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恢復

看着手中的一百兩銀子賞金,想着半年後需要拿出五百杆火銃的任務,郭老頭恐懼並歡喜着。

李徵之前給過他兩條路,一是李徵出錢出物資,他負責打製,另一條則是自己建立工坊,完全自負盈虧。

這兩條路原本還有緩衝的餘地,但李徵強制性的要求半年生產五百杆火銃,這就不能再安部就班的生產了,只能選擇不惜代價的擴大生產纔可能完成。

好在李徵這一次不再象之前那般,完全沒有任何的扶持,而是直接批了他兩千兩銀子的款子,算是火銃的定金,剩下的就看他自己的能耐了。

一個從來沒有也不敢有野心的人,突然被李徵就這般推到這個位置上,說不害怕是假的,但害怕之餘他也是狂喜不已,這生意如果做成了,未來兒孫都不會擔心吃飯問題!

因此心中忐忑又沒有選擇餘地的郭老頭,懷着極爲複雜的心情走了。

由於潞州境內基本上安定下來,崇禎四年這個春節,長治城內倒還算有些年味。

李徵並沒有在城裡久待,如今他的攤子鋪的已經很大了,很多地方都需要他前去協調和處理。

各地開荒的任務並不算重,這些田地基本上去年都還在耕種着。

只有屯留城北那一片田地,因爲沒有水利灌溉,大部分還是空着。因爲小冰河時期的寒冷,土地堅硬,開墾的進度極慢。

在這個時代耕田,水利是一個無論如何都逃不過的問題。而整修水利,卻不是地方一家一戶所能夠承擔的,原本唯一能夠承擔這個問題的也只有大明朝廷,但資金鍊斷裂的大明朝廷和地方官府根本就沒有能力,更沒有任何慾望來做個事情。

這個問題卻是被手中有錢有糧的李徵解決了,不同於這個時代一個個將銀子埋在地窖中的土財主們,來自後世的李徵更懂得金錢只有流通才能創造財富這個道理。

好在也正因爲小冰河時期,人們對於工作的報酬要求,已經低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只要能夠有一口吃的,就會有無數的人願意出賣自己一身的力氣。

而李徵給的並不僅僅是一口吃的,還有不多的一些工錢。這些工錢雖然不多,但因爲李徵供應價格低廉的糧食,勉強給一家老小活命下去卻不成問題。

換到後世這般若是李徵敢這般壓榨人工,早就被人將祖宗十八代能罵的冒煙了。但在這災年和亂世中,提供這麼一份讓一家老小能夠安然的活下來工作,李徵已經被無數的普通百姓感恩萬千。

而更危險的礦井工作,李徵給的工錢更是優厚,基本上都是足夠一家老小可以吃個半飽的程度。

這些舉措不僅讓潞州完全安寧了下來,更是讓李徵在潞州府都有萬家生佛的地位了。

這些工作能夠順利進行,也少不了數量不少的讀書人的幫助。相比於李徵在大地主,大縉紳羣體中惡劣的形象,李徵在久第不試的窮苦讀書人羣體中倒是口碑不錯。

這些窮苦讀書人抗風險能力並不比普通百姓強多少,災年一到,家家揭不開鍋那是平常之事。

李徵平定潞州亂局,如今更是在李徵手下,組織人力耕種,開礦,整修水利,工作算的上體面還不勞累,而且李徵給的俸金更是優厚,每月都有二三兩之多,足夠一家老小開銷,還有空餘時間讀書應試,因此普遍對李徵印象極好。

許多屢試不第,無望於科舉的中老年童生們,甚至都扔了一輩子無望上進的四書五經,開始全身心投入進來當一個捉刀小吏,至少還可以保的一家老小生活,將希望完全寄於下一代。

李徵在吳雄才與李開莫的陪同之下,一路視察過長子縣的田地與各種礦產,眼見一切都是井井有條,對二人的工作也十分的滿意。

當然對於吳雄才一直推崇李開莫的言語也只是一笑而過,他明白李開莫也許是有些才華,但吳雄才的誇獎更多則是吹捧而已。

山西本就礦產豐富,基本上常用的物料都能找到。長子縣更是礦產大縣,其中鐵礦與煤礦數量極多,這些地方原本因爲山賊流寇肆虐而大多處於停產狀態,如今地方安靖下來,各地礦洞都在慢慢恢復。

不過如今的人力基本上都用於疏通水利,各地的礦井也大多隻是清理一下洞口,小規模的開採着,距離進一步的開發還需要時間。

破壞永遠比建設容易,潞州也是一樣。

不過由於李徵在征戰中積累了太多的物資,可以緩慢的恢復已經有些殘破的秩序,雖然緩慢,但卻在一點點的恢復之中。

當李徵來到韓店時,卻是被韓店恢復的速度嚇了一跳。

無論是田地,還是水利,都是基本上恢復的差不多了。而且不僅僅如此,韓店附近的礦井,更是已經開始恢復生產了。

每日間,產的鐵礦石與煤炭,都已經開始堆成小山,不斷的向外輸送着。

聽到李徵的到來,徐勇與李悅都迎出堡外,將李徵迎入。

在進堡之後,李徵發現雖然不斷的有衣衫縷爛的流民進入堡內,但不多時就會被人領走,很快的散入各個礦井之中。整個過程十分的有條理,根本沒有任何的忙亂,街上也沒見過各地常見的乞丐一類的人。

看到李徵注意到這個情況,李悅得意的笑道,“大哥,咱這韓店沒給你丟臉吧!”

