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有宴榮恩,武將亂文?

今日的風光屬於狀元郎劉存業、榜眼錢福和探花靳貴三人,三人沿着御道中走出紫禁城,又在無數百姓的歡呼聲中騎馬行走在西長安街道上。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曠蕩恩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這種風光的背後自然不是他們三人多麼優秀,亦不是他們三人給這個王朝帶來了什麼功績,而是帝王需要通過優待他們三位士子來換取天下讀書人的嚮往之心。

只是到了後世,在各地仍舊迷信各省狀元的時候,政府果斷出手遏制這一種不良現象。畢竟給國家帶來貢獻的是科學家,而不是這些只能在考試上交出高分答案的學霸。

其實隨着華夏的發展,讀書早已經不再是世家士族的專利,而今王朝的供需關係易位,官位早已經是僧多粥少的狀況。

即便王朝不如此厚待狀元,即便王朝對讀書人減少優待,天下讀書人又能有幾個人願意做碌碌無爲的隱士高人呢?

都說朝廷官員的俸祿低,但哪怕這種低俸祿,無數的讀書人同樣爭得頭破血流,一生都醉心於功名。

當然,現在終究還是文人主控的朝廷,這種厚侍狀元和讀書人的傳統做法將一直延續下去。

有關優侍新科進士的遊戲還在繼續,除了一甲三進士的御馬誇街外,其實最隆重的還是接下來由皇帝牽頭舉辦的榮恩宴。

宋太祖規定:在殿試後由皇帝宣佈登科進士的名次,並賜宴慶賀。因賜宴都是在瓊林苑舉行,故稱作“瓊林宴”。

只是到了元明時期,官方的叫法已經改爲榮恩宴。

自宣德八年起,朝廷規定:賜宴於行在禮部,以後進士恩榮宴均設在禮部舉行,並命大臣一員待宴。

時間悄然來到下午時分,位於東江米巷的禮部衙門熱鬧非常。

“狀元郎來了!”

“呵呵……恭喜斬兄摘得探花!”

“錢兄,你詩比李太白,文能治國安邦,吾輩楷模也!”

……

六百零一名新科進士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在看到一甲三進士出現的時候,亦是紛紛上前進行祝賀。

面對周圍人的恭維,狀元劉存業顯得有些“社恐”,榜眼錢福則是呈現“社牛”,至於探花郎靳貴則是始終保持一臉謙和。

靳貴出身於江南望族,其父爲溫州府經歷,曾師從楊一清。雖然只有二十五歲,但整個人已經顯得很是穩重,面對周圍的人祝賀顯得彬彬有禮。

一甲三進士,卻是恰好反映出了三類讀書人的性情。

“劉閣老和李尚書過來了!”

先前鬧哄哄的宴廳,突然間安靜下來,卻是紛紛扭頭望向到場的大人物們。

除了六百零一名新科進士外,出席這場宴會的人員還有一衆讀卷官,如此多的重臣出現可以說是排面十足。

按着禮制,狀元劉存業獨坐一席,榜眼錢福和探花靳貴同坐一席,其他的進士則是按着排名四人同坐一席,座位的順序有着極爲嚴格的等級制度。

徐鴻等廣東新科進士亦是已經來到這裡,原本高魁想要挨着徐鴻而坐,但遭到二甲第二名進士的眼神殺。

在這個時代,座位的次序關係着地位,關乎他們的等級高低。現在榜單已經張貼出來,按官場的潛規則,哪怕同爲三甲進士亦已經有了高下之分。

高魁遭到那位進士的死亡凝神後,一度懷疑自己昨晚睡的女人是不是他的老婆,便灰溜溜地返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哪一位是吏部尚書李裕呢?”

“哪一位是戶部尚書李嗣呢?”

“什麼?你還找刑部尚書杜銘?早辭官了!”

