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亂世用重典

靠着繳獲的大量戰馬,李悅只用了大半個月,便跨越近千里,從甘肅風塵僕僕的來到靈州。

來到靈州之時,靈州城已經不攻自破,馬世龍雖然想爲大明朝廷盡忠。但是下面的官兵卻是不想爲他陪葬,寧夏後衛指揮使在西門倡亂,大開城門將潞州軍迎入城中。

激烈的肉搏戰並沒有發生,在潞州軍已經進城的事實面前,絕大部分明軍放下了武器,只有馬世龍及其手下數百家丁還縮在總兵府負隅頑抗。

這些家丁大多都是馬家世代的家將,忠誠性極高,也爲他們的家主戰鬥到了最後一刻。

不過他們的頑抗並沒有多少效果,在一排排火銃面前,他們的抵抗是那麼的悲壯和卑微,沒有任何的效果。

總兵府最後是在烈焰中完成了它最後的道路,火是馬世龍放的,一家老小全部自焚於府。既是他對大明朝廷的忠誠,也爲了他自己最後的尊嚴。

至此,陝西已經完全一統,李悅留下李開遠率領狼騎營駐紮於最前的銀川,再留下陸平率領三千潞州軍駐紮於靈州,自己率領大軍徐徐退回西安坐鎮。

陝西的局勢如今也並不平靜,這裡千瘡百孔,經歷了十數年的自然災害,人禍,兵禍,各地的縉紳,官吏,百姓都是十不存一,完全就如同白紙一般。

只是無論再殘破,曾經的權貴階層也不曾完全消逝,在李開莫主政陝西,並在第一時間宣佈陝西主持一體納糧的政策之後。

原本已經平靜下來的陝西各地,隱隱又有些動亂的跡象。

對於陝西官紳來說,誰來當這個家他們根本無所謂,但一體納糧卻是直接動了他們的奶酪,讓還倖存的縉紳與官吏們大發國難財侵吞的巨量田地,一下子成了燙手山芋。

因爲這些田產全部在他們的名下,那繳納賦稅的義務自然也落在了他們頭上。

更可氣的是,這些田地大多都是拋荒的,根本就沒有任何的產出可言。

這就意味着,他們將要承擔的賦稅那將成爲一個天文數字!

大明百多年來,吏治崩壞,這些士大夫老爺們爺爺的爺爺輩開始,就沒有納過一粒糧,到了如今竟然開始承擔這麼多不屬於他們的賦稅,好不是挖人祖墳麼?

西安方面的態度很堅決,那便是以西安府爲試點,所有登記在冊的田地,全部一體納糧,並限期半個月內繳齊!

如有拖延及惡意抗稅者,當地駐軍已經得到授權,無需請求即可出兵鎮壓。

當普通百姓的遭遇一小部分被複制在縉紳身上之時,這些縉紳已經覺得自己到了是可忍孰可不忍的程度。

對於普通百姓他們可以坐看對方破家而亡而無動於衷,甚至還能做詩嘲笑百姓不在家好好餓死,偏偏非要螳臂當車,但一旦自己的利益稍有損害,他們頓時如同炸了鍋一般,猙獰而又瘋狂。

十數天的時間,西安府各地便爆發了十數次的抗議與衝突,縉紳們難得的同心同力聯合起來,聚集大家的佃戶奴僕,聚攏圍攻各地府衙,要求地方官員給個說法。

他們這一套對於大明官員可能極爲有效,誰也擔當不起一個激起民亂的帽子,但是對於李開莫而言,卻是一個他早就等待已久的機會!

在李悅、李開遠平定陝西周邊之時,李開莫卻是在忙着四處鎮壓西安府民亂!

在國家暴力機器已經不站在縉紳一邊之時,這些縉紳才發現,他們的力量在國家面前完全不值一提!

地方官軍在潞州軍的高壓下,不得不揮起屠刀,向着這些平時根本惹不起的官紳們頭上落去。

所謂萬事開頭難,當真的將鋼刀揮下去之後,他們卻是驚奇的發現,這些平時惹不起的大老爺們,在鋼刀面前與普通小民並無二致,甚至更加的可憐兮兮。

當西安方面傳下命令,鎮壓繳獲的錢糧,五成歸於鎮壓官兵之後,所有舊官兵都開始瘋狂了。

錢糧當前,誰也再顧不上對方是什麼身份之人了,只要敢於作亂,他們就敢直接屠掉對方滿門,將所有錢糧全部一抄而空。

他們終於想通了,如今他們已經不再是大明官兵了,根本無需再顧忌這些縉紳們在朝中到底有多少的人脈,也無需顧忌會再有上官到來之後,能夠讓他們付出代價。

畢竟這命令是西安下發的,在代表着李徵的李開莫面前,誰敢秋後算帳,那便是打李開莫的臉,在潞州軍中,除了李徵以後,還有誰敢這般?

終於明白自己是奉旨而行的舊官兵們,頓時從一開始的小心翼翼變成肆無忌憚,甚至已經有地方官兵開始故意逼反縉紳,然後一涌而上,將他們的錢糧瓜分乾淨。

對於這樣已經擴大化的清洗行動,李開莫完全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他的目的沒有達到之前,他不介意清洗擴大化。

這些縉紳雖然沒有叛亂,但是他們一直沒有繳納應有的賦稅,那就是他新政的敵人,現在不剿滅,日後可不一定會有這樣的好機會!

