兩方大軍十萬上下,以胡家溝爲中心,不斷的向兩翼擴張,直至籠罩數十里方圓的地段。
“正白,鑲黃,正藍,鑲紅,蒙古八旗,漢八旗……”
李徵一個個的數着眼睛所能看到的旗幟,內心一片的振奮,這一次入寇的建奴,基本上一個不落的出現在面前!
不同於定州一戰,只是潞州軍與炮灰軍之間的戰鬥,滿八旗全部躲在蒙漢八旗之後,今日滿清排場齊出,這才象是一場決戰。
“七哥,咱們能贏麼?”
眼看着一眼望不到心頭的滿清大軍,李開莫立於李徵身邊,有些緊張的問道。
“輸贏重要嗎?就算這兩萬人全部戰死這裡,要不了兩年,咱們就可以拉出更大一支軍隊出來,而滿清全族丁口只有三十萬上下,他們死的起這麼多人?”
李徵倒是並不擔心,他不是歷史上的李自成,他有着堅固的根據地,只要種子還在,他就不懼一戰失去所有。
“七哥,這麼拼值嗎?咱們有必要爲大明做這麼多嗎?”
李開莫並沒有釋然,沉默良久這才向李徵幽幽問道。
“你覺得我是爲了大明而戰?”
李徵有些驚訝的看了一眼李開莫,眼見對方完全是一片茫然,再看看周邊的衛士們,他們也同樣是一臉茫然,似乎都覺得李徵這麼拼完全就是爲了大明。
千里跨越而來,不計生死,不計利弊,寧願全軍覆沒也要與入寇的建奴拼個你死我活,這要是不爲大明而戰,又爲了什麼?
李徵也沉默了下來,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潞州軍上下都知道自己對建奴的仇視,卻都不明白這份仇視是從何而來。
甚至有些人還覺得,李徵應該感謝建奴。若非建奴崇禎二年的入寇,李徵可能到如今還只是一個小小的斥候隊長,是入寇的建奴成就了李徵,讓李徵從一介無名小卒一躍成爲一地鎮守遊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