……

在場的六百零一名進士看到出席的重臣,亦是紛紛進行交頭接耳,卻是認真地辨認着這朝中的各位重臣,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吏部尚書李裕和都察院左都御史王越。

至於有人提及的刑部尚書杜銘,雖然宋澄查清杜銘是被會昌侯孫銘構陷,但杜銘兒子圖謀錢宅同樣是真事,杜銘因教子無方而辭官歸田。

不過這並不影響衆進士在辨識各位朝廷大佬,卻是紛紛記下這幫大佬的樣貌和官職。

現在大家都即將步入官場,不管早前有關係或沒有關係的新科進士,現在都想想方設法在朝堂中找到一個靠山,從而爲自己的仕途保駕護航。

歷史早已經證明,站隊比努力更加重要。

最典型當數劉大夏,原本劉大夏跟大學士楊溥就已經沾親帶故,由於抱緊了自己老師彭時的粗大腿,從而官路亨通。

哪怕現在的當朝首輔萬安和次輔劉吉,其實亦是有幸得到他們老師高谷早些年的保駕護航。

只有真正身處在官場中才會明白,幾乎所有官員的提拔都不會是無緣無故的愛,而是各方勢力所重點栽培的成員。

成化朝的文官集團之所以那般強烈地反對憲宗的傳奉官制度,正是憲宗奪回原本屬於文官集團的人事任命權,致使他們後續很難將自己的人提拔到重要的崗位上。

在場的六百零一名新科進士在通過會試的時候,便已經慢慢得到官場的遊戲規則,自然是不想錯過此次抱大腿的機會。

他們先將各位大臣認清楚,等會爭取機會給對方留下好印象,而後再尋機狠狠地抱住自己心儀的粗大腿。

值得一提的是,首輔萬安在元旦被彈劾後,卻是不再熱衷於收門徒,以身體不適爲由拒絕出席了這場宴會。

正是這時,一個身穿麒麟服的中年男子一聲不吭地走了進來,那一雙獨特的軍靴及身上的殺氣證明他是一位高級武將。

“這人是誰啊?”

“不認識!未曾見過!”

“好大的派頭,咱們大明的武將何時敢這般乖張了?”

……

看到突然出現在這裡的高級武將,席中的新科進士不由得議論紛紛起來,眼神透着濃濃的困惑之色。

且不說現在堂上坐着當朝次輔劉吉和吏部尚書李裕等重臣,哪怕僅僅是面對他們這幫新科進士,大明亦不該有如此囂張的武將出現。

偏偏地,這位突然出現在這裡的武將竟然沒有理會坐在這裡的重臣,完全是他自己當成此次宴會的真正主角。

“來人,將這張案几搬放到最中央的位置上!”中年男子顯得語出驚人,指向擺放在左邊的空案命令道。

闖進這裡的武將年約四旬,生得濃眉大眼,眼睛顯得十分的銳利,雙臂顯得孔武有力,透着一種不俗的氣質。

兩個隨行的親衛聞言,當即便上前準備將案几擺放到正中央。

啊?

在場的新科進士頓時傻眼了,顯得難以置信地望向這位武將,完全想不明白這位如此囂張的武將是誰,而他又憑什麼敢在這場宴會居中而坐。

“慢着!”禮部左侍郎劉健像是氣炸了一般,顯得臉紅脖子粗地站出來制止。

“呵呵……有好戲看了!”

“哪來的武將竟然自尋死路!”

“禮部左侍郎出手,此人是要自取其辱了!”

……

新科進士看到堂堂的禮部左侍郎站了出來,頓時像是打了雞血般,且看這位禮部左侍郎如何收拾這個囂張的武將。

雖然武將在剛剛開國時期一度主導朝堂,只是自土木堡之變後,哪怕京營的兵權都已經落到他們文官集團手裡,武將早已經是擡不起頭了。

中年男子面對劉健突然喊停,顯得十分平靜地反問:“何事?”

“按慣例,欽命武臣居左,內閣坐右,讀卷官按圖次坐,你這點規矩都不懂嗎?”禮部左侍郎劉健板着臉質問。

欽命武臣?