“的確不錯,想不到黑子你還有這本事!我去過屯留,長子,那兩個地方之前還覺得事情做的十分有條理,但和你這一比,就差的太多了!”

李徵是真的驚歎,想不到李黑子這一看就是大腦長滿肌肉的猛男,居然有這本事。

“咱哪有這本事,好在久於吏事的張僉事有這本事,還有那個許國忠負責治安,倒省了咱很多事,只用安心練兵就是!”李悅十分痛快的說道。

許國忠這人李悅是知道的,當時在韓店敢當衆質疑他的人,完全就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夯貨,用來維持治安也算物盡其用。

李徵手下並沒有多少文治之人,因此對這個未曾注意過的張僉事有了興趣。

第一卷完。

第八十四章 炸了第二十一章 禍害無題第一五四章 破營第473章 突圍下第446章 狂歡第445章 錦衣衛復出第九十四章 殺官兵啊第十五章 不吃虧第399章 捷報頻傳第433章 商會第一八四章 祖李內訌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一四四章 田票第216章 膠着第424章 三攻開封第248章 未知的前路(2/3)第443章 變故第一七三章 高闖入豫第333章 破城第501章 盛京城下中第297章 進退兩難第九章 驚動第三十六章 遇挫第274章 如何弄死他第254章 第一場戰鬥(2/3)第一百二十一章 窮治其罪第九章 驚動第七十六章 統一事權第一九七章 窮追第400章 迎戰第291章 盤中的菜而已第293章 更大的噩耗第七十二章 驅逐第295章 更加完美一些第274章 如何弄死他第447章 入城第一二八章 洗城第280章 誰也不能阻擋第一百一十五章 鎮守參將第394章 決戰到來第六十七章 跋扈第一百二十一章 窮治其罪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第378章 不速之客第485章 偷襲第481章 一線生機第十三章 弄巧成拙第215章 輕入第210章 離間第388章 如芒在背第十章 封賞第448章 甕中捉鱉第249章 太原府(3/3)第503章 狼騎兵第491章 摧枯拉朽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一百一二十章 天雄軍第394章 決戰到來第491章 摧枯拉朽第一六三章 戰爭是最好的催化劑第二十二章 選舉第二百章 遠竄第七十五章 安頓第一八二章 死戰第219章 落幕第267章 三總兵會師第518章 突圍第一七一章 這也太貴了吧第261章 這一仗似乎能打第489章 如魚得水第一九五章 重騎兵第230章 報捷第一四零章 吳雄才第448章 甕中捉鱉第435章 互不退讓第389章 關寧軍覆滅第432章 兵發太原第五十二章 下鄉第三十八章 破寨第210章 離間第458章 騎戰第四十一章 經營之道第365章 招撫李徵第419章 打破僵局第一七二章 專利第384章 頑強第209章 我們投降第八章 對衝第400章 迎戰第262章 爲何就是不懂第272章 要的只是李徵第四十七章 改革匠坊(求收藏,求推薦票)第286章 請朝廷速派援軍第286章 請朝廷速派援軍第一三二章 蕭索第485章 偷襲第409章 爲誰而戰第一六四章 出全力了
第八十四章 炸了第二十一章 禍害無題第一五四章 破營第473章 突圍下第446章 狂歡第445章 錦衣衛復出第九十四章 殺官兵啊第十五章 不吃虧第399章 捷報頻傳第433章 商會第一八四章 祖李內訌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一四四章 田票第216章 膠着第424章 三攻開封第248章 未知的前路(2/3)第443章 變故第一七三章 高闖入豫第333章 破城第501章 盛京城下中第297章 進退兩難第九章 驚動第三十六章 遇挫第274章 如何弄死他第254章 第一場戰鬥(2/3)第一百二十一章 窮治其罪第九章 驚動第七十六章 統一事權第一九七章 窮追第400章 迎戰第291章 盤中的菜而已第293章 更大的噩耗第七十二章 驅逐第295章 更加完美一些第274章 如何弄死他第447章 入城第一二八章 洗城第280章 誰也不能阻擋第一百一十五章 鎮守參將第394章 決戰到來第六十七章 跋扈第一百二十一章 窮治其罪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第378章 不速之客第485章 偷襲第481章 一線生機第十三章 弄巧成拙第215章 輕入第210章 離間第388章 如芒在背第十章 封賞第448章 甕中捉鱉第249章 太原府(3/3)第503章 狼騎兵第491章 摧枯拉朽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一百一二十章 天雄軍第394章 決戰到來第491章 摧枯拉朽第一六三章 戰爭是最好的催化劑第二十二章 選舉第二百章 遠竄第七十五章 安頓第一八二章 死戰第219章 落幕第267章 三總兵會師第518章 突圍第一七一章 這也太貴了吧第261章 這一仗似乎能打第489章 如魚得水第一九五章 重騎兵第230章 報捷第一四零章 吳雄才第448章 甕中捉鱉第435章 互不退讓第389章 關寧軍覆滅第432章 兵發太原第五十二章 下鄉第三十八章 破寨第210章 離間第458章 騎戰第四十一章 經營之道第365章 招撫李徵第419章 打破僵局第一七二章 專利第384章 頑強第209章 我們投降第八章 對衝第400章 迎戰第262章 爲何就是不懂第272章 要的只是李徵第四十七章 改革匠坊(求收藏,求推薦票)第286章 請朝廷速派援軍第286章 請朝廷速派援軍第一三二章 蕭索第485章 偷襲第409章 爲誰而戰第一六四章 出全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