他就要給別人留下一個印象,在他這裡,留不得那些最後一刻纔想起官府言出必行的威嚴,而是要讓他們知道,官府一旦下令,就要第一時間給予完成!

半個月來,在無數屠刀的白色恐怖籠罩之下,整個陝西一片人心惶惶,無數的縉紳、官吏哭喊着拋售他們的田地,地價一降再降,卻是沒有任何冤大頭願意接手。

整個陝西對於土地的渴望已經完成逆轉,爲了將手中的土地脫手,他們甚至反過來行賄地方官吏,哪怕倒貼錢他們也毫不猶豫。

當富平縣令在西安的授意下,開始接收土地收爲官有,並且在隨後被西安讚賞之後,整個陝西地面上,頓時出現了無數哭喊着要捐獻官田的縉紳們。

在整合了整個陝西的錢糧物資之後,崇禎十一年九月,李開莫終於亮出了自己的最終目的,那便是大規模的開始賑濟災民,恢復陝西生產和秩序。

第411章 完全不一樣第一五三章 追殺第一四一章 新學第247章 後金入寇(1/3)第222章 領旨出征第374章 破營第380章 分裂第六十八章 獎罰第一九二章 決戰前夕第十七章 立威第一九五章 重騎兵第253章 也就這個樣第446章 狂歡第447章 入城第496章 迴歸第326章 崇禎九年第363章 太原急報第七十章 認親第331章 壓抑第九十二章 出征準備第三十四章 眼光高了第319章 將軍百戰死(下)第三十七章 突破第323章 破關入寇第346章 大戰開啓第495章第205章 教育才是民族的希望第一九二章 騎兵戰第365章 招撫李徵第363章 太原急報第463章 火銃對決第五十八章 清洗第268章 議價賒賬免談第一八八章 士氣如虹第370章 出奇第八章 對衝第405章 滅鰲拜第474章 出塞第476章 草原行第283章 白甲兵出擊第一八四章 祖李內訌第359章 有必要談麼第一百零二章 文官的智慧第261章 這一仗似乎能打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次出征(二合一)第483章 昨日黃花第506章 接待第474章 出塞第一四八章 備戰第383章 騎兵爭鋒第一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三章 事變第八十七章 失控第二十六章 放假第345章 就依卿之見第八十三章 逃竄第270章 有點迫不及待了第419章 打破僵局第522章 科爾沁第一六九章 有自己的孩子了第444章 一點就透第265章 敗退第259章 玩一把大的第363章 李自成復起第十八章 崔標第一五七章 翻山第528章 皇覺寺第一四零章 吳雄才第413章 牛金星第六十章第一四四章 田票第362章 填壕第304章 被挖了祖墳第九十九章 你算什麼東西第一百章 知府相邀第482章 生路第十五章 不吃虧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耗第487章 放開手腳第408章 罷兵第298章 靜待朝廷傳召第393章 戰第468章 哀軍第479章 山海關第一百零八章 逼近第五章 營嘯第402章 肉搏第七十二章 驅逐第一八五章 繼續前進第七十章 認親第294章 向北便逃第532章 使者到第一三五章 懲罰第480章 動盪第371章 脫身第499章 紛亂第一四六章 聽牆跟第462章 迎擊第九十五章 初戰輕取第257章 一片的冰寒
第411章 完全不一樣第一五三章 追殺第一四一章 新學第247章 後金入寇(1/3)第222章 領旨出征第374章 破營第380章 分裂第六十八章 獎罰第一九二章 決戰前夕第十七章 立威第一九五章 重騎兵第253章 也就這個樣第446章 狂歡第447章 入城第496章 迴歸第326章 崇禎九年第363章 太原急報第七十章 認親第331章 壓抑第九十二章 出征準備第三十四章 眼光高了第319章 將軍百戰死(下)第三十七章 突破第323章 破關入寇第346章 大戰開啓第495章第205章 教育才是民族的希望第一九二章 騎兵戰第365章 招撫李徵第363章 太原急報第463章 火銃對決第五十八章 清洗第268章 議價賒賬免談第一八八章 士氣如虹第370章 出奇第八章 對衝第405章 滅鰲拜第474章 出塞第476章 草原行第283章 白甲兵出擊第一八四章 祖李內訌第359章 有必要談麼第一百零二章 文官的智慧第261章 這一仗似乎能打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次出征(二合一)第483章 昨日黃花第506章 接待第474章 出塞第一四八章 備戰第383章 騎兵爭鋒第一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三章 事變第八十七章 失控第二十六章 放假第345章 就依卿之見第八十三章 逃竄第270章 有點迫不及待了第419章 打破僵局第522章 科爾沁第一六九章 有自己的孩子了第444章 一點就透第265章 敗退第259章 玩一把大的第363章 李自成復起第十八章 崔標第一五七章 翻山第528章 皇覺寺第一四零章 吳雄才第413章 牛金星第六十章第一四四章 田票第362章 填壕第304章 被挖了祖墳第九十九章 你算什麼東西第一百章 知府相邀第482章 生路第十五章 不吃虧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耗第487章 放開手腳第408章 罷兵第298章 靜待朝廷傳召第393章 戰第468章 哀軍第479章 山海關第一百零八章 逼近第五章 營嘯第402章 肉搏第七十二章 驅逐第一八五章 繼續前進第七十章 認親第294章 向北便逃第532章 使者到第一三五章 懲罰第480章 動盪第371章 脫身第499章 紛亂第一四六章 聽牆跟第462章 迎擊第九十五章 初戰輕取第257章 一片的冰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