此話一出,一些新科進士這才後知後覺起來。

按宴制,自明朝開科取士以來,每逢榮恩宴,皇帝雖然不會親自到場,但會派一個武臣前來侍宴,以確保天威澤沐。

只是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而今武勳和武將的地位驟然下降,現在派過來的武勳或武將壓根沒有存在感。

正是如此,現在派過來“侍宴”的武臣真的只是“侍”。

對新科進士而言,派過來的侍宴武勳或武將是誰,其實可以用甲乙丙丁來代替,甚至都不曉得有侍宴武臣的存在。

不過此次的榮恩宴終究出現了變數,這位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侍宴武臣一改以往侍宴武臣的軟弱,竟然要求居中而坐。

“次輔大人,這人如此不遵禮制居中而坐,終究是誰啊?”一個禮部官員看着這個面生的中年武將,當即找上次輔劉吉進行打聽道。

劉吉將一切都看在眼裡,端起酒杯無奈地道:“武靖伯趙承慶!”

趙承慶跟朱祐樘其實是同鄉,其祖趙德勝隨太祖朱元璋爭奪天下。雖在爭奪的過程中戰死,但洪武二年配享太廟,追封樑國公,世襲指揮同知。

四世孫趙輔在任濟寧擔任左衛指揮使的時候,於土木之變率部北上,而後參與北京保衛戰,因功以左參將出守懷來。

成化元年,趙輔以都督同知佩徵夷將軍印,與左都御史韓雍征討大藤峽瑤民起事,因平瑤有功特封武靖伯。

成化三年,趙輔以總兵官隨左都御史李秉東征,大破建州女真,進封武靖侯。

成化八年,由王越總督軍務,趙輔掛平虜將軍印,率軍出三邊搜套,然行至榆林發現韃靼諸部已經深入太行,故而跟王越一起請求朝廷增兵。

言官紛紛彈劾趙輔畏戰,給事中郭鏜更是給趙輔扣了一頂養寇自重的帽子,但憲宗最終沒有采納。

不久後,憲宗將趙輔召回京城提督京營,此舉又遭到言官的極力彈劾。

趙輔雖然順利提督京營,但終究搶的是文官的兵權,不久便以身體爲由辭掉職務,並決定辭去侯爵換取世襲伯爵。

成化二十二年,趙輔去世,追封容國公,諡號:恭肅。

趙承慶是趙輔的嫡子,從小便喜歡武藝,熟讀兵法,一心想要像父親趙輔那般爲大明王朝建功立業。

武靖伯府固然立下了汗馬,但趙輔生前不被文官集團所喜,亦沒能真正融入武勳集團,故而武靖伯趙承慶被排擠到了南京任職。

現在終究不是文官集團所主導的朝廷,武靖伯趙承慶被朱祐樘從南京召了回來,而第一個皇差正是前來榮恩宴主宴。

趙承慶知道這個皇差必須辦得漂漂亮亮,面對劉健的質疑淡淡地迴應:“本伯接到的旨意是前來主持榮恩宴!既是代表陛下而來,又是主宴,豈有居左之理?”

雖然“侍宴”和“主宴”僅是差一個字,但意義卻是完全不一樣了。

以前“侍宴”,早期的武勳自然還能高高在上,但現在早已經淪爲小透明。但現在奉旨主宴,那麼就沒道理像吉祥物般龜縮在角落,而是要大大方方地坐在最中央。

最起碼讓這幫眼高於頂的新科進士知曉,他武靖伯趙承慶得到了皇帝的恩寵,而今前來這裡主宴。

趙承慶知道汪直說得對,好好揣摩皇帝的心意纔是他們臣子最該做的事情,同時還要無時無刻維護皇威。

現在皇帝既然指派自己前來主宴,那麼他便是這裡最重要的存在,卻是可以堂堂正正地居中而坐,同時向六百零一名新科進士宣告他武靖伯趙承慶的存在。

“有明以來,武臣出席恩榮宴均載爲侍宴,未曾有主宴一說!”劉健沒想到一個小小的伯爵竟然膽敢如此硬氣,當即進行質疑。

趙承慶打量着眼前的三品官員,卻是淡淡地詢問:“這位大人,你是不信本伯的話,還是在質疑陛下?”

其實他知道這是一個考驗,若是這點小事都辦不好的話,自己別說到遼東了,明天便得乖乖滾回南京繼續“養老”。

咦?

吏部尚書李裕等官員紛紛扭頭望向劉健,發現劉健的反應過激,亦或者又準備跟皇帝公然唱反調了。

“即便皇帝派你前來主宴,亦當循例居左而坐!”劉健知道朱祐樘幹得出這種事情,卻是堅持自己的立場道。

如此多的重臣在這裡,一個小小的武勳有什麼資格居中而坐,簡直就是天大的笑話。

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399章 反暴君聯盟有點強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第382章 金礦之上的寶種第403章 慫包興王還犯了情癡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第426章 宋澄的解題思路竟是找女人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第242章 富裕後的財政預算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520.第518章 這個王朝的山寨味有點重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169章 王聖人又逃婚了?(求月票)第407章 世間再無家家皆淨第154章 妙筆喜恩,畫中帝王第221章 朝無大夏,雷霆暴擊。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376章 語無倫次,九族累官第194章 灰飛煙滅(求訂閱求月票)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255章 青天落刀,侯爺後盾(月票1)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521.第519章 誰是那個背後捅刀之人?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503.第501章 美洲新總督遇上天崩開局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279章 千年之殤,國有內疾(月票6)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第255章 青天落刀,侯爺後盾(月票1)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106章 北元新勢,帝斬侯貪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51章 意料之中的廷推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540.第538章 後宮新勢,斷案光速第455章 帝之手段,瘋犬歸窩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第78章 治水求禹,風起南湘第142章 收網行動4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109章 有聲金鈴,新元弘治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13章 給你機會,你不珍惜?第401章 天機玄妙的另一種解法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難斬第78章 治水求禹,風起南湘508.第506章 帝心難測唯有奮力拼搏!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後一釣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黨在網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第72章 餘波4第569章 歐洲諸國,謹遵朕旨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389章 控制全人類的秘訣503.第501章 美洲新總督遇上天崩開局第6章 太子入宮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第179章 江西張,鳳陽朱和我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279章 千年之殤,國有內疾(月票6)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443章 苦撐遇霜,帝計深遠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爲進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540.第538章 後宮新勢,斷案光速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189章 該誕生的終究還是誕生了!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
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399章 反暴君聯盟有點強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第382章 金礦之上的寶種第403章 慫包興王還犯了情癡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第426章 宋澄的解題思路竟是找女人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第242章 富裕後的財政預算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520.第518章 這個王朝的山寨味有點重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169章 王聖人又逃婚了?(求月票)第407章 世間再無家家皆淨第154章 妙筆喜恩,畫中帝王第221章 朝無大夏,雷霆暴擊。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376章 語無倫次,九族累官第194章 灰飛煙滅(求訂閱求月票)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255章 青天落刀,侯爺後盾(月票1)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521.第519章 誰是那個背後捅刀之人?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503.第501章 美洲新總督遇上天崩開局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279章 千年之殤,國有內疾(月票6)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第255章 青天落刀,侯爺後盾(月票1)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106章 北元新勢,帝斬侯貪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51章 意料之中的廷推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540.第538章 後宮新勢,斷案光速第455章 帝之手段,瘋犬歸窩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第78章 治水求禹,風起南湘第142章 收網行動4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109章 有聲金鈴,新元弘治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13章 給你機會,你不珍惜?第401章 天機玄妙的另一種解法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難斬第78章 治水求禹,風起南湘508.第506章 帝心難測唯有奮力拼搏!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後一釣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黨在網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第72章 餘波4第569章 歐洲諸國,謹遵朕旨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389章 控制全人類的秘訣503.第501章 美洲新總督遇上天崩開局第6章 太子入宮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第179章 江西張,鳳陽朱和我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279章 千年之殤,國有內疾(月票6)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443章 苦撐遇霜,帝計深遠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爲進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540.第538章 後宮新勢,斷案光速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189章 該誕生的終究還是誕生了!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